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兵,是陸軍中以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為基本裝備的戰鬥兵種,是陸軍的重要突擊力量;裝甲裝備,被稱為陸軍的主戰裝備,具有火力猛、打擊力強、射程遠和防護能力強等特點。1950年4月,許光達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5年,許光達被授予開國大將軍銜,於是,便有了他主動要求降低軍銜和級別的故事。難道是他不配授予開國大將軍銜和相應級別嗎?他的戰功、貢獻到底有多大?
上篇:授予開國大將,他要求降銜;授予行政四級,他又要求降級
許光達,1908年11月19日出生於湖南長沙縣農村。1925年入黨,1926年入黃埔軍校第5期學習。從大革命、土地革命、長徵,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從戰士到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多次負傷,可以說戰功卓著。1955年八一慶祝會上,當他得知自己將授予大將軍銜時,很震驚。他認為自己戰功和資歷不夠。於是,他主動向軍委毛主席、各位副主席,寫了500字的《降銜申請》。他覺得自己適合授予上將。
毛主席高揚這份《降銜申請》,讚嘆道:這是一面明鏡,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結果,沒有批准他的申請,授予他開國上將軍銜。
分析原因,與上將蕭克、王震比,許光達似乎資歷還有所欠缺,但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他有留蘇背景,在蘇聯學過汽車、坦克,在黃埔軍校學炮兵,促成了他任首任裝甲兵司令員;他是紅二方面軍的戰將;解放軍戰爭中成為一野的主力戰將,特別是在保衛黨中央機關的安全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有些經歷,蕭克、王震沒有。所以,黨中央、中央軍委授予他大將軍銜,還是很準確的。
1965年,我國取消軍銜制,改為國家行政級別。根據規定,許光達可評為行政四級。這次,他又主動提出降低級別,還主動向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寫信,請求改定行政五級。結果,被批准了。10位開國大將,只有他低於行政四級。
下篇:開創性地創建和領導裝甲兵建設,堪稱「中國裝甲兵之父」
從受命組建裝甲兵開始,特別是1950年11月3日,接收前蘇聯10個坦克團裝備開始,他立即將裝備充實到3個師和3個坦克團,第一就是抓裝備管理組織建設,第二就是抓制度建設,很快組織制定頒發《裝甲兵技術工作條令》。
他最著名的觀點就是: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部隊。組織全軍部隊掀起了學習坦克裝備技術的熱潮。
他十分重視新裝備的研製和生產。1958年底終於生產出了我國第一輛國產坦克,命名為59式中型坦克。次年,第一批國產坦克裝備部隊。這是當時世界上性能較好的坦克。國慶10周年,33輛國產新坦克從天安門廣場隆隆駛過,接受檢閱。1961年建成了裝甲科學技術學院,很快研製出了62式坦克、63式水陸坦克、63式裝甲兵輸送車等新武裝主戰裝備。1964年4月14日,組織成立了裝甲兵核效應試驗大隊。為裝甲部隊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可惜的是,這位軍事家、開國大將,首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1969年6月3日,經過一年多的批鬥折磨,在北京逝世,享年只有61歲。(敬請繼續關注:首任海軍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