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兒童桌遊的父母和孩子們,慢慢會發現,桌遊坑深深千尺,不及愛上抽象棋。這個坑掉下去,基本就上不來,越陷越深。
中國人擅長形象思維,外國人喜歡抽象思維。中國人把現實中物體抽象化,變成象形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形成甲骨文。
西方人有另外的認知體系,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從最初記錄文明的文字開始,西方文明就更抽象。
文字是抽象的,藝術是抽象的,思維也是抽象的。運用抽象思維,西方人不斷觀察現實,發現規律,進行演繹,推導結論。啟蒙了現代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天文等各種學科。
西方對抽象思維的執念,在桌面遊戲領域,形成一個特別品種「抽象棋」,跟中國人玩的象棋,軍旗,跳棋,圍棋相比,抽象更多。
Wikipedia這樣定義抽象遊戲:An abstract strategy game is a strategygame that minimizes luck and does not rely on a theme. there is no hidden information,no non-deterministic elements。
抽象棋,沒有運氣成分,沒有隱藏信息,不依賴具體事件,沒有不確定因素,找不到現實中具體形象,基於人造規則支撐。
如果把兒童桌遊比作益智玩具的皇冠,抽象棋就是皇冠上鑲嵌的寶石。
抽象棋規則簡單,3分鐘內學會,10分鐘左右1局,盤面變化無窮,強調邏輯推理,非常適合小朋友。
這篇文章我將選擇官方標註年齡為5-8歲以上的抽象棋。特別說明強調的是,按照中國孩子的聰明程度,5歲基本都可以入手了。
文中介紹的很多抽象棋是數學家、工程師設計的,大部分獲得了門薩推薦,德國年度桌遊獎,也有代代相傳的經典遊戲,和現代人的美好創意。
1、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進化
從喜歡卡通玩具到喜歡兒童桌遊,再到喜歡抽象棋,是孩子思維能力的提升。抽象思維並非與生俱來,也不會立竿見影,需要長久而持續的鍛鍊。
2、利用既定規則,作出最優選擇
抽象棋既是思維技術,也是規則的藝術。不通情面,只講規矩。讓孩子從小知道,國家有法律,行業有規章,做事有分寸。掌握規則,用好規則,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沒有偶然和運氣,純粹智力對抗
不翻牌,不投骰子。成敗在於對每一步棋的規劃,分析,歸納和推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4、滋潤親子關係,雞娃路上不孤單
雞娃催人老,在緊張陪寫作業的空閒,陪娃來盤抽象棋。想起小時候不陪作業,陪玩低幼桌遊,其樂融融的快樂時光。
希望世界流行的抽象棋,可以讓下棋這種傳統的親子娛樂,重新回到人們視野,在娛樂已上指尖的時候,依然融洽和團聚著我們。
為了不那麼抽象,循序漸進,我先講幾個最不抽象的。點擊下文的抽象棋圖片,還可以查看更詳細的玩法和介紹。
1、小兔蹦蹦跳
幫小兔子跳到洞裡 歐洲跳棋
有人說這應該算單人關卡制桌遊,其實原理上是單人跳棋。用了兔子,狐狸和蘑菇做棋子。開始時,小朋友按照提示卡擺放兔子、狐狸和蘑菇。
蘑菇是不可移動的障礙物,狐狸是可以前後滑動的障礙物。兔子可以前後左右跳躍障礙物,要幫助所有兔子都跳到洞裡。已經入洞的兔子,還可以跳出來成為障礙物幫助其他兔子。
2、鐳射象棋
有一束光那瞬間並不刺眼 鐳射象棋
國王棋如果被雷射棋發出的光線照到就輸了。誰來保護國王?守衛者棋(前面擋住光線),開關棋(雙面反射光線),導流板棋(單面反射光線)。
開關棋雙面反射光線永遠不被淘汰,是棋盤上的不死鳥。守衛者棋,導流板棋非反光面被光線照射就被淘汰,移出棋盤。為了保護國王棋,需要捨身救主,大義凜然。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請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守衛者棋,導流板棋,開關棋。
3、奇雞連連
穿著馬甲照樣認識你 套筒棋
最早版本是用大小不同可以套住的杯子,後來為了讓孩子們更喜歡,改成了公雞形象,也起了個響亮名字,Gobblet Gobblers。
設計師:Thierry Denoual
輪流出棋,每次派1隻雞放在空格中,或套在格中已有的小雞上。大雞可在空格中移動,已被套住的小雞不能移動。大雞吃小雞,最先將三隻同色雞連成直線的勝利,橫豎斜線都行。
4、聖託裡尼
諸神伴我來蓋房 登樓棋
這個原版是數學家Gordon Hamilton設計的登樓棋。2017年被放到了愛情海聖託裡尼島上,帶入了古希臘諸神的世界。
設計師:Gordon Hamilton
自己的工人棋要建造白牆藍頂的房子,聖託裡尼島上那種。希臘諸神卡可以助力或者幹擾建房,最先把自己工人棋送到房子第3層為勝利。
原版登樓棋,跟新版聖託裡尼差異很大吧?體現了美工和設計的巨大進步。
圖片來自BoardGameGeek
改造的不光是登樓棋,連諸神卡都改良了。登樓,讓遊戲有內涵;在聖託裡尼島,讓遊戲有格調;有希臘諸神陪伴,增添了遊戲的神秘色彩。
圖片來自BoardGameGeek
5、埃及王棋
假裝在埃及修金字塔 埃及王棋
Pylos,靈感源於現實,智慧出於古國。這是模仿金字塔形態的金字塔球,大名鼎鼎的埃及王棋,英國工程師David G.Royffe設計。
設計師:David G. Royffe
兩人對抗,各控制一色小球,輪流出球,小球形成正方形,下一個人可以往上堆,同色小球形成正方形,可拿回自己2個球,看誰的球放到最高點。
門薩推薦,口碑很好,到處得獎。手感細膩,材料結實,如果選用點珍貴木材出個珍藏版,玩50年後估計還能升值。
別看包裝這麼高冷,內心非常親民。平時不下棋的時候,大人可以當念珠盤,孩子可以當豆子玩,我是不是想多了?
6、搶灘登陸
耶魯教授為海戰設計的 八角棋
人類史上偉大的諾曼第登陸,用兒童桌遊模擬,會是什麼樣的?這是耶魯大學教授Don Green給出的方案,搶灘登陸棋,也叫八角棋。
設計師:DonGreen
搶灘登陸棋,不僅在美國受到家長,老師和孩子們青睞,在歐洲,也成為兒童遊戲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八角棋子代表戰船,八角棋子上插入一個木棍,代表裝上了一根船槳,一個戰船可以插多個船槳。比如下面這個裝了8個船槳。
每個回合,可以選擇安裝船槳,或者移動戰船,二選一。戰船只能按照船槳指向的方向移動1格,戰船有多個船槳,就可有多個方向選擇。
如果有戰艦擋在前面,可以跳過去,還可以把對方戰艦身上的船槳搶過來,插在自己戰船身上。咋們不是在玩拔毛運動會吧?
7、步步為營
新墨西哥大學教授為他寫書 步步為營
1995年MirkoMarchesi推出了步步為營前身Pinko Pallino,在很短時間裡就風靡了全世界。歐美咖啡廳,酒吧,桌遊館自不用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教授研究Quoridor,還出版了一本專著。
設計師:Mirko Marchesi
1997年門薩推薦,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各種遊戲獎,90年代全部拿遍,還被《game》評為「20世紀最受歡迎的益智遊戲」。
見過這張非常著名的圖片麼,就是拍攝的Quoridor棋子。
雙方棋子放在自己放最後一排中間格,木擋板平分。輪流進行,可移動自己棋子,或放木擋板阻擋對手,二選一。最先走到對方最後一排勝利。
擋板有限,使用珍惜,不能把對方的路封死,也不能把棋盤封死。
8、顆粒歸倉
刻在1000多年前化石上的 非洲棋
從古埃及流傳下來的桌面遊戲,超過1000年歷史,在出土化石上發現過他的棋盤,人們也管他叫非洲棋(Mancala),或埃及寶石棋。
據說棋盤是有講究的,要東西朝向放置,代表日出和日落,逆時針方向播撒下棋子,代表時間和空間的移動。
這個古老的抽象棋,今天也被用到兒童教育上,成為很多數學和推理課程的教具,經由Foxmind出版帶給我們。
這個棋像播種和收割,需要取得更多棋子,放到自己倉庫。豐收是一種喜悅,尤其通過推理,心算,統籌,攻防以後,實現了連續,批量收割棋子的時候,更是滿滿的獲得感。
9、四連戰
瑞士數學家設計的傳世佳作 四連戰
1991年,Quarto由瑞士數學家Blaise Müller發明,1993年同時獲門薩俱樂部MENSA、德國年度遊戲獎SDJ推薦。
設計師:Blaise Müller
16個柱體棋子(深淺顏色各8個)。柱體棋子有4個特性:顏色深淺、形狀方圓、長度高低、表面凹凸。
雙方共用16個棋子,每輪都由一方為對方選棋,由對方出棋,輪流進行。先將具有同一特徵的4個棋子擺成一線(直線或斜線)的勝利。
10、扣扣棋
吃著餅乾聽著歌玩著 扣扣棋
扣扣棋Qwirkle,2007年門薩推薦。百度百科這樣描繪玩扣扣棋的場景,「玩的時候還在吃著燕麥巧克力餅乾,聽著土耳其舞蹈音樂,真是一個完美的三重奏」。
設計師:SusanMcKinley Ross
扣扣棋,有點像拉密Rummikub的數字組合,有點像骨米諾Chromino的色彩碰撞,相同顏色不同形狀可連接,相同形狀不同顏色也可連接。
扣扣棋非常開放,除了正統玩法,可當多米諾骨牌,做顏色分類,甚至還可當數獨。出版社還出了貼心的便攜版,走到哪玩到哪。
11、火山棋
20多年未間斷的星盤棋計劃 火山棋
星盤眾棋計劃,1997年開始的抽象棋計劃,2017年還推出了該系列第7款,LYNGK(彩疊棋)。
由比利時人KrisBurm設計,相信抽象棋崖長坑深了吧。20年,滄海桑田,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只為設計好棋。
目前已推出的:GIPF(星盤棋),TZAAR(沙皇棋),ZERTZ(冰山棋),DVONN(火山棋),PUNCT(雪地棋), YINSH(圈套棋),LYNGK(彩疊棋)。
設計師:Kris Burm
火山棋,分為放棋和疊棋2個階段。放棋階段,先輪流把黑白棋放滿棋盤,3個紅色火山棋共同放上棋盤。疊棋階段,開始移動和疊放。
移動過程中,所有棋子需要和3個火山棋直接或間接相連,否則將被移出棋盤。所有棋子不能再移動時遊戲結束,疊放在最高處的棋子方勝利。
12、統領四方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 統領四方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12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設計師:Koby Ben-Aroush
統領四方(Four in a Square),2011年推出的抽象棋,就是在講漂移,棋盤在漂移,棋子跟著漂移,有這麼奇葩的抽象棋?
開始時所有8個滑塊放在棋盤上,中間1格空著。
輪流出棋,每輪必須做兩個動作,放1個棋子,移動1個滑塊到空位置,最先將自己4個同色棋子組成正方向的勝利。
13、你推我擠
想推你,沒道理 推擠有道
Quixo,有叫「你推我擠」,也有叫「推擠有道」,1995年門薩推薦,也是一款拿獎到手軟的抽象棋。
設計師:Thierry Chapeau
25個棋子,棋子上分別畫著O或X。棋子OX面不要朝上,隨機放置在正方形棋盤裡。翻轉棋子,分出X家和O家。
輪流開始,用自己的棋子沿任意四周邊角推動該排棋子,不能插入中間,依次進行,最先將自己圖案(X或O)排成5個一條線的勝利。
14、大力士棋
大力並不會出奇蹟 大力士棋
Abalone,力拔山兮氣蓋世。久遠的邏輯棋,1990年門薩精選,1989年SDJ推薦。90年代發生了什麼,出版了這麼多偉大的抽象棋。
設計師:Michel Lalet,Laurent Levi
黑白色,水墨系。小朋友把各自14個棋子按下圖位置擺好,輪流開始。每次可沿著直線推動1個、2個或3個棋子,這些棋子需在一條直線上,或平行進行移動。
用自己的直線棋子組合,去推動對手的棋子組合。可以3推2、3推1,2推1。看誰先把對手的6個棋子推出棋盤,即為勝利。
15、昆蟲棋
誰把夏天的昆蟲做成了棋子? 昆蟲棋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蜂!和他的敵人。
設計師:John Yianni
2006年門薩推薦。昆蟲行為模仿的抽象棋。沒有棋盤,那裡都可以玩。棋子是各種昆蟲,根據昆蟲特性,模擬他們走路。
棋子擺放的是不是像一個蜂房?各種昆蟲,就是去蜂房裡包圍蜂后的。勝利的方式是有6個棋子,把對方蜂后包圍起來。
尊貴的蜂后走的慢,勤勞的螞蟻走的快,蜘蛛一爬走3步,蚱蜢一下跳起來,甲蟲騎到他蟲上。還有蚊子、瓢蟲、潮蟲是各種擴展。
16、點燈棋
點亮你的路 點燈棋
棋盤深藍色代表黑夜,棋盤淺藍色空間代表房間,玩家拿不同顏色的圓片棋,代表不同顏色的燈。走在黑夜的路上,要把路上和家裡的燈點亮。
設計師:Jokob Andrusch
把圓片棋按照規則,儘量多的走到房間,代表點亮房間的燈。遊戲結束,每個房間,誰的圓點棋上的點數最多,表示點亮了這個房間最多的燈。
有燈的地方就有電,有電的地方就能,拉出一根電線,點亮其他的燈,直到萬家燈火。看棋盤上紅黃綠紫的燈,不斷點亮,美不勝收。
把現實問題,抽象成給孩子的桌遊,是多麼美妙的創意。
17、龍塔棋
全世界都在用中國字 龍塔棋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龍塔棋Kamisado,來自德國出版社Huch!& Friends,封面和棋子上寫的都是中國字,封面寫「飛龍傳說」,棋子上寫各種漢字顏色。
設計師:Peter Burley
龍塔棋和其他經典抽象棋一樣,規則簡單,變化多樣。但龍塔色彩豐富,顏值高,讓各種拿獎無數的木色系棋無言以對。
2人輪流出棋,棋子只能走直線或斜線,但是行走步數不限,類似象棋裡「車」的走法,但比「車」多了走斜線功能。
一個小朋友棋子走到格子的顏色,另一小朋友下步出棋時,只能移動自己相應顏色的龍塔棋,自己任何棋子到達對方的最後一排,即為勝利。
龍塔棋最神的地方是,上輪取得勝利的龍塔棋還能升級,下輪可以碰開路上的對方棋子,具有超強的戰鬥力。
先介紹到這裡,未完待續,請關注下期的抽象棋介紹。有你喜歡的適合孩子玩的抽象棋,歡迎推薦給我。
快把此文轉發給那些,記憶還停留在跳象軍圍棋的父母們,和我們一起,與時俱進~
(原創內容,圖片來自網絡,歡迎轉發,請說明出處)
飛魚巴巴。飛魚生活在巴貝多,我家娃幫起的可愛小動物筆名,是一種你以為在潛底,其實在飛起的小魚。每個小小的生命,都有海闊天空的大夢想。
飛魚巴巴。男娃爸爸,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用力把陪娃玩桌遊的體會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親子桌遊檔案」,一個倡導陪伴、分享快樂,推薦世界優秀兒童桌遊的公眾號!
長按下面二維碼,加飛魚巴巴,進飛魚群,聊桌遊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