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官員派到海外 培養公務員「世界眼光」

2020-12-22 搜狐網
中國將官員派到海外 培養公務員「世界眼光」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30日14:30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濟南8月30日電(記者 王婭妮 丁錫國)山東省25名組織人事幹部30日起程赴新加坡,他們將學習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併到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實習。前不久,來自中央及地方黨政機關的59名高級官員赴美國哈佛大學接受培訓的消息也引起媒體的關注。從上世紀末開始,中國開始有組織地將轄區內的官員派到海外,接受有關機構的培訓。

  此間專家認為,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必須提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宏觀管理能力、創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對外交往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他們應當具備世界眼光,這直接促成了中國官員的海外學習熱潮。

  據山東省外國專家局統計,在過去的三年中,這個省已經有54名廳局級、1325名縣處級黨政官員到歐美發達國家接受過為期三個月以上的培訓。一份資料表明,北京市從1999年至今已有超過400名處級以上官員接受過海外培訓。

  國家人事部一位官員說,公務員出國培訓的目的,在於培養公務員的世界眼光和應對國際競爭的能力,全面提高公務員素質。這位官員說:「這對於我們有效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挑戰,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具有重大意義。」

  在中國,官員利用公款出國遊玩曾是為老百姓所詬病的一個社會問題。因此,中國政府在選派公務員出國培訓時相當審慎。

  據山東省外國專家局的負責人介紹,到境外、國外學習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學習培訓的內容必須是實際工作需要的,並且要通過由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評審。為了保證學有所獲,參加培訓的公務員不僅要學習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在具體崗位上實習。

  在山東這個中國第三經濟大省,他們與香港一所著名大學舉辦了多期國際貿易與市場營銷(縣)處長培訓班,將全省139個縣市區分管外經外貿的政府官員全部輪訓了一遍。這個省在新加坡一所大學舉辦的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培訓班也已經培訓了1090名政府官員。按照國家人事部的設想,中國要力爭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培養一批了解本業務領域國外情況、熟悉相關國際慣例和規則、具有一定國際交流能力乃至直接參與協調和處理相關國際事務的人才,以及一批精通世貿組織規則的管理專家、法律專家、談判專家等高層次專家型公務員。「『哈佛』幫助我豐富了經濟管理方面的最新知識,擴展了我們的戰略遠見,可以使我們有效地應對變動中的公共政策環境。」作為首批到哈佛大學受訓的52名中國高級官員之一,山東省會濟南市副市長王天義在談到自己的收穫時說。

  現任山東省臨沂市市委書記的李群,2000年與13名官員一起,到美國學習培訓了半年,並在康乃狄克州紐海文市市長助理崗位上實習兩個月。現在,他借鑑美國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精簡政府機構,推行決策民主,調整經濟工作方式,在轄區內進行了許多探索。他說:「雖然在海外學習的時間有限,但這種經歷對我們的執政實踐將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全球治理;人才培養;語言學科新時代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進入新時代,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 日本培養「知日派」撬動美國 編織細密關係網
    有分析稱,在海外培養配合日本的「知日派」是其中重要一環。日本通常採取哪些方式培養「知日派」?它想實現什麼目標?《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究。有日本問題專家表示,日本是一個很講人脈的國家,對其培養「知日派」,中方須重視和研究。
  • 培養學生世界眼光、中國靈魂,為什麼就變成了中國肉體,世界公民
    我們培養的學生到底是中國公民還是世界公民?看看這樣的現實吧。幾乎所有的國際學校,從小學開始淡化中文教育、強化英語課程。學生的母語體系包含著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基因,從小學開始,這些未來的中國公民卻在遠離自己的母語文化!當小學生升入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中文閱讀理解能力更是每況愈下。也許有的人會說,這些學生將來是要出國留學的,擔心什麼呢?
  • 港媒:新加坡「中國官員培訓地」角色弱化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中國已經發展到不再需要新加坡做榜樣了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4日發表以此題發表文章,稱新加坡一直是中國官員首要的海外培訓地,這作為一個「關鍵支柱」支撐著緊張的中新雙邊關係。但是,眼下獅城的這一角色似乎開始發生轉變。 有專家表示,隨著中國國內培訓的跟上,派到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接受培訓的中國官員近幾年不斷減少。
  • 《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黃皮書):中國立場、世界眼光
    原標題:《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黃皮書):中國立場、世界眼光《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主要介紹2017-2018年的世界語言生活狀況,重點關注世界範圍內的語言重大事件、熱點問題和對我國有參考借鑑意義的話題,是中國學者長期理論思考、大量材料積累、多元化分析研究、團隊成員精誠合作的成果。報告由六個部分組成。
  • 一周校園新聞|培養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東辰二小英語國際月「英語演講小明星」活動東辰二小英語趣味綜合素養能力大賽東辰一小全員賽課活動東辰中學數學月風採展活動東辰中學初中部「一封家書寄深情」的親子活動Study EnglishKnow the world東辰國際學校一直秉承「培養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的育人理念,
  • 不得置辦海外不動產不得購買外國公司股票不得擁有海外帳戶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為順應民眾要求、防止腐敗,俄國家杜馬四個黨派在8月1日聯名向國家杜馬提交了一項旨在監督公務員及其家屬資產的草案。草案規定,禁止所有俄公務員及其妻子、兒女等家屬擁有境外資產,並且,已擁有境外資產的公務員必須在草案生效的6個月之內將資產清理完畢。否則,公務員將面臨嚴懲。
  • 西安交大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汪應洛:培養具有戰略眼光和創新意識的...
    對我影響比較深的是1979年改革開放了,我們因為跟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有學術聯繫,請了他們的教授到我校來訪問,訪問以後,美國教授很想了解中國的管理教育是怎麼弄的,所以美國最好的五所大學的管理學院聯合起來,邀請中國派一個管理學家代表團到美國訪問。
  • 「川派」非遺海外「巡遊記」:走出盆地促交流
    (新中國70年)「川派」非遺海外「巡遊記」:走出盆地促交流  中新社成都8月15日電 題:「川派」非遺海外「巡遊記」:走出盆地促交流  作者 嶽依桐  「腦殼一轉,面孔說變就變,眼睛一眨,不過瞬息之間……」在四川,這首名為《變臉》的曲子幾乎人人都能哼唱。
  • 中國海事局官員可憐嗎?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哪一個是為了發財幹革命的?想發財也幹不了革命!對於高級幹部必須要有這樣的信念,現在的企業家,很多也不單純是為了發家致富,因為,再富的人,也不過睡覺一張床,一日三餐而已。很多人是胸懷實業強國的理想在拼命工作。基層公務員,大多是把工作作為安身立命的所在,當然也未償不可,不能用高級公務員的要求來要求基層公務員。儘可能改善工作環境,福利待遇還是必須的。
  • 日本官員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日本官員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圖片來源於百度近日,為了對付中國 ,日本官員在與德國官員的一次會議中表示,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與其舉行聯合軍演。(12月19日環球時報)為了對付中國,日本官員竟然公開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與其舉行聯合軍演。而這位官員可不是一般的小政客在秀存在感,而是堂堂的日本的防務大臣岸信夫,從他口裡說出這番話,自然讓人震驚不已。這不由得讓部分網友會議起二戰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 各國反腐政策調查:俄羅斯官員子女不能留學
    被國外譽為「陽光法案」的官員財產申報公開制度,在中國落地,被認為是政府廉政邁出的一大步。賈汪此舉贏得公眾好評的同時,也再次引發關於反腐問題的討論。國際上,還有哪些廉政政策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瑞典:是否涉密有明文規定瑞典是世界上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最早的國家之一。
  • 為什麼不少官員都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歷?
    ­  一所位於海外的高校為何擁有如此眾多的中國領導幹部畢業生?­  事實上,這要「歸功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中國官員培訓項目」。­  8月5日,位於上海的南洋理工大學駐中國辦公室總部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中國官員培訓項目」通常被稱為「市長班」,但是參加該項目的並不僅僅包括市長,而是以特定的領導幹部級別為標準。
  • 中國官員學英語
    從江澤民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各級官員的外語學習情況,以便增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領導幹部外事用語叢書》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去年12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首發式。該叢書介紹了中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基本情況,有英、法、德等9個語種的中外文對照翻譯。早在十幾年前,中國政府就開始自上而下在官員當中推廣英語學習。
  • 外交部將設領事保護中心為海外中國公民排憂解難
    2006年5月29日,外交部首次在領事司內設立領事保護處,專門處理和協調中國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工作。    外交部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海外中國勞務人員有67.5萬餘名,從事遠洋漁業的人員達4萬多名,外派船員15萬多名,在海外設立中資機構的有1萬多家。2006年,中國出境人數達3452萬人次。
  • 外媒:公務員漲薪之議吹皺輿論一池春水
    海外網3月13日電據中評社北京報導,隨著科技的發達,中國公眾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可以在網絡構築成的平臺上和政府、官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及時點評政府政策或者官員發言。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拋出的一紙「提高公務員工資」的議案,就如同乍起的一股勁風,吹皺了社會輿論的一池春水,不僅「2萬多網友跟帖」,也引發了輿論界的廣泛熱議。該提案一發出,網友立刻就紛紛發表各自的見解,在網絡上很快就形成了支持派和反對派。支持派:@忄若止氵:我覺得給環衛工人和底層的工作者加點工資好,公務員福利很好,工作環境也好。但做多少事就不知道了。
  • 教案丨11上.必修一 第7課 近代以來中國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唯物史觀: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發展演變的原因及影響。2. 時空觀念:以時間和空間為線索學習,比較西方文官制度和我國近現代公務員制度的異同,了解西方文官制度對近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培養學生時空觀念。3.史料實證:教材學習過程中展示可靠地相關史料,對相關史實進行論證,以培養學生的論證能力。
  • 中國將培養本土的ICPA國際註冊會計師
    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與國際認證協會達成協議,從國際認證協會引進國際註冊會計師培訓體系,將培養本土的國際註冊會計師。「到2020年,著力培養造就60000名大型企事業單位具有國際業務能力的高級會計人才、2600名具有國際認可度的會計師、100名具有國際水準的會計學術帶頭人等高端會計人才,建成一批會計人才高地,造就一支國際一流的會計人才隊伍,力爭高層次會計人才總量在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處於領先地位」。國稅總局局長王軍曾強調:中國培養高層次、國際型會計人才的工作已刻不容緩。
  • 驚豔海外!南海明珠大橋受《法國世界報》關注
    作為建築的重要類型,橋梁對人類的影響,從世界上眾多以橋為主題文藝作品中可見一斑。而一座來自中國海南海口,連接海口南海明珠生態島與海口城區的大橋,正為世界著名的法國《世界報》所關注。(註:《世界報》(法語:Le Monde),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最大的日報,其發行範圍不局限於法國,國際知名度頗高。主要讀者多為知識分子,政府官員等社會精英人物。
  • 世界萬象|全球各國公務員薪資待遇對比,中國公務員排第幾?
    日本公務員:加班換工資日本地方公務員平均年收入約35萬人民幣,包括固定收入和各種補貼及獎金,但加班量卻堪稱世界第一,每個月平均加班39個小時,相當於用加班換工資。在印度,從招錄比客觀來看,國家招考公務員的數量非常少,競爭極為激烈,有「世界上最難考試」之稱。「國考」由印度聯邦公務員委員會組織,每年一次,每次卻有數十萬人報名考試,然而最終只錄取300-600名左右,錄取率約為1‰!能成功考取公務員的機會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