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到孤獨的時候,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2020-10-13 跟著Yummy學營養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環境易使孩子養成孤獨的性格,不愛講話、也不愛與人交往。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成員的百般寵愛,尤其是家裡的老人容易溺愛孩子。

長期以自我為中心,使他們難以客觀地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與他人的交往關係上,往往表現得過於敏感或處理不當。專家認為,小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經常陷入緊張的人際關係中,就會非常容易產生孤獨、寂寞、自卑和疑慮等感覺。當然,孤獨不僅是獨生子女獨有的心理問題,每個人不管小孩還是孩子經歷過孤獨的感覺。

當下的居住環境、網絡等也助長了孩子們的孤獨。在同一個樓裡單元的鄰居,大家幾乎很少聯繫,缺少鄉村那種親密的鄰裡關係;另一方面網絡世界又非常具有吸引力,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設備,孩子可以方面地進入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在這裡有他們喜歡的動畫片、遊戲等內容,這又更加劇了他們在真實世界中與別人的疏離。

另外,孤獨感也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必然表現。一方面,孩子自認為已經長大成人了,竭力想擺脫對家長的依賴,不願意再被當作小孩,並且希望別人尊重、理解他們;另一方面,由於他們獨立生活能力還很差,又不得不依賴家長的幫助。孩子與人交往、社會化的需求進一步增強了,而需要的性質也有所變化。他們希望被理解、被尊重,開始更多地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開始有了秘密、自我交談的時間也有所增加,在與人交往時變得不那麼坦率,即使是面對親近的人也有所保留。他們不僅難以與長輩溝通,在同齡夥伴之間也不容易找到真正「心心相印」的知音,因而常常感到不被人理解,在心理上便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孤獨感。


那麼作為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物質上的需要,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無論平時工作多忙,都應該抽空陪陪孩子,聽聽孩子的心裡話,哪怕孩子不願意說,多說一些關心的話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大的安慰,孩子會因此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能感受到父母愛的孩子是不會輕易陷入孤獨中的。而如果孩子長時間地經受著孤獨,就可能形成性格上的缺陷,甚至患上抑鬱症。

1.家長要糾正自己的一些錯誤觀念,有些家長會在無意間為孩子的交際設置很多障礙,比如,告訴孩子不和成績不好的同學交朋友、年紀還小不要跟異性交朋友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管家長有多愛孩子,都切忌事事為孩子代勞,而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必要的時候可以故意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增加生活經驗,提高抗挫折能力,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坎坷,這有助於減少孩子自閉抑鬱的概率。

3.注重孩子情商的培養。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一個孩子僅僅學習成績優秀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並讓別人接受自己,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4.引導孩子正確地交朋友。有時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從朋友身上學到一些壞的習慣,但是在和孩子提出來的時候,也要講究時機和方式,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朋友。可以首先了解下孩子的想法,問問孩子在這個朋友身上學到了什麼、他哪方面比較強、不喜歡他的哪方面等等。然後家長再抓住機會,和孩子一起來分析和朋友的相處之道。

參考書籍:《兒童行為心理學》 牧之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學英語的時候,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當孩子學英語的時候,家長應該做些什麼?你可能會說你的英語不太好,我能做些什麼呢?只能給孩子報一些好的英語輔導班啊。關於報英語輔導班,咱們這篇文章只說:在需要的時候報一個適合自己的英語輔導班還是可以的。其他有關英語輔導班的咱們以後的文章再說。咱們這篇文章主要說的是:當你自家的孩子學英語的時候,你在自己的家中應該對自家的孩子做些什麼。尤其是當你自家的孩子還是小學生或者幼兒園的時候。(當然中學生也不衝突、不矛盾)
  • 上饒●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還有些心大的家長認為「貴人語遲」,金口難開;不用擔心,說啥心裡都明白著呢,誰誰家的兒子,兩三歲才會說話,不照樣上大學。其實,造成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寶寶語言發育的那些事情!
  • 孩子在家舞蹈練習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些什麼輔助練習
    不少家長給孩子報舞蹈興趣班或培訓課的時候,都面臨一個問題:課時太少。這就需要孩子在家的時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練習,而家長在孩子練習的時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做些什麼才能輔助孩子進行練習呢?孩子的確是去練習了,但是過程「慘不忍睹」,孩子敷衍的完成了家長的「條件」,但是練習效果收效甚微。
  • 在培養孩子人性這方面,家長在家庭又做了些什麼呢?
    在培養孩子人性這方面,家長在家庭又做了些什麼呢? 常常有人領著孩子來找我這樣的臨床心理醫生商量,在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告訴我,他為了撫養孩子是多麼地盡心盡力。還有人告訴我,他從孩子那裡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為什麼會有這種付出和回報的偏差呢?
  • 青春期孩子內心抑鬱且孤獨,父母可以做什麼?
    一、孩子的孤獨是成長的需要不清楚這位讀者是如何發現孩子內心孤獨的,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在父母面前話少了,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同伴交流,所以需要先清楚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具體的事情,讓這位家長有這樣的感覺。關於抑鬱,是否是去醫院有診斷出這樣的症狀呢?還是自己猜測。
  • 孩子不自信,面對孩子的個性缺點,媽媽們應當做些什麼呢?
    作為媽媽,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個性優良,然而大多數孩子往往遇到困難就退縮、失敗過一次就懷疑自己、對別人的錯誤總是吹毛求疵……面對孩子的這些個性缺點,媽媽們應當做些什麼呢? 小麗的數學成績很差。一天晚上,小麗在做一張數學卷子,其中有3道應用題不會做。爸爸給她講了一遍,她沒聽明白,又講了一遍,她還是沒聽懂。爸爸有些不耐煩,於是媽媽又過來為女兒講,講了很長時間,小麗才終於弄明白這道題怎麼做了。但是,晚上睡覺前,小麗卻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說我怎麼這麼笨呢?那麼簡單的題我都不會,我覺得活著一點都沒有意思。」聽了女兒的話,小麗的媽媽很著急,怎樣才能讓孩子自信起來呢?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父母能做些什麼
    還記得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班裡大多數小朋友都哭得稀裡譁啦的,看著真讓人心疼…很多家長都圍在窗口和門口看著自己的孩子,心裡很不好受,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唉,哭幾天就好了,都是這麼過來的。因為大多數孩子都在哭,所以家長心裡也感到一些平衡,狠狠心就走了…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哭是很正常的,有的孩子整整哭一學期,甚至更久…有沒有人想過孩子在這樣的狀態下感受到的是什麼?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能做些什麼
    孩子到了青春期了,大多數家長可能會面對孩子由於逆反而引發的親子關係矛盾。那麼家長們怎麼做才能夠和一起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呢?3.委婉的糾正孩子的錯誤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不要過份的指責與強調,可以委婉的向孩子提出,給孩子留有餘地。事實上,在成年人的人際關係中亦是如此何況對敏感的青春期少年呢。很多家長總是急於糾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錯誤,給孩潑孩子冷水。殊不知,在這個階段越這樣做,可能孩子的逆反情緒越強。4.學會聆聽當問題出現時,家長可以先提出問題,然後注意聆聽孩子的想法。
  • 孩子跳樓不能只讓學校和老師負責,我們家長該做些什麼?
    雖然可能會遇到些不開心的事,遇到一些不負責的老師,但總歸來說,回想起學校生活,我們大部人還是滿滿的幸福感。為什麼現在一說起來學校和老師,都充滿著惡意呢?孩子為什麼沒能完成學業導致掛科,甚至補考時用作弊的方法來試圖矇混過關?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動向,提前幹預,也不至於會有這樣的後果。小學生更是如此,作為整天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是否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呢?家長稱平時孩子經常受到老師的刁難和責罰,但並沒有去深入了解和關注。是否去了解孩子被責罵的真相?有沒採取了什麼有效的措施去緩和下師生關係,或是教導孩子放鬆壓抑的心情的方法?
  • 孩子住校,家長能為孩子做點什麼?(轉貼)
    孩子住校,家長能為孩子做點什麼?請相信,這些我都理解,我能理解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煩惱,理解您除了思念和擔憂不能為我們做什麼,理解正是這種不能做什麼的「清閒」成了您最重的負擔和煎熬。我想,你愛孩子,一定願意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一切。可是,我想,給孩子再好的禮物,也不如把自己變成一個懂交流、會學習、有度量、會賞識的好父母,不是嗎?
  • 一味地寵溺孩子其實是害孩子。家長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更扯的事兒還在後面,孩子的爸爸在賠償的時候,只賠了一條安全繩!! 呵呵!別再拿「小」說事兒了。其實,,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必然站著一個熊家長。他們的熊行為,都是家長放任的結果。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說孩子小,只能讓孩子產生我小我做錯什麼都沒有關係的錯誤理解,這樣做對孩子不是愛,而是傷害。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作為一個好家長,要做孩子的協助者、支持者、引導者。
  • 流感帶來感冒,發熱和咳嗽,面對流感家長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雖然孩子發熱是在正常不過的小病,但是在特殊期間,這些小病足以讓人心生忌憚,所以在最近換季時節,家長一定為孩子做好保暖,防止孩子感冒發燒。2,發熱普通發燒是怎麼引起的呢?為什麼要做好保暖呢?原因就是發燒是因為身體受到了冷空氣或是病毒,身體會本能的調動一部分的氣血和免疫力去抵抗風寒。
  • 家長們如何為孤獨症孩子選擇幼兒園?
    ;4.普通學校是否願意接收孤獨症兒童;5.普通學校和老師是否了解孤獨症,能否給予理解和關照;6.孩子班級的家長會不會有意見,能不能接受。所以在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因素。01園方的態度 有的輕度的自閉症孩子,沒有明顯的行為問題,或者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幹預,具備較好的能力,可以考慮試著去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
  • 心理老師說:哪有什麼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
    我覺得沒有什麼逆反的孩子只要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家長朋友們不妨想一想,在你的過去經歷中哪些人的話你更願意聽呢?絕對是那些理解你的,讓你欽佩的人更容易影響你,而那些你看不順眼的、心煩的人說的話你本能的就想抬槓!如何理解孩子,可以從讀懂孩子的孤獨開始。
  •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家長除了催促+怒吼,還能做些什麼?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家長通常的做法就是提醒,催促,發怒三部曲:先是提醒,這時候家長的語速適中,情緒正常;發現孩子推了不動,就開始反覆催促,這時候嗓門加大,語速加快,心情開始煩躁;見孩子還是在那兒磨呀磨,尤其是孩子顯露出不滿或反感,家長的嗓門就更大了,升級為衝孩子怒吼。這樣的過程在無數家庭中無數次循環上演,但孩子的拖拉問題始終無法得到解決,反倒是親子關係越來越僵,孩子越大越逆反。
  • 老師家長能為受地震驚嚇的孩子做什麼
    她介紹說,從一般情況來看,70%有創傷經歷的人即便沒有經過任何心理輔導,也可以在半年或幾年後自然痊癒;而另外的30%,則會在心理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從創傷發生的一瞬間一直延續到幾十年之後,一部分會表現為抑鬱、疲乏、驚恐、焦慮、酗酒、失眠、進食障礙等症狀。
  • 在孩子的社交中,父母能做些什麼?
    然後我就著急了,替她想了好幾個辦法,比如向楊小小表達自己不喜歡她生氣,比如不和她玩了去和別人玩等等,但似乎沒有什麼效果,她都不置可否地轉移到了別的話題。我甚至想要去找她的班主任,請她來引導一下,讓小孩子間不要這麼容易生氣。後來我冷靜了下來,她再沒有說這個事情,我也沒有進一步的行動了。但這個小引子卻一直讓我思考:父母究竟能為孩子的社交做些什麼?
  • 家長能為孩子的融合教育做什麼?
    ,能不能在普校順利融合。所以入讀普校,不僅自閉症兒童要做準備,家長也需要做好長期的準備。還有就是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的期待。這種期待不單單只是家長對孩子在普校的期待,應該是包含對孩子整個未來的展望。融合教育促進了特殊兒童的社會化發展和社會功能的改善,同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融合教育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平等、尊重、接納、包容的思想。家長能為融合教育做什麼?
  • 校園霸凌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那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日益見諸報章的霸凌事件,讓每一個家長都提心弔膽。即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霸凌,又擔心他可能霸凌別人惹出事端。而作為家長,不能(也不應該)每天陪著孩子,可以了解些什麼,又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這個問題呢?  01 霸凌是什麼?
  • 臨近中高考,為人父母的我們,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慢慢地走向人生中最重要的中考,高考,然後邁向人生輝煌……作為家長,您肯定會說:「考試、學習,是學校是老師操心的問題,我們能為孩子做什麼,只是空擔心罷了。」其實不然,作為孩子的強大後盾和守護者,在這可以影響孩子人生的兩次考試來臨時,為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為了孩子的努力而不懈努力,幫助孩子掃清面前的一切障礙和問題,讓孩子們能心無旁騖,滿懷信心地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