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大醫院婦產科嗎?一位重度肺動脈高壓孕婦情況緊急,請求轉院。」4月21日下午4點多,隨著急救車的呼嘯而至,一位身高只有1.3米、罹患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妊娠30周+3天的重度肺動脈高壓孕婦從宿遷沭陽緊急轉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隨即,設在中大醫院的江蘇省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指導中心迅速組織中大醫院婦產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兒科等多學科展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大營救,最終在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全力保駕下,這位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孕婦順利生產,母子平安。6月2日,這位幸運的產婦帶著娃康復回家了。
圖源 視覺中國
危急:嚴重先心孕婦,生命垂危
患者王麗(化名)今年26歲,從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其實早就發現有動脈導管未閉,但是由於家庭條件等問題,沒有進行治療。20多年過去了,生活也沒有受到影響。沒想到,懷孕引燃了生命危機。在孕30周的時候,王麗出現下腹疼痛,還伴有胸悶氣喘等症狀。到當地醫院就診,才知道由於心臟病合併妊娠,引發了一系列的危急症狀,隨時有生命危險。
由於當地醫療條件有限,面對危急重症孕產婦,轉到有綜合救治能力的三甲醫院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通過江蘇省衛健委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網絡,聯繫到江蘇省孕產婦危急重症救治指導中心和省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治療控制中心負責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婦產科於紅主任醫師。於紅主任了解患者情況後,患者被緊急轉入中大醫院救治。
驚險:剖宮產手術,麻醉遇難題
「經心臟彩超顯示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壓達到120mmHg,已經出現了宮縮,達到手術指徵,必須立馬終止妊娠,進行剖宮產手術。」根據患者情況,於紅主任當即制定救治方案。
但是患者身高只有1.3米,而且出現煩躁等情況,極其不配合治療,剖宮產只能在全麻下進行。但是患者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麻醉風險很高,據了解先心患者在全麻下手術死亡率高達50%,這無疑又給麻醉增加了難度。該如何攻破這些難題呢?
中大醫院麻醉科主任孫杰介紹,患者1.3米,體重只有35公斤,首先麻醉的劑量要精準設定。開通靜脈通道也遇到難題,只有在B超引導進行穿刺。為應對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必須做好各種預案,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孫杰主任對患者進行麻醉並進行全程術中生命體徵監測,為手術保駕護航。
為防止產後出血,術中為患者進行宮腔陰道球囊放置術,並進行子宮加壓,並要調整抗凝藥物的使用。終於,手術在有驚無險中成功完成。王麗的孩子降生,是個男嬰。由於是早產兒,迅速轉入新生兒監護病房進一步觀察治療。術後,王麗也被轉入重症監護病房。
圖源 視覺中國
危機:肺動脈壓飆升,危機重重
平安產子,只是救治的第一步,王麗依然危機重重。像她這樣的嚴重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不僅隨著月齡的增加極易出現生命危險,在分娩時和產後的風險仍然很大。
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主治醫師介紹,由於患者主動脈導管未閉,又有肺動脈高壓,血液不經過肺直接流入心臟,這樣血液裡的氧含量很低,因此出現低氧血症。特別是患者激動時,肺動脈壓一度飆到140mmHg,氧和掉到70%,心率達到130……情況非常危急。醫護24小時輪流盯在她的床邊,根據患者情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才安全度過一個個危急時刻。
暖心:進行「特別護理」,醫生送來奶粉
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穩定患者情緒,這樣才不會造成肺動脈壓的飆升。「患者剛到重症監護病房的時候總是哭,情緒波動大,這會影響生命體徵。我們也慢慢摸索出了讓她安靜的方法,多跟她聊聊孩子。」重症醫學科護理總帶教韋小霞護師介紹。為此特別安排了有孩子的護士為王麗護理,多跟她交流孩子的情況。也會把她寶寶在暖箱裡的照片及視頻給她看,看到後她總會露出幸福的笑容。看到王麗笑了,醫護們的心也更亮了。為了給王麗補充營養,重症醫學科郭蘭琪主治醫師還給她送來了一罐奶粉。
經過醫護的精心救治,王麗一步步好轉,拔管了、堵管了、可以下床了、還會主動跟醫護交流寶寶的情況了……目前,王麗生命體徵平穩,已經轉入婦產科病房進一步治療,擇日即將出院。
王麗的孩子在新生兒監護病房情況比較穩定,「孩子出生評分9分,患有新生兒呼吸窘迫,因為我們針對性用藥並進行無創呼吸機治療,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初期體重上漲困難,我們就密切監護,一點點加量,終於可以自己喝奶了,看到了體重增長,由剛出生的1490克長到現在的2260克。終於可以跟媽媽一起出院回家。」兒科尹莉萍副主任醫師介紹說。
疑問:先心患者,到底能不能生孩子?
於紅主任介紹,妊娠合併心臟病的發病率為0.5%-3.0%,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前3位死因之一,特別是妊娠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死亡率達到30-56%,是懷孕的禁忌症,此類患者不適合懷孕。
心臟有疾患的成年女性到底能否孕育?專家提醒,具體應根據患者情況評估決定,建議此類患者應到當地權威「三甲」醫院全面進行病情評估,聽從專業醫生指導,切莫自作主張,以免產生不應有的嚴重後果。
通訊員 劉敏 程守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