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千千萬萬的學子走進了考場。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983年的高考,也是在今天。(哎,我真的是老糊塗了,到底還是記錯了,多謝朋友們的提醒,那一年的高考是推遲了,七月中旬考的。那年我的高考成績,我只記得了總分是521,特別高的語文差3分滿分;英語差4分滿分,當時是船院第一名,分到 了英語快班,可惜,分我最高,但說和讀最差,一學期就又回到了普通班;數學最低,滿分120分,考了67分,剩下的記不準了。但我老媽應該全都記得,她一輩子都在念叨著我當年的高考。另外,那一年正趕上第一次分三年制高中,我因為高二整整一學年都在學文學理之間搖擺,就選了三年制。1980年入學四個班,兩個班選擇了兩年制,參加了1982後的高考;兩個班選擇了三年制,參加了1983年的高考,也許各地實行三年制高中的時間不一樣?)
那時的我正坐在黑龍江一偏僻的小縣城的考場上,旁邊坐著從其它地區派過來的監考老師。她肯定進考場之前就聽說我是全縣的第一,是我們縣實現清華、北大零的突破的希望。她就一直坐在我旁邊,看著我答題。我並沒有感覺到緊張——我考試從未感覺到緊張,高考也一樣。
但考試成績並不理想,雖然仍然考了全縣第一,但夠不上清華、北大的分數線,差了十多分呢!
其實,早在初中,我就崢嶸畢露了。
那時,我們公社有八個村,南面四個村在鄉裡鎮中學上學,我們北面四個村集中在一起,在中間一個村上學。
北面這四個村的老師,基本都沒上過初中,但教學非常負責,每天晚上點著油燈看例題,稍微難點的課後題卻做不上來,全校都知道,這些課後題,老師得問我怎麼做。趕上農忙時,老師去地裡幹活,我就負責給老師代課。從初一開始,我就開始教自己的同班同學了。風光不風光?那時,我是整個四個村的焦點,絕對核心裡的核心。
最聲名大噪的一次是公社組織兩個學校數學競賽,跑到鎮裡,考題一發下來,我就發現,鎮中學老師出的這道工程題出錯了,工程問題,問多少天能修完這條路,結果得的是負數!我馬上舉手,告訴老師,這道題的原題是教材裡第多少頁第多少道題,原題裡的數字是多少,監考老師當場暈倒:天啊,那小子居然能把題後題倒背如流!是的,當時沒有課外書,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做教材題,我當然可以把所有的課後題倒背如流!第多少頁第多少題答案是多少,監考老師叫來了鎮中學校長,當面驗證我背題,結果,沒學到的題我也全能背下來,從此,我在鄉裡成了絕對的明星。
考縣重點高中時,發現居然要考外語,可我們學校根本就沒英語老師,一天英語課也沒上過。這樣,我以少考一科英語的成績,進入了縣重點中學,當時,我在班級入學成績排第十,小胖是班級的第一。
高中的第一個學期,我就盯上了家在外地的英語老師。這個老師也是剛剛畢業,反正也是住校,只要他有時間,我就天天問他。我把他在課堂上所有的話都用漢語拼音記下來。然後逐一問他,他實在是不勝其煩,因為我的基礎是零,問的問題極其可笑,給他氣得快成了精神病。可慢慢地,他就發現,我已經不再問可笑的問題了。再後來,我問的問題他也需要思考了。再過來,我成了全校的英語權威。
第一學期,我就成了班級第一;第一學年,我就成了全校第一。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學習上和我比試,我當時刻苦用功的程度令人生畏。
當時,縣中學的教學大樓都是由那些剛剛畢業的老師來值班。每晚十點半下晚自己,值班老師就會把門栓從裡面插上。我那時沒有表,迷迷糊糊睡一覺,覺得得去學習了,就用一把小鐵勾子去撥拉門栓。值班老師氣哼哼地喊:你呀,你能不能叫我睡會兒?這還不到十二點,你怎麼就又跑回來了?悻悻然回到宿舍,又迷迷糊糊一會兒,再去撥拉門栓,值班老師崩潰:天啊!你又來了,這才不到一點啊!每天都是這麼去撥拉門栓,全校都覺得我學習快學成了精神病。
但成績擺在那,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跟我相比。每次考試,我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不到一半的時間就會做完,第一個交卷,而且肯定是最高分!
第一學年結束,我就面臨著一個問題:我立志學文科,我要匡扶正義,還這個社會一片清明,這必須得學文!
那時,同班同學有三個特別要好的哥們,只要不學習,他們就會聽我喋喋不休地講我的理想和抱負。
可老爸老媽死活不同意,他們覺得我一旦學文,以我嫉惡如仇的性格,早晚得出事。
張羅了整整一年多,我非要學文科,家裡堅決不同意。老師們也分成了兩派,文科老師極力鼓動我學文,班主任堅決阻止,整個高二就是這樣渡過的。
實在別不過爸媽,只好學理了。
此時,離高考就剩最後一學期了。
整個佳木斯地區初考模擬,我排第三。
高考前,校長特地把爸媽請過來,徵求二老意見,你看孩子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咱們縣一直還沒有進清華北大的,你們覺得哪個好?爸媽激動得不知道怎麼回答,就說一切聽校長的!
肩負著全縣的重託,我跨進了考場,那時高考,唯一感覺到的變化,就是食堂那幾天不但能吃飽,而且吃得特別好。要知道,高中這三年,我們幾乎每天都是在挨餓中渡過!
那時高考是先報志願後出分,三天考試一結束,我們外縣沒有標準答案,老師自己做標準答案,語文、英語和政治,三科的標準答案老師叫我給做!
我既然成了標準答案,那就能夠想像這分估得是多麼離譜!
校長為了萬無一失,讓自己的兒子放棄了填報志願,反正他哪也考不上,我一人報了兩套志願:一套是清華,一套是北大。
當時報考志願是三欄,第一欄是重點院校,可以報考五所院校,我的第一志願就是清華、北大,兩套裡從第二志願填寫的全是各地名校,把哈工大排到了第五,等於是白報,因為這些名校根本就不收第二志願,不管你多高的分。
第二欄普通院校與第三欄大專,我乾脆全都空著,我怎麼可能去普遍院校和大專?
而且在所有學校的後面,一律填寫著不服從調劑!
隨後,我們學校校長帶著我的兩套志願趕到了雙城,那一年招生辦設在了雙城,他要看看清華北大的錄取線再決定給我投遞哪個志願,夠清華就投清華,夠北大就投北大,兩個都夠,隨他投。
放假後是漫長的焦急的等待。
那時沒有電話,突然有一天,班主任騎自行車到了我家,劈頭蓋臉就說:你怎麼搞的?怎麼才考了這麼點分!521,這個分,既不夠清華也不夠北大!而第二志願同濟大學、復旦大學雖然都夠,可這些學校根本就不收第二志願!我超過了哈工大錄取線好多分,卻把它報到了第五志願!
正準備復讀,突然收到了一封電報:你原志願錄取已滿,擬錄取哈船舶航天工程,同意否,速來電!
急忙去問老師:哈船舶是啥學校啊?老師說:哈軍工,不比清華北大差!
就這樣,陰差陽錯,去了根本就不知道的哈船舶。
也許,我這一生的輝煌來得太早,於是,從我走上工作崗位,就一直平平淡淡。
現在,偶爾遇到高中同學,他們都會話裡話外,把我當成那種高分低能高考出色卻沒掙錢的笨蛋。
於是,我基本不再見高中同學。
只有一個同學是必須得見的,她就是小胖,我的媳婦。
1983年的高考,我雖然是全縣最高分,但因為我的失利,我們縣清華北大夢又落空了。
其實,現在想想,我確實不具備那個實力。因為整個高二,我已經把理科全都放棄。高考成績語文英語和政治在省裡也名列前茅,可數學不及格、理化也差強人意。
那年的作文題目是挖進,對漫畫寫篇說明書,寫篇議論文:
我說明文扣了1分,議論文滿分。
到了大學,那一年在哈船舶,所有入學的全國各地考生,我語文、英語和政治的高考成績都排整個大學第一名。
去年,我特意把全國各省的作文題答了一遍,做成專欄,來紀念自己的高考。
等到上了大學,我才發現,所謂的航天工程,原來是飛彈!我的專業其實是飛彈總體結構研究與設計,於是,我又想學文了。
當年船院歸船舶總公司管,它有一份報紙叫《船工周報》,我在上面發表的文章受到了船舶總公司大領導的重視,學校曾經想重點培養我。但我卻只想著改文科,不想學什麼飛彈。
大一又張羅了一年學文,那時船院還沒設文科專業,於是,學校給我聯繫了黑龍江大學,黑大同意我去他們的中文系,但要從大一學起,而那時,我已經上大二了。
算了吧,黑大當年照船院名氣也差了很多,再重新讀,又得晚畢業一年。
我就這樣與學文徹底無緣了。
大學四年,我基本沒正經上過課,一直泡在學校圖書館裡,看了所有的文學名著和文學期刊。
現在回頭來看,不務正業也有好處,我從畢業就改行了,也沒做過正業。而文字卻成了我事業的幫手,這些年,我在單位最突出的也就是文筆了。也許只是文筆,才讓我還能三起兩落,還有今天的位置。
再想想老爸老媽當年阻止我學文,看來知子莫若父啊!
當年我學文,進北大中文系輕輕鬆鬆,但以我的性格,誰知道會出什麼事!
好遙遠的過去,卻好像就在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