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那場高考,我還記得!

2021-02-08 騰訊網

忽然又聽見蟬鳴,忽然又看見烈日,這是夏日的烈日,璀璨而耀眼,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正是高考即將到來之時,此時,我回想起我的20年前的高考,心頭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

忽然又聽見蟬鳴,忽然又看見烈日,這是夏日的烈日,璀璨而耀眼,此時正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一眨眼,微風吹過。還記得,我高考那年是2000年。一眨眼,20年過去了。

回想20年前的高考,記憶猶新,當年我因為是異地高考,所以6月上旬即離開原學校,遠赴高考所在地去參加高考之前的體檢,體檢後因為怕路上耽誤時間和折騰,索性就不回學校而就地展開自學,也就是說,我自6月初到高考的7月,十足一個月的時間,完完全全沒有上課,完完全全在家自學,如此而已。

還記得,那時目標就是要上大學,天天咬牙切齒的做題,溫書,做模擬卷,做完模擬卷後自己給自己打分,然後自己根據卷後答案自我糾錯,查缺補漏,看似枯燥,實則非常有意思,感謝我母親當年的天天給我做飯,讓我可以專心的學習。

還記得,當時我表弟於某日晚上來看我,我還不太高興,以為其打擾我溫書,索性胡亂應付幾句後,雖然表弟還在我屋子中,我也不再說話開始做題看書,弄得表弟只好迅速離去,想來不勝慚愧。

還記得,考場中,居然還有電風扇,微風吹來,感覺些許涼意。然後就是聚精會神的考試,那年化學相對往年較為容易,我最差的化學居然考了我各科中的最高分。

還記得,高考後,弄到大片《獵殺u571》的電影票,而去看電影,當時我土包子一個,哪裡看過這種好萊塢大片,於是看得津津有味,緊張不已。

還記得,高考後當分數出來後,姥爺因為平時艱苦樸素,乃禁止用家中電話查分,只好冒著酷暑去外面上網查分,當時心情之焦急萬分,不可形容,但當查到分數後,又長籲一口氣——無論分數如何,至少知道成績了。

還記得,還記得,多少個那年的「還記得」,都留在腦海,都留在心田,雖時光流轉,這仍是我最美好的回憶,這是我最美好的青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憶高考:20年前,我的輕鬆高考經歷
    除了高考後的2年,已經很多年不再關注高考了,要不是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高考改到7月7號,我估計自己只會到下一代面臨高考時才會再關注。2000年前的高考,都固定在7月7~9號3天的,所以今年在7月7號開始,牽動了我們這代人的回憶。2000年的高考是先填志願後考試的,那時大家都比著自己大大小小的模擬考分數掐指算填哪所學校最有把握,學霸不用說,是她們選學校的事,而對於我這種成績總是跳邊疆舞的學生,著實是糾結了好長一陣,最後才帶著許願性質地填下其實也不算熱門的專業。
  • 七月七日憶高考,夢回20年前烈日下的高考
    早上打開朋友圈,發現很多人在為今年的高考加油打氣,亦或是在追憶當年自我的經歷。原本把高考的日期改為6月份了,今年因為疫情,故又推遲了一個月。20年前的我也是在烈日的7月份參加了全國學子擠獨木橋的經歷。 那時候通訊不發達,考試環境也簡陋。7月份的西北很熱,人也會很燥熱!雨水少的地方就是那種幹曬,教室裡也沒有空調。但是考試之前會在地上灑水,很多的水。
  • 20年前參加高考走進大學的一段往事
    這是20年前的場景,當時考大學還不是那麼容易,大學生也真被當為天之驕子。高考成績出來後,居然過線了,成績還不是很差,但最終被國家東北邊境上的一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錄取,現在叫黑龍江科技大學,校區也搬到了哈爾濱,但當時主校區還在雞西。
  • 還記得68年前,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高考」嗎?
    68年前的第一次「高考」,那是新中國成立後設計的人才選拔制度,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新中國成立後舉行了全國第一次「高考」,到1966年文革開始,高考取消。1977年鄧小平恢復高考,當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達到570萬人,錄取了27萬,錄取率僅為4.7%,但廣大學子終於迎來了這個停滯11年的人才選拔制度!
  •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吳慷仁增胖20公斤變大叔!攜手傅孟柏...
    金獎導演徐譽庭和新銳導演許智彥繼2018年的《誰先愛上他的》後再次合作,新電影《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找來金鐘影帝吳慷仁、金曲歌后艾怡良、《返校》「張老師」傅孟柏、流行樂最佳新人9m88等共同主演,堪稱2021開春最療愈人心的故事,吳慷仁竟然還為戲增胖20公斤!
  • 還記得那場全民下廚運動嗎?後果來了
    這是10月的一個尋常周日,我們給這天定下的KPI,是清理家中過期或沒用的物品——我只能把這個鍋甩給疫情,今年春天那場全民下廚熱潮,瘋狂採購的可不是我一人。當然,一直購物一直爽,整理閒置火葬場。隨即我便在網上挑了一款宜家的鑄鐵鍋,買回來一看,鍋比我想像中的大、沉,聽說要用豬油開鍋,使用後還要注意清洗護理,再加上那段時間已臨近4月中旬,我對做飯這件事已經生了倦意。我算了一筆帳,鍋什麼的開銷也就算了,單是食材,每個月我就要花兩千塊,這還不算每次我備餐花的時間——長時一個半小時,短些也要一個小時。
  • 20年前的高考什麼樣?暴露年齡的記憶,先估分,後報志願
    今天,因為疫情,全國高考推遲一個月。高考是全國人關注的大事。誰還記得20年前的高考?有網友回憶當年,那是2001年的高考:高考月份:7月那屆是我們省第一屆「3+理科綜合/文科綜合」,改革排頭兵。我們中學邊上有一個酒店,出了名的考試酒店。很多住的遠的考生就和家長租住在酒店複習,考試,離考點比較近。
  • 我重寫了一篇20年前的高考作文,你能給打幾分?
    20年前,在考場上面對下面這個題目,我匆匆寫下了一篇八百字的議論文,這是老師教的最保守拿分的選項,最後果然是不高不低42分的中檔,那麼要是時光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如何選擇呢?我可能會選擇孤注一擲寫一篇要麼高分,要麼低分的詩歌,20年後,看著新一代考生走上考場,我也聊發少年狂,試著重新寫一篇高考作文,以圓當年之夢!
  • 《王牌對王牌》蘇有朋至今記得20年前臺詞,打了多少小鮮肉的臉?
    面對前面四位隊友傳遞過來的殘缺不全、所剩無幾的臺詞,蘇有朋不僅通過「依萍、吵架」等關鍵詞推測出了《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原場景,還將屬於杜飛的那部分臺詞,幾乎以98%的還原度背了出來,把一旁的趙薇和古巨基等驚得合不攏嘴,而沈騰、賈玲等常駐嘉賓的臉上也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沙溢則是一臉的欽佩!
  • 21年前的今天,我參加高考
    21年前的今天,即1999年7月7日,我參加高考。當年的高考作文題好像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事後證明,語文和政治是我考的最差的兩科,結果,我雖考了508分(一本線是499),但沒有考進心儀的中國政法大學。我被二本的一所學校錄取。
  • 高考剛剛結束,那些高考趣事你還記得嗎?
    圖|《老師好》吃粽子的你還記得那些年的高考趣事嗎?@長恨歌我高考的地點是自己班,自己的桌子。@孫尼瑪我高考的路上因為走神騎自行車把個人給撞了那個人一臉怒容準備收拾我的時候看到了我掉地上的準考證然後,立馬臉色一轉,面帶笑容的對我說:「別緊張,好好考!」@夏天的冰桃子考前三個月,有個朋友問我,你覺得我們會不會在一個考場?
  • 43年前,我那場一廂情願的「初戀」
    論表現,大小批判會班裡都是安排我發言,大批判專欄裡每期都有我寫的稿子,我平時積極參加勞動,團結同學,還主動參加了宣傳隊……我哪一點做得不夠好?我百思不得其解,更加心煩意亂 ,書上的字如一行行螞蟻,在我腦海裡爬。我再也坐不住了,想出去透透氣。我剛一走出教室的門,就被等在那的吳明叫住了。我問他,有事嗎?
  • 如果20年前,我能認識他,也許我的人生會完全不同
    今天中午,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叫《叮咚上線!老師好》。這期有位老師,他的職業很有意思,他是一名高考志願的填報老師,他的名字叫張雪峰。聽了張雪峰老師的課,我才知道,原來高考填報有這麼多門道。他說「7分考3分報」,甚至可以通過填報志願,來彌補考生,高考成績50~100分的差距。
  • 40年前,那一場改變我命運的高考
    40年前那一幕幕,過電影般,浮現眼前…… 1977年,一個似乎尋常的日子,正在金沙江畔「搞中心」的我,傍晚無事,獨自在江邊散步,一邊慢慢走著,一邊聽收音機。 突然,一個聲音,讓我渾身一機靈,熱血沸騰! 國家決定,恢復高考,凡符合條件者,均可報名。
  • 你還記得高考嗎?
    關於高考,對我來說已經過去很久了,最近開學季,看到很多學生都返回校園了,又多了些感慨,還是上學的日子好啊!回憶順著髮絲爬上腦袋,頭頂又多了幾根白髮。不禁想起高考備考的那段日子,緊張忙碌的生活卻又是如此充實,雖然很不願意高考那麼快就到來,但它還是如期而至,在有些悶熱的日子。
  • 羅世宏:如果五十年前那場空難不發生
    [摘要]若無50年前的空難,陸運濤絕對有可能激蕩出比後來邵氏獨霸格局下更璀璨的國語電影世界,李翰祥的國聯可能從此發光發熱,而臺灣也可能不會長期只以港片的主要、或甚至是最大市場的面目存在。比邵逸夫年輕八歲,片廠與明星制度經營觀念同樣先進,而且財力比邵逸夫更雄厚的陸運濤,與邵逸夫之間不只是影逢對手、甚至還曾經居於領先地位。同樣地,邵逸夫樂善好施的義舉,盡人皆知,但陸運濤(和他的父親陸佑)捐款興學和公益行善之風比邵逸夫還更早,而且同樣慷慨。陸運濤和邵逸夫的電影夢大不相同,而且人格特質也迥異,不像邵逸夫那麼精打細算。
  • 追憶:2000年已經是20年前了,那一年的你記得多少
    年前了今天的你,還記得2000年的你是什麼樣子嗎?01網上有個問答「還記得2000年你做了什麼嗎?」其中一個答案讓人溼了眼眶@格桑:這麼多年,我一直記得那個時刻。外面下著很大的雪,我爸去翻門上掛的日曆。他和我說,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
  • 40年前參加高考回憶
    高考很快就要來到了。今年高考本與我無關,但還是在關心,這是因為疫情對高考的影響引發了關注,更是因為40年前的7月我也參加了高考,使我依稀地想起了40年前參加高考的片段。我們當年參加高考考試的過程很特殊。突如其來的準備高考  1979年國慶剛過的10月份的下半月,剛進入高二的我們忽然停了幾天課。
  • 穿越高考四十年,那些改變命運的崢嶸歲月,你還記得嗎?
    高考,一個神聖而又富有魔力的字眼。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就以高考作為12年學業生涯的檢驗;高考,也是開啟人生新徵程的重要拐點。你還記得你那年參加的高考嗎?「「這時在鄉下,誰也不會懷疑我不是一個地道的農民!
  • 20年前的高考狀元,以滿分750分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現在怎樣了?
    20年前的高考狀元,以滿分750分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現在怎樣了?有很多孩子生下來就是神童,他們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學習別人四年學的知識,能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參加高考還考出好的成績,但是神童確實在生活中不是隨處可見的,所以見到一個神童大家都還很吃驚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