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啥意思?網友:絕了

2020-12-14 海綿媽媽說育兒

高考成績的放榜,在網絡上的討論熱度不減,當然,大多數還是討論各省的狀元,網上隨處可見,他們的考試分數與採訪視頻。

我們看完,感嘆一聲真優秀,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也會給自己孩子加油打氣,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考出優異的成績。

不過,考得好的朋友們,不要太高興,還要記得好好填志願呦,畢竟未來4年或者你自己的職業可能都會和自己的專業相關的。

不過,說到好大學,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

起初,這句話只是民間一個段子,隨著越傳越廣,竟然成了俗語,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今天,咱們就來解讀一番這句俗語的來龍去脈。

窮清華

中國成立後,國內百廢待興,國民雖有幹勁,但卻很窮困。對清華學校投入較少,學校顯得很破舊,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時間,「窮清華」便由此而來。

還有另一種說法,說窮人家的孩子多期盼上清華,事實上,窮人家的孩子不僅期盼上清華,還期盼上北大。

富北大

相較於清華,北大歷史更加悠久,傳承相對豐厚。1898年時值維新變法,康有為、梁啓超連通光緒帝在為這個國家尋找出路。

興辦教育,是維新變法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應運而生,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如果說清華培養出來的學子,為日後之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那麼北大所培養出來的學子,對彼時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這些學子有廣開「學術與自由」之風的蔡元培、李大釗、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著名文學評論家茅盾等。

早年間,就讀於北大的學生,多是高幹子弟、與一些社會名流的子女,說其是「貴族學校」也不為過,能夠考上北大的貧寒子弟極少。

到現在來說,基本還是北京當地人考上的多,普通人考上北大也是全省的前幾名才有機會,所以說富北大不是白叫的。

不要命的中科大

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於北京,她的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中科大相較於上面兩所學校,不算歷史悠久,卻被稱作中國的「麻省理工」,專業性極強。由此也獲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譽,一千個中科大學子中,便能出一個一兩個中國院士。

就讀於中科大的學生,大多是搞科研的。從事科研工作最是熬人,尤其涉及到國家機密,還會長期失去消息,無法與家人聯絡。拼死拼活做研究,便有了「不要命的中科大」這一說法。

所以說上中科大,必須好好鍛鍊身體,才能更好做科研,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說完3所大學,你心動哪所學校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什麼意思?
    在大學中,好像經常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也是比較有爭議和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曲折,今天小編也是來跟大家講解這句廣為流傳,又朗朗上口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到底啥意思?說出來別不信
    每年錄取結果一出,清華北大兩所學校就會開始搶生源了,但是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聽小編細細給你道來。 中科大全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學校則是數學、物理等專業位於前列。 這三所大學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中科大更是被譽為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窮清華」這個形容還得從清華建校開始說起。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很多學生在考大學的時候聽見這些話最多,很多大學都流行「貧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個詞,我想很多人不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也不知道它的曲折,今天把這個詞的意思告訴大家。首先,「窮清華、富北大」就是這樣的說法,當時北京大學大部分學生都是幹部子女和家庭環境優越的孩子,因為清華是寒門出身的孩子,這些貧困的孩子們想在這個學校學習自己的技術,將來進入社會找工作也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改變家庭的現狀。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是什麼意思?從2個方面探究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的出自於《不彎的脊梁-著名教育家劉達傳》,劉達是誰?他曾任中科大黨委書記一職(1963年一1975年),之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比如我們可以從這一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開始,來試著了解歷史名校清華、北大以及中國科技大學。
  • 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
    為什麼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知道其中秘密嗎?坊間一直流傳一句話「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很多人對這句話都不太理解,尤其是對於清華大學窮這點,尤其不能認同,要知道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可是1911年就創立了,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有政府支持的學校怎麼還會窮呢?即使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也不會覺得清華大學窮,畢竟看過清華大學的人都會被他的美而震撼。
  • 中科大校長劉達: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所謂何意?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最早有關該說法的資料是不彎的脊梁——劉達傳,從劉達的資料中得知,在1963年至1975年期間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之後又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這句話的說法劉達傳中的說法是清華校園很大,空曠得像農村一樣;北大校門是宮殿式的,校內建築比較豪華,另外一種說法是當時那個年代,能夠上北大的,大多家境較好或高幹子弟,所以叫富北大;而上清華的,大多是想通過學工、學技術,找個技術性的工作
  •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何意?暗示了學校的背景和底蘊
    文·段宏剛「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這句話前些年在全國學子之間廣為流傳,雖然屬於調侃,但從側面反映了這三所著名高校的辦學特色和歷史底蘊。據傳,這句話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第二任中國科技大學書記劉達(1911年——1994年,任期為1963年——1975年)說出的,當時中科大校長是郭沫若(1892年——1978年)先生。劉達原話這樣說: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來科大。後來,這句話經過改動和傳播,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最後流行於全國。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是半個多世紀前流傳在京城的一個說法,那時候中科大還在北京,如今清華已經是全國預算經費第一的大學(超過300億)比北大還要富,中科大也從北京南遷至安徽合肥,但想要在科大就讀依舊得抱著「不要命的精神」。
  • 「九章」量子計算機誕生,中科大實至名歸!網友:清華北大該反思
    而廣大網友在看到中科大這一表現時,表示清華北大應該多反思。我有沒有表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的科研經費超過了其他很多大學,但是做出來的科研成果卻沒有世界級的。從近幾年各個大學的科研成果統計來看,清華北大很少有像中科大這樣的突出科研成果。
  • 國內學風最好的大學,招生少於縣高中,國際排名卻超清華北大
    1800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幾乎只是一個縣高中的招生規模。這所大學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然而奇怪的是,在近日Nature指數公布的科研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在國內高校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壓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全國高校第一。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走水」指的什麼?這句話啥意思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是一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是聽說過的。若是想要清楚窮不走水是什麼意思?我們就要先弄明白,什麼是富不涉淫?一般提到淫,很多人就想到的是行苟且之事,尤其是指的男女間的那一點事。事實上淫的真實意思是欲望,不奢淫就是指的節制欲望的意思。
  • 北大是我們的左手,清華是我們的右手,中科大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
    要名要利就讀清華北大,為了國家民族就讀中科大。中科大是一所真正為國家搞科研的大學,是一所真牛的大學,是被美國認可在中國最好的最信任的大學,也是美國最為害怕擔心的大學。這所大學,低調、務實,不兼併,不吹牛,一門心思抓教學,是我國一流大學中最有特色、最富實力、辦學理念最正的大學。中科大培養的目標是科學家,也已經培養了無數的科學家。中科大是安徽省最好的大學,中科大也確實提升了整個安徽省的科學水平和素養。安徽人民應該感到幸甚。能上中科大的人,北大清華都可以上。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中科大少年班,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老祖宗處世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首先從字面意思理解,「窮不走水」便是指窮人不要走水路,「富不涉淫」便是指富人不要涉及那些非分男女的事情,免得惹來殺身之禍。君不見,昔日西門慶和潘金蓮便是如此。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呢?能把這句俗語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單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意思就是:窮人一般出門的話最好不要走水路,而有錢的人就儘量不要多去風花雪月的場所。然而這句俗語的意思真的是這麼平凡而又簡單嗎?其實卻是飽含深意的,為什麼人窮不要走水路呢?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網友:往後日子更苦
    「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句話原來一直被廣為流傳,可是現如今清華每年的經費全國高校排名第一,中科大也搬到了安徽,可是流傳下來的」光榮傳統「一直保存著,迎接新生的就是第一天開學,第二天給每個新生一份禮物:考試!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中科大終於超過清華北大,成為全國第一高校
    有意思的是,在這眾多榜單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沒有進過前十名。但不得不說的是,評價一所高校的實力,應當取決於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在某些領域內做出的創新,而不是糾結於校園大小,學生數量。在這諸多高校之中,中科大的培養人才,以及對國家社會做出的貢獻已經超過清華北大,這是實際數據證實的,而不是受某些主觀因素影響的結果。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農村俗話的意義便在於此,我們不能因為它通俗易懂就覺得很土,朗朗上口和簡單明了才是最難的,一堆詞堆砌在一起,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並不是什麼好句子。
  •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俗語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說起俗語,其中家長裡短的生活智慧,可不是三兩句話就能數清。這些話雖然有的帶有封建時代的糟粕,但是有的卻是經過了歲月的沉澱和檢驗,仍然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人生哲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一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