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啥意思?說出來別不信

2020-12-25 騰訊網

又是一年高考季,離2020年的高考不到三個月,今年的同學會報考哪些學校呢?每年錄取結果一出,清華北大兩所學校就會開始搶生源了,但是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聽小編細細給你道來。

首先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三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盛名不必多說,國內頂尖的兩所大學。清華大學有全國最好的理工科專業,而北大以文科聞名。中科大全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學校則是數學、物理等專業位於前列。

這三所大學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中科大更是被譽為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窮清華」這個形容還得從清華建校開始說起。

清華大學的名字取自於水木清華,原本是清末時期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為了挽救國家、輸送更多人才去國外留學專門設立的學校。當時的清朝已經呈現出頹敗之色,清華大學的創辦資金就是來自庚子賠款的退款。

隨後紛至沓來的戰爭,清華大學一直沒法順利發展師資、建設校園。一直到建國初期,才逐漸穩定下來。咱們都知道建國初期的情況。剛剛從戰爭中解脫出來的國家並不富裕,國家對於教育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

清華大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的,經濟跟不上導致校園內各項措施都很落後。這是原因一,還有一個就是當時國家大力發展工業,工科方面的人才是很稀缺的。

學生們也覺得學了工科畢業以後好找工作,工人的工資高。所以當時有很多家庭條件貧困的同學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條件,選擇去讀清華大學的工科。

北京大學就不一樣了,北京大學的校長是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蔡元培擔任校長期間,聘請了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眾多學者擔任老師。這些人都為革命做出過偉大貢獻。

建國以後,國家對北京大學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各種設施都是最好的。除此之外,受這些老師的影響,當時很多幹部的子女都選擇報考北京大學,這就是「富北大」的由來了。

不要命的中科大,我們從字面意義上就能猜到一些。中科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科研工作十分的複雜嚴謹,不論是中科大的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他們始終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廢寢忘食,付出非常多的心血,也正是他們的「不要命」精神才讓我國的科研事業發展的如此迅速,三所大學各有各有的特點,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所大學呢?

相關焦點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什麼意思?
    在大學中,好像經常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也是比較有爭議和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曲折,今天小編也是來跟大家講解這句廣為流傳,又朗朗上口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啥意思?網友:絕了
    不過,考得好的朋友們,不要太高興,還要記得好好填志願呦,畢竟未來4年或者你自己的職業可能都會和自己的專業相關的。不過,說到好大學,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還有另一種說法,說窮人家的孩子多期盼上清華,事實上,窮人家的孩子不僅期盼上清華,還期盼上北大。富北大相較於清華,北大歷史更加悠久,傳承相對豐厚。1898年時值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啓超連通光緒帝在為這個國家尋找出路。
  • 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
    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坊間一直流傳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很多人對這句話都不太理解,尤其是對於清華大學窮這點,尤其不能認同,要知道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可是1911年就創立了,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有政府支持的學校怎麼還會窮呢?即使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也不會覺得清華大學窮,畢竟看過清華大學的人都會被他的美而震撼。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是什麼意思?從2個方面探究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的出自於《不彎的脊梁-著名教育家劉達傳》,劉達是誰?他曾任中科大黨委書記一職(1963年一1975年),之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比如我們可以從這一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開始,來試著了解歷史名校清華、北大以及中國科技大學。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很多學生在考大學的時候聽見這些話最多,很多大學都流行「貧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個詞,我想很多人不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也不知道它的曲折,今天把這個詞的意思告訴大家。首先,「窮清華、富北大」就是這樣的說法,當時北京大學大部分學生都是幹部子女和家庭環境優越的孩子,因為清華是寒門出身的孩子,這些貧困的孩子們想在這個學校學習自己的技術,將來進入社會找工作也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改變家庭的現狀。
  • 中科大校長劉達: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所謂何意?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有關該說法的資料是不彎的脊梁——劉達傳,從劉達的資料中得知,在1963年至1975年期間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之後又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這句話的說法劉達傳中的說法是清華校園很大,空曠得像農村一樣;北大校門是宮殿式的,校內建築比較豪華,另外一種說法是當時那個年代,能夠上北大的,大多家境較好或高幹子弟,所以叫富北大;而上清華的,大多是想通過學工、學技術,找個技術性的工作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何意?暗示了學校的背景和底蘊
    文·段宏剛「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前些年在全國學子之間廣為流傳,雖然屬於調侃,但從側面反映了這三所著名高校的辦學特色和歷史底蘊。據傳,這句話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第二任中國科技大學書記劉達(1911年——1994年,任期為1963年——1975年)說出的,當時中科大校長是郭沫若(1892年——1978年)先生。劉達原話這樣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來科大。後來,這句話經過改動和傳播,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最後流行於全國。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俗語:「窮不信兩事,富不交兩人」,啥意思?中年人不妨一看
    比如我們的俗語,都是老祖宗的心血,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在我們一生中,窮困的時候,什麼事情不要相信,在我們富有的時候,什麼樣的人不能交往,對我們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指路明燈的作用。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是半個多世紀前流傳在京城的一個說法,那時候中科大還在北京,如今清華已經是全國預算經費第一的大學(超過300億)比北大還要富,中科大也從北京南遷至安徽合肥,但想要在科大就讀依舊得抱著「不要命的精神」。
  • 國內學風最好的大學,招生少於縣高中,國際排名卻超清華北大
    中科大的優勢學科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是潘建偉院士的量子通信。但事實上除此之外,中科大在單分子科學、高溫超導、納米科學、地球環境、生命與健康等前沿領域也遙遙領先。儘管成就如此輝煌,中科大的在校生卻只有區區15000人,不到清華北大在校生的一半。在生源質量上,清華北大常年佔據前兩名,中科大一般是在3到5名徘徊;在研究經費上,中科大與清華北大更加不可同日而語,那中科大是如何逆襲的呢?首先,中科大師資力量雄厚。
  •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說起俗語,其中家長裡短的生活智慧,可不是三兩句話就能數清。這些話雖然有的帶有封建時代的糟粕,但是有的卻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和檢驗,仍然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人生哲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一句俗語。
  • 北大是我們的左手,清華是我們的右手,中科大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
    要名要利就讀清華北大,為了國家民族就讀中科大。中科大是一所真正為國家搞科研的大學,是一所真牛的大學,是被美國認可在中國最好的最信任的大學,也是美國最為害怕擔心的大學。這所大學,低調、務實,不兼併,不吹牛,一門心思抓教學,是我國一流大學中最有特色、最富實力、辦學理念最正的大學。中科大培養的目標是科學家,也已經培養了無數的科學家。中科大是安徽省最好的大學,中科大也確實提升了整個安徽省的科學水平和素養。安徽人民應該感到幸甚。能上中科大的人,北大清華都可以上。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
  • 「九章」量子計算機誕生,中科大實至名歸!網友:清華北大該反思
    而回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年來的科研成果,可以說是不斷湧出,以潘建偉教授為代表的一些著名科學家研究出了世界頂級的科研成果,中科大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數學論文證明了困擾數學界長達20餘年的核心猜想。可以說,以上僅僅是中科大近年來取得科學成果的一個縮影。可以說中科大實至名歸!
  •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首先從字面意思理解,「窮不走水」便是指窮人不要走水路,「富不涉淫」便是指富人不要涉及那些非分男女的事情,免得惹來殺身之禍。君不見,昔日西門慶和潘金蓮便是如此。
  • 農村老話:「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到底是啥意思呢?
    「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咳,我們的老祖宗怎麼傳下來這麼一句片面的話呢?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富裕人家的妻子,就像牆上的皮一樣,每隔幾年不夠亮了,就刷一遍。這句話啥意思呢?也就是男女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被定義為「璋」「瓦」之別,可見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男尊女卑的觀念了。甚至一些留下良好評價的前人,比如劉備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言論,先不管他到底有沒有說過,反而是後來的人以此還認為劉備是一個正面形象,仗義!
  • 有人說能上清華,幹嘛要選中科大?中科大和清華,考生如何選擇?
    有人說能上清華,幹嘛要選中科大?中科大和清華,考生如何選擇?有人說,能上清華,我幹嘛要選中科大?放著好好的清華不念,我去合肥念一個技校,這不成傻子了嗎?但還別說,每年這樣的傻子還真不少。年幼無知的這一撥,指的是中科大少年班。本來多讀一兩年,就能順順噹噹參加高考,喜提清華北大。偏偏遇到科大招生老師,你今年不滿17歲吧,高中有啥好玩的,大學生活多豐富呀,想不想早點上大學呢,小朋友?如是這般,不少懵懂少年都被忽悠到了合肥,其中甚至不乏十二三歲的,但真正到了以後,迎接他們的不是笑容可掬的招生老師,而且課堂上面讓人聞風喪膽的殺手級老師!
  • 易經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到底啥意思?受益一生
    民間一直有各種各樣的老話,廣泛流傳於人民群眾當中,茶餘飯後俗語更是脫口而出,這是貼合生活的大智慧,有些俗語出自《易經》,大道至簡,用來指導生活,讓大家受益匪淺,比如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1、「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