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抵制超市低價牛奶 維護奶農利益收效甚微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由於澳大利亞牛奶價格近期在當地市場持續走低,使奶農們陷入困境。澳大利亞消費者自發抵制超市自有品牌生產的每升價格僅1澳元的牛奶,以期幫助奶農們提高收益。但澳媒報導,這種抵制收效甚微,奶農受益仍然很小,大部分利潤都被牛奶採購商拿走。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最新數據顯示,市場上每升價格1澳元的牛奶銷售量佔超市牛奶總銷售量的比例已從65%下降到50%。澳大利亞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Choice調查表示,雖然澳洲人今年將多花費近1.2億澳元購買高級品牌牛奶,但採購商沒有承諾會將額外的利潤分配給奶農或奶牛養殖企業。

  澳大利亞乳業局執行董事大衛·巴沙姆認為,澳大利亞是乳製品出口國,受國際市場影響,牛奶價格波動很大,導致很多以乳製品出口業務為主的企業實際收益很少。他認為應當完善其利益分配機制,將額外的收益分給奶農和奶牛養殖企業。Choice也建議澳洲消費者支持本土牛奶品牌,或是直接向當地的養牛場購買牛奶。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團體呼籲超市提高奶價 助奶農度過乾旱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一個乳業遊說團體近日呼籲消費者為每升牛奶多支付0.1元(澳元,下同)的稅金,從而幫助奶農度過乾旱困難時期。  昆州乳業組織(Queensland Dairy Organisation,QDO)已發起一個全國性的請願活動,呼籲大家進行網絡籤名,旨在推動超市提高奶價。
  • 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低價出售或免費送人,拿桶去接可以嗎?
    近期再次出現了美國奶農傾倒牛奶的新聞,應該說,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兩個問題(尤其前者)。沒關係,我一說你就明白了。 首先回答拿桶接的問題:奶農在傾倒牛奶時普通人拿桶去接,肯定是違法的。一方面奶農不能隨意亂倒,有相關的環境和汙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管著。你沒有相關資質,當然不能去接回來處理。
  •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據了解,中國的鮮奶收購價格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現在的3.9元/公斤,但是處於牛奶產業下遊的零售環節,卻並未見到降價。記者1月14日從南京某大型連鎖超市了解到,目前零售鮮奶價格不降反升,但銷量卻大幅萎縮。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
  • 美國奶農傾倒牛奶背後的無奈與辛酸
    窮人因為經濟危機失業沒錢挨餓,資本家卻寧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就這樣,「倒牛奶」成了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現實的直接印象,也是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時的標誌性事件。三十年代美奶農傾倒牛奶可是,事情背後的邏輯真的如此嗎?而在疫情期間,美國已多次發生傾倒牛奶事件,是否也標誌著經濟危機即將到來呢?這其中是否有我們之前未知的緣由及困惑?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聊聊。
  • 「奶農倒奶」事件 農業部緊急處理「賣奶難」
    1月7日,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的奶牛養殖戶把多餘的新鮮牛奶倒入下水道。(京華時報記者 徐曉帆 攝)據新華社電,針對近期「賣奶難」問題,農業部昨天表示,將通過協調乳品企業增加收購、啟動奶業生產監測、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處理「賣奶難」,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1月8日,農業部與伊利、蒙牛等重點乳品企業奶源負責人進行協調,督促企業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穩定中小牧場和養殖戶小區的奶價,保護奶農利益。
  • 衛崗乳業現「奶農倒奶」 原奶過剩引利益之爭?
    根據當事人的說法,由於衛崗乳業突然單方面宣布,將按照供應牧場大小,以當月最低產能收購原奶,以低價收購本月多餘的原奶,奶農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聚集到衛崗乳業門前討要說法,有情緒激動者當場傾倒原奶以示抗議。目前,雙方已經達成妥協,衛崗乳業同意按照原價格收購原奶。但此次事件再次折射出企業與奶農在利潤爭奪上的分歧,也將我國乳業上下遊之間的博弈拉回公眾視野。
  • 北京牛奶「過剩」奶農日倒千斤奶 賣牛換飼料
    文/本報記者 李佳  超市  洋牛奶與國產奶掀起暗戰  除了電商頻繁將進口牛奶作為主打產品進行促銷,在本市各大超市,進口牛奶的陳列專區不斷擴大領地,進口牛奶的購買人群也在不斷擴大,並悄悄成為市民的新寵,除了在京的外國人、高收入家庭外,很多年輕的80後父母也願意多掏錢給自己的孩子買進口牛奶喝
  • 經濟危機時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給窮人?
    2014年,也就是三鹿那個事件發生前後,也有奶農倒奶。前幾年歐洲奶農也傾倒過牛奶,只是規模不大。奶農在供應過剩的時候倒奶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奶農不倒奶,在1929年美國那個情況下就意味著自己要挨餓。經濟學是這麼一個東西,即使你是傻子,最後也會做出經濟學理性人假設下的決策:經濟學說加油站開在路邊能夠盈利,可是來了群傻子,有人將加油站開海邊,有人將加油站開樹林。偶爾開在路邊的加油站盈利了。經濟學家一看,呀,你看,理性人會將加油站開在路邊,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 為什麼奶農寧願將牛奶「倒掉」,也不願免費送給窮人?
    其實,從社會的本質來看,當社會出現危機的時候,牛奶的價格是非常低的,但對於奶農而言,也是有一定的成本的,並且牛奶進入市場,中間還有很多環節,如果牛奶的收益,還不夠生產牛奶的成本,對於奶農而言,寧願將牛奶倒入河中,也不希望將牛奶免費送給窮人,一方面可能會導致市場秩序紊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奶農的利益。
  • 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狂倒奶 為何超市鮮奶價格紋絲未動
    超市鮮奶價格紋絲未動 經歷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後,鮮奶價格曾一路飆升至5元/公斤。昨天,記者還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致電三元訂奶熱線,接線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目前沒有收到降價的通知。戲劇性的是,該接線人員第一時間將「是否降價」聽成了「是否漲價」。隨後記者查詢資料發現,去年11月下旬,三元牛奶還進行過一輪提價。去年2月1日,三元牛奶也進行過提價,最高幅度達到了17%。消費者質疑稱,為何奶企總是跟漲不跟跌?
  • 美國奶農每天傾倒千萬升牛奶,超市袋裝奶卻因供應不足限購……
    自從加州3月份在全州範圍內實施「居家令」後,很多學校與餐館都處於關閉狀態,加州、賓夕法尼亞、內布拉斯加等州的奶農都面臨牛奶需求量大幅下滑的問題,不得已紛紛開啟「倒奶模式」。另一邊,由於美國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食品救濟站(又稱「食品銀行」)的需求突然增加了40%,由於超市大規模售空,食品救濟站正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據《福克斯新聞》4月16日報導,由於受到政策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奶農很難將過剩的牛奶免費送給食物短缺的人。
  • 濟南奶農邊倒牛奶邊喊心疼
    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奶農一邊倒牛奶一邊喊著「心疼」。齊魯網1月11日訊 眼下節氣進入三九寒冬,而我國不少地區的奶農,也正在經歷著新年的第一個寒冬,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出現奶農大面積「倒奶殺牛」事件。對此, 記者在濟南等地的養殖場、超市等環節,進行了調查。
  • 為什麼奶農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降價送人?來向顧佳學習沉沒成本
    近期由於疫情的影響,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忍痛把十萬加侖的牛奶倒入了下水道。那麼既然賣不出去,為什麼不低價出售,或者送給窮人喝呢?薛兆豐曾在書中給出了答案:供需關係決定了商品價格,而不是成本。把牛奶倒掉,這是奶農們為了維護價格而做出的選擇。
  • 全國多地罕見齊現賣奶難 奶農一日倒奶數百斤
    繼農業部發出專門通知,督促乳品企業履行收購合同、維護生鮮乳正常收購秩序之後,北京、廣東、河南、山東等地政府和行業協會頻頻聯手,協調企業和奶農做好生鮮奶的收購。此外,民間為解決牛奶難題也高招頻出,有網友貼出多款與牛奶有關的食譜,呼籲網友們「救救奶牛」。
  • 奶農倒奶很尋常,非「萬惡的資本主義」獨有 今日話題
    雖然「倒奶」曾被作為「萬惡的資本主義」標誌,「倒奶」也確實給個體奶農造成了損失,但它不過是很尋常的一件事罷了。1、中學政治和歷史課本裡,曾把「倒牛奶」作為「萬惡的資本主義」的標誌說起「倒奶」,很多人都被勾起了自己的中學時代記憶。
  • 加拿大奶農倒掉牛奶;為何搜狐疫情期間爆賺5-7倍?
    001 輿論譁然:超市貨架奶製品不足,但加拿大奶農正在倒牛奶信息來源:財新多名加拿大奶農在推特表示,奶農協會要求他們倒掉原奶;當這些圖片和視頻在網絡上蔓延,加拿大消費者覺得不可思議,明明超市貨架上奶製品供應並不充足,甚至還有限購的措施。
  • 全世界奶農每日瘋狂倒牛奶!原因竟是……
    但是英國仍有180多萬頭牛在哺乳,太陽越照得好,牛產的奶越多,這幾天,奶牛都在瘋狂產奶,但是奶農卻沒有地方放那麼多牛奶,只能不斷倒…僅上個星期天一天,英國的奶農就倒出了大約一百五十萬升牛奶。暴發後, Katherine打電話給經銷商,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在超級市場出售牛奶。但是回復卻令人失望。」「也許他們不能進入大型連鎖超市。由於大超市都是大奶製品公司壟斷,小奶製品加工商根本進不去,合同也沒籤。"
  • 來澳洲超市買!什!麼!澳洲超市終極攻略,再也不用到處查了!
    奶製品 (Dairy Milk)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澳洲的奶質是出了名的好,不僅醇厚度是哪裡都比不上,而且出了名的便宜又好喝,在大超市買1升最好的牛奶也不會超過五澳元,比礦泉水都便宜。很多第一次喝的人都紛紛表示澳洲牛奶實在太好喝了,又香又濃,有時候喝著喝著一瓶就不見了!
  • 誰在逼中國奶農倒奶:常溫奶外國品牌就有近百個
    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發生「賣奶難」問題,出現奶農倒奶事件。農業部日前也緊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地方農牧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協調處理「賣奶難」。        面對這番景象,奶業專家,中國奶業協會理事、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發文稱,「狼,真的來了!」
  • 美國奶農為何寧願倒掉牛奶,也不賣給超市?
    至於將多餘的牛奶直接賣給超市或者捐給有需要的人,在現實操作中也無法實現。考慮到食品安全問題,威斯康星州禁止向公眾銷售原奶,大部分奶農沒有巴氏殺菌消毒設備,無法給原奶殺菌,殺菌主要由乳品處理廠負責。一方面超市的奶製品需求激增,甚至對牛奶實施限購;另一方面,原本沒有將重點放在超市的廠商無法及時將提供給大客戶——學校、餐館、咖啡店、酒店的乳製品重新處理包裝,轉運給超市。並非所有奶農都像凱斯一樣幸運。據國際乳製品協會估算,本月以來,美國一周有超過5%的原奶被傾倒,隨著限制性措施持續,這一數字還將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