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不寫作業,奶奶氣得暴打孩子爸:根治厭學情緒,到底怎麼做?

2020-09-11 明乾家庭教育

「你看,她把我身上抓成這樣」

畫面裡,一個上身赤裸的男子站在牆角,指著一旁的母親,委屈地「控訴」道。

「孩子作業一點沒改,讓你教你也不教,我怎麼不打你!」

讓匆匆趕來的民警們哭笑不得的,除了男子的狼狽,還有男子母親的「懲罰」理由。

原來,這位母親大晚上回到家,才發現孫子的作業竟然還沒有寫!一旁的爸爸不僅沒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意思,還找藉口推脫,她這才一氣之下,懲罰起了自己的兒子。

男子也十分委屈地說道:「就因為孩子的作業,她天天打我!」

「作業沒寫,考試考零分,我不打他我打誰?!」

因為沒承擔好教育孩子的義務,這位家長被媽媽的「體罰」折磨得叫苦不迭。

而我只能說,打得太好了。

中國式家長,早就習慣了在「懲罰式」教育中獲得滿足。

終於,這群家長自己也被懲罰了。


面對孩子成績不好,不愛學習,拖拉,自制力差,這些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趕快幫孩子解決問題,趕快把孩子抱下「反向的電梯」,而是站在原地,先對著無助的孩子肆意喊叫,直到孩子嚇得不敢作聲,等到自己氣消了,才想起亡羊補牢的道理。

可惜的是,經過家長這番發洩式操作,那些犯錯誤的孩子們往往更加崩潰,也更加不想「走出舒適圈」了:

既然問題沒被發現就不會被懲罰,那我乾脆一直藏著問題好了——

  •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孩子直到被學業警告,才敢告訴家長;
  • 直到老師家訪打電話,才發現孩子的問題已經如此嚴重;

而且問題也沒得到解決:懲罰是懲罰了,可是他的作業仍然沒寫完,錯題仍然大把大把,該玩手機還是玩手機,成績還是差。

中國式家長的「懲罰」,從來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在埋藏更大的隱患。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位奶奶的「暴打」讓我深以為然。

「懲罰式」教育,本來是沒有問題的。

對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錯誤予以警示,對他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預防,從正反兩個方面向他展現不良習慣以及由此引發的後果,這是教育心理學中重要的說服技巧。

但是,懲罰的正確意義,是幫助孩子認識殘酷的世界,而不是「嚴格」的家長。

遺憾的是,很多家長的懲罰,不是為了讓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樹立威嚴,強調錯誤,發洩情緒,諸如此類可笑的理由。

相比起來,很多國外的家長們,看到孩子在學校打架鬥毆,甚至流血時,不僅不以為意,反而鼓勵孩子「報復」回去,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比起「別去招惹他不就完了」這種國內家長常用的和稀泥式話語,這些家長,更期待讓孩子在流血,受傷的懲罰中,意識到自己做錯事的後果。而這些孩子往往在出社會後更能面對挑戰,也不容易再次淪為壞習慣的傀儡。

所以,懲罰本身沒有錯誤,用懲罰來掩飾自己教育無能的家長,才是教育中的懦夫。

看到這裡,我是真的希望這位奶奶的做法,能夠打醒那些遇到教育問題時習慣逃避,習慣找藉口,或是用懲罰孩子來掩蓋自己教育問題的家長們。

孩子不寫作業,愛玩手機,貪玩拖拉,甚至厭學,這些教育問題的背後,都是家長一顆不作為的心。

而懲罰這個本來沒有問題的教育方式,被他們用在了錯誤的時候,成了他們掩飾失敗的託詞: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這孩子就是不聽話,我真拿他沒辦法。」

這句話熟悉嗎?


孩子為什麼要聽你的話呢?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的一點是,在孩子的眼中,自己其實是一個平日裡不管不問,等到成績出來了只管「驗收」的監工。

考了好成績就誇,考不好就罵。更有甚者,考不到第一都罵。

孩子並不是不能接受懲罰。你看,很多孩子搭積木時,明明知道積木越高越容易倒,但他們還是為了更高的目標,一次次挑戰著,繼續嘗試著。

他們只是不能接受平日裡隱身,沒怎麼管過他的你,一到出成績了,就跳出來對他指指點點,而且還對他總是不滿意。

他為什麼要讓你滿意呢。

孩子在你眼中是怎樣的,你在孩子眼中就是怎樣的。

當你把孩子當成口舌之下的苦工,你的教育註定疲憊而焦灼。

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他的成績好與壞,都和你沒有任何關係,而你自以為靠催促,責罵,批評,乃至懲罰能夠讓他前進,讓他動筆,讓他直起腰繼續學習;

可在他眼裡,那些都是讓他叛逆心理紮根滋長的種子。

想讓孩子學習好,養成好習慣,成長為一個三觀正常的人,靠的從來不是家長的懲罰:

別等到出問題了,才氣洶洶地質問孩子,「你怎麼不學習?」

擺脫教育問題,讓孩子愛上學習,至少,不貪玩,認真按時完成每一天的學習任務,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我想,這是所有理論都無法真正根治的現實難題,也是所有家長都難以避免的頭疼難事。

但是,歸根結底,教育的主角是家長。這份成長的煩惱,想要止痛治痛,最終還是要回到家長身上。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開頭舉了那樣的例子。

絕大多數時候,家長並不是全然正確的。特別是面對每天一副面孔飛快成長著的孩子,家長必須經常反思,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糾正填坑,然後做出改變。

用三十年前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顯然只會教出更平庸,更沒有性格的靈魂。

為什麼孩子會不喜歡學習?

本質上,都是家長出現了問題!

孩子的學習,是「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的艱苦工程;

很多時候,家長寄希望於老師,寄希望於孩子自己的努力,卻忽視了其實自己正是最應該給予孩子學習動力的那個人。

學習動力,才是讓孩子主動學習,「自己知道學習」的秘訣!

然而,大多數家長,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既不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還用自以為的「懲罰」,給孩子的熱情不斷澆上一盆盆冷水——

他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教育裡最大的任務,其實是給予孩子學習的動力呢?

作為從事教育行業十餘年的資深從業者,我不相信,擁有學習動力的孩子,會差到什麼地步。


喚醒學習動力,這正是很多家長都明白,可就是不知道怎麼做的那根痛覺神經。

教育孩子,從沒有後悔藥;現在錯過改變,將耽誤孩子一生!

所以,看到這裡的家長們,我強烈希望你們能夠參加一次【喚醒孩子學習動力訓練營】——

教會孩子自律,喚醒學習動力,遠比給他報輔導班,逼著他學習,24小時監督還有用!

針對不同孩子的不同狀況,我們訓練營裡有專業資深的教育導師,為您制定專業量身的教育計劃;

在實操訓練營模式裡,有無數同齡家長與您一起,分享交流教育經驗和心得!!

您不必擔心問題得不到解決,只要您有一顆想改變,想自我成長的決心,任何問題都不會成為難事。

「學-練-反饋」的訓練營模式,這是幫助家長成長,改善教育方式最有效的形式。

我相信,本次訓練營一定能真真切切地幫助到你!

實效、實操是我們訓練營最大的優勢!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

>>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

>>練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

>>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持、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喚醒孩子學習動力訓練營,今天限時九塊九,限額 200 名!

點擊下方卡片,立即加入學習↓↓↓

請注意!購買後請一定關注我@明乾家庭教育,請私信聯繫我,否則不能有效學習!

相關焦點

  • 孫子不寫作業奶奶暴打兒子,家人報警,兒子真該打還是奶奶管太寬
    早上看到一則視頻被標題吸引,點開看了之後,原來是奶奶因孫子沒寫作業,就將兒子暴打了一頓。視頻中的奶奶很憤怒,表示「兒子不管孫子,撫養費不給,作業不教,孫子考試都考零分,自己有膽囊炎,不能輔導作業」。都說「三十而立」,而這位30多歲的爸爸,既不出撫養費,也不教孩子作業,奶奶下班後,看到孩子作業還沒寫,才出面替孩子「要求管教」,可以看出這位爸爸也是個不負責任的爸爸。其次,孩子的媽媽可能存在嚴重的缺位。
  • 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
    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 安徽的一位奶奶生氣之下對自己的兒子「棍棒伺候」了,原因是奶奶回到家發現孫子的作業一個字都沒動
  • 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
    ,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安徽的一位奶奶生氣之下對自己的兒子「棍棒伺候」了,原因是奶奶回到家發現孫子的作業一個字都沒動。奶奶生氣地告訴民警,自己要求孩子爸爸晚上輔導孫子寫作業,但是孫子每天的作業都沒有完成,考試也考零分。而孩子的爸爸卻說自己不是不願意教,是先讓孩子將會做的先做了,遲一點再教孩子做不會做的題目。
  • 孫子成績不好也不寫作業 奶奶一氣之下把爸爸打一頓
    孫子成績不好也不寫作業 奶奶一氣之下把爸爸打一頓 9月7日,安徽蕪湖市鳩江官陡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稱,家中有人被打。民警趕到現場發現,原來是孫子不認真寫作業,奶奶因孩子爸爸沒有用心輔導,於是將其暴打一頓。9月10日,記者從鳩江警方了解到   原標題:還有這種操作?
  • 孫子不寫作業 奶奶急得揍兒子
    最近,一位奶奶見孫子不好好寫作業,不教訓孫子,反而把自己兒子揍了一頓,甚至鬧得民警上門來調解。民警上門來的時候,奶奶仍在客廳裡追著自家兒子打,嘴裡還不停數落著兒子:「我說你能教多少就教多少,你不出撫養費,也不教小傢伙,搞得他直接考試考0分,你還是不是他爸,啊?」
  • 兒子不好好寫作業,30歲父親每天都被奶奶暴打,子不教父之過?
    社會熱點話題評說,每日必保更新 兒子不好好寫作業,考試得零蛋,30歲父親每天都被奶奶暴打,子不教父之過? 這是一個讓警察都感到哭笑不得的案例,9月7日,安徽蕪湖警方接到報警稱,有人在家裡被打了!
  • 孫子不寫作業 奶奶記得揍兒子
    最近,一位奶奶見孫子不好好寫作業,不教訓孫子,反而把自己兒子揍了一頓,甚至鬧得民警上門來調解。民警上門來的時候,奶奶仍在客廳裡追著自家兒子打,嘴裡還不停數落著兒子:「我說你能教多少就教多少,你不出撫養費,也不教小傢伙,搞得他直接考試考0分,你還是不是他爸,啊?」
  • 孩子厭學,把家長講的大道理當「耳邊風」,這種情況怎麼「根治」
    一些家長比較喜歡對孩子講一些「嘮叨式大道理」,而這種「大道理」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幾乎每天都沒什麼變化,聽起來沒有多大的說服力,給孩子的感覺也味同嚼蠟。結果,家長每天都說得口乾舌燥,而孩子早已「神遊天外」,不把家長的話當一回事。孩子厭學,把家長講的大道理當「耳邊風」,這種情況怎麼「根治」?
  • 孫子不好好寫作業,奶奶就打兒子,子不教父之過,委屈不委屈?
    孫子的學習成績是每況愈下,每下愈況,表現在每天放學只想玩,不想寫作業。於是,老媽開始貼身靠前來抓,孫子放學,她就陪著他寫作業,啥時候寫完作業才能吃飯。孫子開始跟奶奶玩手段了,正寫著作業,孫子說我撒個尿,然後趁其不備,打開門就溜走了;好不容易給找回來,又寫了一會,孫子說,我要拉屎,然後坐在馬桶上不動,找了個機會,又溜走了。這讓老媽就非常生氣,氣得牙疼,可是又捨不得打寶貝孫子。
  • 孫子沒考好,奶奶把爸爸打一頓,這屆父母太難了:從小到大都挨打
    最近,網上一段視頻讓大家爆笑不已,視頻中奶奶向警察痛訴,說兒子不教孫子,不管孫子寫作業,結果孩子考試考零分。30多歲的爸爸也趕緊向警察叔叔訴苦:「媽媽讓我教小孩,我說等一會兒,她就把我打一頓,看把我身上撓這樣……」看了這段視頻,大家都被逗笑了,想想30多歲的孩子爸,小時候不寫作業,不好好學習,被父母打,被老師打,沒人說不對,好不容易長大了,自己孩子不寫作業,考試考不好,結果孩子不能打了,挨打的還是自己,這從小被打到大,這屆父母真是太難了!
  • 奶奶幫孫子寫作業,引發夫妻吵架:教育孩子和老人有分歧怎麼辦?
    經了解,原來是疫情期間,6歲的兒子一直由媽媽管教,媽媽怕耽誤孩子的學業,每天都會給兒子布置作業。 前不久,奶奶想念孫子,丈夫就把孩子送回老家,擔心孫子被累壞,奶奶就偷偷幫孫子寫作業。妻子發現後和丈夫爭論,一時間便爭吵起來,情緒失控還動了手。
  • 孫子不聽話奶奶暴打爸爸後,我想問的是「兩不管三不慣」,你懂嗎
    今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頗有些意思,標題是這樣的:「孫子考試成績不好也不寫作業,奶奶一氣之下把爸爸暴打一頓」當地時間9月7日,安徽蕪湖市,有市民稱家中有人被打。等我們趕到現場才發現:「原來是孫子不認真寫作業,奶奶因孩子爸爸沒有用心輔導,於是將其暴打一頓。」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永遠是邁不過去的坎。
  • 孩子作文《我和我最愛的人》,父母爭寵半天,結果孩子寫的是奶奶
    現在流行說「隔輩親」,確實也是,父母小時候不寫作業試試!哭鬧要玩具試試!不聽話、不睡覺、非要看電視試試!但是奶奶對孫子、孫女就寬容多了:不寫作業?沒事兒,這麼多作業,老師也不考慮孩子的睡眠;想看電視?好咧,奶奶給你開開《小豬佩奇》;想吃糖?你嘗嘗這個好吃不,好吃下次奶奶還給你買!
  • 孫子沒完成作業奶奶揍兒子 孩子的父親委屈:她天天打我
    很多孩子的作業是令家長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由於心性還不夠成熟,所以只想著玩,不想做作業,但這樣對學習成績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作業,近日網上就傳出一則消息稱「孫子沒完成作業奶奶揍兒子」,很多網友得知後表示苦笑不得,據了解,孩子的奶奶經常因為兒子不教孫子作業而打他,事後警方也對奶奶和其兒子進行了教育。
  • 孫子沒寫完作業,爸爸被奶奶揍,你管不好兒子,我就管我兒子
    文/母嬰期刊遇到放假,老師會留下一些作業,並督促父母監督小孩完成。尤其是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小朋友,在幼兒園以玩樂的啟蒙教育為主,突然進入學習狀態,或多或少有些不習慣,完不成的哭一批,不會寫得哭一批,不適應的哭一批。
  • 這個奶奶好可愛
    奶奶發現小孫子沒寫作業,就怪小孩爸爸沒有好好輔導,小孩的撫養費也不給,於是就將自己兒子暴打了一頓。這個奶奶真的好可愛,心疼小孫子,捨不得打,可是不好好學習不寫作業也不行,得管管,怎麼辦呢?教訓孩子的爸自個兒子,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既然你不好好管孩子,我也不能坐視不理,先把兒子教育好了,兒子才能好好教育孫子,順便也震懾一下孫子,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 家長到底要不要督促孩子寫作業?
    無論那個心急如焚、焦慮疲憊的母親此刻出於愛的目的咆哮和毆打孩子,都難以有效果,在那一刻,小男孩和我一樣,應該只感受到了令人難受的暴力和咆哮,還有心思去寫作業嗎?時間久了,當他聯想起學習,可能就是暴力和咆哮,也許會產生嚴重的厭學心理。也許他怎麼也不懂,平時溫和的母親為什麼一下子變的像老虎一樣兇。這樣的母親有多少?這個以愛的名義被傷害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到底要不要輔導孩子寫作業?
  •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輔導孩子成了高危工作?
    這個過程中,最讓父母頭疼的,莫過於輔導孩子做作業了。 有的時候,父母都想撬開自家孩子的小腦瓜子看一看,裡面裝的到底是腦子還是漿糊,怎麼簡單的的題目都能夠盡鑽牛角尖? 除了對孩子的智商和思維邏輯恨鐵不成鋼以外,不少父母還被孩子氣到血壓升高,更甚者還有人直接被氣進了醫院。
  • 孩子寫作業太磨嘰,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輔導孩子成了高危工作
    ,33歲媽媽被氣進醫院在南京有一位33歲的媽媽,就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氣到腦梗住院。@六月樂樂:我每天為了孩子作業焦慮得不行……忍不了就會吼打……最近一直在反思不能打,換種方式,但我快忍出內傷了!@愛的藍顏09463:現在的小孩子太嬌生慣養了,打不得,罵不得,就連寫個作業的時候也說不得,是家長的不作為還是孩子的不應該?
  • 孩子有厭學情緒怎麼辦?說說我面對自己孩子厭學時的做法
    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老師,這些年看到的厭學情況越來越嚴重。首先是人數越來越多。以前一個班裡有那麼個別孩子會有厭學情緒,而現在,常常看到的是大量厭學的孩子;以前厭學的一般是成績特別差的孩子,現在,成績上過得去的孩子也厭學,甚至有成績相當好的學生也有厭學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