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怡心理
家是框架結構
媽媽一雙手
爸爸一雙手
—— 撐起
孩子的天堂
家是心中的航向,家是存愛的地方。
幸福的孩子,能夠充分感受父母的愛,可以衣食無憂地在愛中長大,不經風不經雨,按照父母設計的方向,幸福而快樂地生活,他們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有快樂、有成長,只是,沒有徹骨銘心的痛,因為家是完整的,有父親的手,也有母親的手做支撐,「家」就是穩固的,愛就是完滿的。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風雨飄搖的原生家庭,那真是悽風苦雨,苦楚從小便生了根,肆意生長。
陽子今天又入學了,沒有人送他,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有沒有過問他開學的事。他一個人,買了自己需要的必須物品,大包小包的,獨自在風雨中前行。
陽子今年剛好18歲,個子不高,165左右吧,也不知道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沒跟上,還是遺傳的原因。在不寒而顫的深秋、雨中的他顯得更加的瘦弱、無助,可他的腳步卻無比的堅定。
從初一開始,他的父母總是經常吵架,離婚又復婚,復婚又離婚,反反覆覆不知循環了多少遍,全家鬧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他再也沒有心思學習,曾經在班上前3名的成績,慢慢下滑,後來也不知道究竟下滑到多少名,反正他已經覺得不重要了。
那時正值初二下學期,初中的轉折期,他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了。去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找了一個地方打工,他想從此逃離所謂的「家」。也不知道當時他用了什麼方法說服人家用他這個十四歲的童工,可能是太想逃離了吧,逼迫他用盡了各種方法,卻只是為了逃離。
他沒有留下任何線索,因為不想讓家人找到他,如此地去意決絕,成人的世界,真的無法理解。
他在那裡打工幾個月,他父親去找過很多次,希望他回來繼續上學,他其實知道父親去找過他,也清楚父親的意思,可就是不想見他,他總是能夠巧妙地躲開父親的視線,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父親雖然知道他就在那附近住,也知道他在那附近上班,可就是找不到他。一再遭受婚姻折磨的他,此時顯得更加無力。一個無力的丈夫,現在又加了一個無力的父親,還從小還是一個失敗的兒子,一個個角色的失敗,導致他漸漸迷失了自己,慢慢丟掉自我,再丟掉角色。那生活於他還剩些什麼呢?
無奈的父親只有通過他的同學去找線索,可陽子不讓同學告訴父親。於是,他父親總是無功而返。
到底是什麼讓他如此急於離開生他養他的家呢?
其實,在他心底,「家」早不復存在了,只有無盡的傷痛與無奈。
父親懷疑母親外面有人,一天總是疑神疑鬼,沒有心思掙錢,沒有心思生活。母親因為父親的懷疑和無理取鬧,更是想往外面跑,她覺得在外面至少還有一點開心,在家裡,就只有無盡的爭吵。吵急了,父親就動手打母親,十幾歲的兒子,有幾個能忍受父親當著自己的面打母親的,所以他總是會出手攔著。有一次父親急了,連自己也打,連最後一點痛覺都沒了,他也失去了理智,差點就跟父親動手了,最後還是忍住了。
這樣的家,誰都想逃離。誰還有心思上學呢?
也不知道他的勇氣儲存了多久,才攢夠,所以才會那麼毅然決然地離開,明明看見父親在辛苦地找他,卻忍得住不去見他,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而已,著實令人吃驚。
也不知是受環境逼迫了,還是他自己想通了,後來他還是回來繼續上學了,只是老師講什麼,好像已經跟他沒有多大關係了。勉強初中畢業,能做什麼呢?後來在叔叔跟姑姑的勸說下,他還是選擇了上學。他的叔叔和姑姑都是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人(除了他爸爸),自然他們也都是懂得知識力量的人,於他應該還是有一些影響吧。從小便看見了父親跟叔叔姑姑的巨大差別,心中自有自己的一桿秤。
於是,他終於名正言順的「出走」了,眼前、耳旁、家裡、家外……,身邊不再充斥父母的吵鬧,和那些永遠也講不清楚的道理。每到假期,自己便去尋找合適的地方打工,掙點自己需要的錢。
從小,自己的家庭從來沒有富裕過,連充足的生活都不曾有過,母親總是想方設法把爸爸的最後一分錢掏盡,父親也總跟不上母親用錢的腳步,慢慢地這種差距似乎越來越大,母親的欲望逐漸膨脹,外面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自我的膨脹,再加上角色的缺失,使她逐漸喪失了理智,她愛上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並執迷不悟地徜徉在自己的「花花世界」裡,失去了母親和妻子角色,只有自我。
父親呢?本來能力就不強,再加上母親的不斷刺激,他也慢慢喪失了鬥志,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起初還擁有不夠充分的自己,後來也漸漸丟失了自我,丟失了角色。經濟更加的拮据,經常都處於沒有生活費的狀態,就連陽子弟弟的學習,也是亂七八糟,只有一如既往地跟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伸手。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陽子無力到極點。他看不慣母親的自私,看不慣父親的無能,可他卻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家庭,因為出生不能選擇。處境一直在逼迫他不斷地成長,一有機會,他就掙錢、學習,他知道,他的未來,只有靠他自己了。
於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專,雖然不是正牌的大學,也勉強算個大學生了。他以為自己在假期掙了點錢,可以寬裕一點。誰知道,現在的父親連他的學費都拿不出。他只有想辦法貸款交學費,還好自己掙了點工資,否則,生活都不知怎麼繼續。父親和母親的家,只會想讓人逃離。
愛在家中迷失了方向,家就陷入了風雨之中,無權、無愛、無方向,風雨飄搖。
在一個家庭中,我們要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他人,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做了詳細的闡述。
人的一生首先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的自我、愛自己的角色;其次是要學會愛他人,同樣要愛對方的自我、愛對方的角色。夫妻雙方如果在家庭中失去了自我或者失去了角色,都是不幸福的婚姻,傷到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無辜的孩子,有些痛,是永遠都無法彌補的。
——怡心理
2020.10.15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其它平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