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觸達10萬用戶!大學生的社交電商長啥樣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價值超過1000元的商品,199元就可以買到,還可以成為一個社交電商平臺的會員。」類似的說法在近一周內迅速在大學校園中傳播開來。

事實上,這是新的社交電商平臺麥店(My店)的玩法。和目前一些平臺的用戶群體不同,它要撬動的是「年輕態人群」,這或許有機會為行業帶來一個「增量市場」。

年輕人的社交電商來了

據悉,麥店是由校園O2O生活服務平臺俺來也孵化的社交電商平臺。根據官方介紹,麥店是一個「專注於年輕人的社交零售空間」,核心價值是「好物好價好分享」,希望實現「以進貨價消費,人人都是經銷商」。

麥店App啟動頁相關頁面

據觀察,麥店是一個綜合電商平臺,商品覆蓋食品飲料、個護美妝、服飾內衣、家電數碼、箱包配飾、品質生活等多個品類,還包括視頻平臺會員、知識付費產品等。其會員制同樣具備「自購省錢,分享賺錢」的特點,不過具體玩法和同類平臺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麥店App商品分類相關頁面

億邦動力了解到,麥店採用的是邀請制,用戶需要輸入邀請碼才能看到App中的內容。進入App後,購買199元的會員禮包即可成為會員(禮包由標註市場價299~1599元的幾套商品組成,包括旅行箱、網紅手錶、進口零食等)。不過,該會員資格的時效為一年,並非終身制。

會員禮包及購買相關頁面

成為會員的用戶便有了開設個人店鋪的權力。在開店頁面選擇小店的標籤(如女性時尚、男士運動、愛宅少年)後,平臺會自動分配100個相關商品到會員的個人店鋪,會員可以在店鋪管理頁和分享商品的操作頁面,選擇任意商品加入到自己的店鋪中。而後,既可以將個人店鋪和商品頁面分享給好友,也可以生成對應的小程序碼將圖片分享出去。

店鋪標籤選擇頁及My店(會員個人店鋪)頁面

據了解,麥店會員在平臺中可以看到所有商品的會員價格,以達到自購省錢;而在分享促成銷的過程中,會員可以獲得兩方面收益:銷售佣金(商品售價*佣金率)和經銷收益(銷售價-會員價)。其中,當商品已被加入到個人店鋪中,又以普通用戶能看到的商品售價賣出時,即可獲得經銷收益,如購買者同樣享受會員價,則只會獲得銷售佣金。

此外,App中有說明,如直邀會員在平臺消費,上級會員也可以獲得部分提成,但具體比例並未明確標註。

商品分享及對應收益頁面

校園新零售的升級版

俺來也創始人孫紹瑞告訴億邦動力,麥店並非一個單純為瞄準社交而生的平臺,而是由俺來也的發展「自然進化」而來的。

據悉,俺來也近年來一直專注於校園新零售業務,其中一個與麥店強相關的業務便是寢室便利店——每個寢室樓都有一個便利店店長「土地公」,他們在俺來也平臺訂貨、囤貨,再銷售給宿舍學生。但這樣的模式讓身為學生的土地公面臨著幾個問題:墊資、囤貨、銷售半徑小。

在銷售端,俺來也已經和包括維維、蒙牛等在內的多個共同開發了100多款IP產品,在各傳統渠道進行銷售。品牌定製的經驗讓孫紹瑞看到,好的產品其實成本價很低,但經過層層分銷之後,觸達消費者的價格就變貴了。

麥店的出現正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做小生意的學生再也無需墊資囤貨,商品也可以減少分銷層級,以「好價」到達消費者的手中。

孫紹瑞表示,麥店採用的是和品牌直籤或與品牌授權的一級代理合作的模式。在「輕模式」的運營下,麥店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低價銷售、薄利多銷」。而之所以麥店可以實現「超低價」,有幾方面原因:

(1)供應鏈積累豐富。包括校園直營O2O超市、俺來也品牌館、IP產品等,近5年的零售運營經驗讓俺來也積累了很多快消品的經銷權限,合作了400多個覆蓋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品牌,包括李寧、森馬、索尼等。

(2)品牌和平臺讓利。品牌方為了觸達到年輕人群願意讓出部分價格,而背靠已經盈利的校園零售業務,麥店也願意將部分選用高質量物流(京東物流)的費用代攤到平臺自身的毛利中。

(3)價格控制嚴格。麥店在進貨後加價方面有上限,(會員價)會控制在6%以內,讓用戶享受到對比全網品牌旗艦店最低的價格。

(4)獲客成本低。依靠大量校園兼職人員運轉的校園新零售業務,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麥店的獲客成本。目前,俺來也擁有日活超過1萬的學生配送員「西遊俠」和日活超過3000的「土地公」。

孫紹瑞透露,今年6月開始,俺來也會陸續將通過傳統渠道銷售的100多款IP產品回收,將麥店作為其獨家渠道。不過,IP產品只會作為麥店整體商品結構的一個補充。未來,麥店的選品原則還是「年輕人喜歡的商品」,只要是年輕喜歡的品牌、爆款都會引入,不過總量會控制在5000個SKU左右。

目前,麥店的商品入駐是平臺模式,待積累到足夠的數據,出於對客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麥店也會考慮將部分爆款產品買斷入倉。此前,俺來也的IP產品已經藉助京東物流設立了總倉,而這也會為未來麥店買斷商品提供倉儲支持。

孫紹瑞強調,麥店今年內的目標是,吸引10萬名付費用戶,完成500萬註冊量,成為國內大學生和年輕態社交電商的「頭把交椅」。

年輕化的社交電商怎麼玩

試運營一周至今,麥店App已經積累了超過2萬個用戶,3000多個店長,麥店小程序觸達用戶已經超過10萬。而麥店App用戶平均每天的停留時長約為40分鐘,日均登陸達7.5次 。

孫紹瑞透露,麥店和其它社交平臺面向的人群不同,而面向年輕態人群,麥店的運營其實遵循了一些特有的理念,也採用了一些特有的方法。

「不美的、不年輕的東西不要上。」——這是孫紹瑞對麥店商品團隊的要求。據介紹,在麥店商家的商品必須滿足潮、酷、文化(帶有文化屬性)、內容(有傳播力)、品質五個特點,即便入駐的商品沒有同時具備這五點,也會稍作包裝,讓它們變成符合麥店調性的樣子。

「未來,My店不止是一個賣貨的地方,更是一個個性的舞臺,成為一個彰顯個性的個人空間。」他透露,未來,店主的麥店主頁中,不止會包含商品,還會有音樂清單、電影清單、直播、足跡以及分享生活消費經驗的「麥說」等版塊,這些功能麥店2.0版本中就會有所展現。

在他的預想中,每個麥店店主都會擁有一個彰顯個性的小程序,分銷商品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很多年前,想要開店的年輕人會開一個淘寶店,未來會是麥店。」孫紹瑞如是說。

「社交電商的本質絕不是拼團和砍價。」在孫紹瑞看來,社交電商是零售發展的必然產物,更逃不出「社交」和「電商」兩個關鍵本質。其中,社交的作用是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減少傳統渠道的層級,用新的方式去連接人與物,讓利給消費者。而電商在該模式中的本質也沒變,「電商平臺需要的品類多、價格好、物流保障,每一樣都不能少。」

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判斷麥店發展能力的唯一標準就是「復購率」。「只要把這些差異點做好,消費者就沒有理由不來買。」孫紹瑞表示,未來,麥店會在技術上幫助店主提升復購,比如根據積累的數據為店主推薦商品。

「沒有長遠的補貼和低價,一切的商業戰爭到最後都是模式之戰。」他堅信,傳統電商平臺和社交電商平臺所需要的商品並無差別,因為在不同場景中用戶需求並沒有變化,不同平臺的差異只是價格、服務、物流速度。但其中的價格,絕不能依靠補貼,要靠商業模式去實現。

相關焦點

  • 社交電商供應鏈應該啥樣?貝店這樣說
    近年來,社交電商平臺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背後的起盤團隊卻似乎都是同一批「僱傭兵」。「真正做社交電商的就那麼一批人。」多位社交電商從業者都得到了一樣的結論,這意味著搶到並留住小b是平臺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2019年初,貝店會員數量超過了5000萬。
  • 一年突破5000萬註冊用戶:社交電商如何打造增長新動力?
    社交電商市場快速發展,隨著流量紅利逐漸耗盡,如何突破天花板,尋找新的突破口是當下的發展難題。 社交電商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而某品牌一年內突破5000萬註冊用戶,到底是怎樣的模式帶來如此大的增量,他們又是如何進行流量運營管理的?
  • 社交電商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社交電商平臺?
    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達20605.5億元,較2018年的12000億元,同比增長71.71%;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從業(店主)規模為4800萬人,對比2018年的3033.2萬人,同比增長58.24%;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用戶規模為7.13億人,對比2018年的6.08億人,同比增長17.26%。
  • 想做社交電商?先學會獲取用戶信任——大千生活
    想做社交電商?先學會獲取用戶信任——大千生活社交電商這個風口,被說了很久,隨著這些年,淘寶、微博、微信、直播、抖音......等新玩法的崛起,時代的發展和技術變革,讓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有了顛覆性的改變,正是這些改變造就了無數風口。
  • 理想中的智能家庭長啥樣?
    小米公司廣告銷售部總經理陳高銘未來客廳,智能物聯大屏將成為家庭的中心人們理想中的智能家庭長啥樣?隨著AI、雲計算、5G等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IoT設備的不斷增量,我們仿佛可以窺探明天客廳生活長啥樣。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洞悉電視與客廳的發展過程?今天的OTT價值幾何?
  • 專注穆斯林用戶!這家社交電商A輪融資825萬美元
    聚焦一個細分用戶市場,最終成長為獨角獸的例子,在電商行業並不罕見。 印尼的社交電商平臺Evermos,專注於基數龐大的穆斯林用戶市場,成立一年多,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認可,最近完成了825萬美元的A輪融資。
  • 友拾惠:社交電商為何成大學生兼職首選?
    時間靈活,符合大學生兼職意向     近幾年,移動社交紅利愈加凸顯,作為一個新興、熱門的行業,社交電商用戶規模迅猛增長,社交電商平臺數量在不斷快速增加,各社交電商平臺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長。作為移動社交網絡界的新生代,大學生是童年時期就被網際網路化的一批人,他們對於社交電商這一新鮮事物既有挑戰,也能夠快速接受,更容易了解社交電商玩法。友拾惠社交電商「人人皆可參與」的模式,通過提供靈活兼職就業的方式,吸引了眾多大學生參與進來。
  • 抖音賣貨一掃光買啥先看小紅書 達人引領,社交電商又一春
    數據顯示,從今年初到6月底,小紅書日活躍用戶從300多萬猛漲至840.6萬,多數是女性,越來越多的「95後」們持續湧入。消費能力強且樂於分享的「達人」買家們在小紅書應用上描述購物使用心得,比如寫一則護膚品筆記,會從膚質分辨說到產品具體使用、搭配和感受;另一類用戶是有購物需求卻面臨選擇困難的群體,在小紅書社區圍繞「買什麼」「從哪買」「多少錢才值得買」等問題展開討論,互為「顧問」,每天社區都能產生超過100萬個贊。而所謂「好貨」有不少正是由小紅書商務拓展團隊從這些討論裡挑出來,繼而在電商平臺上銷售。
  • 淘小鋪不是社交電商
    單從用戶角度來看,分享賺佣金的模式,容易讓人把淘小鋪和社交電商平臺聯想到一起。 不過,只要分析平臺的整套運作邏輯,就能發現淘小鋪與社交電商平臺的本質區別。 01.避之不及的「社交電商」頭銜 但凡一定規模的平臺,從去年開始都對「社交電商」一詞避之不及。淘小鋪也不例外。
  • 數字泰國2019|泰國網際網路/社交媒體/手機/電商分析 - 雨果網
    泰國數位化總概況數據統計顯示:泰國總人口6924萬,城鎮化人口佔50%,人均1.33部手機,網際網路用戶5700萬,社媒用戶佔總人口的74%,泰國10個人種就有7個人會在移動端使用社交媒體!泰國網際網路泰國網際網路用戶5700萬,90%的人每天都會使用網際網路,8%的人一周至少一次,2%的人一個月至少一次!泰國網際網路網速 泰國平局移動端網速17.58MBPS(有這麼快嗎?), 移動網際網路連接平均速度的年度變化高達29%!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大大倉」以微信小程序為入口,又有過去大批成熟電商玩家在供應鏈、倉配和物流等方面積累的完善而系統的前車之鑑,因此它具備迅速崛起,大刀闊斧革新的條件。「大大倉」通過打通品牌或品牌授權商的庫存API,共享正品低價優質貨源,再通過小程序搭建品牌特賣平臺來觸達消費者。過去很多App在微信打開後需要跳轉,而小程序依靠月活10億的微信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打開運行。
  • 小紅書小程序產品分析:社交電商的新探索
    一、社交電商由於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迅速發展,移動端電商行業日漸成熟,以及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傳統電商行業所顯現的瓶頸,依託微信小程序發展加速的社交電商行業,未來將維持較高增速,規模不斷擴大。社交電商用戶注重商品質量,年輕且較喜歡購買好友分享的美妝、服飾等。
  • 快看| 小紅書上線內測產品「小紅店」 ,要做社交電商?
    記者 | 王付嬌3月12日,小紅書開始做社交電商的消息傳來。小紅書旗下社交電商平臺「小紅店」上線。小紅店搭載於微信小程序中,用戶可通過微信帳號登陸。小紅店重視通過微信分享進行的社交裂變。通過分享生成的小程序頁面,用戶可直接進入購買頁面。根據小紅書方面的信息,小紅店是一個單獨的小團隊運作,目前還處於內測階段,暫時沒有推出的具體時間。
  • 人、貨、場重定義,鬥貨構建社交電商零售新生態
    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了十多年,如今,流量逐漸枯竭,而基於私域流量的社交電商卻火了起來。相比傳統電商,社交電商肩負著「新零售」的推廣責任,因此也被人稱作「社交新零售」。鬥貨搭建商家和用戶高效溝通的信息系統,全面展示商家和產品信息,整合上下遊及社交資源,通過一鍵分享精準觸達用戶,無限制添加好友(用戶),線上24H提供諮詢和服務。優質精品好貨社交電商平臺從貨源終端廠家處拿貨,廠家正品保障,去掉中間環節,價格低。
  • 社交電商 | 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根據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35歲~44歲居民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與10年前相比,上升了10.1%。
  • 社交電商|什麼樣的推廣模式才能扼住用戶需求的喉嚨?
    本文筆者將以消費醫療服務為例,講述:如何明確用戶需求,抓住用戶需求痛點來制定電商推廣策略?在開始文章之前,首先解釋兩個概念:一什麼是社交電商?二什麼是消費醫療服務?區別於淘寶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綜合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打造了一個新的從「貨」到「人」的商業模式,一個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團模式,充分利用熟人(亦有陌生人)社交圈,低價獲得某款商品。拼團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另一種社交電商是以雲集、環球捕手、達令家等為代表的代理模式。
  • 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社交電商,如何走下去?
    根據《深網》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內相應規模較大的以社交驅動的電商平臺有拼多多,雲集,有贊,微盟,禮物說等超過10家。一些以微信小程序著手的小型社交電商更是數不勝數,不完全統計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金額已經超過200億元。《2018年中國移動社交電商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社交電商自2013年出現後連續五年高速發展。
  • 從本質上看,傳統電商與社交電商有何不同?
    傳統電商為何會在與社交電商的battle中敗下陣來?社交電商是否具備長遠發展的潛力?是否會像傳統電商一樣被崛起的新秀擊敗?以下,筆者將從本質上對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進行對比,探析傳統電商與社交電商的現狀與未來。
  • 豪享拼、拼多多、雲集,社交電商的三種模式有何不同?
    社交電商的發展,未來又會怎麼樣?02都說社交電商是未來的趨勢,但社交電商跟其他電商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呢?我們想想看,淘寶有5億多用戶,但微信有10億多用戶,剩下那五個億去哪兒了?他們為什麼不去淘寶?你有沒有想過,有些人連名字都打不出來,怎麼去中心化電商平臺購物呢?
  • QuestMobile: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春季大報告 2461萬下沉用戶 606萬...
    別小看這1700萬、30%的用戶時長增長,這可是一場用戶習慣,甚至是社會結構的變革: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用戶減少714萬(回老家、待返程等因素),三、四、五線城市則增加了2461萬,顯然,剛好是移動網際網路大盤增加了1700萬,那麼這1700萬人是什麼結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