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逛完博物館買文創,把文化和生活美學帶回家,成為很多文博鐵粉的「必修課」。提起博物館的文創,大多數人會想起故宮日曆、「朕知道了」摺扇。其實,川版文創也別具特色,當石犀變成茶寵、 張大千名畫變成絲巾、太陽神鳥變成耳環和吊墜,四川各大博物館根據館藏文物精心設計的文創產品,讓人忍不住秒變李佳琦,驚呼「OMG,買它」。
11月2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博物館獲悉,由成博主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 將於12月6日啟幕。此次文創大賽,將面向公眾徵集以成博館藏文物為主要設計靈感的文創作品,以成都之名向世界獻禮。
大賽主海報
平面視頻都可參賽
為了吸引更加廣泛的群體參賽,大賽組委會設置了文創設計類和文創短視頻兩大參賽板塊,鼓勵公眾提交包括平面設計、海報設計、產品設計、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文創設計類包括以成都博物館館藏品獨特元素為靈感主題進行設計的「DISCOVERY·成博」,和將成都博物館與天府文化元素融合作為靈感主題進行限定設計的「CREATIVITY·成都」。在「CREATIVITY·成都」這一部分,既注重石犀、伎樂俑、經穴漆人、陶俳優俑、明彩繪陶侍從俑、皮影等成博經典文物的展示,又將四川非遺文化、特色食物等文化元素與當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場景創意性結合,突出對成都生活質感的塑造。
文創短視頻類則契合了當前短視頻發展趨勢,徵集作品的體裁包括且不限於街拍、舞蹈、MV、小戲小品、廣播微劇等,更好地體現了讓文物「活」起來的價值取向,挖掘成都博物館深厚文化底蘊。
評審天團大咖雲集
為確保此次設計大賽的專業性、權威性,成博精心組織了比賽評委團隊。
除派出館內文博、設計領域的多位專家外,還邀請了被著名畫家張大千稱為「怡勝小友」的孫凱先生,著名設計創作人、視覺藝術家殷九龍先生等專業人士擔綱評委,並特別邀請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先生,資深媒體人、詩人趙曉夢先生等「跨界」參與評比評審,力爭用更加豐富的視角審視文創作品。
著名設計師殷九龍先生為文創大賽設計的海報
尋找校園設計新星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辦,大學生將成為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角。如何在大學中培養更多博物館「鐵粉」?以本次比賽為契機,成博專門設計了針對大學生的「4C」宣傳計劃,用博物館本身所蘊含的文化(culture)、創意(creative)、共鳴(consonance)、魅力(charm),進行高校巡講,吸引大學生參與其中。
據悉,大賽啟幕後,首輪「4C」宣傳計劃將走進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成都大學等高校,面向美術、設計、藝術等院系學生,進行文物、文創、設計及比賽賽制宣講,發動更多「校園合伙人」參與大賽,為文博事業貢獻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