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和丹麥籤署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劃定協議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波蘭外交部當地時間11月19日發布消息稱,波蘭外長雅採克•查普託維奇和丹麥外交大臣薩穆埃爾森當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談並籤署了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劃定協議。兩國此前圍繞該協議進行了約40年的談判。

俄新社11月20日報導,薩穆埃爾森稱,他對雙方籤署歷史性的海域邊界劃定協議感到非常滿意,「我們完成了40多年前開始的談判。這是個極好的消息,彰顯了雙方試圖通過談判解決複雜事務的決心」。

查普託維奇稱,該合約的籤署表明,在顧及彼此利益以及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甚至可以「有效、和平地」解決長期糾紛,「相信丹麥和波蘭能夠儘快完成協議生效所必需的的內部流程」。

相關焦點

  • INEA與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籤署電網同步協議
    12月14日,歐盟創新和網絡執行機構(INEA)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的電力傳輸系統運營商籤署了一項7.2億歐元的協議,用于波羅的海同步項目,旨在更好地整合波羅的海國家和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電網,確保它們的能源獨立於第三國。
  • INEA與波蘭和波海國家籤署電網同步協議
    12月14日,歐盟創新和網絡執行機構(INEA)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的電力傳輸系統運營商籤署了一項7.2億歐元的協議,用于波羅的海同步項目,旨在更好地整合波羅的海國家和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電網,確保它們的能源獨立於第三國。這是迄今為止連接歐洲能源設施(CEF-E)提供的最大一筆資金。該協定標誌著波羅的海同步進程的決定性步驟,計劃於2025年年底前完成。
  • 二戰時,蘇聯入侵波蘭對波羅的海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有什麼影響?
    1939年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9月末即與德軍達成條約瓜分波蘭。 同年11月,蘇聯襲擊了芬蘭,並於1940年吞併了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挪威和丹麥則在那年春天被納粹德國所佔領。——《二戰戰史》 說起波羅的海,大家印象裡一定浮現出世界上最淡的海這一印象。
  • 地圖看世界;波羅的海及沿岸國家
    波羅的海被瑞典、俄羅斯、丹麥、德國、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9個國家的陸地環抱。(愛沙尼亞女孩。)波羅的海是北歐國家,特別是俄羅斯與歐洲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沿岸國家之間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是受源自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較大的地區。
  • 承載波蘭與德國近千年恩怨糾葛的格但斯克最終是怎樣歸屬波蘭的?
    現在是波蘭濱海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波蘭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三大城市聯合體。如今的格但斯克,以琥珀聞名,也是波蘭著名的旅遊城市。
  • 蘇聯人對蘇德條約的狡辯,沒有最綏靖只有更綏靖,波蘭捷克已哭暈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籤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西方一直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縱容了德國進攻波蘭,進而導致二次世界大戰。其中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同時,德國還默許了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看條約內容,西方人說的沒錯啊,蘇聯確實挺綏靖(說到這裡忘了解釋一下什麼是綏靖,對侵略不制止,姑息縱容,任其發展)。第一條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 亞美尼亞總統致函普京 尋求俄幫助劃定亞阿邊界
    據亞美尼亞總統府官網消息,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當地時間8日致函俄羅斯總統普京,請其支持和幫助劃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界的工作。中新社報導,薩爾基相在信中表示,再次感謝俄羅斯總統為調解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衝突和建立停火而作出的努力,這將避免「出現新的人員傷亡和悲劇」。 「但遺憾的是,在劃定邊界問題上,(亞阿)雙方之間仍然存在發生新爭端的潛在危險」。薩爾基相同時指出。
  • 波蘭物價和特產介紹
    物價最便宜的是波蘭,波蘭大大小小的超市和菜市場我都進去逛過,總體來講,日常的飲料零食等物價是國內一線城市的1.2-1.3倍,這個物價在歐洲算是十分良心了!波羅的海三國從南向北物價逐步遞增:立陶宛物價是國內的1.4倍左右、裡加是1.5倍-1.7倍左右,塔林是1.7-2倍左右。
  • 外交部稱中國九成陸地邊界已劃定 總體形勢穩定
    作為世界上邊界情況最複雜的國家之一,陸地和海洋大國中國在新中國成立後是如何確定陸地邊界的?是如何處理周邊海洋事務的?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鄧中華日前透露,中國與14個陸地鄰國中的12個劃定並勘定了邊界,解決了90%的定界問題。即使像中印(印度)邊界、中不(不丹)邊界還沒有劃定,但是總體形勢也是穩定的。」
  • 英國、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接到港口渡輪受襲威脅
    英國、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接到港口渡輪受襲威脅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均稱,接獲港口渡輪受襲的威脅。  據香港大公報引述法新社報導,英國廣播公司晨早新聞節目《今天》報導說﹐法國及荷蘭防衛官員警告﹐恐怖分子可能嘗試把一部載滿爆炸物的貨車開上一艘北海渡輪。渡輪公司已作最高戒備狀態。這份情報相信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
  • 丹麥首都,為什麼建在與瑞典接壤的海島上?
    起初維京人外出主要是捕魚,波羅的海與北海是海洋養分交界地帶,養料豐富,適合海洋魚類的生存。北歐因為氣候嚴寒,不適合農作物生長,農產品匱乏,但波羅的海沿岸卻擁有豐富的琥珀,森林和鐵礦資源,商品源源不斷從北歐進出,使得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航線成為一條重要的商路。
  • 波羅的海三國留學優勢
    歐盟共體創始國為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個成員國,如: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愛爾蘭、西班牙、奧地利、丹麥、瑞典、芬蘭、挪威、馬爾他、賽普勒斯、波蘭 、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等。
  • 我國與鄰國90%陸地邊界已劃定
    外交部條法司司長日前表示截至2004年底———  本報訊 來自外交部的消息稱,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劉振民日前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表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已劃定的邊界約佔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度的90%。中印雙方爭議地區約12.5萬平方公裡。
  • 丹麥首都為什麼不設在歐洲大陸,反而是在瑞典邊境的海島上?
    起初維京人外出主要是捕魚,波羅的海與北海是海洋養分交界地帶,養料豐富,適合海洋魚類的生存。北歐因為氣候嚴寒,不適合農作物生長,農產品匱乏,但波羅的海沿岸卻擁有豐富的琥珀,森林和鐵礦資源,商品源源不斷從北歐進出,使得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航線成為一條重要的商路。
  • 為什麼後期會縮水成丹麥?
    如今的丹麥麵積只有4.3萬平方公裡,不僅在世界範圍內排不上號,就算在破碎如斯的歐洲也顯得十分狹小,然而提起丹麥的前身卻很少有人不知道,那就是威震歐洲的北海大帝國。簡而言之,丹麥在祖上也曾闊綽過,偌大的北海幾乎成為丹麥人的內湖,然而世上從不存在萬年不倒的帝國,丹麥也是一樣。
  • 「明明的旅行」波蘭古都波茲南(2017環波羅的海自駕遊記連載之十三)
    離開波羅的海畔的索波特,一路往南前往波蘭歷史上第一個古都城——波茲南。大約1100年前,波蘭建國,當時的國一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將首都定在波茲南。波茲南這座城市的命運與波蘭一樣起伏跌宕:參加過漢薩同盟,中世紀曾經是繁華的貿易中心、被捲入過三十年戰爭和大北方戰爭、第二次瓜分波蘭後被劃入普魯士、一戰結束前曾是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帝國波森省的首府,戰後割予波蘭,改名波茲南。二戰期間,德國軍隊和蘇聯軍隊在這裡展開激烈戰鬥,城市的55%建築在戰爭中被毀。
  • 為「收拾」俄羅斯而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浴火重生,仍是蘇聯噩夢
    1558年,伊凡雷帝又發動利沃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擴張。俄羅斯向西擴張的勢頭立刻引發鄰國一片恐慌,波蘭、立陶宛和瑞典相繼介入。利沃尼亞戰爭打了二十多年,雖最終沒達到預期目的,俄羅斯卻向歐洲展示了自身強大的實力。
  • 波蘭和俄羅斯的口水戰愈演愈烈
    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口水戰愈演愈烈,雙方都指責對方歪曲歷史。波蘭外交部12月21日晚些時候表示,「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俄羅斯聯邦代表,對二戰起源和過程的陳述令我們感到擔憂和難以置信,這些陳述歪曲了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