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湖南益陽熊先生4歲的兒子小志(化名)在幼兒園午睡之後未能醒來,後雖然送到醫院急救,但是為時已晚,最終不幸離世。
原來,小志曾經於11月29日患感冒,經治療後於次日被送往幼兒園。監控顯示,小志一直趴著睡午覺,在其他小朋友起床後,他仍未動彈且大便失禁。隨後小志被送到醫院,但此時已身亡。
事情發生之後,當地的赫山區教育局也進行了回應,表示初步調查孩子的死因是因為病情的意外情況死亡。
儘管,官方還沒有進一步的回應,我們深深的覺得:4歲男童幼兒園趴睡死亡,一定是病毒性心肌炎惹的禍!因為爸爸也曾經透露過孩子曾經在11月29日有過感冒,在治療後於30日去上學。
那麼,為何孩子感冒後會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我們知道,感冒病毒的家族很龐大,有些病毒不僅與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細胞親和,也與心肌細胞親和。比如那些可以引起腸炎的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對心肌細胞就非常親和。當這些病毒入侵人體後,會首先鑽進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組織細胞裡繁殖後代,引起感冒、腸炎症狀。同時,也會入血,經血液循環到心臟,鑽進心肌細胞,引發病毒性心肌炎。
得一次心肌炎,心臟功能就會下降一分。一般來說,心肌炎以後過了24小時,肌酸激酶和心肌同功酶就都顯示正常了。再過一段時間,心電圖也會顯示正常,一般寶媽就以為孩子沒事了,其實孩子心臟功能就從此損傷。
正常人的心臟一般到15歲就不再發育了,此時你的心臟假設有一百萬個心肌細胞,從今往後死一個少一個。比如到25歲,剩下90萬個;到35歲,剩下80萬個;到45歲,生下70萬個。由於心肌細胞是沒有幹細胞的,所以它是不會再生,也是不存在修復這種說法的!
病毒性心肌炎首一旦引起心臟損傷,就會使心臟處於缺血氧狀態。心臟缺血氧輕則表現為:胸悶、心慌、心悸、心臟絞痛、脾氣急躁、不耐煩、睡覺喜歡趴著睡、翻身、嘆氣……嚴重的,就會直接猝死。
所以,心臟功能差的人,睡覺時必須藉助各種體姿幫助回血,他們的睡相也就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了:在腳底墊個東西,趴著睡或者撅起屁股才能入睡。平躺著睡覺是利於四肢回血,但是對心臟射血反而不利,這就是心臟不好的人晚上往往睡不安的原因。他們必須經常坐起來一下才能繼續睡覺,因為這樣才利於心臟回血。還有,我們看有些心臟功能差的孩子,晚上睡覺翻身不停或者踢被子。
心臟回血功能越差的人,睡覺時越會頻頻翻身,這類人睡覺時無法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必須不斷翻身。嚴重的時候,睡覺時是頭在枕頭上的,早上醒來時是腳在枕頭上了,整個人翻了一圈。
可是,感冒不是自限性疾病嗎?很多人,包括一些醫務人員,認為感冒吃藥一周治癒,不吃藥七天自愈。既然如此,為何有些人會心肌炎?
事實上,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自限性疾病就是說可以不需要特殊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以痊癒的疾病。有些人聽懂了前半句,沒正確理解後半句,也就是說自愈有個前提:你的免疫基礎得很好,可以自己對付病菌等外來物質。
這就好比一個國家,平時國防建設強悍。那麼,外來敵人蠢蠢欲動也就只能在邊緣,很難進一步攻入;如果平時沒有國防力量,那麼可能隨隨便便被外來敵人侵佔,甚至直擊要害。
正所謂「平時營養基礎不牢,臨時健康地動山搖」——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營養基礎差,運動也少,身體免疫力較低。當遇上感冒時,由於無法抑制病毒襲擊,而感冒藥又只能控制緩解症狀,不能殺滅病毒,結果就會造成病毒大量複製入侵,很容易弄成心肌炎。
那麼,對於感冒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感冒時一定要多喝水,尤其是發燒、出汗缺水的時候,更要多喝些開水,或補充電解質液,以平衡因高燒冒汗而流失的電解質。平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房間每天通風,並保持溼度在30~60%之間,別把外套掛進臥室,外出回家後清洗手臉和漱口。在感冒流行的季節每天用生理鹽水洗鼻子可以有效預防感染,霧霾嚴重的時候出門最好戴個口罩。
另外,更重要的是平時注意多提升身體免疫力,多補充蛋白質與蔬果,必須攝取到人體所需的必須胺基酸,增加身體免疫球蛋白質,有助增強免疫力,才能讓身體趕快好起來。也只有補充足夠的營養,感冒才能好得快!
總之,打造一個健康的免疫防線很重要。同樣是感冒,就能反應出一個人平時的營養基礎不同,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就能看出平時他養的程度,有時不是孩子病情複雜,而是各個孩子營養基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