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戰爭:由莎士比亞命名的一場戰爭

2020-12-17 騰訊網

玫瑰戰爭又稱英格蘭內戰,這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動的內戰。「玫瑰戰爭」一名當時並未出現,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後人戲劇化的場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各拿著不同顏色的玫瑰決裂

玫瑰戰爭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對立由來已久。屬於蘭開斯特家族英王亨利六世和他的大臣們被指責管理無能,並且在對法蘭西的百年戰爭中指揮不利。亨利六世時期,英國在法國的所有據點幾乎喪失殆盡。他開始被視為無能昏庸的國王,同時還飽受間發性精神疾病的困擾。

到1450年代,很多人認為亨利已不適合坐在王位上。蘭開斯特國王的短暫王朝一直為合法性的問題所困擾,而約克家族的理查相信他們更適合繼承王位。民眾不滿情緒日漸高漲、眾多的封建貴族的私人軍隊,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敗使得內戰的政治氛圍已經成熟。

當時,約克公爵理查領一支小部隊前往倫敦,在倫敦北面的聖奧爾本斯遭遇趕來的亨利六世的部隊。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從亨利國王身邊清除「奸臣」。蘭開斯特家族吃了敗仗,並且失去很多領袖,這次後世稱為「聖奧爾本斯戰役」的衝突被視為玫瑰戰爭的起點。在這次衝突之後,約克公爵和他的同盟重新獲得了地位和影響力,理查本人甚至當上了攝政王。

玫瑰戰爭開始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

這場戰爭的過程是什麼呢?

在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之後,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妥協獲得了些許成功,但只要亨利六世還活著,且約克公爵不放棄對王位的追求,雙方的下一次衝突遲早會到來。

約克從愛爾蘭歸來後,衝突再次開始,在斯塔福德郡發生的布洛希思戰役中,一支蘭開斯特家族的大部隊沒能阻止索爾斯伯裡勳爵(Lord Salisbury)理查·內維爾(Richard Neville)帶領下的一支部隊從約克郡的米德勒姆城堡(Middleham Castel)出發並在魯德婁城堡(Ludlow Castle)和約克會師。不過,蘭開斯特家族隨後在路孚德橋戰役(Battle of Ludford Bridge)中獲得勝利。理查的兒子,馬奇伯爵愛德華(約克的長子,後來成為愛德華四世),索爾斯伯裡和沃裡克逃往加來。蘭開斯特家族恢復對王位的完全控制。不過,在1459年—1460年間,遠在海峽對岸的約克家族從加來發起對英格蘭海岸的幾次突襲,加劇了混亂和動蕩的氣氛。

此後,沃裡克等人已經準備好對英格蘭發起侵入行動,並很快在根德和倫敦建立據點,在那裡他們得到廣泛的支持。在得到教皇代表的支持後,他們向北進軍。亨利率軍向南迎擊,而瑪格麗特王后和愛德華王子留在北方。後來,北安普敦戰役(Battle of Northampton)對於蘭開斯特家族是災難性的打擊。沃裡克伯爵理查·內維爾帶領的約克軍隊,在蘭開斯特家族的叛軍的幫助下,抓住了亨利國王並將其作為俘虜帶往倫敦。

隨著軍事上的勝利,約克公爵理查認為蘭開斯特家族非法繼承王位,提出了對王位的要求。國會同意給予考慮,並認同約克的優先繼承權;但是在投票中他們仍以5票的優勢決定讓亨利繼續擔任國王。調解法案達成妥協,法案認定約克為亨利的王位繼任者,剝奪了亨利六歲的兒子——愛德華王子的繼承權。約克公爵只能將它作為最好的條件接受;這一法案達成了他大部分的願望,特別是被任命為攝政王,能夠以亨利之名統治。

但隨後風雲突變。1460年聖誕,理查在韋克菲爾德附近的桑德爾城堡,面對蘭開斯特家族瑪格麗特王后的軍隊。雖然瑪格麗特的軍隊人數在理查的軍隊的兩倍以上,理查還是下令他的部隊離開城堡出擊,結果慘敗。理查在戰鬥中被殺,而索爾斯伯裡和理查17歲的兒子魯特蘭伯爵埃德蒙(Edmund, Earl of Rutland)被捕並被砍頭。瑪格麗特下令將三人的頭掛在城門上。

此後,約克的長子愛德華繼承了爵位和王位。索爾斯伯裡的死則使他的繼承人沃裡克成為英格蘭最大的地主。此時,瑪格麗特四處借兵,但卻沒錢給自己的軍隊發軍餉,所以她允許軍隊搶劫南英格蘭的富人——只要不搶劫特倫特(Trent)河以北的那些就行。她把軍隊帶到金斯敦赫爾(Kingston upon Hull),一路上招募更多人手。所以,蘭開斯特軍隊所到之處一片浩劫。在倫敦,沃裡克以此為宣傳,在整個南方強化對約克家族的支持。恐懼的氣氛席捲倫敦,到處是野蠻的北方人將要洗劫該城的流言。倫敦人關閉城門,並拒絕提供食物給王后的軍隊,他們就在周圍的赫特福德郡和米德爾塞克斯劫掠。

愛德華和沃裡克此時向北進軍,他們聚集起一支大軍,並在陶頓(Towton)和同樣壯觀的蘭開斯特軍隊交戰。在約克附近的陶頓戰役,是玫瑰戰爭中到此時為止最大的戰役,兩邊都不打算妥協。估計4-8萬人參加了戰鬥,其中超過2萬人被殺,在當時是個巨大的數字,並且是英格蘭土地上單日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新國王和他的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蘭開斯特家族滅亡,大多數首領被殺,約克家族取得了階段勝利。而愛德華四世的正式加冕在倫敦舉行,他的支持者熱烈歡迎愛德華四世成為英格蘭的新國王。愛德華也得以平安統治十年。

但愛德華四世英年早逝,繼承者愛德華五世當時年幼,王位也被格洛斯特伯爵奪取。此後的格羅斯特伯爵被稱為理查三世,他繼承了來自約克家族的王位。可是蘭開斯特家族的餘黨投靠於亨利. 都鐸這裡。都鐸的軍隊在博斯沃思原野之戰擊敗理查的軍隊,亨利登基,稱為亨利七世。亨利通過迎娶愛德華四世的長女,約克家族最佳的繼承人約克的伊莉莎白為妻來鞏固他的統治。這樣,他重新統一了兩個王族,並把紅白玫瑰這兩個對立的符號合併到都鐸玫瑰的徽章中,玫瑰戰爭就這樣結束了。

亨利·都鐸,也就是後來的亨利七世。玫瑰戰爭的終結者

這場戰爭給歷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玫瑰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莉莎白聯姻結束,同時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威爾斯人的都鐸王朝。這也標記著在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並走向新的文藝復興時代。為了紀念這場戰爭,英格蘭以玫瑰為國花,並把皇室徽章改為紅白的「都鐸玫瑰」。

該戰爭大部分由馬上騎士和他們的封建隨從組成的軍隊所進行。蘭開斯特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國家的北部和西部,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主要在南部和東部。貴族力量在整個戰爭期間被大大削弱。例如,在戰爭爆發前的1425到1449年間,有25個家族滅絕消失,在戰爭期間的1450到1474年間,有24個家族滅絕消失。隨著雄心勃勃公然叫陣的貴族們在戰爭初期大量戰死,接近戰爭後期,越來越少的貴族願意在不確定的戰爭中以他們的生命和頭銜冒險。這是貴族封建力量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進而導致了都鐸王朝統治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發展。

(素材源於:https://www.allhistory.com/article/5ec5ec45fcd3560001b7afd1;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從學術作品到通俗讀物 怎樣讀懂玫瑰戰爭
    要準確,也要趣味古代史寫作需要講故事的能力莎士比亞在他的戲劇《亨利六世》中描述了玫瑰戰爭的起源。1429年英法百年戰爭末期,法國聖女貞德創造奇蹟,英軍付出慘重代價。與亨利六世的懦弱相比,他來自法國的妻子性格強悍傲慢,即玫瑰戰爭中的「紅王后」,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實質領袖,她與第三代約克公爵不斷發生衝突,最終將矛盾推動成一場血腥內戰。恩怨畫上句號 都鐸玫瑰的誕生都鐸家族繼承王位的合法性並不充足,它是玫瑰戰爭以及一連串意外事件的產物。
  • 金雀花王朝——玫瑰戰爭
    玫瑰戰爭又稱薔薇戰爭,發生在英國金雀花王朝。紅玫瑰為標誌蘭開斯圖家族,白玫瑰為標誌的約克家族。是英格蘭15到16世紀的政治浩劫,兩大家族互相徵戰百年,爭奪英格蘭王位。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通用語。
  • 關於玫瑰花引發的中外戰爭 和愛情有關嗎
    玫瑰戰爭是約克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繼承人對蘭開斯特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繼承人的王位戰爭。"玫瑰戰爭"一名並未被使用於當時,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Rosa gallica和約克的白薔薇Rosa ×alba。
  • 玫瑰戰爭的起因: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爭?
    原創 喬恩·萊特 中國畫報出版社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慘敗後,英格蘭軍隊返航回國,幾乎沒有人想到會再次發生衝突。然而,十年還沒過去,英格蘭便再次陷入了一場血腥的內戰之中,而這場戰爭重塑了英格蘭的統治精英。
  • 「玫瑰戰爭」:英國君主權威的崩裂與重鑄
    戰爭主要在以紅玫瑰為族徽的蘭開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為族徽的約克家族之間進行,故名「玫瑰戰爭」(Wars of Roses)。伴隨著這場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內戰的,則是在議會「憲政」光環的破滅下,英國君主權威的崩裂與重鑄。
  • 玫瑰戰爭的起因:我們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這一最著名的戰爭?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慘敗後,英格蘭軍隊返航回國,幾乎沒有人想到會再次發生衝突。然而,十年還沒過去,英格蘭便再次陷入了一場血腥的內戰之中,而這場戰爭重塑了英格蘭的統治精英。 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國王亨利六世隱退養病,由他的幾個最信任的盟友攝政。
  • 強化君主政體才能恢復王權的獨立性,詳解玫瑰戰爭之內戰與外戰
    導語從1455年到1485年,英國陷入了一場內戰,人們把它稱為「玫瑰戰爭」。這個名字的由來極其戲劇性,原來莎士比亞將其寫入了劇本《亨利六世》中,在其中,約克公爵摘了一朵白玫瑰來代表自己的家族,而薩摩賽特伯爵摘了一朵紅玫瑰來表示自己的家族,因此,後人根據這個場景把這場內戰稱為「玫瑰戰爭」。
  • 玫瑰戰爭:英國封建貴族的葬禮
    1337年至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斷續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在這百年戰爭中,英國的各封建貴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裝。這種武裝力量體制同外敵作戰也許還管用,但對於維護內部政權來說不啻是一種禍根。在這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內部各封建貴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裝蠢蠢欲動,企圖掌握國家的最高統治權。
  • 聖阿爾班斯戰役:英格蘭玫瑰戰爭的第一滴血
    1455年,距離英軍從百年戰爭的戰場上折戟而歸,已經2年之久。戰爭的創傷不僅沒有被時間所撫平,甚至因內部問題而愈演愈烈。終於在這一年,徹底迸發成連綿不絕的內戰。聖阿爾班斯戰役就是這場被稱為玫瑰戰爭的混亂起點。
  • 78 特洛伊戰爭之一:特洛伊戰爭其實是一場家族的內戰
    今天開始,我們來講特洛伊戰爭。享譽世界的特洛伊戰爭,人們往往只記住最後的木馬攻城記,其實之前的故事還有許多,我們將花幾章的篇幅,抽絲剝繭地重讀特洛伊戰爭。第一篇,我們來分析一下特洛伊戰爭發生的雙方家族的關係,仔細推敲才發現,原來他們互為血親,特洛伊戰爭是一場赤裸裸的家族內戰。
  • 現實版《權力的遊戲》|殺戮與愛情滋養出的都鐸玫瑰
    與亨利六世的懦弱相比,他來自法國的妻子性格強悍傲慢,即玫瑰戰爭中的「紅王后」,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實質領袖,她與第三代約克公爵不斷發生衝突,最終將矛盾推動成一場血腥內戰。這是玫瑰戰爭最後一場重大戰役,蘭開斯特和約克兩大家族的恩怨基本畫上一個句號,博斯沃斯原野誕生了一個新王朝——「都鐸王朝」。亨利都鐸如願迎娶了約克大公主為後,同時強化了自己王位的合法性。因此都鐸王室的徽章是包含著白芯的紅玫瑰,象徵著紅白玫瑰合體,繼承兩大家族的合法性,化解兩大家族的恩怨。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楚漢戰爭:一場制度的選擇戰爭
    楚地的劉邦和項羽,毫無疑問,是反秦戰爭最為強大的兩支力量,他們個人的選擇,實際上決定了中國未來的政治走向。本文將探討這一問題。秦國以六代君王的接力,實現了華夏區域的一統。這種統一制度,是完全迥異於商周時代的統一。商周時代,商王和周天子是華夏大地的共主。如在商朝時,各個方國、部落只需服從商王即可,按時承擔義務。
  • 一場近乎於自殺的戰爭——酷烈的南美巴拉圭戰爭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南美洲小國,卻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主動舉挑起了南美洲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戰況最為慘烈的巴拉圭戰爭。巴拉圭戰爭亦稱三國同盟戰爭,一方是南美小國巴拉圭,另一方是南美兩強巴西、阿根廷及他們的附庸國烏拉圭。戰爭爆發於1864年,前後持續了近6年時間,直到1870年戰爭才正式結束。
  • 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英法的宿命對決與英國的崛起,西方迎來現代化...
    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幾乎長達150年,然而歷史的發展卻使英國因禍得福,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英法百年戰爭開始於公元1337年,結束於公元1453年,歷時116年,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百年戰爭的名號也因此而來。這場戰爭對英法兩個國家乃至歐洲,甚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玫瑰戰爭前奏——亨利六世統治下的英國,危機四起,一觸即發
    大家好,我是小朱,一個專注於英國玫瑰戰爭時期歷史的小編,上篇文章小編給大家講訴了亨利五世的強大通知,他攻打下了法國,將蘭開斯特家族捧上最榮耀的時候,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統治,蘭開斯特也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並且亨利五世的統治也是存在很大的危機的,因此,在他死後,亨利六世繼位,但是他的才能並不足以統治法英兩個偌大的領土,國王掌控不了重臣,於是所有危機統統爆發了出來,這篇文章小編就會給大家講解亨利六世治下的英國
  • 玫瑰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竟是亨利六世的精神失常?!
    亨利六世成年掌權,期間他的統治好壞與否一直是研究玫瑰戰爭的史學家們廣為爭議的話題之一。學者麥克法蘭刻薄地認為亨利六世精神失常是玫瑰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認為他只是不願意,或者更有可能是沒能力履行國王的義務和責任。
  • 病毒命名與輿論戰爭
    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這是一種卑劣的抹黑,是一種輿論戰爭。例如,也是在3月16日,美國眾議員吉姆·班克斯(JimBanks)說:「我們需要從迫使中國支付新冠病毒給美國造成的負擔和成本開始,我認為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點。總統應該迫使中國減免一大部分美國債務……」你看,這就是標準套路。
  • 唯美首發詮釋戰爭藝術《戰爭雷霆》5月13日首測
    4月16日,騰訊遊戲2014年度發布會現場,由俄羅斯開發商Gaijin公司開發,騰訊遊戲代理運營的次世代載具射擊戰爭網遊《戰爭雷霆》,以一次別開生面的首發儀式,一場撼動心靈的CG視頻秀,充分展現了「戰爭藝術」這一充滿暴力美學色彩的主題,並同時帶來了5月13日,《戰爭雷霆》將即啟動首測的消息。
  • 「桌遊推薦」施法時請大聲喊出咒語——《黑玫瑰戰爭》
    比如說頗受歡迎的《法師戰爭》(Mage War)就是這樣的一個遊戲。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一個近期比較熱門的作品——《黑玫瑰戰爭》(Black Rose Wars)這也是一款通過KS平臺眾籌誕生的美式桌遊,在眾籌期間湊集了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算是比較火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