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對蘇德條約的狡辯,沒有最綏靖只有更綏靖,波蘭捷克已哭暈

2020-12-22 東東說歷史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籤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西方一直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縱容了德國進攻波蘭,進而導致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先看一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主要內容:

1.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2.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3.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4.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締約國間的一切爭端。5.條約有效期為10年。6.秘密附屬議定書。其中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同時,德國還默許了蘇聯在比薩拉比亞的利益。

看條約內容,西方人說的沒錯啊,蘇聯確實挺綏靖(說到這裡忘了解釋一下什麼是綏靖,對侵略不制止,姑息縱容,任其發展)。

第一條是先把自己摘出去。

第二條是互不幹涉,實際上就是各自侵略而不幹涉

第三條是不是只能蘇德結盟才能徹底避免?

第四條是互相綏靖的,就是不用武力改變現狀。各自承認對方的一切

第六條這是劃分勢力範圍,這是蘇德雙方堂而皇之的不經過第三國同意而任意侵犯第三國的主權。

這個條約是蘇德都想得到的結果。德國不想過早的與蘇聯為戰,更不想蘇聯阻礙自己進攻波蘭。而蘇聯也想通過這個條約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戰略緩衝區和更多的時間,蘇聯也不想兩面作戰,因為1939年的五月,遠東發生了諾門坎事件。

這個條約籤署之後,英法等國家就開始指責蘇聯,這是縱容德國,波蘭被侵略就是蘇聯導致的,是蘇聯導致了二戰的開始。

從時間上來看的確如此。1939年8月23日籤署條約,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

蘇聯當然不會同意這個說法。蘇聯人也有自己一套說辭

蘇聯人的理由

我們蘇聯想跟你們英法先籤署協議,一起防範德國,你們不同意啊。死活不籤署。甚重默許了德國在中南歐和東歐的行動。你們英法才綏靖,你們最綏靖。

你們早在1938年就同德國籤署了慕尼黑協定。

慕尼黑協定的主要內容:

1. 捷克斯洛伐克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德軍於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階段完成對上述地區及其他德意志族佔居民多數地區的佔領,這些地區存在的任何設備必須完好地交給德國;2. 對尚不能確定德意志族是否佔居民多數的捷其他地區,應暫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組成的國際委員會佔領,於11月底前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其歸屬,並劃定最後邊界;3. 捷政府應在4周內釋放正在服刑的蘇臺德政治犯;4. 有關政府須在3個月內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波蘭和匈牙利少數民族問題,否則,德、英、法、意首腦將再次開會討論;5. 英、法保證捷新邊界不受侵略;6. 當捷境內少數民族問題已告解決時,德國也將對捷提供保證。

從慕尼黑協定來看,英法為了自己這是直接同意了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這個比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好不到哪去。

蘇聯人繼續指責:

德國1939年4月份就開始準備進攻波蘭了,與是否籤署蘇德條約沒關係。如果不是你們,也不存在奧地利的合併,也存在西班牙共和國的覆滅,也不存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和克萊佩達,也不怒在1938年的倫敦和巴黎同德國籤署的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人同時對二戰性質有個結論:

1939年9月開始的二戰前期是帝國主義兩個陣營的戰爭,直到德國入侵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變成了反法西斯的,正義的戰爭。

以上觀點來自於蘇聯人沃爾克夫所寫的《二戰內幕·蘇聯觀點》

說道這裡,貌似蘇聯人說的挺有道理。其實不管是蘇聯,還是英法都忽略了一個問題。

沒有一個好東西

二戰為什麼從1939年9月份才開始?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就開始進攻中國東北了。世界上除了歐洲還有亞洲呢。英法與蘇聯互相指責對方綏靖,互相指責對方縱容德國,你們難道就沒有同德國瓜分歐洲?你們雙方在維護自己的利益,就能夠隨便出賣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你們互相指責,卻不知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遭受了侵略,已經水深火熱。

看到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奧地利,讓我想起了所謂的國際調停。誰又會真正的考慮一個弱國的感受,表面上是調停,背地裡幹的都是瓜分利益的勾當。

二戰的法西斯不是好東西,英法美蘇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蘇聯為什麼入侵波蘭
    在這一點上,首先是波蘭在和蘇聯有宿仇的基礎上,波蘭破壞了東歐的安全基礎,引起蘇聯的仇恨。當希特勒雄起的時候,英法唯一做的的就是綏靖和禍水東引。也就是必須讓蘇德互掐,D但問題是蘇德沒有邊界,因為其中有個波蘭。
  • 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波蘭的盟友英法為何袖手旁觀
    不管是兩國政府還是民眾,都不願意再起戰端,所以才有了一直對德國妥協的綏靖政策。英法坐視波蘭被吞併,正是綏靖政策的一種表現。英法認為,德國人不過想要回在一戰中被波蘭奪走的領土,只要滿足德國的胃口,德國就會安分下來。即使德國不滿足,德國也不會向英法挑起戰端,德國的目標必然是蘇聯。
  • 普京回應指責:《慕尼黑協定》逼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在之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普京認為由於英、法、德、意率先籤署了《慕尼黑協定》,蘇聯才被迫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改善自身的戰略環境。不少史學家認為,英法等國主導的綏靖政策縱容了納粹德國對別國的侵略,對二戰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慕尼黑協定》的籤署更是這一政策達到頂峰的表現。
  • 危機管理視角下的綏靖行為論析
    例如,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將綏靖政策比喻為「餵養一條寄希望於它在最後才把主人吃掉的鱷魚」,認為英國張伯倫政府的對德綏靖政策對二戰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1]邱吉爾的這一觀點在後來得到了許多政界和學界人士的支持,成為關於二戰爆發原因的一個主流敘事。
  • 瓜分波蘭:英法「蘇德互掐」算盤撥亂了,寒酸蘇軍士兵有受挫感!
    早在二戰爆發前,蘇聯其實就和波蘭非常不對眼!蘇聯建立後,蘇聯高層一直認為波蘭破壞了東歐的安全基礎,所以看波蘭的眼神一直都是帶著仇恨。而西歐希特勒的納粹德國開始崛起時,英法當時的政策就是綏靖和禍水東引,希望德國能和蘇聯鬧起來。但問題是蘇德兩國當時並沒有邊界,於是英法又把目光一起投向了蘇德夾縫中的波蘭,如果犧牲了這個國家,蘇德互掐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 德國取得捷克的蘇臺德區,波蘭和匈牙利為何趁火打劫?
    作為當時西歐最有影響力的四個人,他們聚在一起當然不是為了喝茶聊天,一個主權國家的命運卻在四國首腦的討價還價中敲定。在這場被稱為「慕尼黑陰謀」的事件中,四國共同籤署了《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給德國的協定》,而作為當事國的捷克斯洛伐克卻並未允許進入會場。德國的侵略和英法的綏靖固然是導致「慕尼黑陰謀」的主因,但捷克斯洛伐克最終的亡國,卻少不了匈牙利和波蘭的趁火打劫。
  • 允許德國佔領捷克,英法到底何動機?竟讓蘇聯誤以為英法禍水東引
    在英國的扶持下,戰後虛弱不堪的德國又強大起來:1921年至1929年,德國工業生產平均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長,而英國在同一時期每年的增長率只有1.7%,1927年德國工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水平,1929年就已經超過英法,居世界第2位。
  • 為什麼各地方的國民黨軍隊會被稱為綏靖公署?
    ,例如戡亂、剿總、行轅、行營、綏靖等等。綏靖機構在不同時期名稱及職能不同。1930年12月,國民黨南京政府設立鄂豫皖邊區綏靖督辦公署;豫陝晉邊區綏靖督辦公署;江蘇綏靖督辦公署,直屬於國民政府陸海空總司令部,明文指出設立督辦公署的目就是:「剿滅各省邊區及蘇省匪共起見,特設綏靖督辦,以專責成,而靖地方。」
  • 二戰時,復國20年的波蘭為何孤立無援第一個被滅?看它曾經多可恨
    在一戰中,德國戰敗,奧匈帝國解體,在德國籤訂的《 凡爾賽條約 》中放棄了東部屬于波蘭的大量領土,俄國也崩潰 在德國侵略波蘭的戰爭中, 英法兩國這兩位強援貌合神離 ,同時在英國首相的綏靖政策的影響下,英國與法國都希望犧牲波蘭的利益來換取整個歐洲大陸的和平
  • 二戰綏靖德國,如今綏靖病毒——英國果然還是那個英國
    鮑振華嘴上功夫還是可以的,強調政府和國民保健服務系統已做好充分準備,並將「不惜一切代價」與病毒鬥爭。但是領導講話,最怕的就是轉折,往往一聽到「但是」,那就說明重點來了,甚至前邊可以忽略不計。內閣會議上,鮑振華突然話鋒一轉說: 在當前情況下,維持經濟如往常一樣運轉,同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意味著前邊說的「不惜一切代價」的前提是不能影響經濟。
  • 納粹德國為什麼要侵略波蘭?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後,波蘭盟友的英國、法國被迫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在納粹德國入侵波蘭之前,曾先後吞併了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兩個歐洲傳統強國在「綏靖政策」的影響下,選擇了默認。
  • 告訴你民國冷知識:民國綏靖公署,行營,行轅都是什麼機構?
    所以能夠當上綏靖公署主任的,一定是地方實力派,或者是老蔣的嫡繫心腹將領,因為這是妥妥的草頭王啊!比如說經營山西多年的閻錫山就擔任過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而老蔣的心腹胡宗南就擔任過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在抗戰之前,民國一共設有18個綏靖公署,而抗戰期間,這些綏靖公署基本被裁撤,或者改編為集團軍,但是經歷了抗戰之後,綏靖公署卻又被改了回來。
  • 民國時期綏靖公署、行營、行轅等機構層出不窮,詳解其性質和級別
    (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粗略統計一下,這一時期共設立了18個綏靖公署,比如廣東綏靖公署主任餘漢謀、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駐閩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劉湘、豫鄂皖邊區綏靖公任衛立煌(西安、贛州行營主任顧祝同)比如胡宗南第一戰區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閻錫山第二戰區改編為「太原綏靖公署」(名字沒變,級別升格了)、顧祝同第三戰區改編為「徐州綏靖公署」、劉峙第五戰區改編為
  • 已亡國123年的波蘭,為什麼復國僅20年後再次亡國?得罪周圍國家
    換句話說,波蘭就是各大國戰略博弈的焦點,但沒有人真正關心其死活,「同盟」只不過是個好聽的說辭。可憐的波蘭,亡國了也沒有搞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不明白德國為什麼要急於進攻?更不明白,彼此防範的蘇聯和德國為什麼籤訂條約?
  • 波蘭是如何多次被瓜分,又多次重建,連國歌卻叫《波蘭沒滅亡》
    一、簡單的歷史,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國王由貴族選舉產生,貴族們當然知道自已選不上,竟合起夥來選外國人來當自己的國王;也再沒有一個國家像波蘭那樣,有個議會,大事議會商討,但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只要有一個人反對就不能通過。這就是16一18世紀聞名遐邇的「貴族民主制",平民百姓是沒有資格民主的。
  • 蘇德合夥入侵波蘭,為什麼英法只對德國宣戰
    文/寂寞的紅酒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150萬大軍突然入侵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發動進攻不久,蘇聯人在東部也發動了進攻,110萬蘇軍越過邊境向波蘭進行猛攻。在蘇聯和德國的夾擊下,波蘭很快滅亡,蘇德瓜分了波蘭。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國家存亡時刻,部分波蘭貴族掀起愛國運動,結果卻引起覬覦已久三國的直接幹涉。1772年8月,三國在彼德堡籤訂瓜分波蘭協議,波蘭在這次瓜分中損失了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並就此淪為俄、普、奧的保護國。兩國最終於1921年3月18日籤訂了《波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條約》(也稱《裡加條約》),波蘭成功從蘇俄手中奪取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蘇俄喪失了「寇松線」以東150公裡的土地。
  • 70年前,他帶領尖刀連率先衝進太原綏靖公署
    1949年4月24日,許義保率先衝進太原綏靖公署,從地下室中俘虜敵人380餘人,包括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孫楚、太原防守司令王靖國等人。他的這一壯舉贏得了一枚金燦燦的軍功章和特等功臣戰鬥英雄的稱號。㈠1948年7月晉中戰役之後,山西境內已大部解放。中央軍委決定攻取太原,消滅閻錫山及其所屬反動派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