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

2020-12-16 教育新視線

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

坊間一直流傳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很多人對這句話都不太理解,尤其是對於清華大學窮這點,尤其不能認同,要知道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可是1911年就創立了,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有政府支持的學校怎麼還會窮呢?即使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也不會覺得清華大學窮,畢竟看過清華大學的人都會被他的美而震撼。

清華大學排在最美大學第十名,雖然名次不是太高,但是要知道我們國家的高校何其多,別的不說,只看清華大學的校門,白色的西式建築高貴大氣,校內鍾靈毓秀,端的就是中西合璧,在當時可以說是最摩登的建築了,相信很多人心裡,寧願覺得北大窮,也不會覺得清華窮。

其實清華大學的窮,不在建築,而在別處,雖然清華大學是晚清政府創立的,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遠遠沒有今天的地位,當時的清華大學設施比較落後,而且地處偏僻,科研經費比很多學校都要少,在那個時候,家裡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往往都不會選擇清華,清華大學的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農村,家庭條件比較貧困,所以才有清華很「窮」一說。

北京大學就大不一樣了,北京大學的歷史比清華大學還要悠久,創立於1898年,當時還叫做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1912年才改名為國立北京大學,再加上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經歷可以說是中國大學裡最傳奇的了,著名的蔡元培先生就曾經是北京大學的校長。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剛好相反,如果說清華大學的學生大多都來自農村地區,家庭條件比較貧困,那當時很多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都會選擇北京大學,要知道建國初期的時候,北京大學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是十分富足,就連教育經費都是大學裡數一數二的,各方面都要比清華大學「富」了不只一點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比清華和北大,就要年輕多了,1958在北京創立,首任校長是著名的作家郭沫若,還匯集了錢學森,華羅庚等著名科學家,建校的第二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發展之快,全國僅有,並且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是非同一般的人才基本不會錄取。

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生也很爭氣,幾乎人人都會把科研當成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目標,而搞科學研究經常要通宵達旦,被其他學校的師生笑稱為「不要命」,所以才有了不要命的中科大一說。

不過這些都只是建國初期的印象,現在清華,北大,和中科大都是國內高校的頂級級別,每年的錄取分數線都特別高,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是考不上的,你更傾向於清華還是北大呢?

相關焦點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什麼意思?
    在大學中,好像經常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也是比較有爭議和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曲折,今天小編也是來跟大家講解這句廣為流傳,又朗朗上口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啥意思?說出來別不信
    每年錄取結果一出,清華北大兩所學校就會開始搶生源了,但是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聽小編細細給你道來。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盛名不必多說,國內頂尖的兩所大學。清華大學有全國最好的理工科專業,而北大以文科聞名。中科大全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學校則是數學、物理等專業位於前列。 這三所大學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中科大更是被譽為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窮清華」這個形容還得從清華建校開始說起。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啥意思?網友:絕了
    不過,考得好的朋友們,不要太高興,還要記得好好填志願呦,畢竟未來4年或者你自己的職業可能都會和自己的專業相關的。不過,說到好大學,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還有另一種說法,說窮人家的孩子多期盼上清華,事實上,窮人家的孩子不僅期盼上清華,還期盼上北大。富北大相較於清華,北大歷史更加悠久,傳承相對豐厚。1898年時值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啓超連通光緒帝在為這個國家尋找出路。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是什麼意思?從2個方面探究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的出自於《不彎的脊梁-著名教育家劉達傳》,劉達是誰?他曾任中科大黨委書記一職(1963年一1975年),之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比如我們可以從這一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開始,來試著了解歷史名校清華、北大以及中國科技大學。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很多學生在考大學的時候聽見這些話最多,很多大學都流行「貧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個詞,我想很多人不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也不知道它的曲折,今天把這個詞的意思告訴大家。首先,「窮清華、富北大」就是這樣的說法,當時北京大學大部分學生都是幹部子女和家庭環境優越的孩子,因為清華是寒門出身的孩子,這些貧困的孩子們想在這個學校學習自己的技術,將來進入社會找工作也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改變家庭的現狀。
  • 中科大校長劉達: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所謂何意?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有關該說法的資料是不彎的脊梁——劉達傳,從劉達的資料中得知,在1963年至1975年期間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之後又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這句話的說法劉達傳中的說法是清華校園很大,空曠得像農村一樣;北大校門是宮殿式的,校內建築比較豪華,另外一種說法是當時那個年代,能夠上北大的,大多家境較好或高幹子弟,所以叫富北大;而上清華的,大多是想通過學工、學技術,找個技術性的工作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何意?暗示了學校的背景和底蘊
    文·段宏剛「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前些年在全國學子之間廣為流傳,雖然屬於調侃,但從側面反映了這三所著名高校的辦學特色和歷史底蘊。據傳,這句話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第二任中國科技大學書記劉達(1911年——1994年,任期為1963年——1975年)說出的,當時中科大校長是郭沫若(1892年——1978年)先生。劉達原話這樣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來科大。後來,這句話經過改動和傳播,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最後流行於全國。
  • 國內學風最好的大學,招生少於縣高中,國際排名卻超清華北大
    中科大的優勢學科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潘建偉院士的量子通信。但事實上除此之外,中科大在單分子科學、高溫超導、納米科學、地球環境、生命與健康等前沿領域也遙遙領先。儘管成就如此輝煌,中科大的在校生卻只有區區15000人,不到清華北大在校生的一半。在生源質量上,清華北大常年佔據前兩名,中科大一般是在3到5名徘徊;在研究經費上,中科大與清華北大更加不可同日而語,那中科大是如何逆襲的呢?首先,中科大師資力量雄厚。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是半個多世紀前流傳在京城的一個說法,那時候中科大還在北京,如今清華已經是全國預算經費第一的大學(超過300億)比北大還要富,中科大也從北京南遷至安徽合肥,但想要在科大就讀依舊得抱著「不要命的精神」。
  • 北大是我們的左手,清華是我們的右手,中科大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
    這所大學,低調、務實,不兼併,不吹牛,一門心思抓教學,是我國一流大學中最有特色、最富實力、辦學理念最正的大學。中科大培養的目標是科學家,也已經培養了無數的科學家。中科大是安徽省最好的大學,中科大也確實提升了整個安徽省的科學水平和素養。安徽人民應該感到幸甚。能上中科大的人,北大清華都可以上。
  • 為什麼「中科大」能和清華北大比肩?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
    為什麼「中科大」能和清華北大比肩?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提到清華北大,大家都知道這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高校,在世界上排名都很靠前,這是留給人們一貫的印象,但是,在國內還有這麼一所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它的實力比肩清華北大,同樣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下面就和大家來分析一下中科大為什麼能這麼強悍,這三點總結得很精闢。
  • 16歲少女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曾經直言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
    可是你們知道嗎?曾經有一位16歲的廣州女孩語出驚人:「我懶得考清華北大」,這句話在網上炸鍋了,竟然有人不想考清華北大,這個不是有病,就是有病?其實冼奇琪是這樣說的,她表示自己不是沒有想過清華北大,可是自己很懶,萬一考砸了,就上不不了。如今的她雖然沒有考上國內最頂尖的兩所學校,可是成功在高二的時候以663分的好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給成功錄取。
  •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為什麼申請破產,其中原委究竟是什麼?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破產啦?洗腦作者叫人致富卻自己申請破產?羅伯特·清崎是個大騙子嗎?為什麼看完《富爸爸窮爸爸》卻沒有變得更富?《富爸爸窮爸爸》通篇廢話毫無價值嗎?《富爸爸窮爸爸》不適合中國國情嗎?它是一本入門理財的經典暢銷書。人紅是非多,開頭疑問是關於這本書和作者最具爭議的話題。在回答這幾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這本書的歷史和作者的生平。
  • 為什麼江西當年不要中科大,因為清華北大人民大學來了都跑了
    江西曾擁有三所頂尖大學,當年拒絕了中科大,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校園彩色2019-07-04 00:03如今,人們說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安徽,就會提起江西曾經拒絕了中國科大在江西落戶。並要以此來說明,江西當年拒絕中國科大是如何目光短淺。不可否認,安徽當年收留中國科大,確實是賺到了。
  • 中石化招10人,只要清華北大劍橋博士,中科大的只能遞補
    北京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劍橋大學博士……在錄取名單裡,清一色的國內外頂級名校博士,國內985大學像中科大、北京師範大學和清華北大反而只能淪為遞補,國外大學如牛津、賓夕法尼亞、等世界知名大學也沒被正式錄用。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 中科大校友結束中國無「芯」史摘得北京科技最高獎
    為此,胡偉武親自動員自己的女兒報考了中科大,最終被少年班創新實驗班錄取,成就了父女科大人的佳話。其女兒班主任老師還一度惋惜:「你女兒明明可以考上清華的,為什麼要考中科大呢?」殊不知,「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
  • 【1018】大富靠命,小富靠運:你有富的命嗎?
    這說明大富大貴要靠命,僅僅運氣好是沒有用的。對大部分人來講,即使沒有那麼大的好運氣,一輩子也不會總是走黴運,但是要得到命運之神的呵護卻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認識命的重要性,要信命、認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認命則是不超越命運給自己劃的線,孔子講「不逾矩」就是這個道理。我十多年前和很多人講,「你這輩子就是窮命,認了吧,這樣可以活得輕鬆快樂些」。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網友:往後日子更苦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原來一直被廣為流傳,可是現如今清華每年的經費全國高校排名第一,中科大也搬到了安徽,可是流傳下來的」光榮傳統「一直保存著,迎接新生的就是第一天開學,第二天給每個新生一份禮物:考試!
  • 有人說能上清華,幹嘛要選中科大?中科大和清華,考生如何選擇?
    有人說能上清華,幹嘛要選中科大?中科大和清華,考生如何選擇?有人說,能上清華,我幹嘛要選中科大?放著好好的清華不念,我去合肥念一個技校,這不成傻子了嗎?但還別說,每年這樣的傻子還真不少。年幼無知的這一撥,指的是中科大少年班。本來多讀一兩年,就能順順噹噹參加高考,喜提清華北大。偏偏遇到科大招生老師,你今年不滿17歲吧,高中有啥好玩的,大學生活多豐富呀,想不想早點上大學呢,小朋友?如是這般,不少懵懂少年都被忽悠到了合肥,其中甚至不乏十二三歲的,但真正到了以後,迎接他們的不是笑容可掬的招生老師,而且課堂上面讓人聞風喪膽的殺手級老師!
  • 中科大終於超過清華北大,成為全國第一高校
    但不得不說的是,評價一所高校的實力,應當取決於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在某些領域內做出的創新,而不是糾結於校園大小,學生數量。在這諸多高校之中,中科大的培養人才,以及對國家社會做出的貢獻已經超過清華北大,這是實際數據證實的,而不是受某些主觀因素影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