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寶有時候晚上睡不好,剛睡著沒一會兒就突然放聲大哭,睜大眼睛,驚恐地四處看,抱著他才可以睡一會兒,卻仍然一驚一驚的。這是否說明寶寶受到了驚嚇呢?
寶寶有時候會從睡夢中驚醒,睜開眼睛,身體發生輕微抽搐或震顫,雙手臂、手掌、雙腳、腳趾左右對稱的向外伸張,同時大聲哭鬧。這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寶寶以此來防禦外界的侵害。其實,當大人受到較大的刺激的時候,偶爾也會出現驚嚇反射。
如果媽媽一隻手將寶寶的肩膀支撐住,另一手抬高寶寶的頭部約15°角,然後讓寶寶的頭突然輕輕向下墜落,這時候,寶寶就會伸直並且外展雙臂,同時張開手掌,軀幹與脊柱也會伸直;然後寶寶會彎曲手臂成擁抱狀,將兩隻小手握起拳頭,仿佛被嚇了一大跳,通常還會大哭。這就是「蒙洛氏反射」,也叫「擁抱反射」。有時候寶寶突然聽到很大的聲音或者震動,也會出現類似的反應,成為 「驚嚇反射」。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出生後前2個月驚嚇反射最強烈。
這種驚嚇反射是暫時性的,媽媽一般不用擔心,等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對外界的普通刺激就會逐漸適應,敏感程度也就會降低,驚嚇反射就會逐漸減緩或者消失。一般來說,等到寶寶三四個月大的時候,驚嚇反射就會減緩甚至消失。但是,如果寶寶超過6個月的時候還有明顯的驚嚇反射,媽媽就要注意了, 這可能是因為寶寶的大腦神經系統有問題,媽媽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寶寶在發生驚嚇反射的時候,手臂、雙手、雙腿、雙腳的反應是左右對稱的,若是寶寶出現某個部位沒反應,可能是四肢局部有問題,剛出生的寶寶最常見的病症是「臂神經叢受傷」,也可能是鎖骨骨折,不管是哪種病症,媽媽都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
寶寶每次出現驚嚇反射的時間不會太長,通常幾秒鐘就會消失,是暫時性的。如果寶寶出現持續的全身震顫不止,就不是正常現象,媽媽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另外,如果寶寶受到驚嚇,大便顏色也有可能會有變化。膽汁一般呈黃綠色,正常糞便中帶有一定的膽汁,呈黃色,但是如果膽汁的量增加就會導致綠色增多。俗話常說的「嚇破膽」就是指人在受驚時膽囊收縮,導致排出的膽汁量突然增多使腸道裡的糞便被染成綠色,不過這只是暫時性的現象;輕微程度的驚嚇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專家提示】
驚嚇反射是寶寶的一種原始反射,一般只會發生在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個月裡,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腦部發育逐漸成熟,就會逐漸地自然減輕直至消失,媽媽並不需要擔心。但是,若是持續時間太長、出現頻率太高,或者出現其他異常,媽媽就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以免延誤治療而影響到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