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5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一個乳業遊說團體近日呼籲消費者為每升牛奶多支付0.1元(澳元,下同)的稅金,從而幫助奶農度過乾旱困難時期。
昆州乳業組織(Queensland Dairy Organisation,QDO)已發起一個全國性的請願活動,呼籲大家進行網絡籤名,旨在推動超市提高奶價。同時,QDO還呼籲Parmalat、Norco以及Lion等加工商保證全額徵稅返還給奶農。
對此,QDO主席塔斯曼(Brian Tessmann)表示,提高奶價所獲的收入將回饋給牛奶出產地的奶農。
「雖然並不是0.1元的所有部分都回饋給奶農,但起碼也會有6分至7分。」塔斯曼稱,「關鍵問題是零售商和加工商需要同意接受這一點,然後保證它會回饋給奶農,而不僅僅是削減它。」
據塔斯曼介紹,乾旱給奶農帶來的成本壓力「已大大增加」。「除了奶農因為乾旱受煎熬外,自2011年以來牛奶的價格也一直維持在每升1元。」塔斯曼稱,「對於奶農來說,現在已陷入不做就是死的情況。如果我們不通過提升稅款幫助他們,那麼他們只能歇業。」
塔斯曼稱已開始與主要超市及加工商就可能的提升稅款進行談論,不過各地對請願書還是有很多種看法。
「雖然其他一些州與領地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都對此表示支持,尤其是主要依賴本地市場的昆州、新州於西澳的奶農,他們都很支持。」
「我們需要的是消費者的支持來推動零售商,且我們希望消費者可以告訴零售商他們想要本土的乳製品。」塔斯曼補充道。
此外,塔斯曼指出,對於政府的介入奶農們也將會感到很高興,但他們還需要加工商與零售商之間制定協議。
「否則就會是市場方式,但很明顯市場方式並不奏效,因為成本上漲的太快但超市裡的奶價卻一直維持不變。」塔斯曼稱,「我們需要一種機制,讓農民可以拿回一些錢,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經營。雖然每升0.1元的漲價不會拯救所有奶農,但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針對QDO的這一呼籲,消費者的反應也存在分歧。
「我們都願意為Woolies的一個購物袋支付0.15元。我願意奶價上漲0.1元甚至更多。如果沒有我們的奶農,那我們從哪裡獲得牛奶呢。」來自Cashmere的Maria稱。
來自Beaudesert的Wendy則表示,「我認為這應該立即實施,不然大家以為他們如何喝咖啡?如果沒有牛奶,人們也很難買到調製的咖啡。」
不過,來自布裡斯班的Barry則認為,「由於我負擔不起,所以我不贊成。」
但來自Scenic Rim Milk的奶農丹尼斯(Greg Dennis)對此舉表示支持。他稱,「上個月我們的電費帳單是1.1萬元,這就是當不下雨只能靠灌溉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已經開始看到圍繞著奶農和牛奶來源的社會良知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