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傳統手藝的他,90後男生做出精緻旗袍!

2020-12-13 霞姐玩時尚

堅持傳統手藝的他,90後男生做出精緻旗袍!

講到旗袍,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女性輕盈柔美的曼妙身材。旗袍作為咱們東方女性的傳統服飾,它是東方女性的象徵,在民國的時候旗袍就成為了我們女性的「國服」,有很多國民時期的佳苑都是旗袍的忠實愛護著,例如大才女張愛玲還有就是旗袍收藏家的宋美齡。更是在現代也有不少的女星穿過旗袍扮過相,像小章啊,鞏俐啊都是被大家認為的華人女星在國際上的「中國名片」。她們穿上旗袍後更是風姿迷人。

不過現在不說明星也不說穿旗袍的人,這次要說的是做旗袍的。因為總有一些人很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帶有中國韻味十足的旗袍。雖說他們不是女性吧,但他們會比一些女人更懂得怎麼樣去展現女性的美,他們就是稀少的男性旗袍設計師。

張突然是一個非常喜歡時尚也是非常喜歡復古旗袍的年輕小男生。他是一位瀋陽人,性格上帶著一些東北人的坦誠與直率。長相又帥氣的張突然對旗袍、刺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畢業後的他沒有去找工作,而是決定著自己獨立創業,一門的心思去做起了旗袍。他做的旗袍常常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特別的擅長將傳統復古旗袍與現代時尚聯繫到一起,然後進行新的想法創作。其實剛剛開始的時候他的設計有很多都不受大眾所喜歡,不過經過他不斷努力下,他現在製作出了的作品越來越多的人肯接受和認可了。

如果要說到男性的旗袍設計師的話,那麼羅三裁就是其中的最年輕的一代代言人。出生在92年的羅三裁至今他已經做了7年的旗袍了,他現在應該是網紅旗袍定製店的大老闆,每個月都會有許多慕名而來的人找他去訂製旗袍,有時候還要很多外國人來找羅三裁做旗袍呢。

不過,剛開始成立旗袍工作室的時候,羅三裁的生意並不是很紅火吧,羅三裁每天過的日子很是辛苦,都是再吃老乾媽配白米飯,但是他還在堅持自己的理想,最終將自己的個人工作室發展成為現在的大型規模,可以說是挺成功了。小編想問問大家喜歡旗袍嗎?如果你們也喜歡旗袍的話,不如試試張突然的,個人覺得他設計出來的旗袍還不錯,非常的個性獨特。

本文由【霞姐玩時尚】原創,禁止抄襲!歡迎評論,關注。

相關焦點

  • 90後男生做旗袍,一針一線堅持傳統手藝,一把剪刀徵服外國友人!
    導語:90後男生做旗袍,一針一線堅持傳統手藝,一把剪刀徵服外國友人說到旗袍,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曲線。確實,旗袍作為東方女性的傳統服飾,是東方女性的象徵,在民國時期旗袍就被稱為女性的「國服」,不少民國時期的名媛都是旗袍的忠實擁護者,比如大才女張愛玲,又比如「旗袍收藏家」宋美齡。在現代,很多女星都有過旗袍扮相,比如鞏俐和章子怡,這兩人都被認為是華人女星在國際上的「中國名片」,穿上旗袍後也是風姿綽約。
  • 17歲做旗袍,這個90後男生針線縫出東方女性美
    他是90後,17歲那年就跟著,開旗袍店的親戚,學做旗袍。 6年來,他堅持做自己。在旗袍的世界,兀自飛針走線。 他展示旗袍不使用模特,只是單純地放在人臺上,因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會在那件旗袍上留下她的氣質,改變旗袍本身。
  • 四川師範大學男生做定製旗袍 老乾媽吃倆月攢錢創業
    談到旗袍,羅陽說,大家一看到旗袍,就會想到夜上海裡面的歌女,其實,旗袍作為那個年代每個女人都要穿的衣服,是有靈魂的。「我現在做的旗袍,會添加很多細節的東西,更精緻,把人們對於旗袍的注意力從身材轉移到氣質上來。」
  • 滿族旗袍手藝在吉林「再生長」:引更多年輕人痴迷
    按照她原來的計劃,近期本將重點為外國留學生講授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示中國服飾文化魅力。陳玉秋在縫製旗袍 石洪宇 攝52歲的陳玉秋縫製滿族旗袍已經30多年,是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旗袍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她所居住的吉林市是滿族發祥地之一,滿族的飲食、服飾、習俗一直影響至今。
  • 他被稱「中國老佛爺」,用一生做旗袍,憑照片就能看出鞏俐三圍
    朱漢章怕他年紀小走偏了,不曉得沉寂下來,手藝才是立身之本,於是便把褚宏生在身邊多留了一年。直到三年後1936年,才讓他學成出師,對於師父的這個意圖,褚宏生感激不盡。剛出師時褚宏生在店裡做的是量尺寸的活計,這是製作旗袍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
  • 90後美女畢業選擇當皮匠 遠赴外地學習傳統手藝
    原標題:遠赴大理 只為學習傳統手藝 精打細磨 只為做出獨特皮具90後美女王靜:大學畢業選擇當皮匠恩施晚報訊(見習記者許錦蘭 覃睿輝 )沒有機械的轟鳴聲,沒有工廠的流水線,王靜憑藉著一雙巧手就能製作出一件件精美的皮具。
  • 【手藝課程】短褂課,旗袍課〔學費〕和〔時間〕編排調整
    5月6月傳手藝工坊一系列連續課程開始了,地點在北京5月7日-16日
  • 這個男人捏了27年繡花針 一年做出600多件旗袍
    在旗袍的一針一線中,他越陷越深,越走越遠,並沒有固守著他的一畝三分地,而延伸著自己的市場,進酒店、入商場……他的工作室隱於沈家門同濟路上。去年,這家小小的裁縫店鋪,一年定製出了600多件高檔旗袍,以後這裡出品的旗袍將成東港凱虹廣場的專櫃貨。這位手藝人30年如一日,撫著織錦緞和絲絨等面料,用手一針一線地縫製旗袍,將手藝不斷發展壯大。
  • 宅男女神們身材凹凸有致,穿上旗袍後,男生的眼睛都亮了
    宅男女神們身材凹凸有致,穿上旗袍後,男生的眼睛都亮了!旗袍放佛就是魔術師,穿上它宛若微風中綻放的花朵,醉人心緒。而這些年那些穿過旗袍的美人們,一個個都美得超乎歲月的想像。當穿上一條屬於自己的旗袍,腰肢曼妙,風情搖曳的時候一定會讓很多男生都著迷的。「宅男女神」顧名思義是指宅男心目中的女神,那麼多不同類型的宅男女神,不僅要有出眾的外貌和姣好的身材,還要有自身獨特的氣質。
  • 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動力 90後當匠人大有可為
    但是,因為市場化程度低、學習周期長,傳統工藝美術從業者年齡偏大,年輕人很少問津,導致很多傳統技藝後繼乏人,陷入瀕危狀態。  如今,在一些傳統手工藝領域,出現了一群優秀的90後「新匠人」。  90後蘇州人姚蘭,是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系在讀研究生,同時也是一家知名蘇繡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在這個團隊裡,一共有8個90後小夥伴。他們都畢業於國內各大高校美術和設計類專業。
  • 楊紫六一曬童年照,穿旗袍剪男生頭,「小猴子」實錘了!
    作為90後小花旦中的佼佼者,楊紫一直都給人一種活潑可愛的形象,很多人也是看著楊紫從小長到大,也越來越漂亮,越來越有實力。楊紫也是在六一節當天曬出了一張童年照,穿著旗袍光著腳丫踩在床上,還剪了個男生頭十分可愛,「小猴子」的形象真真的實錘了。女生們小時候都應該有過偷穿媽媽旗袍或高跟鞋的經歷吧?
  • 【手藝課程】集中課招生,不能再叫它短褂了,因為它真是太百變變成旗袍了
    C 傳手藝的短褂課程教授6種基礎款式,包含:短襖、長襖、茶服、長袍、簡潔版旗袍……在此基礎之上,束身版、寬鬆版都有教授,自行搭配組合可變化無數款式古法平面裁剪的中式旗袍,全身無省,比高級課程中的旗袍稍稍寬鬆,裝飾簡潔,更適合日常穿著。
  • 匠心昌吉|「旗袍先生 」申明華:用時光縫製優雅
    縫紉機跳動的針腳「噠噠噠」地響著,申明華和妻子王雯正在趕製一件新娘旗袍。大紅色的真絲緞,用金線繡的花,蕾絲外層,金邊修飾,既喜慶又端莊。申明華主做旗袍,因為手藝純熟精進,這家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店生意很是紅火。裁縫鋪斜對面是家蘇杭真絲直銷店。店裡傳統櫃檯上貼著真絲洗滌方法等,三面牆掛滿幾百匹布料,鋪子一角幾個衣架撐著旗袍成品,嬌俏冷豔的色調讓店面熠熠生輝。
  • 「手藝課程」旗袍集中課程-裁剪單元(贈送工藝單元)
    旗袍課程不招零基礎學員,必須有製衣製版基礎。秉承對您負責的初衷,希望您在學習結束後真正有一件拿的出手的經得起細看的旗袍。零基礎學員可以選擇中式上衣課程、馬甲課程、先行學習,先掌握基礎製衣原理和針法再學習旗袍,因為基礎課程相對簡單,所以學習過後也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作品可以穿出門。
  • 「麗榮」人生路 旗袍書錦繡
    「麗榮旗袍」,在吉林市家喻戶曉,她的人生故事,實現了她在不懈努力中讓奮鬥之花遍地盛開。吉林市麗榮百貨布料批發行總經理張麗榮,用靚麗、精緻的旗袍在人生中開闢著屬於自己的新航路! 她常說,人生無坦途,世間無平路。只有意志堅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勝利的遠方。
  • 這群男生穿起旗袍後,怎一個妖孽了得?
    特別喜歡旗袍的魅力,像張愛玲小說或王家衛的電影裡面, 也覺得金陵十三釵裡性感柔和的風格讓人十分偏愛。旗袍本是專門為女性製作的服裝,優柔的線條才能突顯女性魅力,但是當一群男生穿起旗袍後,頓時覺得世界觀被顛覆了。
  • 「它」100斤做出來成品不到6斤,大爺卻堅持用傳統手藝,手工製作
    「它」100斤做出來成品不到6斤,大爺卻堅持用傳統手藝,手工製作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美食,那基本上是沒有人不喜歡,有些人只要一提起美食,那可以說是兩眼放光,
  • 24歲中國男裁縫,用旗袍登上紐約時裝周,成為最年輕的華服設計師...
    94年生人的張彥,和人們眼中的90後一樣: 固執、叛逆。並不是什麼有錢人家,張彥只是出身於普通工人家庭。 在父母的視角看來,一個14歲的孩子看了幾個外國人走秀,就要去讀美術高中?這孩子也太 「任性」 了。
  • 「手藝傳承從創意開始」
    20世紀初葉,八旗子弟趙闊明出生於北京,後來家道中落,他便到天津拜師習得了做面人的手藝。上海開埠不久,他帶著大徒弟郎紹安來到滬上,靠手藝走街串巷「討生活」。那時的師徒倆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們將分別在上海和北京成就南派麵塑「面人趙」和北派麵塑「面人郎」的名號。這一年,趙闊明遇到了當時在上海小有名氣的雕塑家潘樹華,人稱「粉人潘」。
  • 《安家》老洋房裡的一襲旗袍:看民國最美的女性符號
    去百樂門消遣,去和平飯店赴宴,誰能比得上一個身著精緻旗袍的女子來得有魅力?就像一縷香,勾住了男子的魂。真可謂,旗袍撐起「雲裳」,「雲裳」也成就旗袍。雖據說1932年,公司就轉讓給了甘金榮女士,但絲毫不影響旗袍成為那個時代社交場合的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