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悟說原創見解,歡迎個人轉發吐槽
你和母慈子孝只差一個作業的距離,面對孩子不寫作業、拖拉、墨跡、各種么蛾子……
「火冒三丈」的你,打還是不打?「合理」引導?狂壓著怒火繼續輔導?
70後、80後大多都是「巴掌」下長大的,90後獨生子女變成「寵」著過來的,到00後開始,各方專家理念紛紛登場
不能打: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痛、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讓孩子懼怕家長、不敢溝通,會養成自閉的性格不能罵:罵孩子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創傷,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冷漠、暴力、易怒、不信任他人等不能寵溺:會造成孩子不懂禮節、懦弱、自私、懶散、無紀律、抗挫能力差等專家的建議,改變寶爸寶媽的育兒理念,讓教育更科學;讓母子、父子之間更加親密、獨立、個性,同時也為家長帶來了「三味真火」
當前比較「推崇」的教育理念形式
激發做作業興趣法
做作業太枯燥,孩子提不起興趣,所以不願意去做,需要採用一些方法,來激發孩子對作業的興趣,孩子自然就會去做
點評:去哪裡找這個「方法」,那些賠嫁妝、送房送車的「丈母娘該悔婚了」
對孩子及時鼓勵法
認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是害怕困難、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思想開小差,及時多鼓勵,孩子就會聽話去寫作業
點評:不是害怕碰到問題,是沒啟程,沒出發就撂挑子了
對孩子進利弊分析法
和孩子一起分析,現在不學習、不做作業,之後會怎麼樣?會帶來什麼影響,讓孩子明白利弊,從而選擇遵從
點評:明天?先玩一會再說吧
獎勵督促法
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來實現提升孩子學習和做作業的動力
點評:沒有交易就沒有傷害
還有更多五花八門的「教育引導」方式,這些教育方式雖「先進」,但是根本問題如何解決?不願意學習、不愛寫作業,還是老樣子。面對更「先進」的教育趨勢,寶爸寶媽們該如何「擇決」?
星悟說:
該打則打、該罵責罵,該給的「寵溺」也別拉下,讓孩子從小就清晰、明確你的態度,以及處理事情的原則,知道哪些是她必須獨自承擔的,哪些是可以協商的
當然,「打」和「罵」、「寵」必須掌握好尺度,小編並不否認當下更加先進的教育理念,只是覺得很多寶爸寶媽稍失「分寸」,導致目前尷尬局面
本文僅為個人見解,如有不同肆意評論區砸磚!
10個寶寶9個長疹子?大多都這5個原因,再不注意兒科都排不上了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注意這5點,4招就愈,此9種情況請直接就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單選|孩子不做作業,你打還是忍著,還是不管了,先自己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