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悠悠。今天終於輪到後印象主義藝術的另一位大師——幾乎人人都耳熟能詳的梵谷了。提起他,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是他失去左耳後的自畫像呢,是仿佛能把人吸進去的《星空》呢,還是滿屏熱情似火的紅色的《向日葵》呢?無論是什麼,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作品和故事,將儘可能跳出大家對梵谷以往的認知。
並非天生是畫畫的料
梵谷全名文森特·梵谷,他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他年輕的時候曾被家裡塞去商行做經紀人,但他相信自己受到宗教的召喚,很快放棄了經商,做了傳教士。但由於他不善言辭,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上都不斷受到打擊。梵谷絕望之際,才開始拿起畫筆,在繪畫中尋求心靈的安慰。
1880年後,梵谷開始到荷蘭、比利時和巴黎學畫,在此期間他遇到了畢沙羅、德加、修拉、塞尚等印象派、新印象派大佬,加之在法國興起的藝術運動,畫風因此受到他們的影響,調色板不再含蓄暗沉,變得越來越明亮。此後他便長期在法國一個南方小城創作,而他的弟弟提奧在巴黎做畫商,給他提供穩定的生活來源,讓他安心畫畫。
瘋狂而壓抑的咖啡館
1888年,梵谷創作了下面這幅《夜晚的咖啡館》。大家先仔細觀察這幅畫,是不是覺得整幅畫都充滿了紅色和黃色兩種明亮甚至有點「熾熱」的顏色呢?在昏黃的燈光下,酒客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小酌,仿佛這一喝就是永遠,雖然看起來是很平常的畫面,卻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
我想要用紅色和綠色表達可怕的人性的熱情。在這裡有人想要毀滅自己,變得瘋狂,甚至犯罪。
這是梵谷在給提奧的信裡些的,再看回這幅畫,裡面站在撞球桌邊上的人像是店主,他像是一個幽靈,而傾斜的撞球桌好像下一秒就會衝出畫的邊緣。在這幅畫中,梵谷表達了一種孤獨、瘋狂的感受。他用濃烈的色彩和充滿力度的筆觸表達自己喧囂著的情感。他甚至把色彩從顏料管直接寄到畫面上,大大增添了藝術的表現力。
用明亮的色彩反映心中的火焰
梵谷居住的這個小城陽光充足、溫度適宜,他在這創作了《藝術家的臥室》、《向日葵》等著名作品。這些色彩明亮的畫是他受到了日本版畫的影響,裝飾性極強,它們同時運用強烈的色彩對比製造了強烈的情緒效果和緊張感。
也許在我們的靈魂中有一團火,但沒有一個人前來取暖。——文森特·梵谷
明明是色彩鮮豔而明亮的畫,看了之後卻給人一種緊張壓抑的感覺,仿佛畫中所有事物都在叫囂著「我很孤獨」「我想被理解」,梵谷的作品總是讓人感同身受,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星空》創作自療養院
想必大家對《星空》都不陌生。它是梵谷在絕望之際自願住進療養院時畫的一幅作品。
在這幅畫中,梵谷進一步運用了表現性的方法,他畫的不再是夜色下的天空,而是他自己的情感,他自己的內心與天空的對話。仔細看,畫中的整個宇宙都在旋轉,大面積的深藍色顯得平靜而又壓抑,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梵谷自殺時,年僅37歲。他一生經受的苦難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描述清楚的,他一直在不被理解、被欺負的環境中和連自己都不認可的自己作鬥爭,因而他想通過畫畫宣洩情感。他的作品像是他將他的情感燃燒後塗抹上畫板一般,濃烈、壓抑而震撼人心。
我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觸不到蒼穹上的點點星光?莫非人類可以通過死亡之路,去往那一片繁星?這麼說來暮年的安詳離世,該是朝著星海的徜徉的漫步吧!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作品和故事,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