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寶媽育兒路上都會聽見這句話,吃點益生菌調理一下吧!那麼到底應該不應該給孩子吃益生菌,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吃益生菌呢?接下來熙媽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首先,我想說的是益生菌不是萬能的!寶寶是不可以長期吃益生菌的,長期吃益生菌讓寶寶的胃腸道能力失去自然平衡性,出現依賴外來有益菌的可能。益生菌不建議長期吃,如果吃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服用,當寶寶症狀好轉、病情緩解時,應該及時的停藥,吃易消化的食物,讓寶寶自然生長的。當然,益生菌的副作用很小很小,一般一周到兩周可以的,而且是在寶寶出現腸胃或者是消化系統問題的時候才吃。
那麼到底什麼情況需要吃益生菌呢?
便秘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孩子便秘,如食物過於精細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過慢、過敏等等。如果不容易分析病因,建議可以選擇主要含雙歧桿菌、或者鼠李糖桿菌的菌種,同時要注意增加食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
腹瀉
無論什麼原因導致腸蠕動快、大便稀都屬於腹瀉。腹瀉時腸道正常菌群,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壞破,這時候是最應該補充益生菌的時期。不這過個特殊時間,補充益生菌也是最講究的時候,有保腸護黏膜減少損型傷的、有意在快速恢復腸道菌群微環境的等等。
乳糖耐受不良
這是種一小嬰兒容易出現的不適,於由於缺乏對奶邊裡的乳糖的充分消化能力,所以會表現一為種特殊形式的消化不良,腹瀉、肚子脹、愛哭鬧、容易腸絞痛等等。
一般桿菌類的益生菌,可都以幫助人體更好地消化乳糖。
過敏性疾病(溼疹、鼻炎、哮喘、反覆蕁麻疹等)
有一些益生菌就對過敏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包括鼠李糖桿菌、羅伊氏桿菌,可以調節體內免疫球蛋白(IgE)抗體水平,所以有助於緩解過敏症狀。
反覆鵝口瘡、口腔黏膜潰瘍
一般小兒嬰容易出現鵝口瘡(一真種菌感染)、大孩子容易出現口腔黏膜潰瘍。明確原因不明,可與能飲食、免疫力欠佳、齲齒、過敏、慢扁性桃體炎、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無論怎樣,這兩種口腔問題都提示人體消化道出現了菌群紊亂,適合使用益生菌進行調節,從調節疫免力角度析分析,建議使用李鼠糖桿菌(比如HN001)。
明白了嗎寶媽們?只有寶寶需要的時候,補充益生菌才是最合理的,不需要的時候切勿盲目補充。
我是熙媽,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育兒心得,守護寶寶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