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極必昌 惡極必敗:《天樞上相諸葛仙師啟化真經》注釋

2020-12-10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原文:夫人生天地間、或富貴、或貧賤、因果所系、各有定數。前生積下善惡之因、由今生結成功過之果報。天地循環、報應分明。然富者不可驕人、事事有禮。貧者切勿怨己、事事知命。且富貴之人、雖田園萬頃、萬貫家財、妻恩子愛、一旦無常來臨、亦是空手而歸。人有慾念之心、則有輪迴之路。為顧身家飽暖、不怕虧心之事。強取強求、非為妄作。累積罪業、難逃輪迴。富貴之人、日迷花天酒地。貧窮之徒、時著爭名奪利。

人有非為之心、天無不報之理。富貴之家、豐衣飽食、身居高樓、金玉滿堂、嬌妻美妾、差奴使婢、皆是前生所修。若能樂道不倦、濟人之急、恤人之困、善功圓滿、可得果位。貧賤之人、一生勞碌、謀生乏術、奔走四方、皆是前生帶業而來。若能忍苦耐勞、懺悔宿業、克己利人、見善勇為、行方便、修陰騭、久久修持、敦功積德、自能門楣振起、並蔭子孫隆昌也。

譯文:人生存於天地之間,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命運都是由於因果所導致,早已經固定安排好的。前世積累了善、惡的起因,今生就會導致福、禍的結果。規律如此循環往復,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報應。所以富貴的人不可以傲慢他人,做人做事要遵守禮法。貧賤的人不可心生抱怨,做人做事要懂得天命。富貴的人,雖然有萬頃的田地、萬貫的家產,恩愛的妻子兒女,一旦福報享盡,就什麼也得不到了。

人如果有貪慾的想法,就會走上六道輪迴的道路。為顧及自己的利益,做良心喪盡的事情。用強迫的方式取得財物,做不了應該做的惡事。惡事越做越多,就難以逃脫墮落惡道的結果。富貴的人,沉迷於酒色的享受。貧賤的人,惦念著名利的貪求。

人只要有做惡事的心,上天就一定會報應他。富貴的人家之所以衣食豐富,身居豪華,有著美麗的妻妾、差使的奴僕,都是他前生修來的福報。如果他能夠行善積德而不感到厭倦,救濟需要幫助的人、善事積累圓滿,就一定可以修成正果。

貧賤的人一生辛勞忙碌,謀求生計卻缺乏機遇、辛苦奔走於四方、這些都是前世的罪業。如果能夠經受的起辛勞,懺悔累世的罪業,克制私慾而利益他人、見到善事勇敢的去做、給人以便利、修陰德,久久的修持下來、積累滿功德、家門自然能夠繁榮振起、並且也會給子孫後代帶來恩澤。

原文:富貴家庭、生活優裕、皆是前生積德、享受今生美報。眾善宜要奉行、諸惡應知莫作。不可見利而忘義、切勿損人以益己、富貴者益加行善、貧者守己安份。凡塵苦樂不齊、而順逆亦不同。處順何足喜、處逆何足憂。皆是因果所系、莫怨蒼天不慈。榮枯得失、循環報應無差。貴賤壽夭、生死輪迴有定。看人作惡、須檢點自己之過、方免有失。

遇人樂善、應勤勉自己之功、庶幾有成。善者福之源、天地鬼神擁護、子孫必護英賢。惡者禍之根、水火刀兵難容、家庭定受災害。行善造功、首要齊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不正、則身不修。身不修、則家不齊。守三綱五常、修身之本也。敦四維八德、齊家之端也。士必懍聖賢之訓、農宜遵帝王之則。商賈以公處世、工熟以巧利人。茍能奉而行、自獲增祥錫福也。

譯文:富貴的家庭之所以生活富足,都是因為前生積累了功德,所以在今生才能享受美好的福報。要知道各種善事要勇於去做,各種惡事不可去做。不可以為了利益而背叛道義、損害別人而利益自己、富貴的人應當繼續積德行善、貧賤的人應當安分守己。塵世間間雜著各種痛苦與快樂、時而順境、時而逆境。處於順境不必欣喜、處於逆境不必憂愁。這些都是因果所導致,所以別抱怨蒼天不仁慈。

各種的繁榮與衰落,都是相應的報應而不差分毫。富貴、貧賤、長壽、夭折、都是註定好的。見到有人做惡事,需要檢點反省自己,以免有過失。見到有人做善事,應當勤於勉勵自己,可以去效仿。行善是福報的源頭、天地鬼神都會擁護你、子孫也會出賢能的人物。

行惡是禍報的根本,水火刀兵難以容忍你、家庭會受到災厄的侵害。行善事最重要的就是治家族,要想治好家族、首先要修好自身。想要修好自身、先要端正內心。心如果不端正、就不會修好自身、自身修不好,就不會治好家族。遵守三綱五常、是修好自身的根本。效法四維八德、是治好家族的開端。士人要秉承聖賢的教誨、農民要遵守國家的法則。商人以公正的心態行為處事,工人以熟練的技巧利益他人。如果能夠遵守奉行、自然會收穫吉祥與福報了。

原文:人生塵世、光陰無幾。或為富、或為貧、皆有命運。或為貴、或為賤、都是因果。富貴豈能萬世、福儘自然消滅。光陰難待半刻、壽終應於輪迴。不悟之者、則墮地獄、而受輪迴之苦。曉修之人、自能脫俗、而歸聖賢之域。天理昭昭、報應無差。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惡之路、宜要辨明。禍福之門、應知認識。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凡人善惡、由積而成。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為善者、雖逢兇化吉。為惡者、雖迎祥而轉禍。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全忠全孝、講功過以勸人、體天行道。守廉守節、言因果、以濟眾、立德修身。忠孝為修身之本、廉節為立品之宗。萬般善德、俱從勤儉而來、勤儉者志勤。勤則勞、自無酒色之舉。諸多惡因、儘是奢華所染。奢華者身惰、惰則逸、定受貪慾之害也。

譯文:人生於塵世之間、時間很短暫。也許你富足、也許你貧窮、都是固定的命運。也許你高貴、也許你低賤、都是註定的因果。富貴怎麼可能萬世萬代?福報享儘自然化作虛無。時間連半點都難以停留、壽終正寢自然重新輪迴。不悟其中道理的人、容易墮入地獄之中、而遭受惡道的痛苦。明白修行使命的人、自然能夠超凡脫俗、而回歸聖賢的領域。

天理主持公道、報應沒有偏差。法網看似不密、實則沒有疏漏。善、惡的選擇、需要辨明。禍、福的門路,定要認清。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凡人的善惡、都是由積累而成。不做大量的善事,就不能成為一個名聲卓著的人物,不做大量的惡事,不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行善的人、即使遭遇災禍也會轉化吉祥。作惡的人,即使開端吉祥也會轉為禍患。

《周易》說:積德行善的人家,先輩遺留的福澤必將造福子孫;積累惡行的人家,先輩留下的禍患必會殃及子孫。保全忠貞與孝道、講解功過道理用以勸化世人。體察天道的規律,遵守清廉的節操、講因果承負的道理、用以救濟大眾、樹立道德用以修養身心。修養身心的根本是忠孝、樹立人品最重要是廉潔。所有的善事、都是從勤勞節省中修持而來、勤勞節省的人因為勤勞、就會多付出、自然不會沉迷酒色的享受。所有的惡事,都是從奢侈浮華中所感染,奢侈浮華的人因為懶惰、就會貪安逸、必定遭受貪慾帶來的危害。

原文:天理者。有一定之循環也。善極必昌、惡極必敗。富極必貧、賤極必貴。富極成禍、禍極則亡。所謂極者乃至盡也。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奢侈、奢侈生淫慾。淫慾復生貧賤、循環之理也。窮困生通達、通達生功名。功名生驕傲、驕傲生懶惰。懶惰復生窮困、轉轂之道也。今生為人、得享福祿、乃是祖先有餘德、或前生善果所蔭、一旦享盡、豈不墬落乎。人生享福、本是樂事、世上任何人都喜歡、卻不知樂中有苦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事有預防、方無後患。身無分文、寸步難行。得財之道、除非祖產否。則夙夜經營、豈易得之、若不平生勤儉、亦難蓄之。善經營、發達之基本。善勤儉、成家之良策。自古及今、世無永恆之富貴。以今追昔、人無長久之貧窮。乃循環之理、轉流之道也。願勸世人、見善勇為、多行善事、多積陰德、知過必改、光前裕後、以免獲罪於天、必有福報也。

譯文:天道的自然法則,有固定循環的規律。善事多就會昌盛、惡事多就會衰敗。富貴多就會走向貧窮、貧賤多就會轉為富貴。富貴多就會產生災禍、災禍多就會敗亡。所謂的多就是極致的意思。貧賤會產生勤儉、勤儉會產生富貴、富貴會產生奢侈、奢侈會產生淫慾、淫慾重複產生貧賤、天道就是如此循壞的規律。窮困產生通達、通達產生功名、功名產生驕傲、驕傲產生懶惰、懶惰重新產生窮困,這就是事物輪轉的道理。今生能夠成為享受福報的人、是因為祖先積累的功德、或者自己前生行善的福蔭、一旦福報享盡、豈不是重新墮落了嗎?

人能夠得享福報、其實是殊勝的事情、世上任何人都喜歡、卻不知道福報是從勤苦中培育出來的。人如果沒有長遠的打算、那麼憂慮就會近在眼前。做事提前有預防,方可以沒有憂患。人如果身上沒有錢財、處境就會非常艱難。而得錢財的來源,一定是祖先的產業嗎?

人日以繼夜的經營家業,錢財得到的不容易、如果平日裡不勤儉節省,也是很難以儲蓄家業的。回顧歷史看,人都是沒有長久的貧窮。這是自然循環的道理。我願勸今天的世人、見到善事勇於去做、多積累善事陰德、曾經犯錯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失後如果勇於改正,也可以為祖先增光、為子孫造福,免除上天的降罪、必定有福報臨身。

原文: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招。福以德招、故招德之家、必有餘慶。禍因惡積、而積惡之人、難免多禍。善惡兩途、任人所行。災祥禍福、由天而降。行善降祥、早報自身、遲報子孫。作惡受殃、小則自己、大則全家。人心不古、有背聖賢之教。世事無常、多違上天之道。行善者稀、作惡者多。

迷者、求仙偏入旁門、昧者、學道不行正路。以神仙之經書、作買賣以收利。以聖賢之道德、作材料而惑眾。或稱半仙、或稱乩童、開壇濟世、治病消災。施藥畫符、傷人性命。召陰使鬼、誤人病症。隨方私設道場、到處開成廟店。或以妖術愚民、或以邪法惑世。教門尚有如此行為、世態焉能安寧回向。道士是代聖賢而說教、以行人道。已不能修持、焉能度人。心未及覺悟、豈得化世。勸爾操此業者、不可多傷陰騭、他日惡貫盈滿、必受上天譴責。死歸地獄、永難輪迴也。

譯文:太上老君說:禍與福的降臨沒有固定的門路,都是由人自己感召而來。福報的降臨依靠積善事的感召、所以積善事的人家、必定有福澤。災禍的降臨因為長久做惡事的感召、積累罪業的人,難免有禍患。善、惡兩條道路、任憑人自己的選擇。災禍、吉祥都是來自上天的降臨。行善之人會降臨吉祥、早來會福報自己、晚來會福報子孫。做惡事的人會遭受災殃、小災會惡報自己、大災會惡報全家。現今人心喪失了古人的淳樸,多不符聖賢的教誨。世事變化無常,多違反上天的道化。

行善的人少、作惡的人多。迷惑的人,求神仙大多入旁門左道、愚昧的人,學道理卻不走正確道路。用神仙的經典書籍,收穫利益。用聖賢的道德教化,欺騙眾生。有的是大仙、有的是乩童、這些人所謂的救濟世間、替人治病消災、最後反倒傷害了人的性命,耽誤人的病症。隨意私自開設道場、有的用附體愚昧百姓、有的用邪法蠱惑世間。

這樣的行為世間怎麼能夠安寧清淨?道士是代替聖賢向眾生而宣化經教、修行人間的道理。自己如果都不能修持、怎麼能夠度化他人。內心都來不及覺悟,怎麼能夠道化世間。我勸做此等行業的人,不可以做有傷害陰德的事情,等待惡貫滿盈之時,必定會收到上天的責罰、死後墮入地獄之中,再想輪迴怕是非常困難了。

原文:際此三期、上天各教、諸神列聖、大發慈悲。方方闡教、處處著經。不辭辛苦、跋涉紅塵。婆心苦口、廣宣真理、勸人向善、安份守己。期望、人人開覺、勿戀人間富貴。早舍塵緣、速拋名利。富則施財濟困、貧則侯命待時。不作虧心之事、不為害理之舉。勿殺生而圖口福、勿縱淫以招身災。作種種之陰德、行時時之善功。運困安貧樂道、時窮篤志修身。能忍苦中之苦、方為人上之人。

人修身之道、莫大於寡慾。養性之法、不外乎無貪。一舉一動、不生邪念、養我真靈。時時清淨、如月同明、如水同清。習勞苦以盡職、勤儉以養廉、處世之理也。勤學問以廣識、戒驕傲以正品、修身之道也。善以忍為寶、家以和為貴。處世作有益之事以利人、居家行多善之心以教子。以義取財、則合天地之心。以道取利、乃符聖賢之教。則合乎天理、順乎人情也。

譯文:在這樣的末法時期,諸天神聖會廣發大慈大悲之心,任何地方闡述教化、任何地方宣說經典。在人世間不辭辛苦、苦口婆心、宣說真正的道理、勸人心向善、安守本分。但願人人都能夠清醒覺悟、不要貪戀人世間的榮華富貴。早捨棄世間惡緣、速拋棄名利貪求。富貴就施捨錢財救濟貧困、貧窮就等待天命的轉機。不做虧良心的事情,不做違天理的舉措。不為了口福而殺生害命,不放縱淫慾而招惹災劫。做各種的陰德,隨時都做善舉。

如果窮困就安守本分堅持信念、修養身心。只有能夠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才可以成為常人之上的人。人修養身心的道理,最重要就是少私慾。修養心性的方法,最重要就是沒有貪求。任意的舉動、都不產生邪惡的念頭,來修養我最本真的靈魂。無論什麼時候都保持清淨、如同月一樣光明,如同水一樣清澈。雖然勞苦但是盡職盡責、勤儉節省但是守法廉潔、這就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啊!

勤於學習增加見識、戒除驕傲端正人品、這是修養身心的道理啊!善行之中最寶貴是忍耐,家族之中最珍貴是和諧。在外做有意義的事情利益他人,在家用善良的信念教育子孫。用正義謀求錢財、這樣才符合天地的道理。用道德謀取利益、才是符合聖賢的教化、也符合世間的規律、也符合人的本心。

原文:無善無惡者、理之靜、理靜為善之長也。有善有惡者、氣之動、氣動為惡之端也。虧人是禍、容人是福。縱己是災、克己是德。自古及今、均同一理。人心險惡、慈善人少、乖倫滅理眾焉、社會發達、殺盜眾多、不怕陰陽處罰、世事維新、姦淫更盛。一切災殃、均由世俗造孽而來。水火刀兵、皆因人心造惡所致。

天下蒼生、苦於災劫、而不知解脫之門、皆因心迷情慾也、人有情自有欲、情慾已著於心、則驚其神、其神已驚、則生煩惱、煩惱已生、則耗精神。精神已耗、身體自衰。身體已衰、性命不長、此乃夭命之劫也。至於天災禍劫、由人造惡所致。眾生心惡、釀成黑氣、瀰漫乾坤、凝而不散、或降於山野。或降於市區、遇風雲、則為水災風劫。遇亂世、則起幹戈刀兵。且遇氣候不順、則為疫癘瘟惶。天下蒼生、不自知覺、受苦不盡、實可悲矣。

譯文:內心沒有產生善惡的本源狀態就是天理、天理是善念的起源。內心有善有惡的狀態是思想在活動,思想活動了就會產生惡念的開端。虧害他人是禍患、包容他人是福氣。放縱自己是災難、克制自己是德行。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道理。人心險惡、慈悲善良的人少,無視人倫天理的多、社會雖然發達、但殺盜淫妄卻非常頻繁、不怕天理的懲罰、世俗社會更新發展,但奸盜邪淫的事情卻越來越盛行。一切災難,都是世俗造孽的因果感召。

自然災難、幹戈刀兵、都是因為人心做惡所導致。天下的蒼生受痛苦於災難之中、卻不知道什麼是解脫的法門是什麼,這都是因為本心被貪慾所蒙蔽。人因為情感而產生貪慾、情慾蒙蔽了內心,就會驚擾精神、驚擾了精神,就會產生煩惱、產生了煩惱、就會消耗精神。精神如果消耗,身體就會衰竭。身體如果衰竭、性命就不會長久、這就是短命的災劫啊!至於自然災害、是因為世人造作惡因所導致。

眾生作惡後的磁場,釀成了黑氣,瀰漫在天地之間凝聚不散、或者降臨在山川曠野、或者降臨在城市市區、怨氣遇見風雲、就會變化為水災或風災。遇見動亂的時代,就會引起戰爭與動亂。如果怨氣遇見氣候不調順,就會產生瘟疫疾病。天下的蒼生,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受苦難沒有窮盡,實在是太可憐了!

原文:欲得世宇清寧、眾生須無惡業。希求人口安泰、百姓應有善功、凡有益於人、勿謂善小而不為。且有害於世、莫雲惡微而可作。身居五濁塵世、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結因果於人間、焉悉善則招福、惡則招殃。貪嫖賭、貪酒色、敗家之禍。修陰德、培善功、成家之福。各宜仰體天心、濟人利物、修心養性。克敦聖賢之訓、勿傷造化、勿害生靈。

行善必須功名看淡、立功應知財利視輕。富者出錢、貧者出力。造橋修路、樂建廟觀。印送經書、舍藥施茶。心抱慈悲之念、賑米救貧。胸懷惻隱之心、施醫濟困。勤為方便、廣種福田。親近有德、遠離兇人。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行願力以度人、修功德以煉己。行諸善事、可消滅三生之惡業。作眾功德、能解脫累世之方便愆尤、樂善好施、在家光前裕後、敦功立德、在世揚名傳芳。

譯文:如果想要宇宙世間清寧安定,眾生就要不造惡因。想要人們平安繁榮、百姓需要積累善行。對於有益於人的事情、不要因為善事的渺小而不做。對於有害世間的事情、不要因為惡事小而非為。身在這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世間的人們,不知道自己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在人間結下各種因果、怎麼能夠不知道行善就會感召福報、作惡就會招惹災殃呢。貪戀嫖娼賭博、貪戀美酒美色、這是敗家的禍端。修為陰德、培養善功、這是興家的福德。

大眾都應當理解上天的道理、救濟利益他人、修心性。遵守聖賢的教化準則、不要違背自然、不要傷害生靈。行善事的時候需要將功名心看淡、立功德時應錢財利益看輕。富貴的人出錢、貧窮的人出力、造橋修路、修建道教的廟宇宮觀。印送天尊宣講的經文、施捨藥與茶,心存慈悲的念頭、施米救濟飢餓貧人。胸懷同情的心理、施藥救濟苦痛眾生。勤於便利他人、培育善行。

親近有道德的人、遠離行兇惡的人。不殺生靈、不亂說話、不邪淫妻女、不過度飲酒、用願力救度他人、用培育功德的來修煉自己。做各種善事,可以消除前生、今生、來生的罪惡。做各種的功德、能夠解脫累生累世的過失。樂於施捨他人,對於家族可以光耀祖先、榮耀子孫、積累功德、在人世間也可以成為聲名卓著的人。

原文:人有善心、天必從之,世無惡事、神當佑之。娑婆世界、非真美景。四大假合、皆是凡夫。身為生計而奔走、心被利慾以役使。終日勞勞而不息、長時碌碌以無休。酒色財氣迷其心、恩愛情慾昧其性。人道亡而天理滅、世情壞而民心乖、人道之衰也。世有富貴榮華之人、不信因果、不守道德、有違天理、有背良心。勸其行善立功、則曰不必。勉其方便布施、則曰何用。

一旦禍患臨身、反悔莫及。或遇水災、田園土地俱沒。或逢火劫、財產家宅全空。此豈非惡異滿盈之報乎。古時之報應較遲、今時之報應較速。人心愈來愈壞、好姦淫、好殺盜、好欺詐、難逃浩劫之害。天道益報益彰、好慈善、好道德、好因果、易脫橫禍之災。心有所求而行善、以期福報、非真善也。意無所欲而立功、以行善舉、是大善也。願勸世人遷善去惡、有財者、廣種福田、以蔭子孫。

譯文:人有善良的心,上天必定助力他,世間沒有惡事、神靈應定會護佑。娑婆世界的美好並非真美好。凡夫俗子都是火風地水的假合。為了謀求生計而奔波、內心被貪慾所驅使。終日辛勞而不停息,長時間忙碌而無休止。被酒色財氣蒙蔽了內心,為恩愛情慾喪失了本性。人倫的道德衰亡而最後天道的道理消滅,世間的教化毀壞而百姓的良心墮落、這是人倫道德衰敗了啊!世間有些富貴的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不遵守道德教化、有的違背天理、有的違背良心。

勸他要行善積德、他說沒有必要。勸他利益施捨、他問有什麼用?一旦禍患降臨自身之日,想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也許是遇見水災、將他的田園土地都毀壞。也許是遇到火災,將他的家宅錢財都燒毀。這難道不是惡貫滿盈的果報嗎?古時候的報應比較遲緩、今天的報應比較迅速。就是因為人心越來越壞、喜好姦淫妻女、喜好殺生偷盜、喜好敲詐欺騙、這都難以逃脫劫難的災害。

天道規律的果報越報越明顯、崇尚慈善、崇尚道德、崇尚因果、就容易逃脫災難橫禍。心中有貪求而去行善事、期待福報的降臨、這不是真正的行善。心中沒有欲望而積功德、做出的善事、才是真正的大善事、我願勸世人向善去惡、有錢財的人,多多的積累善事、可以庇佑子孫後代。

原文:昭烈大帝贊曰:神明稽查功過、半點無差。世人所作善惡、毫釐不爽。昭彰報應、如影隨形。竇氏傳五桂之芳、行善所得。曹家出三妖之害、作惡所招。為善必有善報、為惡必有惡報。莫謂無報、時日未到。丁茲叔季、民智日高。孔子之書、因文明而廢墜。孟子之學、從惡化而沉淪。乖仁義、鮮廉恥、慈善不為。存詭譎、行欺詐、不守道德。諸葛上相、聖鑑及茲、欲醒人心、棄邪歸正、跋涉紅塵、著經頒世。深願十方善信、虔誠諷通、信受奉行、廣為流傳、珍之敬之、永為家寶。家有啟化經、長保亨利貞。

譯文:昭烈大帝讚嘆道:神靈檢查世人的功過、半點都沒有偏差。世人所做的善惡、毫釐都不會疏漏。因果報應的彰明顯著,就如同影子跟隨身體一樣。竇燕山有五子同登科第,因為做善事所得。曹操家出司馬三父子的危害,因為做惡事感召。做善事一定有善報、做惡事一定有惡報,不要說不報,只是時機還沒到。趕上了如此沒落的時代,世人的智巧越來越多。孔子的教誨、因為人心的機巧而荒廢。

孟子的學說、因為人心的惡化而衰頹。導致今天世人缺仁慈正義、缺少廉潔羞恥、不去做善事,心存奸巧詭計、做欺詐的事情,不遵守道德的規範。諸葛仙師聖明的鑑察到如此情況,發宏願警醒人心改邪歸正、不辭辛勞的教化於人世間、宣說此經典。深願十方的善信虔誠誦此真經、接受教誨虔誠奉行、廣大的流傳並且弘揚、珍愛並且尊重、作為永遠的傳家的法寶。家中有《啟化真經》、可永保亨通順利。

《天樞上相諸葛仙師啟化真經》終。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人到中年要多做善事積「善德」
    王陽明:「人常為善,必有善報」,人到中年要多做善事積「善德」有句老話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本就是因果循環,種善因得善果,與之相反作惡事得惡果。很多名人大家都是尊崇「善德」。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楊萬裡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曾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善人者,人亦善之。
  •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是什麼意思?
    《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一塊寶玉上所刻之字,一共五句二十字。全文如下: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些字內含人生至理,難抑情懷。表面意思是說:第一句:慧極必傷。意思是說做人不要聰明過頭了,其實和有很多話和這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如:「人至察則無徒。」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深度美文)
    所以我們會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一個人如果太過情深,那麼他的身心健康,他的人生方向,甚至他的生命都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人如果太過聰慧,聰慧到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那麼他難免會受傷。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因為情深、智慧,其實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一個懂得對別人付出感情的人,一定是一個敏感,細緻或者善良的人,一個聰慧的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獲得很多知識,取得很多成就。
  •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丨言雖淺近,大益身心
    孝為百行眾善之原,自應力行,不孝就是大惡。但有違背天理,對於自心有愧之事,就是惡事,應絕對不做,免召惡報,莫說對己有利,而反力行,必得惡報之大害。惡的反面就是善,凡有合於天理,對於自心無愧之事,就是善事,應即奉行,必召福報,莫說對己無利,而反不行,枉失福報之大利。若有違背我這個教訓,膽敢作惡之人,請試一試我的大刀。
  • 善不可掩,惡不可藏:《孚佑帝君醒心真經》原文及翻譯
    誘人為非,助人為惡。好人所惡,惡人所好。言不忠信,行不端正。曲直違心,毀譽隨意。訕謗聖賢,褻瀆神明。仇敵正人,狎暱匪類。身居下流,甘為汙賤。玷辱祖先,貽憂父母。行險徼幸,苟免無恥。貪得無厭,知過不改。怙終遂非,開諫加怒。耽樂賭博,迷戀花柳。好勇鬥狠,酗酒詈罵。聚談穢褻,妄興劇戲。耗難得財,作無益事。不惜物力,不重五穀。殘毀經書,拋棄字紙。居不學業,動不循禮。知德不酬,忘本不憶。敗廢祖產,暴露亡柩。
  • 通玄真經
    故聖人之於善也,無小而不行,其於過也,無微而不改,行不用巫覡,而鬼神不敢先,可謂至貴矣。然而戰戰慄慄,日慎一日,是以無為而一之成也。外不負物,內不慚心。何須巫覡?寧懼鬼神?由懷兢慄然可保終也。愚人之智,固已少矣,而所為之事又多,故動必窮,故以政教化,其勢易而必成;以邪教化,其勢難而必敗。舍其易而必成,從事於難而必敗,愚惑之所致。不量得失,坐致危亡。事繁難致,雖勞將敗。
  • 綠媒老董稱批英文「迴廊談話」出盡洋相 民進黨2020必敗
    綠媒董事長吳子嘉斷言,蔡英文每天搞「迴廊談話」扯小事情,威嚴蕩然無存,民進黨2020必敗!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21日報導,吳子嘉在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指出,民進黨現在是要救民進黨「立法委員」,否則2020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如今蔡英文還在做錯誤的事,每天在搞迴廊談話,希望用「迴廊談話」來接地氣,借開記者會,把自己的聲望提高,這根本是一個錯誤的方向。
  • 武曲化祿,或與祿存同度,不見煞忌刑曜,必可成巨富
    『鈴昌陀武,限至投河』,在財帛宮主重大傾敗。一-所謂『鈴昌陀武』,即武曲與文昌、鈴星、陀羅同度或相對。若原局有[鈴昌陀武]的結構,但非財帛宮,則當大運或流年財帛宮值此星系時,有流煞衝起,亦有破敗的傾向。  武曲見貪狼則不畏火鈴,否則必因財而生事端。 子午宮[武曲天府],為財星喜得財庫,故必須見祿然後始成格局。武曲化祿最佳,因同時必迭祿存,可成巨富。
  • 慧極必傷的兩大星座,太過爭強好勝,往往會引火燒身
    01、慧極必傷的星座大家好,我是adam,今天繼續說佔星。時間寶貴,閒言少敘,直接上圖。佔星,就是根據天象,來推斷一個人的吉兇禍福。天上的日月星辰,為什麼會與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有著神秘的聯繫?所以,世界上沒有兩張完全相同的星盤。今天要說的主題,是慧極必傷的星座人。正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太過情深,太過專一,往往會因為遇人不淑,而受傷。即便所遇者,堪稱良人,但也會因為交往的過程中,太過小心,一點點風吹草動,一點點波折,都會讓情深之人擔驚受怕,思慮過重,所以,才會有情深不壽的結局。
  • 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人性裡的惡總是支配著不被聖靈所充滿的人,借著暗黑意念而表現出成見、論斷、自負,甚而以大欺小、欺善怕惡、還有的就是故意造謠激怒我們生氣犯罪……。身為基督徒,不諱言地,當我們面對他人無禮的謾罵和難堪的羞辱,多多少少也曾有過以惡報惡、以牙還牙的念頭,但每當我們即將失去理智,欲靠著血氣回敬對方時,心裡總會出現一個聲音:「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21)。
  •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篇短小精悍的古典美文分析的很精闢!
    惡是陰毒,百世為害有餘;善為至寶,一生受用不盡。行善之人,如春日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損。善行不積,不足成名;惡事不積,不足滅身。見善思齊,足以立世,聞惡能改,方能成人。積土成山風雨興,積善成德上神明。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斯可為君子;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必定成小人。
  • 奢侈揮霍家必敗,好逸惡勞人必毀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這句至理名言出自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家信,被無數後人崇尚為治家之道,教子之方。在物質充裕的今天,很多人認為勤儉的美德已經過時了。其實不然,一旦家中子女養成懶惰奢侈的惡習,就是敗家的前兆。家有不孝子孫在殷實的家庭最終也會被揮霍一空。一丶奢多懶惰,家必衰敗,人必落魄。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高僧:這3種好人,註定命苦
    且他們夫妻與人為善,時常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當地擁有非常好的人緣,日子也剛剛好起來。不料妻子還沒享到福,就斯人已矣。阿萊的故事令人唏噓,難道這世間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越是好人越命苦?高僧說:「任何事情過猶不及,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太好,物極必反,這3種好人,註定命苦。」
  • 感嘆太平天國必敗無疑
    感嘆太平天國必敗無疑文/歷史有李清朝晚期,整個國家內憂外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清政府一直打敗仗,對洋人是一再忍讓,又是割地又是賠款。但越是這樣的軟弱,越是讓洋人越來越囂張。在他們看來,那個時候的中國就是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誰都想來欺負一下。不僅如此,民不聊生導致了農民起義。
  • 《皇極經世書》是宋邵雍撰哲學著作
    草稿則必欲刪而未及,傳聞則有訛謬而不實。」又於「皇極經世節要序」中說:「康節先生衍《易》作《經》,曰《皇極經世》。其書浩大,凡十二冊,積千三百餘板。以元經會二策,以會經運二策,以運經世二策,聲音律呂兩相唱和四冊,準《繫辭》而作者二冊。」
  • 道教讀書丨《皇極經世書傳》
    草稿則必欲刪而未及,傳聞則有訛謬而不實。」又於「皇極經世節要序」中說:「康節先生衍《易》作《經》,曰《皇極經世》。其書浩大,凡十二冊,積千三百餘板。以元經會二策,以會經運二策,以運經世二策,聲音律呂兩相唱和四冊,準《繫辭》而作者二冊。」
  • 何為善?何為惡?——古今最精確的詮釋!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自己經常做善事,卻沒有善報呢?你做的事到底是善還是惡呢?究竟什麼才是善呢?什麼才是惡呢?古今經典中,詮釋的最精確最詳細的莫過於明代袁了凡先生著的《了凡四訓》了。
  • 南華真經章句音義
    彭祖成雲姓籛名鏗,帝譽之遠孫,善養性,能調鼎,進雉羹於堯,堯以其善調味必能養生,善養生者必能養人,遂封於彭城。其道可祖,故謂之彭祖,歷夏經商至周,年八百歲。特聞崔本作待聞。極變逍遙湯史記雲諡法,除虐去殘曰湯,帝譽之後,契之苗裔,姓子字天乙,有聖德,放桀於南巢。棘李工萬湯時賢人,博物者也。窮髮崔雲北方無毛地也,山以草木為發。羊角司馬雲風曲上行,若羊角。斥昌石切。
  • 科學解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道法相生,陰陽相扣。苦樂相承,福禍相依。大福不儉必有後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注釋:上天給人降大任之前,會使人內心痛苦以磨礪人的意志。先摧殘他的身軀,而後才能造就大器。自然道法相對而生,陰陽環扣在一起。苦和樂相互承接,福與禍相互依存。在安樂中不節儉必會招來大禍患,大災難中沒有死去必有大福報。
  • 一個人命裡的四大敗相,看見千萬離得遠遠的!!
    圖文綜合自網絡 版權原作者屬有 編輯:禪語心苑「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我雖不是閱人無數,但也見過不少人,從命相學上講:貴人有貴相,命賤必有因。一切皆因果,一切唯心造。因果報應,絲毫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