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雷達:雙循環」要立足長遠的全球經濟...

2021-01-12 大洋網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於線上舉行。論壇通過線上直播,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00萬。本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主持,聚焦「內循環視角下的節約型經濟發展模式」,知名經濟學家金碚、張燕生、毛振華、李迅雷、邢自強等人聯合解析。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主要成員雷達表示,「雙循環」是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的必然結果。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影響的渠道主要在於中心國家的國內經濟結構能夠對全球的分工格局產生影響,另外中心國家對於國際經濟秩序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由此可見,目前中國提出以內為主的「雙循環」相互促進,並不是根據世界經濟周期性變化的因素而提出政策性調整,而是根據世界經濟趨勢性發展因素變化而進行的戰略性調整。


雷達分析說,西方發達國家歷史經驗對理解 「雙循環」新格局思想是有意義的。首先,「雙循環」概念的提出是國際體系和國內製度體系之間的衝突所致。上個世紀70年代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已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而美國國內依然實行管制的凱恩斯主義,國際領域自由主義的現實衝擊了美國國內的凱恩斯政策體系之後,美國的國內體制開始改弦移易軸,轉向了放鬆管制的新古典經濟主義。此外,在國際層面美國也嘗試了兩項努力,其一是放棄了美國和黃金掛鈎的體系,並在國際範圍內推行浮動匯率制度;其二是建立「七國集團」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用以彌補現有國際經濟秩序中缺乏反周期性危機的功能,這是因為在貿易、金融自由化之後,世界經濟參與國之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度提高,國別間的經濟波動日趨同步,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越來越國際化,反周期性危機越來越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的共同任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雙循環」格局的出現,是以國內和國際層面的制度調整為主要內容,以「內」為主,還是以「外」為主的主要區別由一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而決定。從這一點出發,「雙循環」概念中並不存在「封閉」和「開放」之爭,理解問題的核心應該放在以「內」為主和兩個循環的相互促進方面。其次,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通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促進」格局。

雷達表示,「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必須是立足長遠的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動。以國內循環為主,並不是脫離世界經濟的循環體系,而是通過國內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完善來提升中國在全球的綜合實力,為現行國際經濟秩序中尚未解決的外部性問題以及公共產品的供給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撐。「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就世界意義而言,必須是國內體制高質量的完善。未來國際經濟秩序的變革,必須將發展問題納入到全球發展的總體框架,而發展中國家在未來國際經濟秩序變革中的話語權,既取決於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總量佔比,也取決於新興發展中國家國內製度的先進程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肖歡歡實習生洪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凌躍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著名數量經濟學家魏權齡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著名數量經濟學家魏權齡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網站 2017-02-18 07:24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成功舉辦世界經濟研討會
    【MBA中國網訊】10月2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教研室主辦世界經濟研討會在明德主樓729會議室召開。來自世界經濟專業博士二年級的張斌同學對自己的論文「資本帳戶開放、匯率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基於經濟波動的視角」進行了分享報告。
  • ...生院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參加中國應用經濟...
    2020年12月5日,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2020)在京召開。會議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為主題,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應用經濟學組指導下,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應用經濟學院承辦。開幕式及主旨演講環節採取線上直播與線下會議相結合的形式,線上觀看達60餘萬人次。
  • 經濟大家談|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這是我國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節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面對國家發展優勢和現實約束提出的發展新戰略,是關係我國發展前途的重大謀劃,為「十四五」規劃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領。如何理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一起來看。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上海班)世界經濟學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於1998年正式組建,其前身最早可以溯源至1939年陝北公學設立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後歷經華北大學、華北聯合大學演進,是人大建校八大系之一,是新中國經濟學科的重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作為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的理論重鎮,經濟學院承擔著培養高層次傑出經濟學人才,構建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經濟學教育高地,為國家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的偉大使命。
  • ...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 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  新華社記者夏立新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
  • ...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
    新華社新加坡7月13日電專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新華社記者夏立新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發展前景引發世界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的一個接口,大灣區建設有利於促進中國經濟內外雙循環良性互動。鄭永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只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項目,長遠看它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把大灣區建設好,不僅可以帶動中國南方地區發展,還可以與中國經濟的外循環系統形成良性互動。
  • 商訊頭條 |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先海教授蒞臨寧波大學商學院講學
    6月12日下午,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黃先海教授蒞臨寧波大學商學院,在高研院一樓報告廳開展「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鏈重構與中國的新『雙循環』戰略」主題的學術講座。
  • 鉅派協辦2020中國經濟論壇落幕,「雙循環」和「十四五」發展新格局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國盛集團原董事長張立平、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萬廣華、國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劉熀松等權威政經人士圍繞「邁向十四五的我國經濟」主題,從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等各個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對經濟復甦起了重大積極的影響?
  • 浙江可以也應當成為雙循環戰略樞紐——訪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浙江日報名片陳甬軍 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學科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時間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 中國經濟法學開拓者、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劉文華逝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法學家、教育家、中國經濟法學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劉文華教授,因病於2020年3月12日1時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成功舉辦《中國智庫經貿觀察(2020)》新書發布...
    中國發展網訊 2020年11月20日,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中國商務出版社、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智庫經貿觀察(2020)》新書發布會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貿發展機遇與挑戰高峰論壇,來自中商智庫、商務部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山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特邀嘉賓以及校內外師生共
  •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應重塑經濟金融含義與全球價值鏈
    本報記者 徐蔚冰在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2020世界經濟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一方面,為應對疫情衝擊,發達經濟體採取極其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政府債務持續屢創新高,金融資產價格上漲脫離市場經濟的發展實情。金融資產價格的超級修復與實體經濟的艱難復甦形成鮮明對比,全球資產價格出現泡沫化傾向。另一方面,全球經貿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進入區域化加速發展階段。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陸軍:雙循環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今年,中央首次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在多次重要會議中被提及。作為長期關注宏觀經濟以及金融政策的專家學者,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陸軍教授對於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的新模式有著自己的思考。
  • 林毅夫: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發展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
    林毅夫: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發展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 2020-12-24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軍:立足國內大循環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在會上發表題為「立足國內大循環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的主旨演講。▲在「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圍繞「立足國內大循環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主旨演講。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王俊:粵要打造為雙循環新發展...
    受訪者供圖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廣東將扮演何種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圍繞這些問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王俊教授近日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廣東經濟參與全球化程度高,內需市場規模大、潛力足,有望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節點,並發揮戰略樞紐作用。
  •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舉辦國民經濟管理論壇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主辦的國民經濟管理論壇(2020)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量化研究啟動會在明德主樓728會議室舉辦。本次論壇旨在啟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量化研究,以建設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並且用研究成果持續性地服務經濟發展。
  • 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
    適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啟航之際,繼2018、2019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於2020年12月11日在經濟學院東旭學術報告廳(603)舉辦第三屆「中國百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論壇」。
  • 應用經濟學院舉辦「十四五·中國城市發展論壇2020」學術研討會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孫久文作開場致辭。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樊傑、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虞義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與地區所所長高國力研究員、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長賀燦飛等專家學者分別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