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就《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績報酬指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中基協在起草說明中介紹,業績報酬機制是踐行信義義務的具體形式之一,合理的業績報酬機制有利於激勵私募基金管理人承擔適當風險,為投資者創造更高收益,實現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共享收益、利益一致。中基協從私募行業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通過《徵求意見稿》將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忠實義務和注意義務轉化為對業績報酬計提、預估、信息披露等規則設計和執行的底線要求與最佳實踐,強化監督制約和專業引導,推動行業優勝劣汰,進而提升私募基金行業整體專業能力,最終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徵求意見稿》分正文和附件兩部分:正文共計二十條,明確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業績報酬機制的制定和執行中應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並圍繞上述原則制定了相關條款;為行業提供具體實踐指導,附件整合了國內現行和國際主流的業績報酬計提方法,並重點介紹了高水位法下六種主要細分計提方法的特點、適用場景和運營難度。
其中重點提到,私募基金管理人應以與投資者利益保持一致為前提,不得採用對自身明顯有利、不公平或不恰當的業績報酬計提規則;業績報酬的計提比例不應超過業績報酬計提基準以上投資收益的6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徵求意見稿》中的重點內容。
一、適用範圍
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合同中約定業績報酬相關條款、從事業績報酬相關業務的,適用本指引。
託管人在基金合同或託管協議中約定業績報酬相關條款、監督業績報酬制定和執行的,以及基金服務機構在服務協議中約定業績報酬相關條款、從事業績報酬相關服務業務的,參照本指引執行。
二、利益一致原則
利益一致原則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應以與投資者利益保持一致為前提,不得採用明顯對自身有利、明顯不公平或是不恰當的業績報酬機制」。
為秉承利益一致原則,《徵求意見稿》做了這些明確規定:
第七條明確了業績報酬計提應當基於基金整體業績而非單個投資標的或交易策略的收益情況。
第八條明確設置業績比較基準計提業績報酬的,業績比較基準的設置應清晰可量化並與基金投資目標、投資策略和投資範圍具有相關性。
第九條明確計提比例不應超過60%,與《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要求一致,從而限制通過設定門檻收益率與高計提比例的變相剛性兌付行為。
第十條要求業績報酬計提時點和頻率應與私募基金的存續期限、收益分配和投資運作特徵相匹配,私募基金管理人可在基金合同約定的固定時點、分紅、投資者贖回基金份額、基金清算等四類時點計提業績報酬。
第十二條明確除贖回和清算外連續「兩次計提間隔期應不短於三個月」的底線要求和「私募基金管理人採用不短於六個月的計提間隔期」的鼓勵性規定。
第十四條明確使用估值技術後公允價值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基金資產佔比50%以上時不應再預估和計提業績報酬。
三、收益實現原則
收益實現原則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實現自身收益的同時,也應儘可能確保投資人擁有對等的實現收益的權利」。
秉承收益實現原則,《徵求意見稿》做了這些規定:
第十一條明確,除清算和封閉期超過一年的基金以外,「私募基金管理人只能對有贖回權利的基金份額計提業績報酬」的一般性規定,並從倡導長期資本形成的角度考慮,允許封閉期較長的基金在封閉期內以不短於一年的間隔期在雖然不能贖回但能部分實現收益的分紅時計提業績報酬,配合第十條形成對發行開放頻率較高的基金的逆向激勵。
同時,為限制隨意通過分紅計提業績報酬和確保管理人與投資者能同步兌現收益,第十三條提出分紅時計提的業績報酬金額佔分紅金額的比重「不應高於60%」的底線要求和「不高於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的鼓勵性規定,並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應至少於分紅除權日前十個交易日告知投資者。
四、公平對待原則
公平對待原則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公平對待同一隻基金中的不同投資者,以及其管理的不同基金的投資者」。
秉承公平對待原則,《徵求意見稿》第六條明確私募基金管理人對不同份額類別的投資者可設置不同的計提費率,但其餘業績報酬規則應保持一致,同時第十六條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確保投資者在募集時了解差異化計提比例的設置。
五、《徵求意見稿》實施日與新老劃斷問題
《徵求意見稿》第二十條明確了實施日和實施日之後新設立的私募基金按照指引要求執行;實施日前已存續的基金可繼續執行當前合同,但應按照本指引對持續信息披露的要求進行信息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