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創造力,做事只會照搬,父母巧用思維韌性培養孩子創造力

2020-08-09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

兒子:「媽媽,老師讓我弄一個黑板報,我不知道要怎麼做,你可以幫我嗎?要是沒做好,老師明天去了要批評我。」

媽媽:「可是這是老師給你們布置的作業,媽媽不能幫你,你為什麼不會做呢?找到主題慢慢做就好了。」

兒子:「我已經思考很久了,真的不會。媽媽你就幫我吧,我實在想不出來了。」

周天晚上的時候,孩子突然對我說了這句話,他表示自己的黑板報完不成,希望我可以幫忙。周天一大早上孩子就在弄,當時我還誇讚他說認真。殊不知,孩子竟然僅僅只是做做樣子,到現在還沒完成。

特別是「我實在想不出來了」這句話不得不讓我反思:「我家孩子真的想不出來嗎?」明明平時看著也不像是愚笨的孩子,怎麼就出現這種情況了呢?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和孩子有沒有這樣的互動?特別是現在一些孩子,總是不願意去思考,甚至打心底認為自己真的做不來。

除了上面所說的自由發揮的黑板報,還有一些藝術繪畫、益智遊戲,孩子好像總是慢半拍,完全找不出來自己的特色。他們寧願自己去抄襲,也不願花上一些時間去思考。這種現象雖然較為常見,但是很多人卻很少去思考孩子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其實這是由於現在的很多孩子容易受到周圍的環境影響,使得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沒有太大的耐心,所以創造力也在這個過程之中逐漸被消磨。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對於任何事物,都沒有任何興趣的時候,他們就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極端沉默,要麼極端吵鬧。

但是很多人也能夠看出,孩子對於做手工和看動畫片這兩件事,相比之下往往會選擇利用一個更加節省力氣的看動畫片的方式度過自己的時間。

其實從科學家以及教育學家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最為典型的缺少思維韌性的表現。

那麼思維韌性到底是什麼呢?

思維韌性其定義是一種時間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個人從思考一個問題的最初到結束的過程之中,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當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一定掌控力的時候,他們就會使得自己在思維韌性上有一定的缺失,甚至不願意花費時間去思考問題。不要說現今的小孩子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連曾經給我們帶來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時期。

他在小時候非常沉默,很多學生都選擇將他孤立,而媽媽帶著孩子檢查以後,醫生他在智力上有所欠缺,但牛頓的母親認為這是牛頓在思考的表現,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個人在思考的時候往往是更加沉默的,所以最終事實,也證明了牛頓的媽媽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缺乏思維韌性,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缺乏創造力、缺乏腦洞。這樣的話,他們的智商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會發生智力發育遲緩的現象。

孩子的創造力到底都去哪裡了?

很多人也許並不清楚,自己孩子為什麼會在成長的初期,表現的異常優秀,可是卻會慢慢的變成最為平庸的人。其實這就是孩子逐漸缺乏創造力的表現,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他們的創造力逐漸匱乏呢?

經過世界教育組織的研究,很多國家都存在創造力水平的高低問題。最終在創造力排名之中,中國的排名往往成為了倒數,這對於愛爭強好勝的中國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但是這也告訴了我們另外一個信息,那就是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一個不斷將創造力抹殺的過程。

為此清華大學的教授曾經提出一個a型學生和x型學生的概念。雖然a型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好,x學生卻是能夠在社會當中更加受歡迎,就是因為他們的創造力,往往比a型學生更高。

當然,想要讓孩子更加擁有創造力,必須要明白孩子創造力發展的最佳周期,以及黃金時間。

根據美國教育家的研究: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是一個智力以及創造力發展的絕佳時期。

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逐漸順應環境,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磨去稜角的過程。

因此他們的創造力,就會不斷地被周圍事物削減。越來越多的孩子,不願意花費時間去思考,所以也就不具備思維韌性,因此長期以往,就會使得自己的創造力與自己徹底分離。

什麼情況下, 孩子的創造力會不斷地減弱?

孩子的創造力其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經過一定的培養,但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將父母作為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所有人都普遍認同的。

但是孩子的創造力,卻是能夠在社會交往之中體現,通過孩子不斷的與社會產生交互關係,他們的創造力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孩子的創造力會不斷的減弱呢?

1)家庭環境的變化

這種家庭環境的變化,對孩子的影響相對較大,雖然孩子在成長之中,最需要的是社交方面的鍛鍊,但是親情對於他們卻是一種依靠。

當家庭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沮喪的心理,在這種時刻,他們自然而然也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家庭的關注之上。

而這種關注,往往會隨著家庭關係的微妙變化逐漸減弱,這樣一來,孩子的思維韌性得不到鍛鍊,就會影響他們的創造力。

2)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是來自於,孩子上學以後的這個階段。孩子進入學校所面臨的人群有所變化,既有老師,又有同學,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心態會發生偏移。

他們往往認為,周圍的小朋友做什麼,自己就應該做什麼,但這樣的環境並不利於他們形成專注力,而思維深度也會因此而減弱。

所以,在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之下,他們的思維韌性會完全消失,甚至於下降到再也無法集中起來的地步。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一個,思維韌性不斷減弱的環境之中,就會對他們的未來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

作為父母,如何利用思維韌性去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

①讓孩子進行長時間的思考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相對來說較大的原因,就是父母總是能夠給孩子做一定的示範,所以想要讓孩子擁有更強的思維韌性,那麼我們就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家長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左右孩子的想法,使得孩子形成心理上的依賴。這種依賴,長時間就會造成他們的思維能力減弱,而這種長時間思考的能力,也必須要經過不斷的培養與鍛鍊,才能夠得以保持和提升。

②不要輕易斥責孩子

當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與自己交談之時思想不集中,或者處於發呆狀態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想要去斥責他。

但是這種斥責,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思維上的打斷。有時候孩子在發呆的過程之中,往往思考的是自己剛剛經歷的事情,以及自身的問題,在這種自然而然形成的思考環境中,如果父母強行打斷,就可能破壞思維的整體性,使得孩子再也無法集中自己的精力,去想一個問題。

③創造一定的閱讀環境

俗話說讀書使人明智,這句話之所以一直被人們稱之為真理,就是因為讀書的確能夠使人進步,也使人思考。

如果一個人沒有思維韌性,那麼他必然不懂得如何去提升自己,而孩子缺乏這方面能力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利用閱讀的方式,給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鍛鍊。

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一定要給他們創造一個相對較為安靜,並且增加思考深度的閱讀環境,使得孩子能夠進行自我的鍛鍊。

④讓孩子善於去表達自己

很多人認為想要擁有思考的深度,那麼必須要沉默,其實這種沉默只是對於思想上的沉默,而並不是在言語上。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於沉默狀態,他們很有可能會陷入自我的困境。所以不能夠為了思考而思考,而是應該讓孩子在思考以後,能夠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得自己與別人能夠產生一種交流。

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孩子的思維韌性,得到更大的拓展和更完整的補充。

思維韌性也許並不是大多數家長普遍知道的一個概念,但是想要讓孩子擁有創造力,卻是每個家長的希望。因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往往決定了他日後發展過程之中路徑。

所以,很多的人也非常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但最重要的我們還是應該抓住事物的本質,培養孩子的思維韌性,讓孩子能夠進行自我反思,從而讓自己避免錯誤,走向更完美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創造力,是「思維韌性」欠缺,會發呆的小孩更具有創造力
    導讀:孩子缺乏創造力,是「思維韌性」欠缺,會發呆的小孩更具有創造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缺乏創造力,是「思維韌性」欠缺,會發呆的小孩更具有創造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腦洞」打不開、缺乏創造力!想培養,需從「思維韌性」入手
    導讀:孩子「腦洞」打不開、缺乏創造力!想培養,需從「思維韌性」入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腦洞」打不開、缺乏創造力!想培養,需從「思維韌性」入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創造力培養
    在孩子九個月至十八個月這段時間裡,若是抑制了他那極其旺盛的探究欲,不僅會阻礙其智力的發展,更嚴重的是再無法使他獲得進步了。在這一期間,給予孩子怎樣多的感覺刺激、運動和語言,將決定他是否能保持非凡的創造力。創造性和創造力的萌芽就這樣存在於初生的嬰兒身上,如果無視這一點,就不可能正確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 孩子缺乏創造力?四個方法或有助於激發創造力
    有時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家長表示難以理解。問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創造力,這些不切實際的小想法,自然也要給予鼓勵。 只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做事喜歡照搬,沒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孩子臨摹的本領很強,可歸結到底還是別人的想法。 說到底,還是因為孩子的創造力太差。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做到以下幾點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這是也正是很可貴的地方,作為一個小學生,能夠在人們習以為常的,看似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發現問題,並且去思考改進,並且動手去創造,這是一種思維習慣和創造力的影響。創造力,正是現在的孩子最缺乏的能力。
  • 孩子做事喜歡照搬?4個方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的思維常常是天馬行空的,很多時候大人都很難理解,但是這並不妨礙大人對孩子奇思妙想的尊重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好的創造力。今天就來說說家長應當如何培養孩子在創造方面的能力。比如孩子的創造力就很重要,這種能力是發散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結合,具備這種能力可以讓孩子發展空間更廣闊。家長在日常應當有意識的鍛鍊孩子這方面能力,具體可通過下面這幾種方法。
  • 孩子缺乏創造力,在於這步做錯,掌握這4點,幫孩子成就創造力
    在很多時候,孩子天性好動的背後也藏著創造力的種子。愛探索的孩子總是天馬行空地思考著未知領域的事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好奇心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再只滿足於表面現象,而是經常會尋根究底,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我們通常從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現中就可看出他們是否有創造力基因。
  • 不要抑制孩子的創造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會帶著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來灌輸孩子的思想。殊不知上一輩他們教育方法容易抑制孩子的創造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喜歡自由發揮,喜歡暢想,不喜歡受到任何的約束。如果孩子被約束了,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東怕西怕,結果被大人灌輸了,思想變得狹窄,喜歡有大人的指導才去做事情,沒有大人指導,就不喜歡動腦筋思考問題。
  • 太乖的孩子,缺乏創造力
    很多大人都喜歡乖巧的孩子,甚至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說類似於「你要乖、要聽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懂事」這樣的話。久而久之,孩子為了得到家長的喜愛與誇獎,慢慢變得順從、懂事、安靜,通常表現為任何事情都聽父母的、不能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本該爛漫的年紀卻變得沉默寡言等。
  • 孩子缺乏創新思維怎麼辦?心理學家:培養孩子「思維韌性」是關鍵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形,面對著孩子眼巴巴的求助,父母總是會於心不忍,說好的幫孩子完成,結果往往都是直接替孩子做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缺乏創新思維。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培養孩子「思維韌性」是關鍵。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富有創造力,創造力就像是一枚種子,需要我們澆灌,這枚種子才能發芽開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方法以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吧!
  • 影響孩子創造力的3大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力高的孩子與創造力低的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前者在家中享有更多的獨立自由和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機會。在父母採取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創造力和獨立性普遍較高,而在專制型、支配型、嬌寵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則依賴性強,情緒多變,幼稚而缺乏創新精神。可見,父母本身的修養和孩子的教養方法影響著兒童創造力的發展。父母對孩子的創造力有關鍵性的影響。
  • 別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保護孩子的「創造力」,有多麼重要?
    就像明明和其他孩子都有些機車夢,明明的媽媽也和其他的家長一樣,無一例外的認為這是無用功。是一個耽誤孩子成長、學習、考大學的愛好,痴迷於此只會一無所成。由於媽媽的強烈反對,明明終究還是沒能走向自己心中的機車夢。
  • 巧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幫助孩子條理做事
    每一位父母最頭痛的事情莫過於要孩子執行計劃,因為孩子的自制力和自我監督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分心。那如何讓孩子自己策劃並實施?如何讓孩子學會計劃做事?研究表明巧用思維導圖,能快速有效幫助孩子有條理做事!
  •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天賦,父母要呵護寶寶這些寶貴的創造力!  有一個小女孩處於繪畫敏感期時,一天到晚帶著紙筆,走到哪兒畫到哪兒,教室裡,走廊上,有時就乾脆趴在地上畫,始終保持著亢奮的創作狀態。她的床緊挨著牆,午睡時老師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來站在床上,捏著一根短短的鉛筆頭飛快在牆上畫出一幅畫。
  • 什麼是創造力?淺談孩子的創造力培養
    創造力是一種人人都堅信它的存在,但又無法用言語言明的能力。其實,孩子的創造力的培養並非像很多家長想得那麼高深莫測。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蘊藏著一些教育契機,作為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各種活動,相信孩子並鼓勵他們。
  • 在家培養孩子創造力,家長有3招可用,避免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2.對事物的變化敏感,做事充滿熱情。3.樂於體驗新鮮事物,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遊戲,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遊戲,很多發明創造就是在遊戲中產生的。但這恰恰是很多中國家長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因為我們自己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被要求聽話,要求按標準答案答題。2.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就像是一對總是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很多對培養想像力有幫助的活動,同樣也能促進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 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託倫斯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託倫斯試圖通過將創造性問題解決與具有未來意識的問題相結合來培養學生,使他們能夠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同時也能激發其關於未來的意識。FPSP一開始只面對喬治亞州中學的英才生,後來由於其在培養學生未來意識和創造力方面的顯著成效逐漸擴大到了美國其他州,普及到了所有幼兒園到高中年級的學生,經過30多年的發展,FPSP成為一個國際教育計劃,吸引了全世界一百多萬名學生參與。
  • 「創造力培養攻略:」不要把孩子的創造力扼殺在搖籃裡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才,每個孩子都具備非凡創造力的潛能。爸媽正確的啟發引導將給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創造力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是孩子重要潛能之一。有數據顯示,這個趨勢從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開始了。學前兒童平均每天會問父母100個問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有時候你真的很希望他們能閉嘴。不幸的是,他們真的會閉嘴。進入中學後,他們基本上都不再問為什麼了,這往往也是他們參與感與動機感一落千丈的時期。這到底是一個孩子心智成長或者社會化的自然反應,還是學校的教育導致了這種下降?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學習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發電機,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也是這樣的,不再把他培養成一個具體的某個條條框框裡框著的人,而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發電機。這麼來看呢,培養創造力其實也就特別簡單了。從這個模型看,就三個步驟,第一個就是發電,第二個就是儲存傳輸電;第三個呢就是放電用電,就這麼簡單去培養這個創造力,然後這個過程中,我們再把它拆解來看怎麼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