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幼小銜接有沒有必要做?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2020-12-12 小天寶大玉兒

兒子期末考試的成績才剛剛出來,家裡就變得門庭若市。在得知他考了雙百之後,很多朋友都紛紛跑來向我們討要秘訣。是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還是上小學開始報了各種輔導班?我們只好笑笑,其實我們啥都沒做,但好像又做了點什麼。

01、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幼小銜接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很多中國家長的口頭禪。這樣的起跑線充斥在子女成長的方方面面,戰線也無限拉長。不僅是從學齡階段,甚至從懷孕開始,家長就開始了漫長的焦慮育兒之路。

什麼都要用最好的,什麼都要提前一點。從嬰兒時期的左右腦開發,到幼兒階段的各種興趣班、特長班,再到後面的幼小銜接、輔導班、補習班等等,花樣類型之繁多,真是不勝枚舉。

02、為什麼我沒有做幼小銜接?

其實,我沒有做所謂的幼小銜接,也沒有幫孩子報各類輔導班、培訓班。我們家的孩子,是在一片空白的情況下上了小學。

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們兩口子都覺得,小時候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說起學習,其實他後面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學習。在小學以前,比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生活習慣、玩的習慣。

當然沒有做幼小銜接,孩子和別人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九月份一開始,兒子就遇到了書寫的困難。每當看到老師發在群裡的,別的同學寫得周正漂亮的字,而我們家的字歪歪斜斜時,說不羨慕是假的。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人家的字至少練了有半年。不僅如此,老師還經常在群裡面艾特我們,要求我們記得準時按時交高質量的作業,這可真是為難了我們。

03、沒有做幼小銜接,怎麼培養小學霸?

在母子同心的情況下,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在沒有做幼小銜接的情況下,也順利實現了成績的節節攀升。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第一,降低期望值,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小蝸牛,它都有自身獨特的基礎條件,受生理條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困難,速度慢一點,進步得慢一點。

作為家長,首先要儘可能地克制自己的焦慮,當然能夠提前治癒自己的焦慮更好。在孩子面前,我們更多的是讓孩子覺得,凡事都有一個過程,現在遇到的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正常的,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

沒有做幼小銜接,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能跟上趟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我給孩子定的目標,就是只要你能夠考試及格、按時交作業就可以了。朝著這樣的目標,我們的學習習慣才慢慢養成,我們的成績才得以慢慢的提高。

從最開始的六十分,到一年級結束時的七八十分,再到二年級開始的九十分,慢慢地單科一百分、雙科一百分。即使在最困難的書寫問題上,也允許孩子不斷地犯錯,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了。

今天第一次檢查出錯了十處,明天九處,後天八處。這一周字寫得醜一點,重點是學會寫,等到下一周慢慢注意寫在框子裡,再到下一周注意怎麼落筆。這樣一點一點,孩子也看到自己的進步。

第二,跟孩子一起找尋方法並堅持下去

所有的事情都有方法,學習也不例外。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三年級以前,沒有什麼比形成好的習慣更加重要。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打開書本,開始做作業,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一字一句地寫著、練著。提前把作業做完,這樣的話,就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也很高興。

次,要靈活運用各種工具。建立錯題本,既避免孩子在同一個錯誤上,反覆試錯產生挫敗感,喪失了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孩子在錯題本的整理上和反覆複習上,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

為孩子建立好題本。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是積累好的詞彙,好的句子會為孩子今後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有利於他全面人格的一個發展。語文學習要是堅持了這樣的好的習慣,那麼以後英語的學習也以此類推。

最後,要重視言傳身教的作用。Suhomlinski曾經說過,在每個孩子心臟最隱秘的角落裡,都有一根獨特的弦,當它轉動時,它會產生獨特的聲音,以使孩子的心臟與我所說的產生共鳴,我自己需要使調動孩子的心弦。

經常性地與孩子一起學習,在孩子寫作業的同時,堅決不玩手機,不做可能干擾孩子學習的事情。安靜地做自己的家務,或者拿出一本書來,跟著孩子一起學習。

這樣既給孩子創設了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也能夠讓孩子感覺到,其實學習不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享受,學習不是一時的事情,而是終身的事情。

常跟孩子分享自己因為知識而得到的回報,比如更加受人尊重、更高的職位、更高的薪酬等,讓孩子懂得,知識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和物質的豐腴。

第三,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到人間來的天使,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始終覺得,三心是最重要的——愛心,細心和耐心。

作為父母肯定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這樣的愛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的愛可以是呵護備至,讓孩子時時刻刻感受到自己的包裹。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比愛心、細心更重要的是耐心。有的父母秉持棍棒教育,其實無論是打或責罵,都只是為了讓父母出氣,讓父母自己的內心好受一點。而且只是暫時好受一點,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更多有益的作用。

蒙田(Montaigne)曾經說過,在棍子下長大的孩子更加怯懦和固執。往往這種激烈的方式會在短時間內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長期來說,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人格的完善,都可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惡劣後果。

孩子可能會因為這樣而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是彷徨的、是無措的。可能會因為這樣激烈的方式,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表面上順著父母,心裡跟父母對著幹。

而且如果他覺得,這種方式真的能起到威懾作用的時候,它在人際交往當中也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向自己的朋友施加壓力,讓別人因為拳腳功夫聽自己的。

在今後的人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他也有可能,以父母的言傳身教為榜樣,對自己的子女拳腳相加,讓自己的子女在同樣的陰影當中長大一代又一代延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焦點

  • 開學季 你需要了解的幼小銜接教育
    開學在即,這些問題都會令家長擔憂。為了解我市幼小銜接教育培訓發展狀況,近日,筆者走進一家名為「銘文教育」的幼小銜接培訓機構,採訪了擁有10多年幼小銜接教育經歷的王老師。學習怎樣管理時間 有這個必要嗎?「孩子這麼小,有必要學習時間管理嗎?」面對筆者提問,王老師說,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最大的差異就是時間概念,小學階段,小學生不可以遲到、早退,否則,課程可能就跟不上。
  • 開學季 你需要了解的幼小銜接教育
    開學在即,這些問題都會令家長擔憂。為了解我市幼小銜接教育培訓發展狀況,近日,筆者走進一家名為「銘文教育」的幼小銜接培訓機構,採訪了擁有10多年幼小銜接教育經歷的王老師。學習怎樣管理時間 有這個必要嗎?提前學習一年級課程 這樣好不好?
  • 關於幼小銜接,這三位校長的觀點值得深思
    又到了一年升學季,將有一大批孩子告別幼兒園,走進全新的小學時代。為了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有些家長早早的給孩子選擇幼小銜接班。但是這樣的幼小銜接班,真的能幫助孩子很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嗎?為此,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幼小銜接要怎麼做?過來人分享經驗,建議家長看一看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9月份我侄女兜兜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她媽媽想給她報一個幼小銜接班,她爸爸則心疼女兒這麼小就要補課,結果兩個人因為有沒有必要報幼小銜接班吵了起來。
  • 幼小銜接很有必要,一年級端正寫字態度學習態度才會好
    看見頭條裡一年級有一些新生家長吐槽孩子寫字費勁,作為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母親談一談幼小銜接那些事。全文插圖是女兒剛讀一年級的書寫作業。現在教育部要求幼兒園的學前兒童不應該寫字,不應該提前教學,不可否認其實有些教育專家確實是煞費苦心想給孩子減負,但是統編教材啪啪打臉,一年級的教學難度相當於20年前的3-4年級,編教材的不知道減負?不敢。所以幼小銜接的擔子落在家長身上了。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是什麼?新一年父母要了解這幾點
    開學季就這樣來了,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上了幼兒園,該如何選擇幼小銜接的父母吧。不讓孩子上,擔心孩子在上小學各方面的不適應。讓孩子上,又擔心學得過多,在三年級會因沒學會聽課而拉下課程。關於幼小銜接,其實有這幾點想說。
  • 幼小銜接到底需不需要上?過來人媽媽告訴你
    今天在某個群裡,有位媽媽問了句「幼升小該報什麼班」,引起了踴躍的討論。媽媽們都在出主意「拼音」「寫字」「看圖說話」,這時,有位媽媽發言了,她說「如果上公立學校的話,不用上幼小銜接」。我在哥哥讀幼兒園大班時也煩惱過糾結過,身邊的同事也告訴我幼小銜接很必要,但最後我們也沒讓哥哥去上幼小銜接,因為…懶。而事實證明,是真的不用去上幼小銜接。我們給哥哥買了拼音卡,有空就教教他,我們教得不怎麼樣,他學得也不怎麼樣。哥哥的字認識得不少,不過不是因為他愛讀書,這些字都是他平時學唱歌時記住的。
  • 幼兒園開學仍是待定,「幼小銜接」無法迴避,「牛娃」養成有妙招
    2020年春季的幼兒園開園雖然已經有了眉目,有的地方已經開園,有的地方已經宣布了開園時間,但大多數地區的幼兒園開學工作仍然是沒有進展,但預計在5月中下旬幼兒園將迎來密集開園季,屆時孩子們將會陸續重返快樂的學堂。對待接下來的幼兒園開園,家長可能會出現態度不一的情況。
  • 幼小銜接,值得從幼兒園退學一年去上嗎?
    今年確實情況比較特殊,幼兒園這一期基本就等於沒上,但就算沒有疫情,成都有些小朋友最後一年時間是不在幼兒園上的,是在外面幼小銜接機構裡面度過的,就是所謂的幼小銜接全日制,也有人稱做學前班。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要問我,最後一年離開幼兒園出來上幼小銜接全日制有必要嗎?就我家妹兒去年幼升小的經歷來看,不推薦。去年還沒有全面鋪開「公民同招」,成都好的民辦小學只有30%的比例搖號,其他都是面試的。我呢,基本是公辦小學這條線的,因為娃5歲以前都是粗加工放羊派,也沒想過讓她去民辦被碾壓,所以幼兒園,就是上學耍,放學耍,開開心心過童年。
  • 開學一周,我發現這些才是幼小銜接的關鍵
    而對於我來說,今年這個開學季更是意義不同。是的,這不僅僅是後疫情時代的第一次正式開學,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姐姐告別了幼兒園。聆聽過來人的經驗 正巧,我有一個好朋友,她家孩子和姐姐是從小的玩伴,就讀的也是那所小學,不過比姐姐高兩屆。 最近每次兩個孩子見面,我總會當著姐姐的面問她關於學校的一些問題,姐姐聽著也會加入,問問這問問那,大人的說教對孩子或許是沒有吸引力,但同齡人之間的話題,小朋友往往會更接受。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也就此成為許多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一位朋友說,她家孩子在公立幼兒園上學,園方的教學就是「去小學化」的,基本不教孩子什麼文化課,一天到晚就是玩,孩子自己也開心。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過來人這麼說,建議家長慎重考慮
    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也就此成為許多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兜媽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家裡的孩子都快到學齡了,正在發愁要不要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的事情。她說,大女兒上幼小銜接的時候,每天沒有休息的時間
  • 幼小銜接教育到底有沒有必要
    非常有必要。看了題主的陳述,我覺得題主有的觀念是模糊的,或者說對教育知之甚少。你說:「……市面上的幼小銜接基本都是給孩子灌輸知識,所謂的培養孩子上小學的習慣應該是說說而已。目的還是為了迎合大多數家長的想法學各種一年級的知識。」
  • 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有必要補課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
    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有必要補課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高三是一個艱苦又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孩子能否考上一個理想大學的階段。其實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是因為當初高一,高二沒有把基礎給學好才導致高三了成績不好學習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而不並不是什麼都並沒有做就像考個好的成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你就是利用作弊提高自己的分數,要記得作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時候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把不好的給學好才是重要。那麼問題來了高三了孩子成績還不好有沒有必要補課呢?就給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幼小銜接有必要上嗎?審視當代教育「潛規則」,安全過渡幼升小
    秋天開學季,正是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時間,這個時期家長尤為緊張,不知道自家的孩子是否能夠適應小學的環境,新學校、新老師、新班級、新同學,孩子有沒有和其他孩子好好相處,有沒有受欺負,有沒有好好聽課……最重要的問題是,孩子跟得上小學的課程嗎?!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一、幼小銜接是什麼?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
  • 幼兒園還沒開學 家庭版幼小銜接如何打開
    故事 緩解幼小銜接焦慮,家長買來教材先學習 儘管教育部明確提出「零起點」入學,但往年這個時候,不少家長由於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於是將孩子轉到幼小銜接機構提前學習一些小學知識,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僅幼兒園開學時間至今沒有明確,被列入最後一批覆學清單中的培訓機構同樣也在等待中。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上哪種類型幼小銜接?看看小學老師怎麼說
    為了讓孩子能夠一上小學就馬上適應小學生活,不輸在小學的起跑線上,時下,幼小銜接班在培訓市場上非常火熱。我家孩子還有一年上小學,最近,無論是幼兒園家長還是身邊同齡孩子的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的事情。辰媽了解了一下,目前市場上的幼小銜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全日制幼小銜接班。這種幼小銜接班類似幼兒園的大班,有的就直接稱為「學前班」,在入小學之前的一整個學年的教育中,推行幼小銜接教育。
  • 廚房到底有沒有必要裝地漏,看看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別傻傻被騙了
    那麼廚房呢,廚房用水量沒有那麼大,為什麼還是有人裝地漏呢,廚房地漏真的能夠用到嗎?我家廚房到底有沒有必要裝地漏,看看過來人是怎麼說的。當初我家裝修的時候,我就堅持沒有裝地漏,然而生活中並沒有帶來任何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