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疫故事 | 桂婕茗: 「不稱職」的媽媽

2021-01-13 騰訊網

作者: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初2018級 桂婕茗

昨天晚上,我又在日曆上畫了一張哭臉。

我撇著嘴數了數,一共攢了37張這樣的臉。37張哭臉,代表著我已經有37天沒有見到媽媽了。

我在成都,媽媽在南充。

我成了留守兒童,媽媽整天為抗疫工作奔波。

那天,我畫了一個小女孩,眼角掛著淚水,那是想媽媽的我。我又畫了美麗的媽媽,我怕媽媽再不回家,我會忘記她的模樣。

那天,我進不了網上課堂,打電話向媽媽求助。媽媽在電話裡給我指導了十十幾分鐘,我便聽見她的同事在喊她的名字。「寶寶,對不起!媽媽要出去檢查了。」「你這個不稱職的媽媽!」我氣呼呼地對她嚷嚷。

那天,我和媽媽連通了視頻。「樂樂,你要自己安排好學習,替媽媽照顧好爺爺奶奶。」媽媽的聲音聽上去樂呵呵的,但面容看上去卻有點疲憊。我在屏幕上摸了摸媽媽的臉,幫她撫平還未完全舒展的眉頭。嘴上卻說:「你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就是這樣一個不稱職的媽媽,我卻在不經意間發現了她的秘密。她鎖了一抽屜的立功獎牌和榮譽證書,鎖住了故事和風雨。

我的媽媽是個警察。

她從來不給我講工作的辛苦和風險,總是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

雖然我早己習慣了她一到節假日就更忙的節奏,但是這次我有點擔心這個「不稱職的媽媽」。

新冠肺炎,這種人類從未遭遇過的疫病,來勢洶洶,按下了「快樂頻道」的暫停鍵。它寂寥了喜悅,冷清了街道,黯然了時光。我第一次感到危險和死亡離我們這麼近。確診、疑似、死亡……那不是冷冰冰的數字,那是同樣的痛,要痛數萬次。

「媽媽,你一定要好好的。」

甚至,我願意相信,每天晚上我默念十遍,媽媽就可以擁有護身鎧甲。

今天,我看到一篇報導:《防線「盯哨人」》,講了媽媽和她所在單位的故事。故事中的他們說:守好一道門,守護一座城。

故事中的他們說:同時間賽跑,把防線建在疫情擴散前。

故事中的他們說:不回家是為了更多人平安健康地回家。

……

沒有故事中的他們,哪有靜好中的我們!

今天,我要在日曆上畫一個笑臉。因為寒盡春生,我那個「不稱職」的媽媽就可以回家了。

封面新聞作文頻道發起「我的戰疫故事」主題徵集,邀你分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你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的戰「疫」故事。你可以談談春節經歷,可以講述你身邊的醫生、護士、警察等群體的抗擊疫情的小故事,可以談談或針對此次疫情的個人看法及感想,也可以寫所思所想,看新聞後的思考等,體裁不限,題目自擬。想要了解作文是否選用、刊發,查看名師點評、徵文活動、獲獎信息等最新動態,請添加封面小作家微信:13018255608。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你的戰疫作文 老師點評了
    我的戰疫故事 | 桂婕茗: 「不稱職」的媽媽作者: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 初2018級 桂婕茗昨天晚上,我又在日曆上畫了一張哭臉。我撇著嘴數了數,一共攢了37張這樣的臉。那天,我進不了網上課堂,打電話向媽媽求助。媽媽在電話裡給我指導了十幾分鐘,我便聽見她的同事在喊她的名字。「寶寶,對不起!媽媽要出去檢查了。」「你這個不稱職的媽媽!」我氣呼呼地對她嚷嚷。那天,我和媽媽連通了視頻。「樂樂,你要自己安排好學習,替媽媽照顧好爺爺奶奶。」媽媽的聲音聽上去樂呵呵的,但面容看上去卻有點疲憊。
  • 「你想媽媽嗎?」「我想,我也得堅強著。」皮影動畫講述戰疫故事
    「你想媽媽嗎?」「我想,我也得堅強著。」最近,一位援鄂女醫生6歲女兒的話上了熱搜,引發網友關注。為此,北京的民間皮影藝人們創作了一部《我想,我也得堅強著》的皮影戲,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來再次演繹抗疫的動人故事,為戰疫一線醫護者的親屬們點讚,傳播正能量。
  • 寫給5年後的我|寫給我這個「不稱職的媽媽」
    這句「心靈雞湯」如醍醐灌頂般讓我驚醒,是啊,今天的痛苦、失落、埋怨,換一種眼光、換一個心態,5年之後再回看,我應該會對自己說:「你真傻」。而我更傻的是,由於沉浸在痛苦裡無法自拔,耽誤了馬上要中考的女兒的心情和成績,從爭取考上重點高中,跌落到「還能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
  • 戰疫故事|我是小小戰疫推送員
    題記因為疫情影響,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形勢下,南京農業大學積極探索紮實推進思政課改革,充分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將防疫抗疫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案例融入思政課教學;另一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中國戰疫的社會大課堂中觀察和思考。
  • 我的戰疫故事|谷之謙:勇敢的人
    這時,大家才意識到這種新型病毒的危險,紛紛響應號召「宅家」抗疫,不竄門,不聚會。但是,從新聞播報的數字中我知道,武漢還有全國的感染人數每天都在急劇增加。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全國的「白衣天使」們帶著高科技治療設備、藥品及防護用品一起來到了一線——武漢,開始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外科醫生。
  • 我的戰疫故事|石琸然:疫情時期的「多味」生活
    突然一聲電話鈴打破了這場熱烈的討論——媽媽單位街道辦事處來電話,通知她取消休假,馬上回去上班,火速加入抗擊新型肺炎的隊伍裡。我瞬間呆住了,也就是說我們的以色列遊泡湯了。我的淚一下就忍不住了,「為什麼媽媽不能說我們已經到機場回不去了?」我微微翕動鼻翼越想越委屈。
  • 我的戰疫故事|倪正瀟: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這是我讀了《花婆婆》後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花婆婆每天出去散步的時候都在包裡裝上魯冰花的種子,一路走一路撒。她把花種子撒在公路和鄉間的小路邊,撒在教堂後面,撒在了空地和高牆下面。第二年春天,海邊小鎮到處開滿了美麗的花兒。她終於實現了對爺爺的承諾,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了!我也想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從小我就立志要當一名解放軍,保家衛國。
  • 「基本稱職」更像不稱職
    ■李輝(職員)    12月11日,浙江省人事廳發布《浙江省公務員考核實施細則(試行)》,其中,將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4個等次。有11種情況之一的,將被評為基本稱職;有21種情況之一的,將被評為不稱職。
  • 12名少年用英語講述「武漢戰疫故事」
    近日,一部由武漢本地小學生作為講述人的全英文短片《十二少年·武漢戰疫故事》,引發不少網友紛紛盛讚:「00後們,了不起」「少年強,則國強」「這是一堂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視頻講述了哪些故事?拍攝視頻的初衷是什麼?記者一一還原。  12名小學生全英文自述:  「我眼中的武漢,是這樣的!」  記者看到,《十二少年·武漢戰疫故事》這部短片中,集合了12位武漢小學眼中的戰疫故事。
  • 戰疫!我的媽媽是「物業人」
    「我的媽媽不是防疫專家,但她還是經常關注新聞裡的疫情小知識;我的媽媽不是醫生,但她還是經常給我講疫情的小常識;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的一線默默工作。」張玲女兒張子沫寫的小文章《我的媽媽》。疫情期間,這位堅守崗位的「媽媽」是一位物業工作者,她是河北旅投世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區域的區域經理張玲。1月7日,姥姥將兩張照片發給張玲,這是上二年級的女兒張子沫寫的一篇小文章《我的媽媽》。在辦公室裡,張玲記錄著物業群反饋各種問題,隨時安排工作。
  • 媽媽是超人,要自己治癒悲傷,否則就是不稱職
    如弱不強 ,那麼她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她要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唯獨忽視了自己。自己的身心,是要等到夜深人靜,孩子丈夫都睡了,才來考慮顧及。她需要的是強大的自愈能力,否則,人們該指責她矯情:別人也是這麼過來的 ,怎麼就你那麼多事?或許她們都是自愈過來的,掩蓋遍體鱗傷。因為她們以及她們的丈夫、家人乃至全社會,都想當然地認為她們應該自己治癒自己。
  • 我的戰疫故事|王彥霜:那一刻,我長大了
    最後審定的英文稿件,我一看,嚇了一跳,好多詞彙是它不認識我,我更不認識他。單個的字母都太認識了,生僻的詞彙真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媽媽讓我個個擊破,先把陌生的單詞和詞彙搞定,然後再收拾長句子。「溫水伺候」!
  • 「鹽山巾幗五英雄」講述戰疫故事!
    講述戰疫故事 分享戰疫力量縣人民醫院舉辦援鄂抗疫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戰「疫」歸來話初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學習貫徹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薛澤通在援鄂醫務人員出徵、
  • 「雲上升旗」戰疫故事搬上雲端,小學生錄視頻致敬白衣天使
    我想大聲說謝謝你!祝你們節日快樂!」5月11日下午,武漢市第六醫院舉辦的「紀念5·12國際護士節大會」現場播放了育才二小立德校區的孩子們精心錄製的感恩視頻。聽著孩子們質樸真摯的感激與祝福,不少醫護人員留下了淚水。(看了孩子們錄製的祝福視頻後,現場不少醫護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 源自法國王室的護膚品牌婕珞芙,如何在雲南講好中國市場的故事?
    源自法國王室的護膚品牌婕珞芙,如何在雲南講好中國市場的故事?2020金秋新品發布會,一場不一樣的「尋根覓香」之旅。此次發布會上,法國婕珞芙官宣攜手實力派青年演員高泰宇擔任品牌摯友。同時,中國科普研學聯盟、雲南省香料協會等機構以及多位百萬級美妝護膚行業達人和婕珞芙致美體驗官們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GELLÉ FRÈRES法國婕珞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之路。
  • 我的戰疫故事|王雅文:千磨萬擊戰疫勝 春暖花開自有時
    走親訪友變為電話與視頻拜年,連新春祝福語都改為統一的「平安健康」;旅遊行千裡路變為居家讀萬卷書、看電視、做運動;每個家庭需要閉門在家,不隨意走動,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全國人民一直在忙著搶購口罩、酒精與消毒液。大年初一,陽光燦爛,我們全家戴好口罩,做好一切防護,去桂溪生態公園遊玩,公園裡閒庭信步的人不多,鍛練身體的人卻很多。
  • 「我的戰疫故事」|張明德日記:做好「宅戴洗」,健康你我他
    一大早我就起床,穿好衣服,吃過早飯和媽媽一起貼春聯、掃地、拖地、澆花、切菜等,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們要期待最有年味的團年飯。我聽媽媽說:我國在南北朝時就開始吃團年飯了,即使有人沒來得及回來吃飯,也同樣要備上一副碗筷,一個位置,以表示和他團圓,象徵著一家人團圓。
  • 因為我的糊塗不稱職,害寶寶一直處於發燒狀態!
    作者:寶寶知道 小不點豆豆我是一位糊塗的媽媽,因為我的不用心,讓寶寶受盡病痛折磨!事情要從8月15日開始,因為這一天是給寶寶打預防針的一天!這次打的是【麻腮風疫苗】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我想到早晨給寶寶測體溫時的溫度,36.8,這樣的溫度我以為不發燒,可是我的自以為卻害的寶寶發燒難受我真的很糊塗,很不稱職,我讓寶寶受傷了,我該批評!看著寶寶哭紅的雙眼,我真的很難受,寶寶對不起!第二天,寶寶還是發燒,溫度一直是36.8 37 37.2 37.6 37.8左右!
  • 茗正堂李政明:給力推廣「皇金芽」 書寫更精彩茶品牌故事
    「雖然市場不太景氣,總體銷售額不如往年,但是我們單品「皇金芽」茶葉銷售額較之去年卻翻了一倍。」北京茗正堂茶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茗正堂」)董事長李政明說。茗正堂董事長李政明茗正堂是北京頗負盛名以經營安吉白茶為主打產品的知名茶企。
  • 戰疫故事: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
    汗水流入眼睛,只能忍痛眨眼來緩解 7位青年戰疫故事感動現場每位觀眾胡雪珺登臺講述自己的戰疫故事。甘如意推著一輛自行車走上宣講臺講述戰疫故事。17位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90後」「00後」優秀代表成立「戰疫青年說」宣講團,講述抗疫故事。活動現場,宣講團7名成員相繼登場,以「我將無我」「捨身忘我」「奮鬥有我」為主題,為全市大中小學生分享自己的戰疫故事,感動著青年學生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