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護士自述:感謝我可愛的病人們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對王昭軍的採訪,源於一位曾經採訪過的志願者丁作林。他對記者說:有一個特別好的護士,上班上到虛脫昏倒,恢復以後繼續堅守在第一線,你們報導報導吧!等到我們見到王昭軍的時候,卻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工作中的困難對她而言只是個插曲,她以強烈的個人風格,一路歡聲笑語談著她和病人們的故事,讓我們幾乎忘記了因為什麼來採訪。但是這樣也很好不是嗎?生活中存在著我們不曾想像的溫暖,這本身就昭示著希望!

謝謝你王昭軍,謝謝你的努力、你的分享!謝謝你用事實告訴我們,在面臨共同的災難時,愛與愛的相遇能激發出什麼樣的光彩。這是一位普通的武漢護士的所思所想、經歷感悟,她說自己在這一個多月裡收穫太多的關愛感動,想要把溫暖和信心傳遞出去,你收到了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點擊觀看視頻↑

自述:

我叫王昭軍,是武漢市第九醫院泌尿外科的一名護士。其實我本來叫王昭君的,對,就是那個王昭君!上戶口的時候寫錯了,後來也就沒有改。偷偷跟你們說,我真的很愛美。偶像包袱也蠻重的,但是現在情況不允許,只能素麵朝天了,臉上也被口罩勒得很難看。真是不好意思,都不想出來見人,太醜了!

你是不是覺得我性格很開朗?上班以外的時候,我不是很愛講話的,還有人說我高冷呢!不信嗎?那是因為今天在聊我的病人啊,一說到病人,我就特別話癆。

看見你們記者,我就想起我一個病人。29床的宋曉波,他是個民警。出院以後,有一天他突然問我:你知道哪裡可以捐獻血漿嗎?病好了以後還想著來捐獻血漿,我覺得他特別偉大。當時就問了我們醫院的領導,想報導一下,讓廣大康復的患者也能像他一樣,可以來捐獻血漿。

剛開始的時候他不願意接受採訪。我就勸他,其實大家都很平凡,不想暴露在公眾面前。但是在這個非常時期,報導可以正面地引導大家,為國家、為社會做點貢獻。我覺得很有意義,他也覺得是。後來就接受採訪了,前兩天報導發出來了,很感動!

我自己也是這樣的,自己的工作挺平凡的,也不想被很多人知道。後來我答應那個志願者,也是想著如果有人看了我的報導,能夠感受到溫暖和信心,那就太好了!因為我自己是真的覺得特別暖心,我的病人們太可愛了!

就說25床的周和平阿姨,那天暈倒的時候,正好打針打到她那裡。現在想當時可能是有點虛脫吧,就覺得有點懵,打了一針不知道打沒打進去,我還以為是護目鏡糊住了。我就跟阿姨說:「不好意思啊阿姨,我沒打好。」阿姨說:「沒事沒事,你怎麼了孩子,你是不是不舒服啊?」我當時說還好,就是有點喘不上氣。然後聽到旁邊的爹爹叫人來救我,再後來就沒有意識了。聽同事們說,當時給我脫掉防護服,身上全都溼透了、冰涼冰涼的,指脈壓也測不出來、血壓也測不出來,她們嚇壞了,趕快給我用被子包起來、吸氧、輸液……到晚上十一點多才慢慢緩過來了。

第二天我休息了一天,心裡總想著去看看他們。雖然同事說已經報了平安了。但是我還是想自己去說一聲,怕他們恐慌:怎麼上著上著班倒下去了?沒想到我到了病房,阿姨看見我就哭起來了。病人因為擔心我哭成這個樣子,上班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當時我們兩個都哭了,我也覺得感觸特別深。那時候我管這個病房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也算是陌生人吧,她自己都生病的時候,還會這麼想著我。

周和平阿姨住院的時候身體和心情其實不太好,老是想著家裡的人。後來跟她差不多同一天進來的24床的婆婆核酸檢測轉陰了,她就有點著急,問我:「我怎麼還不轉陰啊?」我就安慰她,經常跟她聊天,說說她的孫子啊,跟她講只要沒有惡化就是好消息啊這些。後來她出院了,到現在每天早上還給我發微信,一天都不落。經常對我說:寶貝早上好啊!工作怎麼樣啊?身體怎麼樣啊?她很喜歡叫我寶貝,就像對著自己的孩子。我也很長時間沒見到媽媽了,只能通過視頻,看著她也像媽媽一樣。

很多時候感覺我的病人們都特別寵我。我跟他們說我31歲了,結婚有孩子了,他們還是把我當小孩。

28床的爹爹,只要沒事就跟在我後面拍照片、拍視頻。有一次我給一個婆婆餵飯,他搬個小凳子坐在邊上拍。他們說自己是我的專屬攝影師,還經常一塊討論:這樣拍不好,那樣拍好看!有一回,有個病人出院想給我拍照片。防護服上不是寫著名字嗎,因為衣服皺著名字看不太清楚,這個爹爹就站在邊上幫忙拉著防護服好讓別人把名字拍清楚。我每天上完班,都會收到好多的照片,好幸福啊!

有時候感覺上班不像上班,就像和朋友在一起。他們經常會說「昭軍啊,你休息一下!」「昭軍謝謝你啊!」「昭軍,你有沒有吃東西啊?有什麼我能幫你的嗎?」我給大家發飯的時候,一次提得比較多,他們會跑來幫我分發。打針的時候,因為戴著手套有時候不太靈活,他們會幫著把敷料撕開。有時候忙不過來,他們還幫著我看著別的病人。如果有機會的話,好想帶你們去看一下我那些可愛的病人們。感覺病人像親人一樣,互相給予溫暖。我對他們說,也是對自己說,一定要親手親自一個一個把他們健健康康地送出院。

我們醫院是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收治的都是比較重的病人。現在還能想起剛開始回來上班的時候,曾經也覺得恐慌。我記得是大年三十,剛回到老家黃梅就聽說武漢封城了。我就很著急,過兩天我排的有班,封城了我怎麼上班?這時候肯定是要人的呀。我就趕快打電話,問了一圈也沒人說得清楚。心裡想著時間越拖肯定越難回去,就想馬上出發。家裡人不想讓我走,我婆婆當時就哭了。但是想著我這個職業,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後來,我老公開著車送我回的武漢。當時沒想到這麼嚴重,一回來就穿上防護服,開始是一層樓、後來整棟樓都收治了發熱病人。

開始那段時間挺難受的,不是沒經歷過生死,但是眼看一個一個病人明明挺好的,可以吃飯、可以睡覺,突然一天不行了。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很難承受。

我一直很想跟我的病人說,雖然我是給你們做護理的,但其實我的心裡也是脆弱的。我覺得你們不應該謝我,我要謝謝你們。你們關心我,不斷地給我力量;你們出院了,給了我戰勝病毒的信心!我們是一樣的,我們一起努力來打贏這場戰鬥!

24床的管七香婆婆,來的時候血氧只有80多,還有乳腺癌、高血壓。她住了31天院,我就看著她一點一點慢慢的好起來。真的就是看到希望!我用她的例子鼓勵了很多人。每當別人消極的時候,我就跟他說:你看一下婆婆,看一下我這個婆婆!她那麼大年紀了,還有那麼多基礎疾病,她都挺過來了。所以只要有信心,肯定都能行!我跟他們說:我管的那麼多病人,沒有一個死亡的,大家最後都一定會出院的。管七香婆婆不會寫字,她讓25床的婆婆給我寫感謝信,我說真的不用寫啊。看見你們出院了,我就特別高興,覺得更有信心做好這份工作,覺得一切都值得!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工作這麼有意義過!

現在我最早管的11位病人已經全都出院了,特別高興。出院率高了,也沒有剛開始那麼重的重症的病人了,大家都覺得看到曙光了。我跟他們說:看到空床了沒有?不像原來那樣一床難求了!我們約定好了,等事情結束了,一定要穿著自己的衣服,要拍一張合影。因為他們總是說,都沒有看到我長什麼樣子。27床的爹爹給我寫的感謝信裡還有一首詩呢:病魔欲奪命,聖醫保我存。醫患共奮鬥,如今返家園。

我的病人是不是很可愛?是不是特別棒!

我一直都喜歡自己的工作,我老公說我上班的時候狀態和平常不一樣。我們科室老病人很多,他們都認識我。以前的時候就很多病人願意讓我管,他們說我打針不疼、態度還好。那是因為上班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啊!病人們來的時候身體都是不舒服的,心情肯定也不好,你要把他們當病人,更耐心一些。而且我們多關心他們一點,氣氛更好一點,他們也會更配合工作,病也能好得快一點。

有時候別人會問我,為什麼你的病人滿意度這麼高?我說因為我碰到的都是好人,病人都很喜歡我呀!只要你保持一個善良的心,每個人都可以很善良。上班哪能沒有不開心的時候呢,我屬於淚點比較低的人。過一段時間,可能會大哭一場、緩上一兩天,感覺自己又可以輕鬆地、積極地去生活。活著肯定要努力,活著肯定很辛苦,但是不努力的話,就什麼都沒有了。

人嘛,保持一顆單純的心、積極地去工作,也不用想那麼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面前的事情,去感受幸福、感受溫暖。當你覺得溫暖、覺得幸福的時候,你會更有信心去事,也會越做越好。就像病人對我的肯定、關心,也會讓我覺得工作很美好,大家都會越來越好。

王昭軍和女兒

我跟我老公說,再過幾年,你出去的時候就可以驕傲地說,你老婆是英雄、是戰士。以後我們家女兒長大了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可以激勵自己:我媽媽是個英雄,我媽媽可以這麼堅強!我想著,儘自己微薄的能力做好本職工作,也能給她做個好榜樣!(經濟日報記者:喬申穎 高興貴)

相關焦點

  • 一名深圳護士的自述:在武漢方艙醫院感受悲喜和力量
    2月9日醫療隊抵達武漢,2月12日正式入駐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奮戰在一線抗疫戰場直至3月8日「休艙大吉」。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侍蘇州受命擔任首批援鄂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在抗疫一線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和部分護理管理工作,還重點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態。
  • 連線武漢丨浙大邵逸夫醫院護士自述:愛人向我敬了一個軍禮
    今天,一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90後前線隊員向浙江新聞客戶端發來了她的戰「疫」自述——【自述者:浙大邵逸夫醫院CCU護士 陶麗圓】2月14日,我作為浙江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隨著邵逸夫醫院142人的醫療隊來到了湖北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在這裡開啟了我們的支援工作
  • 護士歸來後的自述
    我懷著一顆謙卑感恩的心,以鞠躬的禮儀,感謝醫院的領導和同事們!我是這個醫院唯一去武漢抗疫前線的護士,代表著我們醫院一百多醫務人員。短短兩個月的分別,好象度過了漫長的歲月,我眼裡含著淚,又見到了我朝夕相處的同事們,我平安地回來了!大家簇擁著我,一一握手,不時擁抱,我被眾星捧月般圍在中間。
  • 武漢一線護士自述:曾委屈到落淚,但無怨無悔
    西安交大二附院國家援鄂醫療隊此次出徵共有130人,從2月8號元宵節就趕赴武漢,馳援至今。在此期間醫護人員一直全力以赴救助病人,不負家鄉人民和祖國的重託。我叫孔淑貞,今年33歲,是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抗擊新冠肺炎的一名護士。
  • 6位醫護人員的自述:我在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的日子
    圖中的這些醫護人員,就是當下負重前行最可愛的人。因為不想耽誤這些醫護人員的寶貴時間,觀察君(ID:hncstv)只採訪了其中的6位醫生護士,來看他們自己的講述。我們給病人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他們都會說感謝。給病人輸液時,他們擔心膠布會粘破我的手套,會幫忙把膠布撕好。他們咳嗽時會轉過身去,示意我們離他們遠點。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進病房遇到的一位阿姨,我發現她左側肢體不便,想起了爸爸也是這種狀態,心裡有一絲的難受。我主動扶著她去廁所,中午給她送飯時,幫她把每個盒子打開,筷子掰開,她需要的東西放在她合適拿的位置,叮囑她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我。
  • 戰疫者|馳援武漢新婚護士:病人主動打掃病房,醫護被稱英雄
    醫療隊對口支援的是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二職工醫院(以下簡稱:武鋼二院)。1月26日來到武漢,劉蕊和隊員們整理物資,熟悉環境,編排小組後,緊急培訓,於29日正式接管新冠肺炎病人。劉蕊和同事們。第一班崗最難忘來到武漢後,我和醫療隊隊員們一起整理物資、熟悉環境,緊急培訓,於1月29日正式接管武鋼二院隔離病房的新冠肺炎病人。
  • 武漢自述火了,看完我哭了(英文版)
    寫在開始:2月18日深夜十點,推送了《武漢的自述火了:很抱歉以這種方式「出名」》這篇文章,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武漢,湖北的朋友們加油。2月18日推送當晚,留言區收到大量留言,有來自湖北的感謝,有來自全國的加油吶喊,還有一些聲音來自海外讀者,他們說——希望有英文版的,他們要把它發在外網上,讓外國人知道武漢不是一座病毒城市。
  • 涇川「逆行戰士」呂立萱武漢抗疫自述!
    出發前,省委書記、省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林鐸為醫療隊授旗,並作了動員講話,省上領導們還為我們準備了電熱毯、衝鋒衣、生活護理包等用物,19日下午,我們帶著省委省政府及省衛健委主要領導的重託,以及甘肅2600萬人民的信任登上了飛往武漢的班機。
  • 武漢幸運者自述:我看到了風暴眼中的希望
    來源:虎嗅APP文/昭晰這是一篇來自武漢本地人後覺的自述,他有兩位同事確診,嶽母確診,自己也高燒不下。在確診與否、能否被醫院收治、親人的生命能不能得到保障的不確定性之間,他感受到了在這場疫情當中,每個人都面臨過的無助、質疑與恐慌。
  • 30萬人圍觀,「今日頭條」近10篇文章,是一名武漢人的抗疫自述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武漢市民,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我愛武漢,她是我的城市、我的家,我們一直堅守著她。 原來,這是一名叫佔先生的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在浙大二院醫護團隊治療護理的整整十天後,他在視頻裡自述:「我現在不發熱,不咳嗽,病情有明顯的好轉。他們給我很多鼓勵,他們非常陽光,非常積極。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康復出院!」
  • 方艙醫院護士自述:聽到患者說「很抱歉」,我哭花了護目鏡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4日電 (付玉梅)近日來,武漢方艙醫院成了「網紅」,病房裡有聲有色的「小品」「廣場舞」等活動,入住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感動了不少人。對護士徐丹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充斥著正能量,也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 致敬「逆行者」:安醫大附屬阜陽醫院多名護士奔赴武漢防疫戰場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1月27日,安醫大附屬阜陽醫院緊急選派4名護理骨幹,與其他省屬醫院的白衣戰士一起,組成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伍,出徵武漢。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安醫大附屬阜陽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龐金霞、ICU護士長馬寶府、以及兩位90後EICU護士徐文杰、劉靜共4名護理骨幹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 廣州援鄂醫療隊員張貴麗:「被病人牽掛的感覺真好」
    4月3日,在廣州市第65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援鄂白衣天使回家專場)上,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院綜合科護士張貴麗仍是寸頭短髮。在回憶起與患者間的故事時,她說:「如親人般的被病人信任,被病人牽掛的感覺真好。」
  • 【溫泉姑娘】塗凌:「這一次,我是武漢護士餘靜」
    這一次,她飾演的是武漢醫院的一名年輕護士餘靜。疫情發生後,即將結婚的餘靜是第一批參加抗疫的醫護人員,卻不幸被病毒感染,最終犧牲在疫情戰場上……三度演繹護士感同身受全素顏無濾鏡不帶雜念,謹以此向醫護工作者致敬 10月1日,塗凌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段視頻。畫面裡,她神採奕奕,在熟溪橋上隨著《我和我的祖國》旋轉舞動。
  • 手繪援鄂戰疫 北醫三院護士崔曼:武漢給我的改變難用文字形容
    作為北京最大公立醫院之一的急診科護士長,這位「80後」北京姑娘將迎來自己從業生涯的第10個國際護士節。根據國家衛健委此前公布的數據,4.26萬名援鄂醫療隊員中,護士達2.86萬名,佔比近70%。從2月7日到4月4日,崔曼和戰友們進駐收治重症患者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參與救治過百人。
  • 護士們在病區走廊作畫激勵病人
    武漢必勝!中國加油!……」3月5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A11病區的走廊牆壁上,護士們利用休息時間畫上了一些醫患抵抗病毒的畫面,患者路過時駐足觀看,臉上露出了笑容。 李英是沈醫二院神經內一科護士長,2月9日,她隨遼寧醫療隊赴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被任命為該院A樓11病區的總護士長。
  • 上海援助湖北護士周萍:「病人歡歡喜喜出院是對我們的最大安慰」
    「祝群裡的女神們節日快樂!」這一天,民盟盟員、護理專家周萍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記錄:在武漢的這段時間裡,疫情使我變成白衣戰士、護工阿姨、保潔阿姨、營養調配師,每天變著花樣將各地捐贈的營養品調配給鼻飼患者、失智老人……周萍(右)在護理病人。受訪者供圖周萍思路清晰,說起話來語速平緩,悅耳的聲音不由讓人放鬆下來。
  • 護士給病人過生日 網民稱「打死我也不相信」
    莊老伯的老伴事後還來向我們表示感謝,他們的兒女都在國外,沒法給老人過生日,醫院裡有這麼多人給老人祝福,讓她很感動。  記者:以前也有這樣為患者慶祝生日的事情嗎?  楊燕陽:我當了八年護士,還是第一次,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病人一般很少會主動透露自己的生日,也沒想到在醫院過生日,所以這次湊巧讓我們趕上了。
  • 千裡謝君恩 4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來青感謝救命恩人
    四名康復患者中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54歲,都曾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區9樓接受過治療。此行的目的是感謝他們的救命恩人——青島第五批援鄂醫療隊二隊。市立醫院援鄂隊員們從接機開始,精心為他們安排行程和住宿。9月20日,市立醫院四名護士長擔任導遊,帶著四位武漢「老朋友」一起遊青島。
  • 一名內蒙古援鄂護士自述:讓患者感受來自草原的溫暖和力量
    2019年底,新冠病毒肆虐武漢城,她毅然決定逆行馳援武漢。「來到武漢,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考驗。2月4日到達武漢,整理好物資已經是凌晨一點半了,當時我的內心既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能夠用我的專業技能去救治我們的武漢同胞。忐忑的是我不知道我將會面對什麼!」初到武漢,馬蘭芝心情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