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青解詩經之甘棠

2020-12-17 百家號

原文:

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qì)。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shui)。

注釋

蔽:可蔽風日。

芾:枝葉茂盛的樣子。

甘棠:即杜梨。又名棠梨、白棠,葉圓有尖,花水紅色,果實扁圓而小,累累枝頭,味酸甜,故名甘棠。因為它枝幹高大,古代常植於杜前,所以稱為杜木。

翦:斬斷,剪斷。指剪其枝葉。

召伯:姬奭(shì),史稱燕召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封地為召,故稱召伯或召公。

茇:草舍,此處用為動詞,居住

敗:毀壞

拜:屈也,挽其枝以至地也。

憩:休息。

說:停止,歇息。

筱青解經

甘棠,即棠梨。

李時珍說:棠梨,是一種野梨,處處山林都有。塒比梨樹小,葉邊都有鋸齒。二月開白花,霜後可吃。棠梨樹與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紅、白兩種。

《史記·燕召公世家》曰:「周武王 之滅 紂,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許多民間傳說和地方志中的資料也記載了召公聽訟甘棠樹下的故事。

召伯南巡,輕車簡從,所到之處不擾民,不佔用民房,只在甘棠樹下停車駐馬,搭棚過夜,而且現場辦公,為百姓昕訟決獄,這種體恤百姓疾苦,而為民眾排憂解難的好官。

召公乃一諸侯王,尚且如此 ,能不讓人歌頌呢。

後世莫說王公大臣,就是一個道臺出巡,都要享受八臺大轎,前面衙役一左一右鳴鑼,以示警戒,後面跟著衙役手持高腳牌,一邊「迴避」,一邊「肅靜」,並排行進,神情肅穆,據說迴避肅靜牌位數量的多少以顯示其級別,陣仗驚人,官氣也逼人。

即使今天當官的出行也是前呼後擁,浩浩蕩蕩,不要說在樹下辦公,老百姓連見一面都只能在電視上,連交通都要封禁呢!

難怪後世為了紀念召公,以「甘棠」稱頌官吏的美政。

漢代王褒《四子講德論》:「非有聖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

元代武漢臣《玉壺春》楔子:「三年為吏在 錢塘,近奉徵書入 建章。自省循良無實政,終慙父老説甘棠。」

明代王玉峰《焚香記·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擬政聲馳。」

《甘棠》一詩的主旨,懷念召伯的詩作無疑。

明·范吉還有一首叫做《題甘棠驛》的詩,詩曰:

落葉孤村暮,秋風野寺深。

甘棠千載村,蔽芾到如今。

李元伯亦有詩云:

在昔召公去,國人愛甘棠。

於今樹已空,時復吹清風。

甘棠全詩三章,每章三句,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愛物,人、物交融為一。

對甘棠樹的一枝一葉,都要愛護,不要砍伐、不要毀壞到不要折枝,可謂愛之有加,這種愛源於對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

此詩先告誡人們不要損傷樹木,然後說明其中原因,筆意有波折亦見詩人措辭之妙。

方玉潤《詩經原始》說:「他詩練字一層深一層,此詩一層輕一層,然以輕愈見其珍重耳。」

顧廣譽《學詩詳說》說:「丕言愛其人,而言愛其所茇之樹,則其感戴者益深;不言當時之愛,而言事後之愛,則懷其思者尤遠。」

陳震《讀詩識小錄》說:「突將愛慕意說在甘棠上,末將召伯一點,是運實於虛法。纏綿篤摯,隱躍言外。」對此詩的技巧、語言都有精闢的論述,讀者可以善加體味。全詩純用賦體鋪陳排衍,物象簡明,而寓意深遠,真摯懇切,所以吳闓生《詩義會通》引舊評許為「千古去思之祖」。

關於這首詩,實在沒有別的解讀,倒是發現了一個好玩的地方——江永上甘棠

江永上甘棠,湖南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古村落,居住著湧現過周敦頤、魯迅、周恩來等偉人的一支周氏家族的後裔,世代繁衍,已歷經1200多年。

上甘棠村為何叫甘棠?據說是因為他們的祖上是從寧遠大陽洞搬來的,大陽洞有一種樹叫甘棠,取名甘棠,是為了不忘祖居之地。而甘棠樹亦即來源於《詩經》中的《甘棠》一詩。

上甘棠村保存的明代所修《永明周氏族譜》中也以「吾甘棠,召公駐節過化之鄉」自詡,並引以為榮。以「甘棠」名村,爾雅不凡,一改人們對古荊南「蠻荒」的認識偏見,也印證了召公曾涉足今湖南永州一帶,並將德播於南國、愛結於民心的歷史傳說。

上甘棠村位於湖南永州江永縣城西南25公裡的夏層鋪鎮。村子座東朝西,後靠秀麗的屏峰山,前臨清澈的謝沐河,村中名勝古蹟繁多。

民居大部分為晚清建築,考究的中軸對稱,大面積的青水牆面,冠以起伏變化的白色腰帶,綴以門廬、漏窗,上房屋四周突起的馬頭牆,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築特色。

早在宋代,當地人就這樣描述上甘棠的風景:「春陵周氏溪山勝,多少騷人為發揚,我道其間描不盡,一圖太極是甘棠。」

那裡有流淌千年的小河,河上有跨越千年的石橋,橋邊有坐落千年的村莊,村裡有千年血脈生生不息的居民,想不想去看看啊?

反正我想,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錢包那麼小,哪也去不了!還是專心碼字吧!

歷史上題甘棠的詩:

題甘棠驛

明·范吉

落葉孤村暮,秋風野寺深。

甘棠千載村,蔽芾到如今。

李元伯

在昔召公去,國人愛甘棠。

於今樹已空,時復吹清風。

明·王邦瑞

舊驛今為寺,紅塵已入空。

甘棠思召伯,雙樹定禪宗。

代異川陵別,雲閒殿閣通。

夜來重感慨,岸幘坐松風。

相關焦點

  • 筱青讀詩經之匏有苦葉
    筱青讀詩經: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匏有苦葉》一詩與以往所學詩經有所不同。聞一多說:這詩近唐人後的古詩,平鋪直敘,散的,與以前往復沓踏之歌謠體不同。而且,這詩又是特殊的、個人的,慢慢變成近代的歌之形。至此,《匏有苦葉》這首有趣的小詩我們解完了。詩句雖短,在短短的一首小詩中有山有水,有人有物,詩中有畫,畫中有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 筱青讀詩經之雄雉
    我之懷矣,自詒(yí)伊阻。雄雉於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hé)雲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筱青解詩經:關於此詩的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思夫詩。《毛詩序》說:「《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
  • 《詩經·甘棠》,先人感念召穆公召伯賢德之作
    蔽芾[fèi]甘棠,勿翦[ji甘棠,今名棠梨、杜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常野生於溫暖潮溼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果實酸甜可食,亦可釀酒釀醋。根葉可入藥。在古代稱「唐棣」,如「何彼穠[nóng]矣,唐棣之華。」也寫作「常棣」,如「常棣之華,鄂不韡韡[wěi]。」
  • 筱青讀詩經之鄘風柏舟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汎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t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沒有其他。矢,通「誓」,發誓。 靡它,無他心。只:語助詞。諒:相信。特:配偶。慝:通「忒」,變更,差錯,變動。也指邪惡,惡念,引申為變心。
  • 棠梨與召公:《詩經·甘棠》裡那棵召公居處的甘棠是一種什麼植物
    本期話題《甘棠》是《詩經》的名篇。傳說召公在世的時候,勤政愛民,曾在一株甘棠樹下居處休息。他去世之後,百姓為了緬懷他,便自發地保護起了這株甘棠。那甘棠究竟是一種什麼植物呢?他常說:「讀書須先識字。」這條學術研究的法則,我一直奉為圭臬,而它的確在閱讀古籍的時候為我掃除了不少障礙,比如《詩經》當中的這一篇《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倪寄如中華的《尚書》《詩經》《山海經》《史記》「竹書」「清華簡」等都記述了世界史的履歷,華漢「六書」「讖緯(經緯圖騰)」可以基本破譯世界數萬年人類歷史的秘密,萬年舞陽中國與7300年前蚌埠「
  • 筱青解釋詩經之摽有梅—有花堪折直須折
    頃筐:斜口淺筐,猶今之簸箕。塈:取謂:開口說話;筱青解經:這首詩詩分三章,寫一位待嫁女子。每章一層緊逼一層,與詩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相適應。詩經 摽有梅次章寫梅子落地紛紛,枝頭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今兒切莫再等。
  • 筱青讀詩經之汝墳—再也不要離開我
    邇:近,此指迫近饑寒之境。筱青解經:還記得《卷耳》裡的那個思念丈夫的美麗的女子吧!她在路邊採啊採卷耳,可是半天還採不滿一小筐,索性將筐子扔在大路上,她想像著自己的丈夫騎馬來到山坡,遙望家鄉,馬瘦,僕累,借酒澆愁。
  • 筱青讀詩經(2)桃之夭夭---詠婚歌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zhēn)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夭夭:花朵怒放,美麗而繁華的樣子。灼灼:花朵色彩鮮豔如火,明亮鮮豔的樣子。華同「花」。
  • 國風┃《詩經》裡的春天,清雅,瀟灑!
    詩經 春天 幾乎所有古老的文明,都發源自美好的詩。希臘有史詩,中亞有抒情詩,華夏民族,有《詩經》。《詩經》當屬中國人的孩童時光,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山林水澤之間,與荒野相融無間,即景即情,自鳴天籟。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單位入選作品選登之四
    主評方留聚相關連結:*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城鄉居民聯入選作品選登之一*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城鄉居民聯入圍作品選登之二*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單位聯入選作品選登之三*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單位聯入選作品選登之一* 甘棠杯」庚子年春聯大賽單位聯入選作品選登之二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螽斯
    題解 這是一首祝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用蝗蟲多子,比人的多子,表示對多子者的祝賀。毛詩續 《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漢廣 汝墳 麟之趾國風 召南雀巢 採蘩 草蟲 採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麇 何彼穠矣 騶虞周,國名;南,南方諸侯之國也。
  • 詩經名物究竟長什麼樣子?
    那麼,這些詩經名物究竟長什麼樣子呢?江戶時期的日本儒學家細井徇撰繪了一本《詩經名物圖解》,其中細膩精緻的配圖,讓典雅詩句中的花草蟲魚都生動起來,宛若眼前。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衛風·木瓜》註:《詩經》裡的木瓜在植物學上屬薔薇科,春末開花,花似海棠,猩紅的熱烈,粉白的嫵媚,白瓣上撒著點點紅斑的透著那麼俏皮,花朵爛漫絢麗。
  • 筱青讀詩詞:疊字詩(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
    有人說他是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也有人說他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百多歲。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這首詩的與眾不同之處。每一句末尾兩個字都是重疊的。這其實就是一首疊字詩。疊字詩是指詩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全詩各句都用疊字組成的為疊字體詩。
  • 詩經裡的宜陽: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比如《詩經》裡的那個甘棠村,在沒有羊肉湯的很早以前,就存在著,還被當時的人們津津樂道,只因為一個人:周召公(召:shao,音邵),姬奭。他聽到的是: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這就是後來錄入《詩經》,著名的群眾歌頌官員的詩歌:《詩經召南甘棠》!
  • 《詩經》裡的植物,美了千年
    這不,一位來自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細井徇,撰繪完成了這部《詩經名物圖解》,為大家解密詩經裡的各種「奇珍異草」。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召南·甘棠》
  • 鮮香野菜引爆舌尖,《野有蔓草》詩經故事帶你帶來清新味蕾感受
    這位叫藍紫青灰的作者是位妙人兒,她借著《詩經》一路漫延開來,從詩裡關於草木的比興談到野草的吃法,帶著野草的精美手繪插圖,再講到我們身邊就觸手可及到的草木,再來談草木和詩經背後的故事,延展到金庸大俠的武俠之道,宮鬥劇裡的甜食,《紅樓夢》裡的寶玉少年老成,再到《山海經》之中的傳說,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 你知道這些源自《詩經》的成語嗎
    這裡的「詩」指的便是《詩經》。《詩經》可謂是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出自《詩經》的成語吧~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從《詩經》起名三:東籬把酒,暗香盈袖的寶寶名字
    接著昨天的內容:今天繼續我們的《詩經》起名內容,今天子墨老師分享《詩經·國風·召南》中非常不錯的男女寶寶名字,《召南》的作品,就地區而言,在周宣王時期召穆公虎所經營之地採薇出自:&34;——《詩經·國風·召南·草蟲》賞析:寓意女子含情脈脈,如花之美,如雨之柔。
  • 讚譽好幹部常用到「人民公僕」,而《詩經》中還有更文藝的說法
    這首古代詩歌名叫《甘棠》,出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國風·召南》。在開始講該詩歌之前,筆者還想多囉嗦幾句,那就是《國風》中的「周南」、「召南」到底是何意。眾所周知,《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這一部分收錄的就是當時各地的民歌,按地域分成十五個篇章,被後世稱作「十五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