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M. Tour|計算機科學家裡的頂級化學家

2020-12-11 初中化學大師

James M. Tour教授,一名有機合成化學家,目前擔任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T. T. and W. F. Chao領銜化學教授,計算機科學教授,同時還是材料科學和納米工程、小旋度研究所和納米碳中心教授。

1981年,James M. Tour在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獲得化學學士學位;1986年,在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E. Negishi教授指導下完成有機化學博士研究;1986-1988年,在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與Barry M. Trost教授進行金屬有機化學方面的博士後研究;1987-88年,他跟隨Barry M. Trost教授搬到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作為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進行有機化學方面的研究。

隨後,他到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化學與生物化學系從事了11年的研究工作,1999年,Tour教授加入萊斯大學。

Tour教授的領域:

有機化學、材料科學、高分子化學、納米醫學、綠色碳研究、石墨烯、納米技術、K-12教育推廣。

他的科學研究涉及面非常廣,包括:納米電子學,石墨烯電子,氧化矽電子、綠色碳研究採油和環保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石墨烯光電,碳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二氧化碳捕獲、水分裂H2O2,水淨化,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合成修改,氧化石墨烯,碳複合材料,儲氫,碳支架,用於醫療應用的納米級抗氧化劑和藥物輸送載體,以及單分子納米機器的合成,其中包括分子馬達、納米管和機動潛水單分子納米機器。他還制定了阻止化學恐怖襲擊的策略。對於大學預科教育,Tour為K-12納米科學教育開發了NanoKids概念,並為中小學教育開發了Dance Dance Revolution和Guitar Hero科學包:SciRave),後來擴展為基於Stemscopes的SciRave。SciRave項目已經成為德克薩斯州最廣泛採用的補充科學教學的項目,目前有超過450個學區和4萬名教師使用它,有超過200萬名學生下載。

Tour迄今發表了700多篇研究論文,擁有140多個專利系列,H-index =144,總被引頻次~100,000(谷歌Scholar)。

根據其發表論文的影響力,2019年在700萬科學家中排名前0.004%。

2020年,他成為了皇家化學學會的一名成員。

2015年,他進入了美國發明家學會。

2019年,Tour被TheBestSchools.org評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50位科學家」之一

2014年被Thomson Reuters Science Watc網站列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頭腦

2014年「信息、複雜性與推理」特羅特獎獲得者

2014年6月,希伯來大學戴維斯女士客座教授

2013年,Tour被《R&D》雜誌評為「年度科學家」

2012年,他獲得了萊斯大學喬治·r·布朗優秀教學獎

2012年獲得美國化學學會ACS納米講座獎

2011年6月,希伯來大學戴維斯夫人客座教授

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院士。

2009年,根據湯森路透的出版物引用指數調查,Tour被評為過去十年世界十大化學家之一

Tour教授還榮獲了非常多的獎項:

2009年休斯頓技術中心納米技術獎

2008年獲得了費曼實驗納米技術獎

2008年因開發碳納米管增強彈性體獲得了美國宇航局太空法獎

2007年因其在有機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了美國化學學會頒發的亞瑟·c·柯普學者獎

2007年喬治·r·布朗優秀教學獎的獲得者

小時代雜誌的創新者獎2006年

50納米技術簡報納米創新者獎2006年

Tour關於納米管的論文是2005年美國化學學會所有文章中點擊率最高的期刊文章,並被《生活科學》列為2005年所有科學論文中第二具影響力的論文

Tour教授與企業:

Tour教授是NanoJtech Consultants, LLC的創始人和負責人,為潛在投資者進行技術評估。Tour教授的智慧財產權為幾家公司的成立奠定了基礎,這些公司包括:

Weebit(氧化矽電子存儲器)

Dotz(石墨烯量子)

Zeta Energy(電池)

NeuroCords(脊髓修復)

Xerient(治療胰腺癌)

LIGC Application Ltd.(雷射石墨烯)

Nanorobotics(分子納米醫學)

Universal Matter Inc.(US)(flash石墨烯合成)

Universal Matter Inc.(Canada)(flash石墨烯合成)

Roswell Biotechnologies(分子電子DNA測序)

Rust Patrol(緩蝕劑)。

Tour教授還擔任許多兼職: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頂級化學綜述期刊ChemicalReviews編輯

南卡羅來納州數學和科學會顧問

國防分析研究所國防科學研究組

化學/納米研究部門國防科學委員會

商務部新興技術和研究諮詢委員會

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競爭給予更新委員會

他還積極為幾個與國防有關的問題提供諮詢

Recent Publications

1)Laser-Induced Graphene

2)Light-Activated Organic Molecular Mot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3)Enteral Activation of WR-2721 Mediates Radioprotection and Improved survival from Lethal Fractionated Radiation

4)How to control single-molecule rotation

5)Gram-scale bottom-up flash graphene synthesis

評述

從他的專業出身而言,Tour教授是一名有機合成化學家。但是從他的研究領域與成就而言,更應該說其是一位集大成的教育家。他現在擔任的頭銜(不僅是領銜化學教授,還是計算機科學教授、機械工程與材料學教授)到拓展的領域(傳統的有機合成到金屬有機、高分子化學,石油到綠色碳、石墨烯,進一步拓展到納米材料、醫學等等),彰顯著Tour教授強大的研發與拓展能力。

相關焦點

  • 「大家」James M. Tour | 計算機科學家裡的頂級化學家
    Tour教授,一名有機合成化學家,目前擔任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T. T. and W. F. Chao領銜化學教授,計算機科學教授,同時還是材料科學和納米工程、小旋度研究所和納米碳中心教授。1981年,James M.
  • 全球計算機TOP100頂級科學家:今日頭條馬維英入選
    來源:TechWeb6月28日消息,近日,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18年計算機科學與電子領域頂級科學家排名。微軟、谷歌等企業多位科學家入選,國內唯一入選TOP100的產業科學家為今日頭條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馬維英,全球排名第86。從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全球排名前1000的頂級學者來看,科技企業中,微軟與谷歌分別以25位和13位入選學者位於前列,Facebook、蘋果、百度(美股BIDU)均只有一位學者入選整體的1000人榜單,今日頭條有兩位科學家入選。
  • 計算機領域頂級科學家、學術會議、期刊影響力排名(附國內排名)
    項目地址:http://www.guide2research.com/頂級科學家以下是全球計算機領域傑出科學家的列表,其通過 H-Index 分值進行排列,以下僅顯示影響力前十的研究科學家。其中最右邊的一列為他們在整個計算機領域內的 H-index 分值排名計算機科學 Top Scientists H-index 排名(中國)根據 Google Scholar Metrics 的標準,在頂級科學家類別中美國佔了 938 位,因此該排名完全是按照 H5-Index 值排列。
  • 計算機領域頂級科學家全球最新排名發布:張宏江位列第32名
    計算機領域頂級科學家全球最新排名發布:張宏江位列第32名 微信公眾號「機器之心」 2017-08-06 14:54
  • 世界前1000名頂級計算機科學家名單出爐,美國616人,中國呢?
    但如果說什麼人才最重要,在我看來計算機科學家絕對可以進入前三,甚至說第一都不為過,為什麼呢?因為當前很多其他方面研究發展都需要依賴於計算機的運算、編程,可以說計算機人才是基礎性人才,屬於建築中的地基,那麼我國目前有多少頂級的計算機人才呢?
  • 2位頂級計算機科學家,竟來自同一所211大學,可惜去外國了
    在最新的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裡,美國共有616名科學家入選,而咱們華人也不甘落後,入選學者超140人,其中中國科學家45人。韓家煒,1978年畢業於鄭州大學計算機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系教授
  • 世界前 1000 頂級計算機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共 42 位上榜
    其中,亞洲科學家人數顯著增加,有 55 人進入排名。香港城市大學的陳關榮教授以 H 指數 49 和世界排名第 16 位居亞洲榜首。2020 年 世界頂級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審查了 6000 多位科學家的跟人資料,排名基於 Google Scholar的H-index 值,僅考慮H指數> = 40的科學家。
  • 谷歌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原始碼,便利科學家利用量子計算機
    繼開源tensorflow、caffe等深度學習開發框架後,當地時間10月24日,谷歌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布,開源量子計算軟體OpenFermion,從而讓科學家更方便的使用量子計算機。谷歌稱,這次開放的是OpenFermion的原始碼,可供用戶免費使用,化學家和材料學家可以利用谷歌軟體改編算法和方程,使之能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
  • 華裔計算機頂級科學家回國的信號
    日前,媒體曝出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朱松純回國1991年,朱松純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第二年便申請到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在哈佛期間,他師從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大衛·曼福德,並於1996年順利獲得哈佛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
  • 源碼資本張宏江博士連續三年居全球頂級計算機科學家榜單中國大陸...
    近日Guide2Research第6版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年度排名出爐,統計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入選華人學者超140人,中國科學家45人。源碼資本投資合伙人張宏江博士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華人排名第5,全球排名第36。
  • 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入職阿里 相關概念股一覽
    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成就獎」(Career Award)獲得者施堯耘已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那麼,量子科學相關概念股有哪些呢?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入職阿里阿里巴巴11日宣布,施堯耘已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
  • 谷歌發布量子開源軟體 傳統化學家「不感冒」
    谷歌在推動量子計算機方面又有新動作。近日,谷歌公布了一款開源軟體,能夠旨讓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更方便地使用量子計算機的軟體支持他們的研究。不過傳統化學界對此似乎並不感冒。這款名為Open Fermion的開源軟體包含有一個算法庫,能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電子的相互作用。電子的相互作用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都非常重要。
  • 2020年全球T1000計算機科學家畢業院校排名發布!
    近日,國外學術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排名TOP1000的計算機科學家名單,除了各位科學家的成就,統計各位頂級計算機科學家的畢業院校,我們能發現哪些學校更擅長培養計算機領域的頂級人才,以及各學校的計算機培養質量。
  • 2020全球計算機頂級科學家排名,中國上榜45位!亞洲第一在這所學校......
    近日,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了 2020 年度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級科學家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該排名收集了 6000 餘名科學家的資料,並按照 h-index、DBLP、引用量等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了 Top 1000 科學家。
  • 網評鬥魚四大家:發明家、科學家、武術家、化學家,你認識幾個
    下面筆者來科普一下鬥魚新出四大家(網友評選)科學家五五開:談起17年的鬥魚直播,註定繞不過開掛這個敏感詞彙,某魚競爭激烈,想要把絕地求生的技術變強,但沒有這個底子在怎麼辦,開掛。這其中蛇哥、大官人、盧本偉等都成重點懷疑對象,其中盧本偉榮獲科學家的美譽。
  • 世界頂級科學家各國比較:美國680人,日本310人,中國是「黑馬」
    各國頂級科學家人數不一,美國有680人,日本有310人,而中國的頂級科學家人數令人驚訝,發展也越來越好。科技強國,一騎絕塵──美國就目前而言,美國的科技水平處於全世界領先地位。美國不僅擁有雄厚的科技人力資源,而且基礎科學研究實力非常雄厚。
  • 他入選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為「鐨」代言
    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雙喜臨門之際,IUPAC 與國際青年化學家網絡(IYCN)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大慶一番!在全球範圍內徵選了118名優秀的化學科學家,分別給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學元素代言……他們都是「元素代言人」。
  • 科學家實現複雜天然產物合成的計算機設計
    科學家實現複雜天然產物合成的計算機設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5 15:35:20 韓國蔚山科技大學Bartosz A. Grzybowski等研究人員合作實現複雜天然產物合成的計算機設計。
  • 為何1000名頂級科學家皈依中國?日本國寶級科學家道出真相
    1074位世界頂級科學家皈依我國據統計,從2018年以來,已經有1074名頂級海外科學家到我國進行科研工作,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日本。從日本外務省的數據來看,長居中國展開科研的日本頂尖科學家同比上漲25%,他們在我國各大高校、研究院,成為我國科研事業發展的得力助手。
  • 橫跨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天才化學家晚年又為何淪為被嘲弄的科學家
    圖2 美國化學家G. N. Lewis和I. Langmuir受限於舊量子論,路易斯-朗繆爾的共價鍵理論本質上是個靜態模型,不但無法闡明成鍵本質更無法解釋氫分子(H2)獨特的光譜現象。1927年,德國化學家海特勒(W. H. Heitler)和倫敦(F.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