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唯安醫療: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福音,基因療法助燃「生命之光」

2020-12-25 騰訊網

文 | 香港唯安醫療

因為忽視婚前檢查,在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人一出生就患上了某種「基因遺傳病」,地中海貧血就是基因遺傳病中的一員。

地中海貧血有輕重程度之分,輕微的地中海貧血只要在孕育過程中注意孕前檢查便能避免後代出現中重度地中海貧血孩子,而如果一旦生出患有中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孩子,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這將必然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因為中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需要常年輸血,輸血頻率一般是每3-4周就需要輸血一次,這會給很多家庭極大的經濟負擔,更為沉重的是,相比於西方國家,我國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壽命都往往較短,通常壽命極限是成年這個時間點。

好不容易育出一子卻要忍受常年治療並且還不能看著其順利結婚生子,這對於天下父母來說是件最殘忍的事,但好在的是,就在近期,β型地中海貧血症狀迎來了具有治癒希望的基因療法。

目前,對於β型地中海貧血國內主要採用的方法是輸血排鐵以及骨髓移植,但是這兩種方法存在都很大的弊端。

比如說給孩子輸紅細胞的時候,一些人體的重要器官就必然會出現鐵沉積的現象,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所以我國現在中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經常是一邊接受輸血的同時一邊還要去鐵,每年花費重金,直至生命終結。

而骨髓移植則更是有重重條件限制,50萬左右的費用不談,骨髓移植十分重視配型這一點,因為如果骨髓不是很匹配的話,那麼外來的幹細胞就很難融入到患者的身體,造成死亡或者免疫排斥副作用的機率就會相當之高。

值得慶幸的是,在β型地中海貧血家庭處在水深火熱之時,從科研走向臨床階段的基因療法正式問世,基因療法已經獲得相應監管機構批准,並被確定有望幫助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目前獲準的基因療法有兩種,一種是Bluebird Bio公司提出的直接向造血幹細胞中導入可表達正常血紅蛋白β鏈基因療法;另一種則是美國、瑞士兩家公司提出的通過基因編輯造血幹細胞,提高胎兒血紅蛋白表達量,中和因血紅蛋白β鍊表達異常所引起貧血的療法。

目前兩種基因療法均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美國公布的少量數據顯示,患者在接受基因療法後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β型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在國外獲批,這對於有強烈需求的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來說無疑相當於重燃了生命之光,但唯安在這裡還有一句話要說,對於地中海貧血症狀來說預防才是根本,而孕前的基因檢測則是預防地中海貧血寶寶誕生的絕佳醫療手段。

香港唯安醫療溫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請遵從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士意見或指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基因療法!藍鳥生物LentiGlobin在歐盟進入正式審查,治療β地中海貧血
    2018年10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基因治療公司藍鳥生物(Bluebird Bio)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基因療法LentiGlobin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TDT)和非-β0/β0基因型TDT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上市許可申請(MAA)。
  • 「基因剪刀」治療地中海貧血效果初現
    新華社柏林11月23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院首次利用俗稱「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治療了一名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公報說,這是全球第一個接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的β型地中海貧血病例。患者是一名20歲女性,她在治療前平均每年需要輸血16次,9個月前接受治療後一直無需接受輸血且血液指標正常。「這些初步的中期成果在我們看來非常積極。」
  • 我國首例基因編輯治療重度地中海貧血患者治癒出院
    出生後HBG表達被沉默,而HBB基因開始表達生成β珠蛋白,由其替代γ珠蛋白與α珠蛋白形成四聚體,即成體血紅蛋白HbA。臨床研究發現部分HBB基因缺陷的人群中沒有出現嚴重的β地中海貧血臨床表型,暗示重新激活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胎兒期HBG表達並獲得較高水平的HbF可使地貧患者症狀緩解,甚至完全治癒。
  • β地中海貧血細胞療法Zynteglo歐洲上市
    昨天歐盟有條件批准了藍鳥生物技術的β地中海貧血細胞療法Zynteglo(通用名:表達βA-T87Q 基因球蛋白自體CD34+ 細胞療法,曾用名LentiGlobin BB305)用於12歲以上無β0/β0基因型、無異體幹細胞移植供體的輸血依賴型地中海貧血治療。
  • 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在德國推出...
    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德國推出Zynteglo(LentiGlobin,含βA-T87Q珠蛋白編碼基因的自體CD34+細胞),這是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HSC)移植但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的HSC供體、年齡在12歲以上、非β0/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的治療。
  • 博雅輯因廣州基因編輯治療基地正式啟動,致力於推動β地中海貧血...
    該基地遵循國際GMP標準,按照博雅輯因開發及生產流程,建成了高級別的細胞製備及基因編輯超潔淨實驗室。據介紹,博雅輯因旨在治癒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治療產品ET-01將會在這裡被推上臨床。博雅輯因創始人魏文勝介紹,之所在在廣州設立研發中心,主要是「病人在這,合作夥伴也在這,環境好,南沙也給了很多支持,我們相信項目能在南沙落地開花」。
  • 基因編輯技術治癒三名遺傳病患者:包括β地中海貧血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在歐洲血液學協會召開的一次視頻會議上,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用CRISPR技術對患者的骨髓幹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後,兩名β地中海貧血患者和一名鐮狀細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輸血。這是藉助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遺傳疾病的首份試驗結果。
  • 終於等到你,β地中海貧血患者迎來首款治療藥物
    β地中海貧血 β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由於β珠蛋白基因缺陷(大多是點突變,少部分為基因缺失)導致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β珠蛋白突變會導致氧化應激和紅細胞過早死亡,進而導致骨髓內無效紅細胞的生成和紅細胞擴張,引起比較嚴重的併發症。
  • 2分鐘看懂NEJM:鐮狀細胞病和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療法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鐮狀細胞病和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 CRISPR-Cas9Gene Editing for SCD and TDT2021年1月21日朗讀者:Stephen Morrissey, NEJM執行主編雖然近期批准的療法減少了β地中海貧血患者對輸血的需求,以及鐮狀細胞病患者的血管閉塞事件發生率
  • 我國地中海貧血患者骨髓配型檢測將永久免費
    「全國範圍內的地中海貧血患者,將獲得永久免費的骨髓配型檢測機會。」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尹燁23日在第五屆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上宣布。此舉將大大減輕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經濟和心理負擔。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隱性遺傳性疾病,多數人只是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而不表現出任何貧血症狀,不會傳染給他人。假如父母中兩人都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則下一代可能為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
  • 貝安:地中海貧血分為幾種類型?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貧血疾病,我們一直提倡優生優育,但是很多夫妻意外懷孕或者沒有做孕前檢查,夫妻一方患有地中海貧血,那孩子就有可能遺傳上這種疾病。今天貝安曉曉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地中海貧血分為那幾種類型,有哪些症狀,需引起重視。
  • 地中海貧血患者,不只是貧血那麼簡單!
    說起貧血,很多人都認為孩子貧血沒什麼大不了,但地中海貧血,卻不只是貧血那麼簡單!所謂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 寶寶竟然有地中海貧血,能治好嗎?
    在我國地中海貧血是基因遺傳病中,發病率最高,影響最大的遺傳病之一,按照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南方各省,地貧基因攜帶率為1-23%,其中以廣東、廣西、海南為甚。地中海貧血,通常可以分成α型與β型兩種。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嚴重時發生溶血和貧血。
  • 什麼是地中海貧血
    什麼是地中海貧血?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本組疾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
  • 地中海貧血患者能活多少歲?
    同樣是貧血,地中海貧血比普通的貧血要嚴重的多,因為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疾病。這種疾病目前來講只能通過骨髓移植才能夠獲得治癒。但是骨髓移植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情,而且骨髓源非常難以尋找到。但是,部分輕型的地中海貧血患者經過科學的治療後可以活到成年。
  • 【科普】遺傳性貧血(六) 地中海貧血
    β-地中海貧血的分子基礎是β-基因發生突變,使β-珠蛋白合成減少,多餘的α-珠蛋白沉積在紅細胞膜上,造成紅細胞損壞。與α-地中海貧血相反,β-地中海貧血主要由於β-基因點突變(或少數幾個鹼基的缺失和插入)所致。另外,類β-珠蛋白基因簇的大片段缺失會導致δβ-地中海貧血或遺傳性持續性胎兒血紅蛋白增高症。
  • 我國首部《中國地中海貧血藍皮書》發布
    3000萬人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且呈蔓延趨勢 1925年,國際上Cooley和Lee首先描述出地中海貧血;我國廣州市1940年報告「地貧」患者3例,北京協和大學報告1例。 為此,2015年7月,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天使媽媽基金委託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開展地中海貧血防治專題研究,全面調研分析我國地中海貧血預防、治療、醫療保障和救助、社會支持等情況,以深入了解我國地中海貧血防治情況,從源頭上防控「地貧」患兒的出生,爭取國家政策有效救治現存的「地貧」患兒,控制「地貧」基因攜帶者向北方乃至全國擴散,避免更多的群眾因病返貧、因病返貧。
  • 基因科普:一讀秒懂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
    若夫妻雙方皆為同型地貧攜帶者,則下一代有1/2的機會成為地貧基因攜帶者,1/4的機率患地中海貧血。 輕型地中海貧血症主要遺傳了父親或母親的異常基因,一般都沒有特別明顯病徵。而重型地中海貧血症則遺傳了父母雙方的異常基因,會嚴重貧血。
  • 沉重如「鐵」的負荷 關注地中海貧血
    眼看女兒病情日漸加重,父親韋樹福自學《本草綱目》,想通過「煙燻療法」,與疾病再做一搏。「希望女兒能儘快康復,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去。」這位父親想。但女兒在接受煙燻,卻嗆得直說:「爸爸,不要燻了,我受不了。」父親殷切的希望與無奈的現實之間,似乎橫亙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在這重重的煙霧中,隱藏著一種不為人熟知的疾病——地中海貧血。
  • 地中海貧血防治健康教育
    1、什麼是地中海貧血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因最早發現於地中海沿岸國家而得名。地貧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主要見於地中海沿岸國家和東南亞各國。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地貧高發,其中尤以廣西、廣東和海南三省(區)為甚,其他還有雲南、貴州、福建、江西、湖南四川、重慶、香港、臺灣等省(區、市)。我國北方則主要見於古「絲綢之路」的陝西、甘肅、新疆一些地區,推測與東西方人群交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