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價值高,葉子一層層長勢茂盛,自己家養也很方便
這些年,隨著養花事業的蓬勃發展,可供人們養殖的植物品種越來越多,其已然從常見的那些賞花、觀葉類型成功進階到觀果植株、藥草、食材等等。
以紫蘇為例,作為唇形科紫蘇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平均株高30~200公分,包含大小株,葉片顏色既有生機感十足的純綠也有神秘惑人的紫色。植物極易變異,市面上現有的紫蘇品種多由此而來。
早在我國古代,有關典籍稱全綠植株為白蘇,而紫株才是真正的紫蘇。到了近代,有關植物學家經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後,得出了綠、紫株皆屬於紫蘇的結論。
如果非要將二者分個清楚明白,除了植株的顏色可作為區別依據外,人們只要記住,白蘇開白花,紫蘇的花色為粉紅或紫紅就好。紫蘇在我國的栽培史向前追溯的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那時人們更習慣稱之為荏。
紫蘇是出了名皮實好養的一種植物,生命力旺盛、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對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不管是多麼惡劣的條件,植株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方式,進而正常的生長發育。
土壤方面,當然還是具有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等特質的沙土為最優選擇,理論上,黏性較強的園土其實並非理想的養花土壤,如果可能的話,小花不太建議大家日常使用它們,畢竟這類型的土質使用期限很短,時間一長,就容易結塊,須得儘快安排植物換盆換土,所以省事起見,人們直接製備腐殖土或別的營養土即可。
大概是受原產地的影響,紫蘇會在酸性土壤裡愈發枝繁葉茂的生長。此外,植株頗為耐熱,就算溫度高達25℃,它們也能正常的生長發育,這意味著紫蘇不會因耐受不了高溫而於盛夏時分陷入休眠,日常養護的時候大家需注意這點。
小花認為,植物紫蘇不僅具有普通觀葉綠植所沒有的獨特觀賞價值,還是重要的藥材和香料。其一,植株的葉片和肉食相搭配著烹飪,會提高整體的香味,讓肉類最本質的味道散發出來;其二,紫色的種子能夠榨油,所得產品為蘇子油,雖不像花生油、菜籽油那樣人盡皆知,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油,且它們除了能食用外還具有防腐作用,一般被大量運用在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