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泰證券資管)權益投資部負責人魏昊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權益投資價值提升背景下,華泰證券資管權益業務借勢發力,尤其在機構業務和公募業務發展助推下,後續仍會有較大增長空間。
零售和機構業務齊發力
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華泰證券資產管理總部,自1999年起開展客戶資產管理業務,2014年10月經證監會批准設立,是華泰證券全資資產管理子公司。2016年7月,華泰證券資管獲得公募牌照。
相比一般的公私募機構,券商資管發展權益業務相對優勢較為明顯。以華泰證券資管為例,一方面,母公司華泰證券擁有強大的經紀業務市場份額及豐富的客戶基礎,華泰證券資管在較多業務上都能發揮協同效應,發揮全業務鏈優勢,包括母公司在研究、股權投資、FICC等領域積累的專業優勢和行業資源,都有助於資管權益團隊對宏觀經濟和投資標的做出更加清晰和深刻的判斷。
另一方面,券商資管有著多元化的業務布局,整體營收等財務指標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能夠支撐對權益業務的持續穩定投入。「因此,華泰證券資管對權益業務的發展能夠進行較長時間維度的戰略規劃和投入,為投研團隊執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提供了平臺保障,這對於為客戶創造優異的投資回報是非常重要的。」魏昊進一步解釋稱。
根據華泰證券2020年中報,華泰證券資管上半年以12.99億元營業收入排名上市券商14家資管子公司第一,以6.46億元的淨利潤同樣拔得頭籌。
過去,華泰證券資管的權益業務主要側重面向個人客戶,近兩三年,資管權益業務團隊積極踐行華泰證券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權益業務中機構業務佔比迅速提升,銀行委外和機構專戶等產品線有大幅度的拓展。魏昊指出,近兩年市場利率走低,以及資管新規的嚴格推進,市場上固收類投資的品種和收益水平均出現下降,隨著權益市場回暖,銀行和保險等機構資金普遍增加權益配置,這給了華泰證券資管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傳統的二級主動管理策略之外,今年公司還推出了定增產品線,獲得不少機構客戶的青睞。為了支持機構業務發展,華泰證券資管今年成立了一個針對大型金融機構客戶的專門服務團隊,投資團隊也同步加強了機構專戶的投研人員配置。
在傳統的零售業務方面,華泰證券資管權益團隊在積極執行資管新規整改的同時,快速進行新舊產品線的更替,從今年開始,權益團隊發力權益類公募基金,已經成功發行華泰紫金泰盈基金和華泰紫金科技創新三年封閉運作基金。未來,也將積極圍繞全業務鏈優勢,依託華泰證券基金投顧資質優勢及研究優勢,在權益收益曲線基礎上,打造精品化權益基金。
對於高淨值個人客戶,魏昊表示,公司設計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資管小集合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包括科技創新主題、量化對衝和新股申購等策略。今年,權益團隊進一步精細化主動管理能力,在新股定價上加大研究,團隊新股入圍率近兩個月均超過90%,而同期市場平均打新入圍率不超過80%。
A股配置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華泰證券資管認為,A股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提升。疫情發生之後全球開始新一輪貨幣寬鬆,而中國是全球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主要經濟體,再加上目前人民幣處於升值周期且中美利差明顯,中國資產會持續受到全球資金的青睞。目前A股估值合理,由於債市進入震蕩期,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增強,國內已經出現居民財富向股市轉移的跡象。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並將推動A股價值中樞上移。
短期來看,A股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雖然整體估值合理,但分化加劇,現階段市場全面走強的條件仍不具備。隨著下半年宏觀經濟和社融持續改善,短期低估值周期板塊或有估值修復機會,但中長期來看,醫藥、消費、科技、新能源仍是主要投資方向。
針對目前部分行業中龍頭公司的估值,華泰紫金泰盈基金經理俞天甲向記者表示,美國市場的部分科技股公司從來沒有特別便宜,國內的一些公司也從來沒有便宜過,這都很正常。在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中,與各類資產做比較,市場上消費、科技、醫藥龍頭公司的價值還是相對比較突出的,同時,站在行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些行業的生命周期本身就較長,雖然估值相對歷史水平較高,但仍具有投資價值。
俞天甲進一步指出,他長期看好消費行業,這也是非常優秀的投資賽道,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會越來越強,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如此,所以消費升級這個事情會一如既往發展,有些東西就會越來越貴,銷量會越來越大。量價齊升,那麼這家企業的收入和利潤都會增長得非常好,就容易形成牛股,這也是消費龍頭的最典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