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國家糧食與物質儲備局公布了《2019年新收穫中晚秈稻、粳稻質量監測情況的報告》。總體上,2019年8省中晚秈稻整體質量狀況為正常年景水平;其中,河南、廣東2省整體質量較好,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6省整體質量為正常年景水平。2019年粳稻整體質量為正常年景水平,但不如上年;其中,遼寧、吉林、江蘇、安徽4省整體質量為正常年景水平,黑龍江省整體質量下降較多。
據悉,此次2019年中晚秈稻、粳稻質量集中會檢,共採集中晚秈稻和粳稻質量會檢樣品2834份,涉及13省151個主產市。會檢樣品均為農戶樣品,檢測指標為國家標準規定的主要質量指標,共獲得檢測數據近4萬個。
從會檢結果看,2019年,中晚秈稻出糙率、整精米率、一等品比例略低於上年,三等以上比例略高於上年;粳稻出糙率、整精米率、一等品比例、三等以上比例均低於上年。其中,中晚秈稻出糙率平均值77.8%,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57.8%,較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粳稻出糙率平均值80.7%,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67.3%,較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
黑龍江是中國最大的粳稻生產省,常年種植面積約6000萬畝,佔全國粳稻種植面積的45%左右,孕育了多個馳名全國的大米品牌。2019年水稻生長期間,該省先後遭受了持續性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颱風導致內澇等不利天氣,產量、品質受到影響。根據會檢結果,黑龍江省粳稻出糙率平均值78.8%,較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變幅55.5%~83.4%。一等至五等稻穀比例分別為14.9%、41.6%、28.6%、9.8%、3.5%,等外品為1.6%,一等比例較上年下降59.4個百分點,三等以上的佔85.1%,較上年下降14.6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64.8%,較上年下降6.7個百分點。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6.1%,較上年增加3.4個百分點,變幅0.8%~30.4%。對比來看,2019年黑龍江省粳稻整體質量不如正常年景。
東北遼寧省粳稻整體質量也不如上年。遼寧共採集樣品100份,涉及11個市。出糙率平均值80.4%,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變幅75.5%~83.0%。一等至四等稻穀比例分別為37.0%、53.0%、7.0%、3.0%,無五等及等外品;一等比例較上年減少35.0個百分點。整精米率平均值68.4%,較上年下降2.5個百分點。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4.3%,較上年增加2.2個百分點,變幅0.7%~13.0%。
受此影響,再加上大米需求偏弱,米企收購熱情不高,北方主產區粳稻收購進度慢於去年。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1月5日,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3009萬噸,同比減少525萬噸。為避免出現賣糧難,黑龍江自2019年12月12日開秤收購最低收購價稻穀,截至2020年1月12日,啟動收購庫點366個,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穀722.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