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知道的日本料理的10件事

2021-02-27 娜娜的日語教室



來了來了來了~~同學們,上課了~內什麼~今天娜娜先生的冷知識課堂開始,請同學們先把節操放好,轉心聽課昂~~


另外特別說明一下,裡面的冷知識點有一些是過去我自己寫的《舌尖上的日本》裡摘錄出來的,在微信號和知乎都有發表過。如果有看過的同學不要過來說娜娜老師抄襲自己了。。。都是我寫的昂都是我寫的昂~~所以也帶了過去文章的傳送門。

1,刺身裡的葉子是可以吃的

就是這種葉子,不完全是為了好看:

其實,這玩意兒就是我們常吃的紫蘇啊!!!


你一定會問:紫蘇不是紫色的麼??

孩子們你們造麼?紫蘇有兩個兄弟,一個是紫色的紫蘇,另一個兄弟是綠色的,叫做青紫蘇。


在日料中刺身和壽司裡面用的配菜一般是青紫蘇。在日本,叫做紫蘇(しそ)或者是大葉(おおば)。它的全貌就是下圖的這個樣子,在日本的超市也就這樣的青紫蘇按盒來賣。



吃的時候,先用筷子把壽司或者生魚片放在紫蘇上面,然後一起捲起來,再然後沾醬油或者芥末吃就可以了。一口咬下去你會發現紫蘇味道清爽,特別是中和了魚的油脂味道,頓時感到唇齒留香,之前的油膩感一掃而空,讓本來已經有些膩的胃口頓時又大開啊,好餓。

2,木魚花是金氏世界紀錄裡最堅硬的食物

木魚花的日文名叫做かつおぶし,估計說中文不一定所有人都能馬上想到是什麼,那麼同學們請看圖~~章魚小丸子或者日式炒麵吃過吧?上面撒的一層就是木魚花:


這時候你一定會說:娜娜老師,你逗我呢!!這怎麼可能是最硬的食物!老子舔兩口就化了!!


於是老師一個粉筆扔過去:憋縮話!
(sherry:演,繼續演。。。這輩子沒當演員委屈你了。。)

在木魚變成花之前,它是長成這個樣子的:


其實這個東西的學名叫做鰹節(かつおぶし),就是將一些海魚的頭部,魚鰭,腹部等油脂多的地方去掉之後,只剩下魚身,然後曬乾或者燻幹後製成的像船一樣的形狀的東西。看起來是不是好噁心。

在日本物資缺乏的時代,鰹節卻是一種很普遍的保存魚肉的方式。甚至講究的日本人也演化出根據魚的種類不同,而用不同的方式加工成為鰹節,所以也有了高級鰹節和普通鰹節之分。在江戶時代,鰹節甚至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人們小心而又精緻地在鰹節上貼上標籤,然後送給親朋好友。

這個就是傳說中金氏世界紀錄裡最堅硬的食物,從它誕生開始,這個記錄一直無人超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過,雖然能保存了,但是咬不動就是白搭啊!於是,勤勞智慧的人民,發明了一種吃它的工具,就是:


刨出來就是~~噹噹噹噹~~~


3,日本最高級的牛肉不是神戶牛肉,而是仙臺牛肉

日本的牛肉根據品質,分為1-5級,1級最低,5級最高。怎麼判斷品質呢?很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瘦肉裡面肥肉的分布和均勻程度。


看這張圖就知道啦,上等的牛肉,叫做霜降り(しもふり),意思是肉質就會像下了霜一樣紅白相間。


在日本很多牛肉,比如大名鼎鼎的松坂牛是1-5級的肉質全做的,所以在日本進店消費也需要看清楚賣的是幾級松坂牛,並不一定所有的松坂牛都是高級的。


而神戶牛肉則是4-5級的高級牛肉。


可是!!都不敵霸氣的仙臺牛,它是全日本唯一一種限定只賣5級牛肉的品牌。


在日本,一斤仙臺牛好的部位可以賣到上千元人民幣:


之前有文章專門寫過日本的牛肉,點擊這裡傳送。

4, 日本人不吃羊肉,但日本餃子裡的餡多是羊肉


日本的餃子是二戰時期,日軍佔領東北的時候,從東北傳到日本的。然而當時的日本人不喜歡吃水餃,愛上了煎餃。


當時在東北,是戰爭時期,所以物資很缺乏。當時沒有牛肉豬肉吃,所以大多數餃子都是羊肉餡的。

而後來在東北的日軍回到日本之後,把這個習慣也帶到了日本--吃羊肉餡的煎餃。


所以,即使日本人不吃羊肉,超市也不賣羊肉,但是正宗的煎餃還保留著吃羊肉餡的傳統。


5,天婦羅裡面不能包肉

天婦羅這個詭異的名字,本來也是來自於葡萄牙語témporas,是齋戒的意思。


因為葡萄牙人齋戒的時候不能吃肉,嘴裡淡出個鳥來,於是發明了這種把蔬菜和蝦放到麵粉裡炸的吃法。然後再日本開國的時候由傳教士傳入日本。


當時日本的江戶人民日子是很苦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重油的東西,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食物,並且以病毒傳播的方式擴散開了。

於是不明真相的群眾,就用「齋戒」這個詞來命名這種食物,根據音譯直接叫てんぷら。還一本正經地做了漢字來標明音譯,叫天麩羅。



天婦羅的普及文章娜娜也曾經寫過,請點擊這裡。

6,日本人不吃淡水魚

不僅日本人不吃,美國人也不吃。國外還有不少地方不吃淡水魚。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因為刺比較多。


在日本海鮮真的是爛便宜,不吃淡水魚的不好就是海魚沒辦法煲湯,所以日本的魚湯都是這麼清湯寡水的,跟鹽水差不多,好容易濃鬱點的,也是加了白色的だし(日本的一種醬料)調成的。

7,中華料理的川菜是二戰後,一個叫陳建民的四川廚師普及全日本的

日本比較普及的川菜甚至一些家常炒菜,比如青椒炒肉絲、麻婆豆腐、回鍋肉等等,原來都是日本的華僑在中華街上開的中華料理店自己做的,特點是做法不外傳,只通過傳統的收徒弟的制度來教學。

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個川菜的老闆,就是陳建民。


有一個神奇的機會光顧了他。

就是NHK要做一期關於中華料理的節目,陳建民被選上了。


他在裡面講解的各種川菜的做法,生動有趣,語言詼諧,於是轟動了整個日本,一下子就火火火火火了。神秘的中華料理做法幾乎在一夜之間爆紅,中華料理在日本的普及也不再靠師父帶徒弟,其菜譜得到普及,麻婆豆腐等配料迅速出現在超市裡。


中華料理成為了全民愛吃,全民能吃的家常料理。

就是他:

想了解更多中華料理的知識,點擊這裡傳送。


8,日本的除夕之夜要吃蕎麥麵,表示要跟過去做了斷

這個習慣的來源好冷啊,為什麼說蕎麥麵是跟過去做了斷呢?因為蕎麥麵是日本傳統食物中最容易咬斷的。
跟了斷是諧音。

啊好冷。

而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是江戶時代做蕎麥麵的商人增加蕎麥麵的銷量,編出來的。


阿嚏。。。。


9, 懷石料理其實最開始是寺廟裡抗飢餓的簡餐

懷石料理是有來由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修行的僧人,他又冷又餓,然後化緣到一戶人家,想要點飯吃。結果這戶人家也沒有吃的,為了緩解飢餓感,於是將一塊被火烤熱的石頭遞給了僧人,讓他放入懷中取暖。於是就稱之為懷石。

後來在禪修的時候也有僧人在懷中放入暖石來抵抗飢餓,持續修行。

再後來,就逐漸將聽道品茶之前的簡單輕食叫做懷石。


真正的懷石是這樣的:

想看更多懷石料理的知識,點擊這裡傳送。


10,日本拉麵是廣東和福建華僑普及給日本的

想想日本傳統的湯都是清湯寡水的,唯一不同的是拉麵的湯底特別濃厚。

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為什麼日本拉麵特別注意湯底,主要還是歸功於廣東人對湯底的重視,豬骨湯底風味濃鬱、雞湯滋味豐富,即使是可數的拉麵湯底,廣東人還是熬製得成為拉麵最重要的招牌一絕。後來,經過無數日本人和中國廚師的改良加工,最後才逐漸穩定形成了現在大家經常可以嘗到的日式拉麵。


無論那種湯底,都要熬到濃厚發白:


好了,覺得漲姿勢了記得轉發喲~~~


娜娜的日語教室

微信ID nanaclassroom

這裡,娜娜帶大家以玩樂耍賤的方式學習;我們直擊最辛辣的時尚日本文化!學至賤則無敵,你,並不是孤單一個人~

相關焦點

  • 關於日本料理,你應該要知道的10件事
    在日本,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生意。日本料理沒有過多的烹飪,也不會放很多調料,保留了許多食材最真實的味道。大多數人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吃的東西,尤其會在日本食物的準備、消費和欣賞上花很多心思,被日本料理所迷住。
  • 在日本生活真不容易!讓在日本的中國人感到不可思議的10件事
    不論是到日本旅遊,或是居住在日本,應該都會對於日本的一些事情感到不可思議吧。這次金時訪問了在日本生活8年,歷經留學與就業,定居於東京的中國女性,分享她在日本生活時感到最不可思議的10件事與她的真實體驗。
  • 見證日本開國的中國人:不關心美日交涉,吃不慣日本料理
    見證《神奈川條約》籤訂的中國人1854年1月,江戶灣再次出現了黑船龐大的身影。一年之前,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裡的艦隊來此要求幕府開國,幕府沒有正面回應。如今黑船再臨,艦隊規模更大,佩裡放話,如果天皇的代表不來接受國書,那麼他就要率軍登陸,親自把國書投到天皇面前。
  • 日媒:日本料理已逐步走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日餐已經並非只是一陣熱潮,而是逐漸成為中國人飲食生活的一部分。「每周都會吃1次日餐。我覺得很好吃,在家裡也經常吃秋刀魚、金槍魚、天婦羅和味噌湯」,廣州的日本料理店「創·和食伊呂波」裡,來吃午餐的楊先生這樣說。他在附近的銀行工作,當天和3個同事吃了一頓美味的日式炸雞套餐。日式炸雞套餐(48元)是該店最熱門的午餐菜單,約3成客人都會點。
  • 日本料理為啥在中國沒有市場?看看日本的一日三餐,你就知道了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於食物的處理有著屬於自己的見解和詮釋,每一個地方由於受到歷史文化的薰陶,再加上口味追求的不一樣,各地都有著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對於美食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每個地方的元素文化都有著濃厚的地域色彩。
  • 日媒:「餃子王將」退出中國,「中國人不接受日本餃子味道」
    日媒:「餃子王將」退出中國,「中國人不接受日本餃子味道」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編譯 2014-11-07 19:43
  • 去了日本旅行,我們才知道的10件事
    ,但很多日本人的習慣,我們中國人也是去了才知道,今天簡單列幾條不去日本不知道,去了才覺得稀罕的事情,大家權當看個樂呵。2、公交巴士會鞠躬日本的巴士,在停車時,會通過調整氣壓泵將上下車一側降低大約10-15公分,方便乘客上下車,所以從後面看,日本的公交車停車時是歪著的,好像鞠躬等待乘客一樣。不過我國現在的公交車也越來越先進了,小霓的家距離宇通汽車所在地就很近,宇通的公交車現在已經相當高級了,發達國家都搶著買。
  • 國人崇尚的高檔日本料理,在日本卻無人吃,日本網友:你們不會吃
    國人崇尚的高檔日本料理,在日本卻無人吃,日本網友:你們不會吃!三文魚這個詞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雖然很多人可能並沒有吃過三文魚,但是三文魚的名聲卻是非常大的。三文魚刺身是日本的一種高級料理,這些年來在我們中國非常受歡迎,在我國的一些高級日料餐廳裡邊三文魚刺身就被作為一種招牌菜。
  • 惜緣,日本料理中的匠心
    原標題:惜緣,日本料理中的匠心 「看到食物,你們會想到什麼?」在上海大學舉行的中日飲食文化交流會上,日本料理大師柿澤一氏先生如此問道,透著微微笑意。片刻的寂靜之後,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雙手,身體帶領我感知與食物的一切關聯。」
  • 注意:日本料理和中國菜式的區別竟然在這!你們知道嗎?
    雖然中國的菜式在表面上看起來不如日本料理更加吸引人,但是中國菜式的味道也是與眾不同的,因為中國人的烹飪食物的方式技巧和別人不同,所以中國的菜味也是很棒的。那麼為什麼中國的菜式看起來很糟糕不美觀呢?這也是中餐文化的一部分嗎?為什麼日本料理如此精緻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小知識吧。
  • 關於日本料理的10個知識點,你知道嗎?
    在日本,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生意。日本料理沒有過多的烹飪,也不會放很多調料,注重保留食材真實的味道。很多吃貨朋友們都對日本食物的準備、食用和欣賞上很感興趣,被日本料理所迷住。
  • 來到中國後 老外說中餐沒有日本料理精緻?沒有儀式感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的飲食文化也是十分強大的,在吃這件事情上,中國人可是沒有半點馬虎的,在我國,最主流的菜系就已經有了八種之多,這還不包括各地的著名小吃,如果你也是一名吃貨的話,那麼生活在中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們的中華美食也是吸引了許多外國友人的支持捧場,很多第一次人來中國一次
  • 很多中國人都沒有吃過的日本的中華料理?!你又吃過幾種?
    前些日子一部《舌尖3》再次呈現了中國料理的博大精深,日語翻譯是「舌で味わう中國3」,很多日本人看到這些之後都表明非常嚮往中國料理。我們都知道,在很多國家都有唐人街,在唐人街中最耀眼的當屬「中華料理」了。在日本並不是只有一個「唐人街」,東京池袋的中華街在日本可謂是家喻戶曉,除此之外,橫濱的中華街也是旅遊勝地。日本距離中國非常的近,其文化也深受中國唐文化的影響。
  • 在日本爆紅的「中國菜」,其實連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吃過嗎?
    但是你知道在日本爆紅的「中國菜:嗎?這些菜連中國人都不知道,你吃過嗎?一、天津飯:一聽名字,還以為是天津的美食呢!其實並不是,這道菜是在日本非常受歡迎中國菜!可能很多天津的朋友都不知道這一道的菜的存在吧!天津飯即蟹肉炒蛋蓋飯,是日本中華料理的一種。和天津的鍋塌做法相似,但是不能證明鍋塌和天津飯之間的關係,所以才被歸為日本中華料理。
  • 日本有「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哪個正宗?一字之差有大不同
    日本街巷裡還林立著許多不同的「中華料理」店鋪,這些店鋪大受日本人歡迎,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在日本的中華街上又有另一種「中國料理」店,你們知道其中的不同嗎?而餃子則指代煎餃,並非中國的水餃,至於炒飯,經常看日劇或動漫的朋友一定知道,日式炒飯一定要扣成半圓球型,有的甚至還有淋上一層芡汁。
  • 日本料理大師親自做龍蝦刺身,看著挺不錯,中國人:吃不起
    對於生活在日本當地的朋友們來說,每天吃得最多的食物就是海鮮,所以說還是非常的不錯。小吃貨們,你們是不是非常非常喜歡吃海鮮呢?日本料理大師親自做龍蝦刺身,看著挺不錯,中國人:吃不起。雖然說國內海鮮市場裡面有很多海鮮,但是這些海鮮大多數都是非常的小,吃起來肯定是不過癮。但是當你去到日本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地的海鮮非常的多,而且還非常大的呢,就好像是今天要給你們介紹的彩色龍蝦。
  • 日本料理的成長歷史
    1.燒鐵板即食料理。大家圍坐在又大又平的鐵板周圍,煮熱騰騰的鐵板,然後抹油,放原料燒熱,廚師當場工作,煎地壇。日風格的鐵板是更高檔的日本料理。吃的時候天婦羅果汁,蘿蔔泥,檸檬,外表脆甜,可能是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日本料理。10.酢物醋酸可以和涼菜一起搭配,放入烹飪店後,大醬湯前開胃,避免飯後油膩的感覺。海鮮的醋酸往往添加薑汁或辣根粉來緩解腥味。盛器更深的碗,亞龍。
  • 夏天去京都旅行必須要做的十件事你知道嗎?
    夏天的京都是最好的季節,雖然因為地處盆地,所以天氣會酷暑炎熱,但有些事也只有到了夏天才能看到體驗到。那麼你知道來到京都一定要做的十件事是什麼嗎?第二件事 在三十三間堂被千手觀音圍繞在120米的本堂內,以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排列著1000座千手觀音像,而這千尊佛像面像皆不相同,令人嘆為觀止!但要注意,殿內不可以拍照。
  • 日本料理「中看不中吃」?
    日本菜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追求原汁原味。中國菜講究的是烹飪的技巧,把平白無奇的幾個原材料,通過巧妙的烹飪技巧,使之成為一道美味。而日本人吃的是原材料是否新鮮,對於如何加工倒不在意。或者說日本人認為越是加工,就越消磨了原味,檔次就越低。日本人希望在原汁原味中體會一種微妙的境界。不過在咱家看來,其實是日本古代地小民寡,想做美味也做不出來的緣故。
  • 背著洗衣機翻越喜馬拉雅,中國人不知道的事,卻被日本電臺發掘
    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曾有一群人背著洗衣機翻山歸家,這件事很多的國人都不知道,還是日本一個節目將搬上熒幕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被稱作「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以東的區域屬於中國,一部分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享受著喜馬拉雅山帶來的優越饋贈。喜馬拉雅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保護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受外來族人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