好書·推薦丨上海古籍出版社《楚辭要籍叢刊》成功收官

2021-02-28 書香上海

《楚辭集注》

 【宋】朱熹

 宋朱熹之《楚辭集注》與王逸之《楚辭章句》,並稱為楚辭學史上兩座「裡程碑」,影響所及,蓋至今無足以替代之,皆為治楚辭之龜鑑。朱熹作《集注》,要在求其義理之正,而於文字音釋訓詁,一絲不苟,也極有價值。訓詁取王、洪等諸家之說,擇善而從,亦有補闕、發揮、別解。此番整理以嘉定四年本為底本,以端平二年本為參校本。

《楚辭補註》

【宋】洪興祖

《楚辭補註》是宋人洪興祖為東漢王逸《楚辭章句》作的補註。補註不僅對舊注多有駁正,而且廣徵博引,保存了漢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遺說。這次整理以汲古閣本(明末清初汲古閣毛表校刊本)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簡稱"景宋本")、清吳郡陳枚寶翰樓復刊汲古閣楚辭箋注本(簡稱"寶翰本")、日本國寬延二年皇都書林刊刻汲古閣楚辭箋注本(簡稱"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陰軒叢書仿汲古閣本(簡稱"惜陰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書局重刊汲古閣本(簡稱"同治本")為參校本。且酌情參校清謝章鋌、譚獻、王國維及日本西村時彥的手批資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離騷草木疏  離騷草木疏辯證  離騷集傳》

【宋】吳仁傑   【清】祝德麟   【宋】錢杲之

宋代吳仁傑《離騷草木疏》是一部專門考釋《楚辭》中草木的著作,參閱王逸《楚辭章句》、洪興祖《楚辭補註》,對其中的草木予以考辨發明。此次據南宋慶元六年刻本並參校其他諸本予以整理。清代祝德麟《離騷草木疏辨證》是在吳仁傑《離騷草木疏》基礎上的考辨之作。此次據清乾隆四十四年祝氏悅親樓刻本整理。宋代錢杲之《離騷集傳》是對《離騷》的注釋。承襲王逸《楚辭章句》,旁徵博引《爾雅》、《山海經》《本草》、《淮南子》等典籍,在名物訓詁方面反映出一定見解。這是三書的首次整理、點校。

《楚辭集解》

【明】汪瑗

《楚辭集解》是明代最有影響的楚辭著作之一,完整「補輯本」首次整理出版。汪瑗集解,其侄汪仲弘補輯。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等其他諸家不收。包括《離騷》兩卷,《天問注補》兩卷,《九歌》《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各一卷;另有《楚辭蒙引》兩卷,《考異》一卷;前有歸有光《楚辭集解序》、汪瑗《自序》、汪仲弘《楚辭集解補紀由》、《楚辭大序》、《楚辭小序》。《楚辭集解》表現出汪瑗獨特的文學思想和批評方法,他重視文本閱讀,主張以文本研究作品及作者;他不拘傳統,提出新說。《楚辭集解》的解說帶有鮮明的市民文化的思想傾向和開放的時代新風氣,接受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表現出實學思潮的新特徵。點校者以中國國家圖書館萬曆四十六年刊本為底本,以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本、四川省圖書館藏本為校本。

《楚辭疏》

【明】陸時雍

《楚辭疏》正文十九卷,《讀楚辭語》《屈原傳》《楚辭雜論》合共二十二卷,篇目次第獨出新見,是明代主要楚辭學著作之一。其註疏,先列「舊詁」,後系「陸時雍曰」。《論楚辭語》論屈原及其作品,肯定屈子「忠愛」精神。比較楚辭中逐篇異同、屈宋異同,斷語精闢,要言不煩,有其價值。此次校點,以明緝柳齋本為底本,文字漫漶者以他本補正,又據國家圖書館藏本補入唐世濟《楚辭疏序》。參校以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楚辭補註》、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宋嘉定六年章貢郡齋刻《楚辭集注》。

《離騷草木史》

【明】周拱辰

《離騷草木史》十卷,附錄一卷,除重點註解《楚辭》中山川人物、草木禽魚外,還貫穿了易代鼎革之悲,落拓遺民之思。全書先錄原文,後附朱子集注,再系自注於後。考訂博洽,見識獨卓,對每首辭賦的主旨情志多有自己的觀點認識。同時,也有一些刻意穿鑿求新、附會不經之論。對於了解楚辭名物和明代學者對楚辭的一般觀念認識頗有意義。點校者以桐鄉聖雨堂原刻本為底本,以嘉慶本為參校本。

《屈宋古音義》

【明】陳第

《屈宋古音義》是古音韻學研究開山之作,作者以上古諸多韻文資料合於毛詩、屈宋辭賦,排比韻例,求其古音古讀,以破「叶韻」之謬。又採取本證、旁證和推演法,尋求屈宋辭賦的古音本讀。並對字詞作了一定的訓詁考訂。整理者以嘉慶十年乙丑虞山張氏刊學津討源本為底本,四庫本、道光本等諸刻為參校本。

《楚辭聽直》

【明】黃文煥

崇禎末年,黃文煥因受其師黃道周案牽連而入獄,於獄中讀《楚辭》,深有同感,遂著《楚辭聽直》。「聽直」,本意為法官聽取案情之曲直以斷案,文煥移至解《楚辭》,也有為己鳴冤之意。本書對《楚辭》內的屈原作品作了重新甄別,分為八卷,二十五篇,並重新釐定了篇目次序。每篇分為若干段落,於每段之後設「品」與「箋」。品,重在揭示章法脈絡;箋,則重在字句詮釋,闡明章節大旨。後為《聽直合論》,乃分《聽忠》、《聽學》、《聽年》、《聽次》等若干專題和《聽離騷》、《聽遠遊》、《聽天問》等單篇進行闡述。全書分析細膩深入,既解說字詞句意,又揭櫫篇章、段落間的內在聯繫,系《楚辭》研究文獻中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本書八卷,據明崇禎十六年刻本整理,《聽直合論》據清順治十四年刻本整理。

《楚辭燈》

【清】林雲銘

《楚辭燈》四卷,僅注屈賦,不及其他人的楚辭。在評述上,以作品內容與人格精神的統一為標準,高度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思想與藝術價值。林氏標舉屈子為「千古奇忠」,反駁朱熹的誤解,確立屈子忠貞不渝、憂國憂民的人格形象。林氏對作品的情感闡釋及著作次序的考證,皆繫於屈原生平事跡,評註中又包含了個人的時世之嘆與主觀感受。《楚辭燈》首開以時文評點法註疏楚辭的先河,在字詞訓詁上淺略通俗,易於閱讀。自成書之後,影響廣泛,遠及東瀛,有十餘個和刻本。是一部適合於了解清代楚辭學思潮與成就的專著。本次整理以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樓初刻本為底本。

《楚辭通釋》

【清】王夫之

《楚辭通釋》一書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研究楚辭的專著。其內在思想和王夫之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也寄寓了他晚年的政治心聲。訓詁釋義著眼於作者的思想動機,同時以修養內丹學說解釋部分文本,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潮流特色。在訓詁上也有所創見,部分為後人吸取,成為楚辭解說主流理論之一。本書據清同治船山遺書本為底本點校。

《楚辭天問箋》

【清】丁晏

《天問》是楚辭中較難解的一篇,內容涉及太多上古神話及先秦史跡,迷離惝恍,後人難以索解。此《天問箋》是丁晏用力之作,在王逸章句基礎上,對《天問》中的疑難進行了大量引證,並作箋釋。在字義訓詁上也力求明晰,不蔓生枝節。此次整理以廣雅書局光緒年間刊本為底本,鹹豐四年刻本為參校本。

《山帶閣注楚辭》

【清】蔣驥

《山帶閣注楚辭》以廣博精研著稱,是清代楚辭學主要成果之一,影響很大。在王夫之、林雲銘等人基礎上,對於屈子25篇的創作時地重作考釋,且繪以五幅地圖,訓釋也有新意。蔣驥注重知人論世,對屈原作品的解讀注重整體性、思想性,訓詁字詞特別翔實有據。持論謹嚴,不囿成見,敢於創見,體現清代紮實的學風。書十卷,注六卷(含屈原賦二十五篇),餘論二卷,說韻一卷。本次整理以雍正五年蔣氏山帶閣原刻本為底本,點校者於淑娟首次考證出本書所謂康熙本是流傳中的誤記。

《屈原賦注》附初稿本

 【清】戴震

本書為清代著名學者戴震對《楚辭》中屈原各篇注釋的彙編及初稿本。此書素稱為清代訓詁名著,戴震早年力作之一。戴氏訓詁楚辭,取前人解釋之善而從,治學態度嚴謹紮實,多有創見。本書在刊刻之前已有稿本和抄本,版本情況較為複雜。本次點校,以精抄本為底本,以乾隆庚辰初刊本(簡稱乾隆本)為通校本,以廣雅書局重刊本(簡稱廣雅本)、建德周氏校刊本(簡稱周氏校本)為參校本。並附戴氏初稿。

《楚辭新注求確》

【清】胡濬源

《楚辭新注求確》是清代楚辭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實為王遜直叔侄《楚辭評註》十卷的批點本,作者胡濬源認為研究楚辭應求之於「史傳」和「本辭」,論述處處從史料出發,十分重視《史記》,核定屈賦二十五篇之數。同時注意以內文互證法把握作品主旨脈絡,時以統計關鍵詞法拈出文眼和線索,多有深見明識。如胡濬源較早明確懷疑《遠遊》為屈原之作,認為《離騷》作年在屈子遭放之後,強調《九歌》是女巫媚神曲等。本書立論著眼於「求確」,即求文詞之意旨,號召讀《離騷》要「求之於本辭」,如辨析《離騷》中「美人」之性別,論「求女」是求賢。故而受到姜亮夫等學者的肯定與推崇。此次點校以清嘉慶二十五年務本堂刊本為底本。

《屈辭精義》

【清】陳本禮

《屈辭精義》為清人陳本禮數十年研讀屈原《楚辭》的心血結晶,推求微言大義,自成一家之說。正文分六卷,其篇目編次以史記所述屈子作品先後為準,故與諸本多不同。篇首先列發明,提綱挈領;正文中附註字詞訓詁與典實,隨文繹說文句大意,附註叶韻;各章之後有箋;文中適當節引前人批註,以相互發明。若別有新說,則另列正誤糾正舊說之謬。偶有眉注,以串說大意為主。茲次整理,作者以裛露軒刻本為底本,而將各本眉注加以輯錄匯總,以期得其全貌。

《屈子楚辭章句》

【清】劉夢鵬

《屈子楚辭章句》全書七卷,前綴乾隆五十四年謝序、乾隆二十五年劉夢鵬自序,及《屈子紀略》。該書據嘉慶五年藜青堂重刻本整理,為首次標點、校正之現代讀本。其目錄編次與諸家不同,自從問世以來就存在一定爭議。《屈子紀略》對屈原生平及作品系年作了大致考訂。在部分字句訛誤妄斷之外,作者獨立思考,敢提新見,尤其對《天問》「該秉季德」一段之闡說,是歷來最為合理的解說。

《楚辭釋》

【清】王闓運

本書是晚清著名經學家、文學家王闓運對《楚辭》的獨到見解和心得。由於今文學派的風習所染,王闓運借注釋《楚辭》別創新說,將賦文與楚、秦、齊軍事地理形勢和楚國朝堂政治鬥爭聯繫起來,闡發微言大義,對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楚國歷史進程作了一番前無古人、後乏來者的論述。如認為屈原主張與秦修和以迎回懷王,屈原曾積極促成楚齊聯姻,屈原曾密謀廢黜頃襄王等。此次點校以光緖二十七年辛丑衡陽《湘綺樓全書》刊本為底本。

《離騷賦補註 屈賦微》附《初稿本屈賦晢微》

【清】朱駿聲【清】馬其昶

《離騷賦補註》,清朱駿聲撰。本書注《離騷》有三方面的成果:1.校正賦文文字,指出俗本之訛,又根據音韻來糾正俗本韻腳的訛誤。2.注音釋字,解說詞語之意。3.辨析句法,推尋文意。均有助於讀者準確理解《離騷》原意。本書據清光緒八年臨嘯閣刻《朱氏群書》本整理。

《屈賦微》,清馬其昶撰。馬氏於屈賦用力尤勤,徵引古注50餘家,有漢王逸,宋洪興祖、錢杲之、吳仁傑,明陳第,清毛奇齡、方績、孫詒讓、孫志祖等,擇善而錄,加以剪裁。凡覺前人注釋不妥者,則以己意解之,於閱讀、理解屈原賦頗有幫助。本書據清光緒三十二年集虛草堂本整理。後附《屈賦晢微》,系《屈賦微》之初稿本,與刻本略有差異,故一併整理收入。

《楚辭纂說 屈原賦說 楚辭玦》

[日]西村時彥 [日]龜井昭陽

本書為日本學者研究楚辭著作三種之合集。西村時彥撰《楚辭纂說》稿本四卷,輯錄自司馬遷《史記》以下有關屈原和楚辭相關的文獻資料,內容廣博,經史子集無不涉獵。其著《屈原賦說》則是自出機杼之新見新得,上卷研討屈賦二十五篇,即文本分析,分名目、篇數、篇第、篇義、原賦、體制、亂辭、句法、韻例、辭採、風騷、道術十二篇。下卷研討屈原生平及辭賦流傳,存八篇。龜井昭陽《楚辭玦》二卷,其體式屬考據札記,以楚辭句詞為條目,對朱熹注、林雲銘注、單行章句本,作辨析批駁,時出己見,內容也很豐富。這三種日本楚辭著作,體現出二十世紀初日本漢學界的學風和學識,堪稱今日域外漢籍整理重要成果之一。

相關焦點

  • 書目丨楚辭要籍叢刊(下)
    《楚辭通釋》一書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研究楚辭的專著。其內在思想和王夫之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也寄寓了他晚年的政治心聲。訓詁釋義著眼於作者的思想動機,同時以修養內丹學說解釋部分文本,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潮流特色。在訓詁上也有所創見,部分為後人吸取,成為楚辭解說主流理論之一。本書據清同治船山遺書本為底本點校。
  • 《中華中醫古籍珍稀稿抄本叢刊》第一輯首發—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8月22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與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共同編纂出版的《中華中醫古籍珍稀稿抄本叢刊》(第一輯)首發。中科院院士林其誰、王恩多與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長倪福弟、上海圖書館副館長何毅、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段逸山、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所教授柳長華、上海新聞出版局出版管理處處長王蒔駿、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梅雪林等新聞出版單位領導、業界專家學者共20餘人出席了座談會。
  • 24種古籍好書推薦丨書單
    推薦者人民文學出版社renwengudian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清代<說文解字>研究稿抄本叢刊》補正《戰國策校注系年》為郭人民先生的力作,1988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本書是地方志經典品牌《中國地方志集成》的延續《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系列之一種。
  • 2020上海書展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李芳推薦十種好書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將如期而至。據「書香上海」消息,自7月18日起至本屆書展開幕,「書香上海」將推出「2020上海書展社長、總編輯薦書」專欄,邀請各出版單位負責人向書迷們推薦本單位亮相書展的新書好書。來看上海書店出版社的十大好書。歡迎來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十大好書。
  • 樹立古籍精品圖書的樣板和標杆
    首屆向全國推薦優秀古籍整理圖書活動  入選圖書書目(91種)  1、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薦子目:  1.詩經今注 高亨注  2.楚辭今注 湯炳正、李大明、李誠、熊良智注(1—5、9)  《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 商務印書館、文學古籍  刊行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29、唐語林校證 周勳初 校證 中華書局  30、古本小說集成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31、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 劉崇德校譯  天津古籍出版社  32、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 上海古籍出版社60周年:從康平路到瑞金二路
    據錢伯城回憶,該社分兩個編輯室,第一編輯室管現當代文學,第二編輯室管翻譯,他進社時,只有他一個古典文學編輯,不久另成立古典文學編輯組,又招「來了好幾位新的編輯,歸社長李俊民直接領導」(錢伯城:《半個世紀的雪泥鴻爪》,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春華秋實六十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 2020上海書展丨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黎明推薦十種好書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將如期而至。據「書香上海」消息,自7月18日起至本屆書展開幕,「書香上海」將推出「2020上海書展社長、總編輯薦書」專欄,邀請各出版單位負責人向書迷們推薦本單位亮相書展的新書好書。歡迎來看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張黎明推薦十種好書。
  • 上海書展·浙版書|浙江古籍出版社:傾聽往事的聲音,看見歷史的來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通訊員 郭楠8月12至18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在上海展覽館舉辦。浙江省時隔10年再次受邀作為上海書展主賓省參展,在上海展覽中心C位亮相。「書香浙江、品質出版」,以此為主題,出版浙軍將攜大量好書在書展期間與讀者分享。小時新聞邀請各大出版社推薦重磅浙版參展書。浙江古籍出版社推薦的八本書,為我們的閱讀打開了深度和厚度。
  •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談上古社老編輯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簡稱「上古」)的歷史,我們一般都會追溯到1956年11月1日成立的古典文學出版社,更早的基礎是新文藝出版社的中國古典文學編輯組。從1956年到1966年,雖然有各種政治運動,但還是出了不少好書,為日後成立上海古籍出版社打下了品牌基礎,也儲備了人才。比如錢仲聯的《韓昌黎詩系年集釋》、鄧廣銘的《稼軒詞編年箋注》、胡道靜的《夢溪筆談校證》、陳奇猷的《韓非子新校注》等。更有影響的是三套普及讀物:《中華活葉文選》《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知識叢書》。這些普及讀物下的功夫很大。
  • 2018出版業十大人物揭曉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當選
    圖說: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網絡圖)今天,中國出版協會召開2018中國出版年會,並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十大人物和三十本好書。年度十大人物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位列其中。陝西人民出版社社長◆ 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 鄭殿華 商務印書館學術編輯中心主任2018年度中國30本好書◆ 主題出版類
  • 17種人文社科原創好書推薦丨開學季書單
    近年來,國內各類推薦書單、好書榜層出不窮,但佔據各類書單、好書榜的書籍,大多數為翻譯引進類。有鑑於此,國內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部門聯合推出「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致力於推薦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優秀中文原創圖書。
  • 上海古籍出版社,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楚塵文化微信公眾號於8月17日發布長文《上海古籍出版社,我們想和你談談》(可戳進藍字查看),對上海古籍出版社侵權出版宮崎市定作品一事作了客觀的陳述,引起業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當事人,上海古籍出版社也終於在迴避問題兩個月後首次站出來並公開表態:發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關於版權的聲明》。
  • 序跋 《武漢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珍本古籍叢刊》總序
    可惜彼時古籍庋置於獅子山頂老圖書館中,館舍從民國廿四(1935)年至今已經歷數十年風雨,又兼數位化設備精度有限,無法滿足採集善本書影之需求,故而只得暫時擱置。2011年,武漢大學投巨資擴建之圖書館新館落成,館藏古籍全部遷入恆溫恆溼書庫,數字影像採集設備亦更新到位。借全國古籍保護之東風,《武漢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和《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武漢大學圖書館卷》終得以編輯出版。
  • 上海古籍社與柏克萊加州大學合作編輯重印珍貴稿鈔本
    本報訊(記者餘傳詩)繼《柏克萊加州大學中文古籍善本書志》、《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碑帖》出版之後,近日,上海古籍出版社與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合作,再次推出《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稿鈔校本叢刊》(全18冊)    19世紀以來,不少中文古籍鈔校本流傳到了西方國家,被海外圖書館收藏
  • 上海出版·每月書單|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書單
    領導致辭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總編輯吳長青:堅持學術,普及人文重點推薦1《汪世清輯錄明清珍稀藝術史料彙編》(全六冊)汪世清 輯錄 白謙慎等 整理尤其可貴者,此次整理逐一核對了唐先生所引述的眾多文獻,並擇要註明某些性理學觀點的原始出處,對讀者更好地了解唐先生學術很有幫助。
  • 買書要不要看是哪個出版社?
    那麼買書,要不要看出版社呢?我以為是需要的。中華書局編輯用功,校對認真,製版精良,實為購買文史典籍類書籍的首選。地方古籍出版社可選齊魯書社和嶽麓書社兩家,古籍善本的復刻廣陵書社當屬第一,西泠印社和中國書店也可選,西泠印社的貴一點。上海古籍出版社更加高古,如果想找的古籍,上海古籍都沒有,那就別找了,去舊書肆裡淘吧。
  • 古籍新書·2020年秋季|近代史研究所藏稿鈔本日記叢刊
    國學經典典藏版系列叢書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傳承創新,從我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精心篩選最具代表性的典籍,鑄就百部「國學經典」。《明代雜劇全編》(全28卷)譚帆 程華平 吳平 主編,上海書店出版社本書是明代雜劇的影印叢刊本,包括明雜劇在內的古代戲曲,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海外版]不能忘卻的《新臺灣叢刊》
    《新臺灣叢刊》封面 《新臺灣叢刊》封面 近日,在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紀念成立65周年活動上,臺盟中央盟史研究委員會委員吳藝煤的一篇回憶文章,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採訪中,吳藝煤向記者介紹了臺盟早期刊物《新臺灣叢刊》的創辦過程及情況。 香港出版 1947年7月,參加臺灣 「2·28」起義的愛國人士謝雪紅、楊克煌、蘇新、周明等人,經廈門、上海輾轉抵達香港。
  • 新聞出版總署:專業古籍出版社年出書品種逾5千種
    我國古籍出版事業發展迅速,成果豐碩。隨著全國古籍保護工程的全面展開,古籍出版展現出勃勃生機。目前,全國有22家專業古籍出版社,年出書品種逾5000種。    大型出版工程系列化、重要古籍整理出版成果豐碩。《全宋詩》、《全宋文》、《全元文》、《全明文》、《全元戲曲》、《全粵詩》陸續問世。
  •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文化脈動)
    據研究,美國現存中國善本線裝古籍不少於70萬冊,古籍總數量接近400萬冊;歐洲粗略估算古籍有200萬冊;流入日本的中國古籍更多,「日本所藏中文古籍資料庫」中便可檢索到91萬條漢籍書目。國外各大公共圖書館、大學和研究機構圖書館以及民間收藏的典籍文獻至今尚無系統的明確統計數據。  「保護仍是整理中文古籍的首要任務,而要保護首先就必須摸清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