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啊留學生,你們還是我們的精英和驕傲嗎?

2020-08-27 Z點文化

導語

一場瘟疫,將移民海外的人,特別是留學生群體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該不該讓他們回來,成了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一派觀點認為,留學生都是我們國家的精英,他們出國留學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國家建設出力的。現在,他們在國外遇到了困難,國家當然應該不惜一切代價把他們接回來。但大部分人卻不同意接他們回國,現實的原因是為了防疫,更深層的原因卻是根源於這個群體的自身屬性了。他們的身份、品德、行為,特別是學而優則移民,有困難才想要祖國幫忙的自私行為是廣大百姓最難以接受的。

留學生,這個群體怎麼了?花費了大量金錢培養出來的人才,本應該受到國家的重視和社會的尊重,奈何現在竟這樣不受人待見呢?留學生們,你們還是或將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精英嗎?還值得國家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去培養和拯救你們嗎?還值得普通人去尊敬和羨慕你們嗎?

本文試圖從留學風潮的興起、發展脈絡探究一下這個群體的榮辱興衰,深入分析這個群體中部分人受到廣大百姓排斥、抵制的根本原因。

01世界變了,中國人睜開惺忪的睡眼,無奈的被動的接受,留學生走上了歷史舞臺

當人類的歷史進入十九世紀中期,經過了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洗禮的西方世界,率先進入了近代文明。地球的東方,中國人還在沉睡,古老的文明古國依然沉浸在閉關鎖國的自我陶醉中。為了給資本和廉價商品尋找到自由市場,西方開始用槍炮開路,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合夥侵略中國,中國人終於心不甘情不願的打開了國門。

而率先清醒過來的中國人也終於意識到,自己落後了。落後就要挨打。於是,向西方學習,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以抵禦外國的侵略,成了少部分清醒人士的共識。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開始了。留學生,外派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特殊群體就這樣誕生了。

容閎,是中國有記錄的第一個留學生。1828年,容閎出生在廣東香山。1847年,容閎跟隨美國傳教士勃朗去美國學習。1854年,容閎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可是,在此時也,帝國主義正加緊侵略中國,清政府日漸腐朽墮落,老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容閎慨然發誓:「餘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則當使後餘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這應該是中國留學生走上歷史舞臺後第一次發出自己的聲音吧。容閎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發起並參與建立了江南機器製造局,二是提議並促進了留學幼童事件。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學,前後4次共計120人。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後,為中國的科技事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代表人物主要有:詹天佑,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數學家主要有胡明復、姜立夫、江澤涵;物理學家主要有葉企遜、吳有訓、周培源;建築學家茅以升、梁思成;氣象學家竺可楨。



02洋務運動並沒有挽救中國,單純的科學技術、政治改良更不能改變清政府的命運。中國如一輛脫軌的火車繼續朝著深淵滑落。路在何方?有志於拯救國家命運的年輕人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由於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加強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一個以青年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在中國興起。目的在於向西方尋找國家、民族、個人的出路。實現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五四運動以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湧現出一批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們研究馬克思主義以及西方國家各種各樣的政治、經濟、社會改造理論,主張徹底改造中國社會。正是這批留學生的傑出代表群體,他們最終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和森、周恩來、趙世炎、李富春、聶榮臻、王若飛、徐特立、陳延年、陳喬年、鄧小平、陳毅、蔡暢、李維漢、劉伯堅、傅鍾、李大章。嚴濟慈、童第周、巴金、徐悲鴻、錢三強、肖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都隨此潮在法國工作學習過。



03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而來,經濟發展急需大量的科學技術人才,中國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留學生的春天終於到來了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519.49萬人,截止到2017年底,共計313.20萬人學成歸國,佔已完成學業留學人數的83.73%。

1978年12月26日,52位中國留學生每人攜帶1美元奔赴美國,開創了新中國赴美留學的新紀元。


1980年到1985年,有近萬人選擇自費出國留學。

1986年到1990年,中國自費出國留學人數達到13萬人。

1991年,在外出國留學人數已增至17萬人。

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高達60.84萬人。

2018年,留學生人數達66.21萬人。

歸國的留學生大多成為我國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2018年12月22日,全球化智庫、中國人才研究會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等聯合發布了「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龍永圖、萬鋼、傅成玉、王石、王波明、王俊峰、王輝耀、張磊、鄧亞萍、盧邁、楊瀾、李小加、李開復、李彥宏、李稻葵、沈南鵬、張紅力、張朝陽、張懿宸、陳十一、陳竺、邵亦波、林毅夫、易綱、金立群、柳青、施一公、錢穎一、徐小平、高西慶、梁建章、韓啟德、熊曉鴿、潘建偉、田溯寧、白春禮、呂思清、朱民、薛瀾等都是這其中的最優秀代表。

毋庸置疑,從留學生這個群體登上歷史舞臺,他們為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某種意義上說,留學生就是精英的代名詞,他們代表著先進的、新鮮的血液,先進的技術、管理、科學、理念。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大量的公派甚或自費出國留洋的學生,歸國之後,幾乎都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然而,曾幾何時,留學生不再那麼受歡迎了,不再那麼令人尊重了,不再那麼值得驕傲了,留學生到底怎麼了?

04留學生群體中部分人士不受人待見的原因分析

學而優則移民,加入外籍,特別是國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培養的公費留學生,成了別的國家的棟梁,這是留學生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當然,比起西方發達國家,我們確實還有很多不足,別忘了,新中國才建立多少年呢?再說,正是因為我們落後,才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培養人才,追趕先進。現在,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卻成了為別人作嫁衣裳,說穿了,這些人就是對祖國對人民的背叛。據媒體報導,中國最高的兩所學府清華、北大,出國留學人員80%沒有回來,讓廣大百姓情何以堪?

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與西方教育、文化、經濟差距越來越小,而留學生的數量卻越來越多,留學生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逐漸嚴重起來。拿著看上去金光閃閃的文憑其實乏善可陳的人多起來了,他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漸漸萎縮下去。

炫富成為日常生活的主題,鍍金成為留學的目的,某些自費留學生的個人行為也讓這個群體常常登上媒體的頭條,又怎麼能不招人厭煩呢?

一場瘟疫,也把某些留學生自私自利的心態展露無遺,本來都已經移民了,看到國內發生疫情,開始或許還偷著樂呢,當劇情反轉,國外也爆發時,便又趕快來認祖宗了。這樣的人我們怎麼可能待見他們?



結語

留學生,因中國的貧窮落後需要學習西方先進文化而產生,也必將因為中國的強大、繁榮富強而漸漸消失。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始終瀰漫著的是一種愛國主義情懷,一種發憤圖強為國效力的精神。任何一個留學生都應為有此機會而驕傲,有此信念而自豪。

相關焦點

  • 出現「小留學生」現象,知道原因後,網友:我們不歡迎你們回來!
    跨越全球:vvq0000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裡條件好的家長就要讓孩子出國學習的想法了,之前看電視劇啊新聞啊大家都知道,留學生一般也就那麼幾種,一種是家裡條件特別好的可以去國外深造說白了鍍金,還有是自身學習好,然後去外國繼續深造,帶學業有成回來報效祖國,這些都是成年人比較多吧,但是你們知道嗎,近幾年有了另一個年齡群體就是未成年
  • 留學生出國「鍍金」?曹德旺:「精英」不止在「鍍金」
    在以前,留學生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精英的代名詞,畢竟在以前的教育環境下,能出國留學的人基本上都是國家資助送出國的,肩負著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使命。但是漸漸地,留學生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隨著各類教育機構的發展,中國學生到國外留學的途徑增加,發展到後來甚至是有錢就能出國留學。
  • 留學生獎學金專科一年四萬,我們自己的博士比不過專科留學生
    不過最近看新聞,才發現,自己真是錯的離譜,這哪裡是不多啊,這簡直是比一般上班的人賺的都多啊,就拿北京大學免除筆試招收一名菲律賓留學生來說,六年時間,總共47萬人民幣的獎學金,誰還能說書中沒有黃金屋了?當然這麼說也不準確,因為清華北大據說實行的是新規,留學生根本就不需要筆試,只要漢語達標,並且遠程面試合格就可以了。
  • 「你們留學生一個月工資幾千塊,啥時候能回本啊?」
    「他不是還說『你們這群出國留學的,回國找個工作,估計一個月也就幾千塊錢』這種話嗎?」Robin越發凡爾賽了起來:「我回國其實壓根不用找工作。害,現在這個工作也就是長輩提前安排好的,我怎麼也得給個面子先幹著。早晚還要回家繼承王位。
  • 2020留學生太難了,美國現在還能去嗎?
    現在這個情況,還能去美國留學嗎?是不是需要觀望下?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態度怎麼樣?這是今年上半年聽到比較多的學生家長諮詢的問題,今天周老師就來總結下剛剛過去的2020上半年留學形式,並以個人的見解回答下家長和同學們的疑問。
  • 教育部最新數據:在華留學生將近50萬!在校大學生:我們有苦難言
    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越辦越好了,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到我們國家留學,現在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地的高校,隨處可見的都是留學生,真的是讓大家感受到了驕傲與自豪――過去都是大家爭著出國,現在是外國留學生爭著來中國!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我國2018年全年留學生的數據,根據數據統計,我國2018年共有留學生49.2185萬人,接近50萬!
  • 「你們中國留學生都很有錢嗎?」
    「你們中國的學生都很有錢嗎?」Britney不解地看著我,她有些不解地說:「我下了課在一家餐館打工到晚上8點多,飢腸轆轆,冒著大雪去搭公交車,身邊突然有一輛寶馬車駛過,濺了我一身的雪水,裡面坐著的正是我下午在寫作中心教過的中國學生。」  Britney來自美國西部一個普通家庭,和我一樣,就讀于波士頓大學。
  • 英國留學生包機回國,美國留學生:我們也要回國!是拒絕還是答應
    之後又有一些名流大咖發聲,如《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導演陸川等,也呼籲國家包機接回滯留在國外的留學生。國內家長的聯名申請和名流大咖的呼籲,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接,還是不接?總得說來,支持者不少,反對者更多。
  • 中國留學生胡柏洋獲評新州2019年度國際留學生大獎
    澳洲都市報訊(記者 陳榮) 雪梨獵人山中學(Hunters Hill High School)12年級中國留學生胡柏洋在被提名新南威爾斯州2019年度國際留學生大獎後成功入圍三甲。因為優異的學業表現及對學校和當地社區做出的貢獻,即將步入高考戰場的胡柏洋被所在學校師生們稱為「國際留學生楷模」,今年剛被票選為學生會主席。
  • 來華留學生:中國學生有國家獎學金,我們留學生沒有,這不公平
    今年某礦業大學一篇碩士論文中,以該校哈薩克斯坦留學生為例,談到了留學生的一些訴求。比如留學生們認為成績好的中國學生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或者學業獎學金,但是他們留學生卻沒有這樣的獎項,這不公平。這些留學生是在被問到,「中國在留學生獎學金發放方面,存在哪些不足?」的問題時說出了他們的答案。哈薩克斯坦留學生A表示,他們留學生即使成績再好,也不能參與角逐國家獎學金。只能申請針對留學生的「政府獎學金」,而這一部分獲得的比例太少了。
  • 「有一種焦慮和惆悵,只有留學生家長才懂。」
    在一個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聽課、做作業、買食物、跟房東交涉,甚至找工作,是每一個留學生呼吸中帶著的痛。語言溝通不暢也給社交帶來了巨大壓力,離開從小熟悉的環境和朋友,到一個語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家,朋友也要重新交起。 生活上的壓力還不是最主要的,最扎留學生心的還是課業壓力。
  • 被迫延畢的留學生,恭喜你們!
    所以,我們在這裡統一對有類似問題的同學進行解答: 首先,他在國外做和之後求職目標相關的實習或者工作,再回到國內參加秋招確實是會更有競爭力一些,當然,前提是企業接受他應屆生的身份(這要看各企業對留學生畢業時間的限定)。 可能會有同學問:如果他在國外參加了全職工作,回國還能參加校招嗎?
  • 爸媽,我不想再被其他留學生鄙視了
    人當然喜歡便宜的商品,一樣的商品便宜一點不是省錢嗎?可是,當「留學生」和「拼多多」湊到一塊的時候,莫名形成了一條鄙視鏈。有錢高考黨會說:「一個留學生在微信群裡發了一個拼多多連結,讓我們幫忙砍價,TA好作啊。」就這樣下了一條結論:留學生節儉用錢就是作!
  •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讓洋垃圾和違法留學生滾出中國去吧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外國的留學生在中國的醜聞不斷。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對留學生的友好政策吸引了很多的外國留學生。但是,我們不是收容洋垃圾的垃圾場。那些不值得抬舉的外國留學生,你可以滾蛋了。鴉片戰爭的時代結束了,你們這些違法的洋鬼子,滾回你們的老家去。
  • 如果你是留學生, 畢業後, 回國還是不回國? 請三思而後答。
    反正說來說去,都是關於「人才流失」,留學精英們一去不復返。於是,不得不發出感慨:如今的留學生,難道都不願意回國了嗎?「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到祖國去發光發熱!」能夠發出這擲地有聲的留學生,必然是一個深愛祖國,不忘本懂感恩的。而這樣的人,也才是真正的國之棟梁。
  • 如果你是留學生,畢業後,回國還是不回國?請三思而後答
    反正說來說去,都是關於「人才流失」,留學精英們一去不復返。於是,不得不發出感慨:如今的留學生,難道都不願意回國了嗎?而不是那些為了歐美國家的所謂綠卡,小小年紀,就「出國」的「小留學生們」,更不是那種沒有真才實學,只是想去國外某三流學校混日子的「留學生」。對於這樣無時無刻不忘本,能夠抵抗誘惑的留學生,是精英中的精英,對於他們的回歸,我們肯定是雙手雙腳贊成的。
  • 法大2名中國女生用留學生浴室洗澡,老師:你們有資格進入嗎?
    法大2名中國女生用留學生浴室洗澡,老師:你們有資格進入嗎?不得不說中國的學生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啊,不僅出國留學的時候會遭遇到很多的困難,甚至有時候在國內上學也會遭到學校方面的區別對待,這不就在最近幾天時間裡面,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在中國政法大學當中,有兩名女生使用留學生所用的浴室洗澡之後居然遭到了該所學校裡面的老師的質問。
  •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網友:我們的心情你不懂
    「你們就是仇富!」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網友:我們的心情你不懂最近,一位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的話,上了熱搜,引發網友更大的熱議。自己沒錢出國,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錯嗎?在這位母親眼裡,網友就是仇富!就是嫉妒!其實,說這樣的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有網友這樣說:我們的心情你永遠不懂!
  • 「你們就是仇富」,英國留學生再次被困,家長還能如願包機嗎?
    上半年3、4月份時,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當時大部分網友希望保持自己生活環境的安穩,所以並不大讚同接回他們。而留學生的家長們愛子心切,一度說出"你們就是仇富"這樣激動的言論。不過,好在咱們國家偉大,包機把這些孩子們平安接回,也並沒有給國內造成多大的困擾,所以皆大歡喜。
  • 一位在法中國留學生的家書:我有一種身為中國學生的驕傲
    親愛的爸媽:  你們在家一切都好嗎?到今天為止已經是法國疫情暴發後的第2個月了,封閉在家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過得很快,每次和你們視頻時都能隱約感受到你們的不安,知道你們擔心我一個人在海外照顧不好自己,但困境中有希望,更何況身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和全力支持著我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