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智慧餐飲,很多人想到的是掃碼點餐、自助點餐等功能。在餐飲場景的前端——點餐環節中進行無人化,可以減少人力成本和點餐出錯機率,為餐廳節省三到五成的成本。據美團點評統計,中小型餐廳飯館使用自助點餐(包括掃碼點餐)等方式,每年可節省二十萬元的人力成本。而且,自助點餐等簡易點餐方式,也能節省部分的培訓成本,降低人員流失的影響,店員不用面對複雜的收銀作業系統來進行點餐,而且將操作全部交給顧客。
自助點餐除了節省人力成本,還能提升顧客對餐廳的評價和好感度。顧客點餐總希望能得到快速的反應。當某顧客多次召喚店員,而店員還在忙於記錄隔壁桌的點單,就會消耗掉該顧客的耐心,影響復購率。
據艾瑞諮詢發布《2018 中國新餐飲消費行為趨勢研究報告》,當顧客召喚店員超過三次都沒得到回應,就有50.8%的消費者會選擇放棄用餐。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無接觸也成為餐廳的標準規範。像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配送等,都可依靠自助點餐、自助送餐等智能手段來實現。
如果說智慧餐廳是點餐、收銀的無人化,那麼進一步的發展又會是怎樣呢?近日,碧桂園宣布進軍智慧餐廳,推出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應用在智慧餐廳上,進一步實現餐廳的無人化。
另外,現在無論在餐飲行業還是零售行業,刷臉支付也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它可以幫助店家和顧客實現「刷臉即會員」。刷臉支付收銀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與後臺資料庫對比,識別會員,並根據顧客的消費喜好、平均消費客單價進行個性化推薦,形成私域流量和會員數據沉澱。
智慧餐飲也許沒有想像中的天馬行空,而是可以應用在實際場景中。例如常用的掃碼點餐、自助點餐都可以通過一臺智能收銀機實現,加快點餐效率,提高翻臺率,減少傳統點餐記帳易出錯的機率。另外,智能進銷存、外賣接單、團購核銷、線上線下營銷、智能分析報表都成了智慧餐廳和智能收銀機不可或缺的功能。
據預測,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將突破5萬億元。在增加營收和客流的同時,利用無人點餐、自助點餐等智能手段,保障餐飲人力充足,又達到人力平衡,讓精簡的人手做更人性化的服務,提高就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