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老師有效溝通的五個要領

2020-12-16 騰訊大申網

現實中,有的家長從來不和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孩子在學校幹了啥都不知道。也有的家長想方設法和老師溝通,可就是效果不好。作為一名家長,你真的會與孩子的老師溝通嗎?你們的溝通真的促進了孩子成長嗎?

一位定居國外的媽媽把自己與老師溝通的技巧總結出了五點,很有啟發,一起來聽聽:

我在愛爾蘭時只有六六一個孩子,我是學英語出身,沒有語言障礙,與六六老師的溝通很順暢。三年前我們落腳在法國,那時我法語半句都不會,跟老師溝通都是用英語,可法國人不愛說英語。不過,慢慢地,我與孩子老師也能溝通了,雖說講不出什麼太有深度的話題,但是對於孩子的一日常規以及學校生活的注意事項都沒什麼大問題。如今,我與老師的溝通結果很好,六六的學習情況比較理想,作為家長所給的支持,老師也一再表示了肯定和感激。

我也在想,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可以把溝通的劣勢變成優勢,這是為什麼?我總結了一下五個和老師溝通的要領,希望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啟發。

一、學期初的見面,闡明自己的態度

好像生活中的好多事情,態度決定一切。

在和老師溝通的這件事上,家長的態度更是決定一切。

作為中國家長,我們肯定是一切為了孩子,這一點上全世界人民都比不過我們。可是當面對的是外國老師時,如果自己的態度非常的保守且被動,或者是非常的自我和封閉。那麼跟老師的溝通在開始前就有很大的障礙。

我的經驗是,在學期一開始就跟老師單獨進行一次交談,可長可短(哪怕語言不太靈光),讓老師了解孩子大概的家庭情況,更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

在這次交談中,家長可以大概的把孩子的生活狀況,生活背景,性格特點,優勢劣勢都簡單的跟老師溝通下。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交談了解一下這個老師的性格特點,是開朗外向還是內向保守?家長了解這些情況可以有的放矢地準備接下來的溝通安排。

所以,不要忽略這個簡單的溝通,如果家長的態度是願意跟老師溝通、跟老師開誠布公的交談、互換有關孩子的信息,這也是協助老師的工作,當老師的沒有不願意的。

還有一點是如果孩子感到老師和家長的態度是一致的,那麼他們就會有更強的是非意識,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二、定期見面

法國的學校每年在開學期間有個家長會,這之後的見面都是取決於孩子們的情況。

我的經驗是,學期伊始跟老師見一次面,學期1/3再見一次。

除此之外,每天送孩子上學、接孩子放學時也時常的跟老師打個招呼,以便及時與老師溝通需要家長協助的問題。如果人在海外的家長感到有什麼差池是不明就裡的,那麼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跟老師通曉。

老師與家長的見面會給孩子們一個提醒,大人們是統一戰線的,他們經常互通消息,所以作為小同學,應該意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免大人們見面時會談論出比較沉重的話題。

三、從內心的深處尊重老師

法國的老師可能並不那麼親切,但是大多還是很敬業的。所以從任何角度來說,我們做家長的對老師都應該是滿懷尊敬的。法國每個班級班額30個學生是上限,貌似不多,但是想一下他們的養育理念是「不要懼怕表達和爭論」,國訓是」自由、平等和博愛「,所以在這些大方向的引領下,每個人在集體裡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我」,這種情況下,老師想把一天天的內容進行順利真的不容易,說簡單些,這些孩子很難教。

所以,我從來都是對孩子們說老師的辛苦和不易,我從來不會守著孩子說老師的不是,更不會評說老師的作業給得太多了這樣的話。

學校是孩子們的第一個社會平臺,跟老師友好而信任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上學期結束,我和兒子女兒一起親手給班主任們做了餅乾,兒子只有一個班主任和一個生活老師,而女兒不光是給二年級的老師,一年級的老師我也提醒她要給。雖說外國人不會強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會尊重老師的人、尊重老師的勞動。畢竟有了尊重作為前提,一切都會比較容易進行。

四、信任,真正的信任!

我們既然把孩子交給人家了,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相信老師,相信老師的方法。

我說的不是迷信,不是所有事情面前都沒有自己的判斷,而是在經過判斷之後,能夠公平而客觀的看待實際情況,從而做出積極的消化和回饋。

順順的班主任是一個非常愛留小紙條的老師,雖然還沒有給他留過條子,可是能看出她是一個凡事都愛較真、又有些挑剔的人。記得有一次,我送小二去上學,孩子因為高興上學所以蹦跳著進入教室,我平日裡對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習慣要求的挺嚴的,而那天我確實覺得沒什麼過火的舉動,但是他的老師在教室門口迎上去說了句:你要靜一點,你現在進入教室了,知道嗎?要靜一點。還有,你跟我問好了嗎?進門第一件事要問好,知道嗎?

她說的道理都對,可就是方式太生硬、語氣太冷酷,讓我不禁想起其他家長對她的評價:吹毛求疵、求全責備。

我當時真想進門跟她問問情況,可是轉眼看到小二,兩眼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話,並且點頭認可,說明他是接受老師這種方式的。

是呀,不能說孩子年齡小就可以為所欲為的。上學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不就是學習接受嗎?接受集體生活的節奏,接受集體生活的規矩,接受管理者發出的指令,接受暫時離開媽媽爸爸視線的時間,接受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更包括接受來自老師的批評和教誨。

所以,我什麼也沒說,遠遠地看著,之後轉身走了。

五、當有話要說時,一定注意措辭和說話的時機

我覺得好多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溝通地不順暢是因為說話的方法、措辭的方式以及說話的時機不對。

話說上次看到老師那麼嚴苛的對待小二,我的心裡咯噔了好久,雖說當時我說服了自己接受了眼睛看到的畫面,可是我始終覺得我需要說些什麼。

我找了一個周五的清晨,沒有多少家長圍著老師的時間,非常輕鬆地問老師小二平日裡的行為習慣等等問題;這個對話是個引子,是非常感情用事驅使下的對話。

老師說了些順順的優點和特點,能看出來,老師對順順各方面的情況很滿意。

我順著她的話說下去:順順畢竟是個男孩子,有時一興奮了就會手舞足蹈的,也不知道是否會給您添餘外的負擔。那天我看他進門四腳朝天的,也沒有跟您打招呼,您把他攔住了,還非常認真地對他講解了在教室裡的規矩和見到老師要問好的重要性。這樣他記得就很清楚,對吧?!

老師可能沒料想我那天看到了這一幕,聽我說起時一愣,之後緩和地笑了笑說:是呀,我們這個教室建材結構很特殊,如果孩子們每個人都發出稍大點的聲音,回音特別的大,所以為了不影響其他的小朋友,我要求大家只要進了門就只能靜靜地走。

我想,如果我不是用這個時機、這種方式跟老師輕鬆地聊起這個話題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老師覺得家長挑剔、家長覺得老師苛刻的結果;但是換了一個溝通方式,我不但了解到老師的苦衷,從而理解了老師的立場,並且也給老師提了個醒,告訴她家長也有自己的渠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

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學生家長,就是一個對孩子的事比較上心的媽媽。我深知跟老師溝通順暢、有效的重要性,也知道作為外國媽媽的我們有很多的挑戰要面對。但這樣的事就是靠心思和時間的。老師也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外國家長,只要家長的心意足,老師肯定會願意配合。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在魔都上學掃 我就對啦~

回復「幼升小」、「小升初」獲取入學攻略

回復「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學攻略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
    如今不少家長重視與孩子老師的溝通,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家長與老師多做溝通,可以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而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幫助孩子學習得到進步,身心健康成長。可是如果和老師溝通不暢,就會影響到交流,產生誤會,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是學校和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地、智慧地與老師進行溝通呢?迸思維火花,成智慧家長!您的困惑咱們一起來討論!
  • 寶寶上幼兒園,家長和老師溝通掌握五個訣竅
    所以寶寶入園想要順利的過度,那麼和老師溝通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有些家長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老師那麼忙,學生那麼多,我怎麼才能和老師了解我們寶寶的情況呢?,順利的得到有效的關於寶寶的反饋。這樣溝通家長和老師都會既輕鬆也愉快哦。第一,準確把握溝通的時間。不要選擇正常教學活動的時間,這樣會影響老師的正常工作;最好選擇早上送寶寶和晚上接寶寶的時間。不過注意避開接送寶寶的高峰期,畢竟老師要維持入園和放學的秩序,可能會忽略你。這樣你的感受也會非常不好。
  • 家長和老師溝通孩子在校情況,一定要這樣問才算有效溝通
    ,這個問題是個特別泛泛而談的問題。家長和老師做溝通,一定要做有效溝通,那麼,怎樣才算有效溝通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學會做有效溝通了。,老師們日常最不喜歡的幾類家長:一.孩子帶過來就交給您了,您該說就說,該罵就罵,我們都沒有意見的家長二.與老師見面溝通,只會抱怨,不會溝通的家長三.遇到問題,通常只會說孩子交到學校了,責任都是學校和老師的家長四.嘴巴答應得快又甜的家長,實際行動則是從不尊重老師的家長五.只看結果,不管過程,有事不會先分析,動輒就是找老師的家長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即便自己受了高等的教育,即便自己可能本身是個大學教授,但只要面對自己孩子的老師時,不由自主地會變成個「學生」。老師說,你們家長該多跟孩子溝通,你們家長該多關心孩子學習,家長該及時幫著孩子尋找資料等等。
  • 家長如何有效地和老師溝通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地孩子能取得好地學習成績,好地成績是孩子刻苦學習得來,更離不開老師地辛勤工作。老師看到地是學生在學校地學習情況,家長看到地是孩子在家裡地所作所為,有些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地表現不完全一樣,到底家長該如何和老師進行溝通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看官。
  • 新生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務必遵守這4個原則
    與老師溝通需把握的原則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家長都想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在班級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向老師詢問,「孩子這會哭了嗎」「中午吃得如何」「有沒有調皮」等,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溝通中,需要我們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年齡不同,孩子對老師、家長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針對不同時期,家長要積極配合。孩子的教育本來就是家長和老師共同承擔的,只不過有不同的分工和側重而已。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之間該怎樣配合和溝通呢?尤其對於新手家長來說,有沒有技巧?關於孩子教育,家長與老師都需要做些什麼呢……針對相關問題,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孩子的教育本來就是家長和老師共同承擔的,只不過有不同的分工和側重而已。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之間該怎樣配合和溝通呢?尤其對於新手家長來說,有沒有技巧?關於孩子教育,家長與老師都需要做些什麼呢……針對相關問題,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家長要學會,如何有效地與老師溝通
    其實孩子的老師是個很負責任的人,同班的其他幾個學生家長都覺得是朋友太敏感,而且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已經對老師產生了困擾。朋友卻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正常:難道我把孩子交到學校,交到老師手中,老師不應該負責到底嗎?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不是對立,而是合作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老說讓家長監督孩子作業,到底是我教還是老師教?」、「我要是什麼都會,還送孩子上學幹嘛」。
  • 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每個家長都希望老師更關注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小問題的時候能跟家長及時有效的溝通。 但是,一個老師對著的是三四十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如何有效的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把你家的娃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呢? 第一,掌握溝通的節奏,間隔時間。
  • 家園共育,這幾個法則讓幼師與家長有效溝通
    幼兒園的工作離不開老師與家長的溝通。為了實現家園共育,老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園所的教育目標和孩子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面讓家長與幼兒園達成共識,有效的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溝通是如此重要,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一定要講究策略,讓溝通有效,下面的幾個法則可以幫助老師更好的與家長溝通。一、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種談話方式讓家長誤以為老師不喜歡甚至討厭自己的孩子,進而會產生牴觸情緒,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 家長怎樣與老師溝通
    這個主題是我2017年8月2日給我的家長朋友們分享的,今天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不一定說得正確,只是自己的一點感悟而已!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一起進步!下面要從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樣與老師溝通?因為我的角色既是媽媽又是老師更是班主任!所以我今天是帶著倆個或者說更多角色和大家交流的!首先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有效溝通!
  •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攻略!
    這良好溝通是合作無間的第一步。怎樣叫「良好溝通」呢?簡而言之,就是家長和老師在情緒平和的狀態下,對於孩子的問題進行討論,分享對孩子的觀察、協助孩子的方法,討論後雙方都明了彼此想法和期待,並形成共識。家長通常在自己有疑惑或孩子出狀況時才會與老師溝通,這時面對的是陌生人,要合作處理孩子的問題,困難度自然高。
  • 班主任和家長怎樣做到有效溝通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班主任和家長有效溝通的前提也是愛——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交流的目的是關心學生成長,使學生矯正缺點,促進進步。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行為表現不好,就去指責學生、埋怨家長,推脫責任,很可能會激發矛盾,使問題擴大、偏離正常的管理軌道。2、先揚後抑。在和家長反映學生問題時,要先表揚後批評。先說學生的優點、進步的方面,使家長心情愉悅,對孩子充滿信心和希望。
  • 疫情期間,怎麼保持與老師的有效溝通?家長要關注這些要點!
    當然要問老師,這時一定要引導孩子去和老師溝通。同時,如果孩子在家進入不了學習狀態,或是進入學習狀態比較慢,家長也可以去和老師請教一下,是否有什麼訣竅?或是爭取與老師配合,看能不能一起制定個什麼策略,以此來促成孩子自主學習呢?
  • 成長:家長應該學會和老師的有效溝通,才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大助力
    你是否也面臨著被老師頻繁要求孩子請家長,孩子又很怕請家長的苦惱?今天和我大哥通了長達兩小時的電話,平常我和他都沒有過這麼長時間的溝通。原因就是最近讀六年級的小侄子,這一學期被老師頻繁要求請家長,今天這一次,卻心裡感到了害怕,他一個人跑去撞樹,頭上撞了一個大包。
  • 家長與幼兒園老師的溝通秘籍,很管用
    來園、離園、打電話、微信、家訪、家長練習冊……與老師交流的途徑有很多,但你知道怎麼才能更好地與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嗎? 尊重和理解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1認同老師的專業身份 幼兒教師是受過專業訓練和測試的專業人員,家長要在言語、舉止中表現出對老師職業身份的尊重,在溝通過程中注意禮貌,這將為有效地溝通打下基礎。
  • 家長如何有效的和孩子溝通?
    一、與孩子溝通遵循的原則和態度好的溝通,是兩個平等的信息溝通者完全順暢的、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觀點,而且跟對方進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討論,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二、怎樣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效溝通發展自尊和自信、發展和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是少年兒童時期重要的心理學任務。青春期的孩子智力發展特別迅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迅速增長。
  •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技巧,家長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一點小技巧
    家長們,是否在平時和老師的溝通中感到不知道如何去做呢?今天我們就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技巧,教你如何和孩子的老師去溝通。與老師預約時間老師會定期和家長溝通,但這個時間很長,通常在一兩年。如果在這個時間之前你就有疑慮想與老師溝通,那麼請不要拖延,請儘快。許多老師本身也是為人父母,能夠理解這種迫切感。
  • 家長與老師溝通,技巧很重要
    孩子上學期間,老師和家長是他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家長一定要把握和老師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學習。高中階段,很多家長都覺得,必須讓老師注意到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有意識地在教學中照顧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找老師溝通,有時候又很受打擊。老師們總是盯著缺點,你去找他,他就說孩子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