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說暗話:你學的是冷門專業嗎?如果是的話,要不要來一起喝一杯?我請客。
畢竟又要高考了,專業的選擇一向是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大眾可能對熱門專業爛熟於胸,卻想像不出冷門專業到底能有多冷門。
比如,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自2008年復建起,每屆只招一名學生。
江湖人稱「九代單傳,萬裡挑一」。
只有一個人的年級畢業照/2010級畢業生薛逸凡
「冷到沒同學」就是這個專業的冷門程度,走紅的畢業照主人薛逸凡說,大學四年沒有同學,「有時從早上出門上課到晚上回去,一整天都說不了一句話,因為大家不認識你,不會跟你說話」。
極小、極難、極冷門,學這個專業,就像踩在極地的冰原,目之所及,沒有同伴。真·極地青年。
有的冷門專業雖不至於N代單傳,但是也是「高處不勝寒」的一片極地:
學斯瓦希裡語言文學的網友吐槽,入學四年,家人還不能流利說出他的專業名稱。
學波斯語的網友曬出作業,讓人想到歌詞「圈圈圓圓年年」,像天外來信。
知乎用戶@莫林說你不憂愁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瑞典語專業,每四年才招收一屆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豪薩語,師資稀缺,九年一招。各小語種爭搶最孤獨頭銜時,網友說散了吧
隔行如隔山,做「極地青年」要能接住來自親友止不住的問號:
考古是不是去挖墓?
煙花爆竹專業是不是天天放炮?
城市管理是不是就是當城管?
茶學是擱教室裡頭品茶嗎?
不過,做極地青年的高冷酷炫不可複製:
用身邊沒人聽得懂的語言讀詩
看懂古老的「天書」
甩出甚少人知道的冷知識
早早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
有的極地專業是天坑,畢業即失業;有的極地專業卻是香餑餑,全國僅有的幾所開設殯葬專業的學校,學生還沒畢業就被哄搶,畢竟僧少粥多,對口單位經常早早籤約搶人。
18歲,毫無學科積累時,就要握住將來的方向盤,選專業不說影響一生,至少也影響四年。
你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機緣巧合成了「極地青年」?這一次,我們想要找的是曾經和冷門專業鏖戰的你。
嗨,極地青年!
你有什麼故事要講
不妨掃描二維碼告訴我們
老規矩,約個時間請你喝一杯咖啡。
就算你不是「極地青年」,也沒關係。畢竟每個人和自己的專業可能都有好多故事可說。
可能是一次毅然決然的轉專業選擇
可能是誤入不喜歡專業的痛苦糾結
可能是就業不對口時的茫然和困惑
……
對於你的專業所學,你有什麼想講的,不妨也告訴我們。
這次我們邀請了好朋友「北辰青年」,你的故事將在北辰青年的高考季活動「專業博物館」展示,把你和專業的愛恨情仇放進故事盲盒和這個虛擬的博物館吧。
關於「北辰青年專業博物館」
每一年高考季,許多高考學子在最關鍵的選擇——志願填寫前,只能依賴《報考指南書》就將⾃⼰的未來決定了,高考志願填報具體情境的問題解決方案,也只能惠及小部分人群,力量有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北辰青年希望從思維層面,啟發大眾思考,打造專業博物館,進行一場公眾教育,讓更多的高考學子能夠了解到專業學習的內容和專業背後的人,也鼓勵更多大學學子行動起來了解自己喜歡的專業!
關於「epoch故事盲盒」
不論這是最好還是最壞的時代,這都是一個有故事的時代。
我們身在城市之中,每天和許多人短暫地擦肩而過。但每個人身上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很漫長。
Epoch故事小館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隨機地尋找一個陌生人,和ta在一杯咖啡的時間裡,聊聊ta或公開或隱秘的故事,然後把故事記錄下來,會不會就能像拼圖一樣,拼出現代人生活的全貌?
我們其實也不知道,等待我們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所以我們把這個計劃命名為【故事盲盒】
在之前幾期徵集中,我們見證了一些年輕人的生活動遷軌跡——既有職業發展上的,也有私人感情上的:
下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會是你嗎,來和我們一起喝這杯咖啡吧!
作 者 | 阿 壞
編 輯 | 麻 薯
設計、排版 | 譯 尹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Epoch意為「新時代、新紀元」,也有「歷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時刻」的意思。不論這是最好還是最壞的時代,這都是一個有故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