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發現吳國最早城池 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

2020-12-11 搜狐網

  近日,江蘇省鎮江市新發現一處佔地面積達3.62萬平方米的吳國古城遺址,據考古人員介紹,該遺址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是目前江南地區發現的吳國最早的一座城池。

  據史載,「宜城」曾是吳國的首都,在現在的鎮江市大港一帶,但一直以來考古人員都沒在附近發現「宜城」的遺蹟,

  而新發現的古城證明了這一史實。

鎮江博物館副館長肖夢龍說,古城的發現,證實了在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晚期,鎮江就是吳國的領域,吳國是在春秋中晚期才移都蘇州。這說明鎮江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根據土城的土堆層構造和火燒土房屋遺存,以及石器「鉞」的發現,考古人員已經初步斷定城牆的高度和年代。據測量,這座名為「葛城」的古城東西長200多米,南北長190多米,佔地面積達3.62萬平方米。古城的輪廓依稀可見,護城河也清晰可辨。但曾經高達10多米、寬約24米的城牆,已被楊樹林替代,至今只有約50米的城牆佇立地面,而其地面高度只有5-6米。

  「葛城」四面高牆,南北各有一個大門,四周有名為「鶴溪河」的護城河。考古人員推測,1976年之前,「葛城」仍舊有人居住,但由於四周城牆和護城河給外出農耕帶來了很大麻煩,居住在城內的人家便陸續遷出。為將空出來的城合理利用,居民們推倒了城牆,在裡面耕種,使得古城逐漸變成了農田。

  在「葛城」中央,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房屋遺址,據現場遺留的火燒土證明,這座房子的面積至少在25平方米以上,據肖夢龍介紹,當時一般住戶面積只有10平方米左右,面積大於25平方米的房子比較罕見。而這座房子的用途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鄭晉鳴陶小明)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江蘇鎮江首次發現吳國古城遺址
    新華網南京8月31日電(記者陳瑤 石永紅)江蘇省鎮江市日前首次發現一座吳國古城遺址,距今有近3000年歷史,是目前江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吳國城池,從而證明鎮江市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該遺址位於鎮江市丹陽珥陵鎮葛城村。
  • 藍田發現中國最早的磚 距今已有5000多年(圖)
    近日,經過專業機構檢測,在藍田出土的5塊殘磚塊,被確認為中國最早的磚,距今已有5000年,堪稱「中華第一磚」,這將會把我國用磚歷史提前2000多年,為我國磚類建材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  1 怎麼發現的?
  • 江蘇泰州驚現吳國軍事城堡 考古學家稱有3000餘年
    本報訊 (特約記者繆錦國 通訊員錢宏斌)近日,由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館和姜堰市文管辦三方人員組成的考古隊,在泰州城區北郊天目山發現了一座3000年前的吳國軍事城堡。這是目前在江淮地區發現的最早城址。  該城堡西距泰州21公裡,東去海安青墩新石器遺址約15公裡。這裡地勢較高,四面環水,形似一座小島。
  • 江蘇鎮江吳國鑄銅遺址角逐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江蘇鎮江吳國鑄銅遺址角逐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發布時間:2017-04-05 17:33:08.0國際在線       4月12日,2016年度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將在北京揭曉。
  • 永興縣發現清代古戲臺 距今約300年歷史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記者:楊社軍 朱熙 郭志義)近日,永興縣發現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戲臺。據考證,該戲臺始建於清代中期,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是當地現存最古老的戲臺。據曹氏族譜記載及與戲臺有關的石雕碑文等器物佐證,夾口古戲臺興建於清代康乾時期,17世紀中葉,中間歷經幾次復修,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在湘陰渡街道,曹氏宗族在明清時期已是當地有名的望族。每逢族會、廟會、紅白喜事,古戲臺上都會上演崑劇、湘劇、花鼓戲等傳統藝術。
  • 四川山區驚現稀有海洋生物 距今已有上億年
    近日,一村民在萬源市鷹背鄉瓦子坪村荔枝古道旁發現了一堆長相奇怪的巖石,巖石上面長著一些菊花、貝殼和蛆蟲狀的圖形,十分堅硬,甚為美觀。據當地專家介紹,「怪石」為菊石化石,距今已有上億年,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前不久,萬源市鷹背鄉瓦子坪村一位老大爺上山放牛,當他路過荔枝古道旁一處剛被挖掘機開挖的新公路時,被腳下一塊碎石絆倒。
  • 距今5000年!良渚文物中發現最古老五角星圖案
    距今5000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邊疆民族與宗教考古研究室研究員王仁湘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五角星圖案的歷史遠超我們的想像。據我國已知的考古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五角星圖形出現在距今已5000年歷史的良渚文化時期。
  • 楠溪江「舴艋舟」距今歷史之考證
    我國最早的一部百科詞典《廣雅》(成書於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由三國魏時的張揖編撰,共收字18150個。)寫道:「舴艋,舟也。」這是迄今發現的中華文明史上最早把「舴艋」與「舟」記載於文本的史料。這一權威文字條目足以證明古代有一種名字叫做「舴艋」的舟。
  • 銅川最早的兩所學校 一個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
    時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在知縣袁文觀的主持下,同官縣建「潁陽書院」。 1901年,清廷頒布庚子新政,傳承千餘年的書院制度廢止。光緒三十年(1904年),延續百餘年的潁陽書院改為潁陽小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將穎陽小學堂改為高等小學堂。宣統三年(1911),又改為同官縣兩等(高等、初等)小學堂。民國元年(1912),將兩等小學堂改為高等小學校。
  • 他是上深的湖泊,面積達39紐約,距今已有年的歷史
    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面積達39紐約,距今已有3000萬年的歷史地球上最大的面積是海洋,土地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距離最遠的地方只有25%的水兌水,大多數淡水主要是四川,單位的建立在陸地上形成了一個大的液體湖泊,從世界範圍來看,只有20多個地區超過了百萬年課程計劃
  • 化州南山寺,始建於盛唐時期,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免門票香火錢
    茂名市化州南山寺,始建於盛唐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明朝神宗皇帝賜高僧憨山大師金帑3000修葺寺院,又賜「海印」佛匾,光其門楣。兩廣總督戴耀也曾贈題「曹溪演法六祖之道」,南山寺因此聲名遠播。2005年9月,經熱心民間人士的努力,由化州市政府報批上級部門同意,投資3億元人民幣,南山寺動工重建。當時南山寺規劃用地300畝、資金3億元。將南山寺建成古色古香、氣勢莊嚴、具有明清江南宮廷建築風格,融佛教人文歷史文化,集法事、講經、修行、教育、養生、自然景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大型寺院。
  • 吳國第一城——丹陽葛城
    到了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北上爭霸,卻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趁機滅國,於是我們知道了吳國的終點,但卻始終不知道吳國的起點。吳國是商周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也是吳文化的源頭。可是初創的吳國究竟在哪裡?2007年的夏天,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震驚了中國考古界:在江蘇丹陽,發現了距今3000多年的吳國古城,這也是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吳城!
  • 澄海區溪南鎮有一座距今近300年歷史的節孝坊
    (作者:陳耀賢,只做學習分享,宣傳家鄉,不出於任何商業目的,特此鳴謝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我們立即刪除)  澄海發現近
  •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來自中國的一遠古遺址,距今已有9000年
    文字,這個詞語最早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可以說,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便是發明了文字,而文字也成為了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根據歷史記載,我國的文字是三皇五帝時期倉頡發明的,也就是距今五千年左右時期發明的。
  • 被杜甫寫進詩中的小島,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被稱為「小蓬萊」
    被杜甫寫進詩中的小島,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被稱為「小蓬萊」在我們國家的長江領域,還是有很多島嶼的,而在這些小島上,也會留下很多的歷史遺蹟。這座小島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最早發現它還是在晉朝的時候,到現在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時間了。雖然說這個小島坐落在江中,但是它對周圍居民的生活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它獨特的歷史價值。而且因為這個島上的景色非常迷人,很多人都將其稱之為「小蓬萊」,每個到這個地方來玩的遊客都對它讚不絕口。
  •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恐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圖)
    2014年,巴西南部城鎮聖若昂-杜波萊西尼出土了卡布雷拉噬頜龍的化石。據信,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距今已有2.3億多年歷史。據報導,2014年,巴西南部城鎮聖若昂-杜波萊西尼出土了卡布雷拉噬頜龍的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距今已有2.3億多年歷史。古生物學家穆勒(Rodrigo Temp Muller)表示,「它的狀況如此之好,讓我們收集了大量關於它的解剖學信息。」
  • 乾隆年間古石碑 距今279年
    原來,這是唐李村村委為讓村民們牢記歷史,將村中遺存的古石碑、盧故城東門石框門陳列在村委大院,供村民和參觀者欣賞。石碑記錄村落變遷「文革」期間遭到破壞  三塊石碑中年代最久遠的,當屬「乾隆二年」即1737年,豎立的一塊「李家莊牌甲永和碑」,距今已有279年。「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百姓親睦此之望也」雖經過歷史的衝刷,但石碑正面的文字仍依稀可見。
  • 中國歷史故事:吳國王陵區
    1992年11月,蘇州滸墅關真山採礦二廠在真山東脈(俗稱小真山)炸山取石時,炸開了一座古墓。蘇州博物館聞訊後,即組織力量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開挖土墩3座,發掘清理墓葬7座,出土文物115件,並追回了散失的文物。
  • 閃米特人有了自己的城池,而兩河則孕育了最早的亞洲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閃米特人從沙漠遷徙到肥沃新月的巴勒斯坦,並且在那裡定居下來。我們發現,到了公元前2500年,他們已擁了環繞著圍牆的城池。公元前2000年之前,所有這些西部閃米特定居部落沒有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多大貢獻。古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從埃及和巴比倫開始的。但閃米特人的家園在地中海東岸,這一帶是連接埃及與巴比倫的重要通道。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些閃米特人可以接觸這兩個國家。他們的文明因此而得以迅速發展。但腓尼基人屬於地中海民族,在介紹東部地中海歷史的時候,我們將會講述他們的故事。
  • 看民國"本科畢業證"啥模樣 證書距今有93年歷史(圖)
    看民國"本科畢業證"啥模樣 證書距今有93年歷史(圖) 2014-07-10 08:10:48 來源: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   記者近日在奉化檔案館看到一份民國十年(1921年)7月的法律專業本科畢業證書。該證書是寧波檔案部門目前發現最早的本科畢業證書,距今已有93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