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越說」娃「越故意」,結果上演無限死循環,4招教父母化解

2020-09-10 硬核媽媽


網上有過這樣一個調查: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長大的標誌就是「越來越習慣唱反調。」

相信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要孩子越不可以這樣,娃就越故意這樣,總是跟自己唱反調、對著幹,關鍵是還不能說,越說越故意,結果就陷入死循環中。


面對唱反調的孩子,家長苦惱不已

▶曉麗的女兒瑩瑩最近總是唱反調,之前她怕上幼兒園的女兒上火,於是每天都會給瑩瑩帶些水果。但曉麗最近發現瑩瑩書包中的水果,每天怎麼帶去的,放學就怎麼帶回來。

於是曉麗就對瑩瑩說記得吃水果的好處,但孩子就不是不吃,有時候還故意將水果都扔了,這樣曉麗苦惱不已。

▶梁女士的兒子很喜歡吃糖,經常背著父母偷拿家裡的糖果吃,梁女士看到後,就會大聲對兒子說不能吃糖,不然牙齒會壞掉!

梁女士不說還好,一說直接給兒子提了個醒,孩子趕緊把手裡的糖果都塞進了嘴巴裡,然後還用得意的神情看著媽媽,給梁女士都氣壞了。

相信很多家長都碰到這種情況,「越說」不讓做,娃就「越故意」做,總是跟自己唱反調,有時孩子就像脫韁的野馬,讓孩子跑慢一點,追不上,結果孩子反而跑得更快了!

家長和孩子這種情況,結果就上演了無限死循環,一個說教、一個不聽...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


為啥家長「越說」娃「越故意」?

1. 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學中的禁果效應:越是被明令禁止的事情,越能勾起大家的好奇心。

禁果效應也同樣適用於孩子,當父母對表示哪些事情越是不可以做時,就會越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越著急、越阻止,就會讓孩子感到越好奇,並且還會付諸行動。

2. 孩子想要引起關注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都有奶吃。

很多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就會不惜一切方式,比如用作妖、跟家長對著幹等方式,從而引起家長的注意力。

就算孩子被父母責罵了,娃也會覺得自己的目的達成了哦~

3.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1~4歲的孩子,正處在秩序敏感期。

在他們的嘴裡,最喜歡說的就是「不」字,其實孩子正在建議自我意識,所以會特別想證明自己,也吃產生了與父母的「對抗」的心理。

此時,如果家長越想要娃服從,孩子就會出現逆反心理,反而會更不聽話。


上演無限死循環,4招教父母化解

1)嘗試轉移娃的注意力

在父母的眼中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比如糖果不能多吃,不然牙會壞掉,而在孩子的眼中,則是糖很好吃,並不知曉糖是不可以多吃,這種錯誤的行為,孩子是沒有這個概念的。

所以在面對小孩子時,父母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今天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什麼遊戲?孩子的腦海中,就會出現玩耍的畫面,家長就可以趁機將糖果收起來,一起來化解。

2)給娃更多的選擇

父母都喜歡對孩子直接說出命令,但這種口吻會讓孩子的心理很不舒服,認為自己不被尊重,所以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選擇。

比如叫外面玩耍的孩子回家,父母直接說馬上回家,孩子一定是否定的,但父母給孩子兩個選擇,一個是馬上回家,一個是再玩10分鐘回家。

孩子一定會選擇後者,這樣既給孩子心理緩衝的時間,又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關鍵是孩子還會聽話哦~

3)讓娃有參與感

有些時候,孩子喜歡自己來做某些事,比如想要自己用勺子吃飯、自己洗衣服,這是孩子自主意識萌芽的表現,所以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參與其中。

而不是為了方便省事,而禁止孩子的某些行為,這樣孩子肯定會搶這搶那,出現不聽話的行為。

4)讓娃吃點苦頭

當父母制止太多時,孩子就會覺得很煩,所以有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讓孩子吃點苦,比如外面天氣很冷,孩子就是不穿厚衣服,那就給孩子穿她想要穿的衣服。

等娃感到真的很冷時,就會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第二天一定會換上厚衣服,有時候,適當讓娃吃點苦頭,也是可以噠。

歡迎討論

你家孩子經常跟你唱反調嗎?

相關焦點

  • 娃「越說越故意」,家長「越故意越說」,六招擺脫「死循環」
    導讀:娃「越說越故意」,家長「越故意越說」,六招擺脫「死循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越說越故意」,家長「越故意越說」,六招擺脫「死循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活寶」任誰都會頭疼不已。
  • 為什麼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3招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家長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故意要做。,結果剛去廚房一會兒,回來就看到滿地的碎玻璃片。,孩子怎麼說也說不聽,說多了孩子越是要跟你對著幹,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嘉誠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作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時常反思,不以錯誤的方式埋沒了孩子的成長成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
  • 父母越能「忍」,孩子越優秀
    大家都說,養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的是父母一點一滴地用心雕琢。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越能給到孩子更好的成長助力!《少年說》有一期,一個女生控訴父母「太寵自己」,將她養成一個「高商低能」的人。小時候,她吃飯不會用筷子,家長沒有教她怎麼用,就給她一個勺子。以至於每次吃飯,她都是只管吃,家人只管夾。這一用就用到了高二,導致她到現在都不怎麼會使用筷子。節目前幾天,她第一次試著自己倒熱水。
  • 越管越糟的第一叛逆期,學會這四招,教你平穩度過
    箇中滋味,也只有同樣為人父母的人們才能真正理解。那麼,這個越管越糟糕的「第一叛逆期」,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呢?想必很多家庭都上演過相似的一幕,孩子到了第一叛逆期,常常會一言不合就變得暴躁,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暴力壓制,往往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導致孩子情緒更加失控,越管越糟糕。
  • 偽勤奮,越學越累,越累越學,越學越累......
    類似的真人真事每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很難統計,有多少孩子,一年365天,基本無休。看似勤奮的學習模式,只會讓孩子疲於學習-補習-學習-補習......的循環之中。而毫無疑問,沒有效率的偽勤奮,看似很努力,實際上,不但提高不了成績,最終的結果也只會是越學越累,越累越學,越學越累......越學越沒有信心,越學越差!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瞎勤快
    家裡越亂,說明孩子的記憶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會很強,而這些特質正是現在孩子們所缺少的。其實在有孩子之前,家長對孩子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幻想,但是當孩子真正降臨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原來養孩子這麼難,尤其是孩子到了兩三歲的時候,簡直就是家裡的小惡魔,總是把房間弄亂不說,還不讓收拾,對此家長也是非常頭疼。
  • 孩子越被吵得厲害,跟父母越親近,怎麼回事?背後原因有些心酸
    一個幾歲的娃竟然想到遷戶口,還是很聰明的,現在的娃接觸的東西比較新,也比較快,更比較廣,所以教育起來更不容易啊。老一輩的家長教育孩子大都靠武力解決問題,有著棍棒下出孝子的流傳,不打不成器陋習。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越打,跟自己越親近,但是,孩子沒有生存能力,他們不親近父母,又能怎麼辦呢?
  • 孩子叛逆太正常,父母管教方式是關鍵,五招教會你化解小孩叛逆
    有這種想法的孩子估計經常被家長罵、挨訓,可能從來就沒有被表揚過,無論孩子做什麼,得到的結果都是批評。「既然做什麼都不對,那乾脆就和你對著幹,你說對或不對都不重要,我就是不聽你的,我就想看你們生氣的樣子。」孩子的叛逆有時候就是為了賭一口氣,可根本原因在於,經常被打擊之後,孩子已經不再期望,心裡剩下的只有怨恨,但家長們卻從來不明白。
  • 父母越覺得虧欠,孩子越索取,這種「虧欠」太危險了!
    父母越覺得虧欠,孩子越索取,這種「虧欠」太危險了!虧欠這個詞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是不存在的,作為家長只要做好自己,不能有這種想法。收到一位讀者媽媽的來信,一個三個月寶寶的媽媽,她在信中談到:自己身體虛弱,生產完後盡力補身體,奶水依然很少,寶寶剛滿月就斷了奶。
  • 中國式父母覺得帶娃太累?那是您不懂「4種懶」,越懶孩子越優秀
    導讀:中國式父母覺得帶娃太累?那是您不懂「4種懶」,越懶孩子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父母覺得帶娃太累?那是您不懂「4種懶」,越懶孩子越優秀!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不少網友看後感慨:「家長和孩子心態都很好,身心健康最重要。」「這個媽媽脾氣太好了吧,難怪孩子這麼陽光!」的確如此,換做其他家長,知道孩子又考這麼差,早就一巴掌甩上去了,哪裡還會笑得這麼溫柔?教育家楊詠梅曾說:「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狀態。」
  • 叛逆期就像「死循環」,越反抗孩子越強壯,家長要懂得去化解
    1.自我情緒失控很多家長最招架不住的就是孩子反反覆覆不聽大人的話,不讓做的事情提醒了好幾遍,自己都覺得心煩,可是孩子還聽不進去,如果家長再嚴厲一點,孩子的情緒,馬上就會爆發!越強調越叛逆,家長沒了耐心,孩子的好奇心也被磨沒了。就這樣,家長的焦躁情緒使得孩子也情緒失控了!
  • 孩子越管越難管?家長要避免深陷「墨菲定律」,可以試試這3招
    文章/熊二編輯/御姐孩子的教育問題讓許多家長都感發愁,時常感覺越是對孩子管束的嚴格,孩子就越是對其反抗的厲害,但是又不能因為孩子的反抗行為而停止對孩子的教育,這就造成了許多家長對於教育孩子時出現:越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要做,孩子越做,家長就越不讓孩子做,這樣讓家長感到心累的現象
  • 家長越懶孩子越棒,學會4種「偷懶」,孩子受益一生
    這樣「費力不討好了」的帶娃要不得,教你4種偷懶的辦法,家長越懶孩子越優秀。這可能都怪你像晶晶一樣的母親相信還有很多,這些家長們過度的去幹預孩子的成長,不讓他們幹活,每一步都替孩子決定。長此以往,養成了孩子的惰性和自私,認為這些事就應該是父母幹的,毫無感恩之心。
  • 孩子越管越皮?可能是家長沒有因材施教,換個教育觀念試試
    孩子越管越淘氣,可能是家長沒有找對教育方法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越來越好,所以在教育上也是盡心盡力,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甚至可以說是越教越皮。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家長加大力度,但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不僅適得其反還把孩子往自己不希望變成的樣子越推越近。可能本來只是不聽話,現在變成了主動搞事情,家長不僅心累,更重要的是擔心孩子將來的教育問題。
  • 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孩子越長大越叛逆,家長打罵都不管用,道理也聽不進去,這可把家長們愁壞了:自己家的娃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怎麼老是喜歡發脾氣?53%的家長這樣說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曾經有過這樣一則問卷:「問家長,當孩子們犯錯時,您第一句話會說什麼?」結果有超過53%的家長都這樣回答:「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好啊,又不會發脾氣,你要有人家一半就好了。」
  • 你越管孩子越不聽話!育兒專家:家長學會4招,孩子乖乖聽話
    但當孩子長大到4、5歲時,畫風突然改變,與原來的思想完全不同:孩子變得越來越調皮,搗蛋,還學會了回嘴,脾氣像一頭「倔強的小驢」。然而,父母越管教,孩子就越不聽話!這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那麼,今天小編就給父母點建議,學會這4招,孩子乖乖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