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錢新規7月實施 機構嚴查跨境交易真實背景

2020-12-16 網易財經

(原標題:反洗錢新規7月實施 金融機構嚴查跨境交易真實背景)

業內人士強調,總體而言,隨著《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任何無法證明資金合法來源、或難以證實資金出海實際用途的跨境大額現金轉帳交易都將被從嚴查處。

跨境大額現金轉帳交易的反洗錢監管序幕即將開啟。

去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第3號,下稱《管理辦法》),決定從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管理辦法》相比以往反洗錢監管規定的最大變化,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將自然人大額現金交易報告標準從原先的當日單筆或累計交易(包括現金繳存、現金支取、現金結售匯、現鈔兌換、現金匯款、現金票據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現金收支)人民幣20萬元以上,調整到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報告標準維持不變;二是要求金融機構新增建立與完善交易監測標準、交易分析與識別、涉恐名單監測、監測系統建立和記錄保存等;三是新增非銀行支付機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等機構履行反洗錢監管義務。

此外,非自然人銀行帳戶境內和跨境的大額轉帳交易額度超過人民幣200萬元或等值20萬美元外幣;自然人銀行帳戶境內大額轉帳交易規模超過人民幣50萬元或等值10萬美元外幣;跨境大額轉帳交易超過人民幣20萬元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也需要向相關部門報備。

反洗錢監管全面收緊

記者多方了解到,為了落實《管理辦法》規定,銀行的實際執行標準十分嚴格。

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資銀行合規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銀行內部規定若境內個人每月向境外轉帳額度超過1萬美元,需向銀行出示具體的消費證明;否則銀行可能會關閉個人帳戶,並將相關信息匯報給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相關部門。

「即便部分銀行尚未要求出示具體消費證明,不排除他們未來會對相關帳戶進行抽查,若個人無法補繳消費證明,同樣會面臨關閉帳戶與信息匯報風險。」他透露。

另外,該人士介紹,針對企業對外投資併購貿易所涉及的跨境大額轉帳現金交易,銀行會要求企業出示詳盡的貿易投資收購合同等相關材料,即便有些企業在自貿區設立自由貿易帳戶(FT帳戶),銀行也必須了解該企業的客戶、業務等,在盡職調查三大操作原則的基礎上,先對跨境資金流動進行反洗錢核查。

多位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透露,部分反洗錢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的銀行甚至會適度削減當月換匯額度,避免企業或個人通過銀行尚未察覺的灰色通道換匯出境。究其原因,相比境內大額轉帳現金交易,跨境金融業務的反洗錢監測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不少企業或個人會利用部分國家反洗錢監管體系漏洞,採取各種灰色通道將資金轉移出境。

為此,央行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構建客戶名稱檢查(NC),交易監控(TM)、銀行流水單監控(SM)、審慎調查(DD)與客戶洗錢風險再分析等監控模塊,完善反洗錢監管體系,甚至建立反洗錢分類評級進行「獎罰」。

「若銀行在反洗錢分類評級得到A以上,或許能獲得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有效降低合規操作的成本投入。」一位不願具名的股份制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透露。

業內人士強調,總體而言,隨著《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任何無法證明資金合法來源、或難以證實資金出海實際用途的跨境大額現金轉帳交易都將被從嚴查處。

銀行積極完善反洗錢監測資料庫

以往,銀行主要通過跟蹤資金流向與資金歸集方向,對螞蟻搬家式的資金跨境轉移加大監管力度。然而,部分企業和個人很快找到了新的灰色通道。

「這些企業、個人抓住的,就是一些國家反洗錢監管相對薄弱,無法與國內銀行實現全面的帳戶信息共享。」一家國際會計事務所糾紛協調及審查服務合伙人透露。所幸的是,這類操作正變得漸行漸難,原因是這些資金最終流向歐美發達國家,而後者正在加強對反洗錢監管薄弱國家資金跨境流動的監管。

一位中資企業駐中亞某國分支機構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此前企業總部打算從中亞國家帳戶劃撥一筆閒置美元資金給美國帳戶,用於海外投資收購。沒想到整個流程耗時大半年,因為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對這筆資金開展反洗錢核查,要求中資企業提供最詳盡的資金來源合法性材料,以及海外投資收購文件。

「若相關材料存在漏洞,這筆資金可能被美國金融監管部門直接罰沒。」他透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有些運作資金跨境轉移的帳戶持有者開始轉變策略,利用本國語言拼寫手法的多樣性設立不同帳戶不斷騰挪資金,但國內銀行缺乏識別高風險帳戶的資料庫,難以及時將這些關聯帳戶全部識別出來。

多位銀行人士坦言,這需要外部力量的協助,幫助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資料庫建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也注意到,央行對此持支持態度。今年5月,央行發布的《義務機構反洗錢交易監測標準建設工作指引》明確,相關金融機構可選擇自主開發、共享開發或市場採購等方式建設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監測系統,但無論採取何種開發方式,開發前應當在監測標準設計等方面提出適合本機構的監測系統建設需求,開發完成後,監測系統能有效滿足監測標準運行的數據需求。

「其實,我們反洗錢監控體系的部分資料庫,也是從外部採購的。」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透露。

在他看來,這種做法有三大好處,一是幫助銀行儘快建立相對全面的、用於識別高風險帳戶的資料庫,對涉嫌洗錢的關聯帳戶資金流向進行實時跟蹤;二是外部專業機構能開展員工培訓,比如幫助銀行培養針對不同國家語言習慣來辯別可疑帳戶的數據分析師等;三是及時更新高風險帳戶信息,很多涉嫌洗錢的企業、個人一旦發現自己洗錢帳戶被「曝光」,就迅速對帳戶進行重命名,或更換帳戶註冊地點進而逃避監管。因此資料庫需要不斷更新,才能讓他們無處遁形。

加快制訂比特幣管理辦法

儘管金融機構紛紛構建全面的反洗錢監控系統滿足《管理辦法》要求,但比特幣的意外崛起,讓他們發現了一個潛在的「漏網之魚」。

具體而言,由於比特幣尚未被很多國家納入金融監管範疇,不少企業、個人便在國內買入比特幣,再到境外出售套現,順利將資金轉移出境。

「甚至有些企業、個人還利用槓桿融資買入比特幣,再通過境內買、境外賣的方式,實現更大規模的資金非法轉移出境。」一位銀行合規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直言。一旦這些大額資金流向海外,多數用於海外置業與投資金融產品等,但這是國內換匯規定所不允許的外幣使用範疇。

該人士坦言,當前銀行主要對存在比特幣跨境買賣的個人或企業帳戶進行資金流向監控,一旦發現其中部分帳戶存在洗錢嫌疑,迅速向外管局相關部門匯報。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借比特幣買賣轉移資金出境的企業、個人都會借用他人帳戶操作,導致相關反洗錢監管難度加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針對比特幣交易暗藏的洗錢與高槓桿融幣融資風險隱患,央行正在加快推進位訂比特幣管理辦法,其中包括關於比特幣交易平臺的管理辦法,以及比特幣平臺反洗錢規範操作流程。

「市場傳聞這些管理辦法最快會在6月份公布。」一家比特幣平臺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為此他們已經要求參與比特幣交易的國內企業、個人實名制註冊並提供本人銀行帳戶進行交易,便於監管部門對比特幣交易資金跨境流向進行反洗錢監管。

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透露,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也紛紛未雨綢繆,按照《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跨境支付業務進行反洗錢監管。畢竟,隨著跨境電商業務規模迅速壯大,不排除某些個人、企業通過虛構海外購物清單,將資金轉移出境。

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前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設定兩條不能觸碰的經營紅線,一是嚴格遵守備付金管理相關規定,二是反洗錢監管需要合規操作。

機構看盤

  • 標準一旦建立了之後,大多數時間並不用總管著市場。

    查看投顧

百戰經典

  • 此種戰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
  • K線是分析和判斷行情走勢最基本的技術指標。學會看圖,賺錢不再難!

    查看投顧

牛人論股

  • 在這個市場裡,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
  • 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任萬順_NF5229

相關焦點

  • 第三方支付轉帳50萬要上報 第三方支付機構須履行大額交易報告義務
    (原標題:第三方支付轉帳50萬要上報 反洗錢監管力度加強)今年起,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5萬元以上的現金收支大額交易也要上報了。同時,私對私、私對公款項劃轉跨境超過20萬元、境內超過50萬元也將被嚴控。所謂大額交易,是指用戶通過金融機構或支付機構發生的達到央行規定的大額金額的交易。
  • 央行調整大額交易報告標準 跨境轉帳報告標準為20萬元
    明年7月1日以後,這一標準將下降至5萬元。昨天,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該辦法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並規定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額跨境交易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 央行:自然人客戶20萬以上跨境轉帳需報送
    央行出臺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新規  大額現金交易報告標準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 自然人客戶20萬元以上跨境轉帳交易需報送  ⊙記者 高翔 ○編輯 浦泓毅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
  • 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新規實施對個人無影響
    新修訂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下稱2016年3號令)已於7月1日起正式施行。多位銀行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這是人民銀行從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角度對金融機構提出的新規範和新要求,個人不需要做額外申報,個人每年5萬美元的便利化購匯額度和交易流程不受任何影響。
  • 明年1月1日起個人單日跨境轉帳超20萬要上報央行
    原標題:明年1月1日起第三方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大額交易要上報央行個人單日跨境交易超20萬要報送央行元旦之後,個人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單日現金收支達到5萬塊錢以上,或境內轉帳50萬元,亦或者跨境轉帳20萬元以上
  • 第三方支付納入反洗錢範圍 大額交易報告起點降至5萬元
    大額、可疑交易管理新規徵求意見,銀行人士稱大額交易報告起點降至5萬對市民影響不大  今年正值《反洗錢法》頒布十周年,而同樣執行了十年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也有了新變化。
  • 人民銀行就《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答問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第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日前,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管理辦法》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管理辦法》的出臺背景與主要意義是什麼?
  • 互金反洗錢新規:監管升級 有效規範金融體系風險
    互金反洗錢新規:監管升級 有效規範金融體系風險 原標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1日訊 昨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 自然人跨境轉帳人民幣20萬元以上 銀行需做大額交易報告
    30日,中國人民銀行對外發布了《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並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比如,自然人通過銀行機構利用現金或轉帳方式向境外匯款1萬美元,則辦理業務的銀行機構需將此交易作為大額交易上報。對自然人客戶「人民幣20萬元以上」的大額跨境轉帳交易報告標準是《管理辦法》的新增標準。
  • 便利結算、優化投融資管理 跨境人民幣迎新規
    原標題:便利結算、優化投融資管理 跨境人民幣迎新規  跨境人民幣迎新規。1月4日,央行官網披露,央行、發改委、商務部、國資委、銀保監會以及外匯局等六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 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規將於2月4日起正式實施。
  • 反洗錢反恐怖融資 銀保監會籤出1號令涉12類金融機構
    7、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分支機構應當符合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審查條件。8、銀行業金融機構申請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的,收購境外金融機構的,應當具備健全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內部控制制度。
  • 反洗錢小常識
    4.客戶身份識別是我國反洗錢法律制度的強制性要求,是金融機構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客戶向金融機構提供的身份證件必須真實、合法、有效,請您主動配合金融機構進行客戶身份識別。    5.不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否則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非法活動、協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成為他人金融詐騙活動的「替罪羊」。
  • 7月新規來了,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醫食住行」和剁手網購!
    7月的第一天,將開啟2020年的下半年,一大批新規也將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事關你的口罩、車子、票子,以及買買買趕緊一起來看看吧。」正式落地7月1日起,全國範圍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國五排放標準輕型汽車,進口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排放標準。
  • 淺談反洗錢可疑交易客戶識別與風險防範
    一、事件經過  2019年7月11日,該機構在維護有效戶及核實公轉私交易數據時,發現某公司自2019年4月8日開立帳戶後,交易異常頻繁。自2019年6月17日至2019年7月15日一個月的時間轉帳筆數多達3000筆,但交易金額不大,均為幾千至幾萬元的交易,資金當日轉入,當日轉出至其他帳戶,交易渠道均為電子渠道匯入,網絡轉帳轉出,交易對手若干。法人電話無法接通,提示為空號。7月14日網點組織人員到註冊經營地址調查,發現經營地址非本公司經營地址。綜合上述情況,懷疑該公司利用空殼公司帳戶轉移資金。
  • 反洗錢監管加碼!第三方支付公司隨行付今年兩度遭罰
    而這已是隨行付今年第二次因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遭處罰,今年1月,隨行付重慶分公司因違反有關反洗錢規定的行為,被處以170萬元罰款。反洗錢監管正在升級。2018年7月,央行反洗錢局連發四份通知,加強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工作。今年2月21日,《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正式發布。
  • 首信易支付收1600萬大額支付罰單,涉違反清算規定及反洗錢法
    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公示行政處罰信息,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 「易智付科技」)因違反清算規定及反洗錢法等行為被罰沒1599.5萬餘元、兩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44.5萬元罰款,合計罰沒1643萬餘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日期為8月16日。
  • 保監會「分類控制」反洗錢風險
    1月8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不僅明確了保險機構洗錢風險的評估指標體系、確定了風險評估及客戶等級的劃分流程,而且有針對性地規範了相應風險的分類控制措施和管理保障措施。
  • 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0日訊 為規範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切實預防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並於今日公布。
  • 2月25日起,這樣轉帳將嚴查!
    7、基本戶只能開一個,匿名帳戶和假名帳戶將無容身之地!8、企業銀行結算帳戶,自開立之日就能辦理收付款業務。9、涉及可疑交易報告的帳戶,銀行將按照反洗錢有關規定採取措施,核實違規的,嚴肅處理。該帳戶後續辦理變更、撤銷業務也由核准制調整為備案制,無需經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核准。2018年6月11日起,江蘇泰州市和浙江台州市作為試點地區,已經開始實施。而在2019年底之前,將推行到全國範圍。
  • 明起二手房交易執行新規:銀行貸款或將繳更多稅費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近日,不少房產中介在朋友圈轉發關於二手房交易的新規,即從3月1日起四大行正式實施新政,貸款金額按照網籤價、評估價孰低原則執行,建議未打網籤的趕緊在2月28日前打完。記者從成都一國有銀行個貸部和房產中介處證實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