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七寶阿育王塔和它的兄弟們

2020-12-20 騰訊網

2015年4月2日,《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幕!展品匯集了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的館藏精品。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的七寶阿育王塔堪稱焦點!

更絕的是,早在3年前臺灣就為開始此次展覽預熱,並出版了《七寶瑞光》一書,在資料、觀點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書中援引了江浙多出出土的阿育王塔,堪稱一本阿育王塔合集。現列舉一二如下:

北宋木胎銀鎏金七寶阿育王塔(通高119公分,底座邊長40公分)2008年南京市中華門外長幹寺地宮出土,現藏於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

出土時最外層石函題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由塔剎、塔身、塔基三部分組成,表面鑲嵌452顆白、紅、藍、黑等各色珠寶。塔身內置檀香木函、漆函、金棺銀槨、雙重銀質寶函,內供奉舍利。這座寶塔氣勢恢宏,是迄今為止全國出土的體型最大、製作最精美、工藝最複雜、銘文最多、最具史料價值的阿育王塔。

北宋銀阿育王塔(通高36釐米,底邊長12釐米)2001年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吳越國王錢弘俶建造之皇妃塔)地宮出土,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塔身四角山花蕉葉,塔剎五重相輪,頂部摩尼寶珠。

五代銅鎏金阿育王塔(殘高13.1釐米,基座寬8釐米)1957年金華市萬佛塔出土,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塔剎缺失,塔身內側鑄陰文「吳越國王錢弘俶敬造八萬四千寶塔乙卯歲記」鑄塔題記。「全」字編號。

五代銅鎏金阿育王塔(殘高16釐米,基座寬8釐米)出處同上。塔剎殘缺,尚存四重相輪,一山花蕉葉缺失。塔身內側陰文鑄塔題記:「吳越國王錢弘俶敬造八萬四千寶塔乙卯歲記」

五代銅鎏金阿育王塔(殘高13.4釐米,基座寬8釐米)出處同上。塔剎缺失,塔身內側鑄塔題記:「吳越國王錢弘俶敬造八萬四千寶塔乙卯歲記」

……

(來源:考古小濤)

相關焦點

  • 七寶鎏金阿育王塔將在南京朝天宮展出
    佛教在線南京訊 神秘的鎏金寶塔在聚光燈下發出耀眼的金光,5米高的釋迦牟尼坐像後的密室裡放著「感應舍利」和「佛頂真骨」。2009年3月28日,《聖塔佛光——七寶阿育王塔特別展》將在江蘇南京朝天宮舉行。記者探訪了正在緊張布展的展覽現場,採訪了接受此次布展任務的設計師南京市歌舞團舞美設計師劉海峰先生。
  • 七寶阿育王塔的發掘解說,南京博物館「最年輕的一組鎮館之寶」
    七寶阿育寶塔2008年8月6日,打開鐵函的工作在南京博物館正式展開,在仔細清理了蓋板周邊的鐵屑和灰塵後,考古專家們先後打開了兩層蓋板,先後打開的兩層蓋板都有著明顯的鏽蝕和裂洞,這就意味著鐵函內部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
  • 最強蝸牛七寶阿育王塔怎麼獲得-七寶阿育王塔獲取攻略
    最強蝸牛七寶阿育王塔怎麼獲得?七寶阿育王塔是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的聯動貴重物,下面爪遊控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七寶阿育王塔獲取攻略,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最強蝸牛七寶阿育王塔獲取攻略下載爪遊控遊戲盒領取最強蝸牛福利禮包【點擊下載】
  • 珍藏版佛頂真骨七寶阿育王塔在南京展出
    原標題:珍藏版佛頂真骨七寶阿育王塔在南京展出 佛事用品博覽會上的289尊珍藏版頂真骨七寶阿育王塔。本網記者 程遠攝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記者 程遠)由南京市博物館授權,按照北宋金陵長幹寺「七寶阿育王塔」原版古法打造,等比例縮小的289尊珍藏版頂真骨七寶阿育王塔今日在南京禮佛月全國佛事用品博覽會上精彩亮相。據佛頂舍利七寶阿育王塔迎請活動執委會總執事謝龍介紹,目前展出的有銅胎鍍金塔及純銀貼金塔兩種,該塔由手工製作,要經過200多道繁瑣工序,塔身則通過切片組裝而成。
  • 雲錦「七寶阿育王塔」:佛光用4000顆太湖珍珠(圖)
    雲錦「七寶阿育王塔」:佛光用4000顆太湖珍珠(圖) 2014-05-16 15:01:44雲錦「七寶阿育王塔」記者 顧煒 攝  昨天,「第二屆南京國際佛事文化用品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召開,展出面積達22000平方米。
  • 南京七寶阿育王塔將赴臺灣巡展 估價高達4000萬
    南京七寶阿育王塔將赴臺灣巡展 估價高達4000萬 2014-09-12 14:00:52據介紹,這次「國寶總動員」集結了南京文物家底中的豪華陣容,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青瓷蓮花尊、大報恩寺塔琉璃構件等眾多「明星文物」都將出境展出,向觀眾展示南京明王朝和佛文化的璀璨歷史。  9月18日,大英博物館將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在其新建的塞恩斯伯裡展館內推出大型中國特展「明:盛世皇朝五十年(1400—1450年)」,展期至2015年1月5日。
  • 七寶阿育王塔內藏兩套金棺銀槨
    ,外形已經基本修復完好的七寶阿育王塔依然散發出熠熠光彩;放置在鐵函以及塔身內的銅錢、珠寶等30件文物也眾星拱月般陳列在寶塔周圍……在經歷了數次延遲之後,今天,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宋代長幹寺阿育王塔及文物終於在市博崇聖殿展出。
  • 東晉刺史用波斯國玻璃杯 七寶阿育王塔藏進口香料
    屆時,「海上絲路聯合申遺團」的9座城市——南京、北海、廣州、漳州、泉州、寧波、揚州、蓬萊、福州將一同曬出各自的「海絲珍寶」。昨天,南京方面遴選的134件(套)「海絲文物」率先進駐展廳,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布展現場,提前探訪海上絲綢之路的「南京遺珍」。
  • 直播:阿育王塔佛頂骨舍利今「盛世重光」
    金棺銀槨(圖片來源:新華報業網)6月12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南京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動,將在棲霞寺隆重舉行。阿育王塔金棺銀槨今日將露真容,密藏千年的佛頂骨舍利和感應舍利迎來「盛世重光」。棲霞山風景名勝區今日相應將全天閉園。上午8時,七寶阿育王塔和金棺銀槨從朝天宮運往棲霞寺。沿途將實行一級押運。而棲霞寺景區也已做好了一切安保措施。供奉法堂周邊都布滿了攝像探頭,考慮到棲霞寺木結構較多,南京市消防部門特地準備好了幾輛消防車。
  • 南京長幹寺地宮阿育王塔首次公開展出
    東方網10月3日消息:「十一」期間,南京市博物館在整修後的南京朝天宮內向公眾展出了近3000件館藏文物,成為該館1978年正式掛牌以來展出文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一次展示。其中長幹寺地宮出土的阿育王塔及兩套金棺銀槨是首次公開展出。
  • 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今日開啟 佛頂真骨盛世重光
    傳印長老在盛世重光大典上致辭 星雲大師在盛世重光大典上致辭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在盛世重光大典上致辭 佛教在線南京訊2010年6月12日上午9點15分,在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等兩岸四地的108位高僧大德的見證下,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在南京棲霞寺被打開,佛頂真骨盛世重光。
  • 大聖湖邊的阿育王塔
    年前曾到連雲港參加一個新媒體峰會,會後主辦方邀請我們瞻仰了坐落於花果山大聖湖畔的海清寺,近距離地觀瞻這座始建於唐的蘇北地區古老寺院,並禮拜供奉其中的臥佛和阿育王塔。可能是由於雨天的緣故,寺內有人不多,非常安靜。
  • 南京古寺驚現神秘地宮,專家挖出「鐵盒子」,裡面竟裝著佛祖頭骨
    據碑文記載,宋真宗命長幹寺住持演化大師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修建九層寶塔,塔內地宮中還藏有感應舍利十顆和佛頂真骨,內有金棺銀槨等七寶,以鐵函裝置其中,以建造成阿育王塔。七寶鎏金阿育王塔考古專家採取「機械手提取」和「軟織物兜底」的方法,成功將阿育王塔於錦緞分離開。
  •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遊覽
    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鐵函中發現了七寶阿育王塔,內藏「佛頂真骨」,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2月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開放,開放後不久有幸探訪,十分震撼。
  • 阿育王塔形造像碑
    【阿育王塔形造像碑】西魏、青石、高78釐米、座邊長43釐米,1975年西安市雁塔區夏家莊出土。阿育王塔形,略呈方柱體,分塔剎、塔身、基座三部分。塔剎殘存覆缽式剎座,剎座四周雕刻捲雲如意紋,下疊澀出簷,塔身四面雕刻佛龕。
  • 南京大報恩寺的故事
    南京大報恩寺由來相傳,南京大報恩寺是由明成祖朱棣其母親馬皇后而建,也有一說是為其生母所建。而在這塊土地上,其實還有幾座佛塔幾建幾毀。阿育王塔:東漢獻帝所建,是中國最早的佛塔之一初建寺:東吳年間所建,是繼河南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亦是大報恩寺的前身。相傳吳王孫權因太子孫登夭折,身邊重臣相繼去世,於是召見西域來訪的僧人康僧會,會見後,便下令建造建初寺。
  • 文保單位旁開店掩護打盜洞,團夥盜走阿育王塔、佛金骨等文物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公布的判決書顯示,該團夥所盜的古蹟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1處;所盜文物包括疑似舍利子、佛金骨、銀質阿育王塔、金棺、銀棺、銅棺、鎏金棺、銅鏡等珍貴文物。該團夥將所盜文物倒賣牟利,其中一批文物,經多次倒手後,被人以2300萬元收購回家供奉。
  • 晚報都市報總編們昨南京參觀 大報恩寺千年遺址和牛首山生態修復獲...
    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與會嘉賓被「七寶鎏金阿育王塔」深深吸引了。 範曉林 攝牛首山歷史底蘊深厚,保留了弘覺寺塔、嶽飛抗金故壘、明代摩崖石刻、鄭和文化園等歷史遺蹟。昨日下午,參加全國省級晚報(都市報)總編輯年會的嘉賓們,興致勃勃地參觀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這一南京城市新地標引起了嘉賓濃厚的興趣。  「來,幫我照一張!」「一定要把牛首雙峰盛景都拍進去。」來自全國各地20多家晚報、都市報的掌門人步行上山,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相機,讓廣角鏡頭、長焦鏡頭輪番上陣。
  • 南京大報恩寺博物館,穿越千年的戰火,涅槃重生的佛教聖地
    」長幹裡是中國江南佛教的聖地,古人們也將此處稱為「佛陀裡」。2008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的考古之中,意外發現了宋代長幹寺的地宮,出土了一個非常巨大的鐵函,和鐵函同時出土的還有一塊石碑,考古學家們隱約看到石碑上的字跡「佛頂真骨」、「諸聖舍利」、「七寶阿育王塔」等字樣。
  • 佛已在 心已往——南京牛首山佛頂宮
    2012年,南京投資40個億,打造了10.8平方公裡的「天闕藏地宮,雙塔出五禪」、「一花五葉」雄偉壯觀的盛景。新建佛頂塔與弘覺寺塔遙相呼應牛首山上有一座始建於唐朝的弘覺寺塔,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夢而築」,如今這座塔高30多米,雖然經歷風雨外觀已經有些破敗,但仍能看出典雅的造型和古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