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學家故事講求真精神 借公式推導講唯物辯證法

2020-12-14 南報網

2020-12-03 07:3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用數學家故事講求真精神 借公式推導講唯物辯證法

南審老師專業課融入思政吸粉無數

用數學家的故事講求真精神、用公式講唯物辯證法原理……南京審計大學有一位數學老師,在有聲有色的講課過程中循循善誘,把看似枯燥的思政內容和數學專業課教學進行了完美結合,不少學生都成了她的粉絲。

這位老師名叫馬昕,是南審統計與數學學院副教授,主要講授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近日,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課堂上,她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發展史講起,重點介紹了我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研究領域的先驅——許寶騄教授。 

「許寶騄教授在強大數定律、多元分析、參數估計理論、假設檢驗理論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留學英國後學有所成,回國效力,在北京大學舉辦了國內第一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講習班,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本科教學和科研人才……」 

馬昕認為,通過這些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發展歷史與輝煌成就,從而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能讓學生自發學習許教授獻身祖國、獻身科學的精神。 

在「中心極限定理」這個知識點的講解中,馬昕引申量變引起質變的基本原理,引領同學們生活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實現個人精神的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很多數學定理、公式都是以人名命名,在闡述概念的時候,融入數學家們孜孜不倦、不畏困難的歷程故事,分享他們的求真精神,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良好三觀培養和塑造有著很好的效果。」她說。 

「馬老師的課案例豐富,公式的推導、定理的介紹都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她還跟我們講了很多現實、社會意義層面的知識,和我們的人生規劃、生活學習緊密聯繫,收穫很大。」2019級數據科學1班的盧敏同學說,讓她記憶最深刻的是馬老師在講到「假設檢驗」這一統計推斷方法時,她帶著學生一步步推導,「在這過程中,她強調看問題不能片面的唯物辯證法原理,還引導我們推斷的結論、檢驗可能會犯錯,告訴大家要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除了人名公式、唯物辯證法等原理,典故的運用也是馬昕課堂上的亮點,在「貝葉斯公式」的解析上,她運用了「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循循善誘地告訴同學們誠信的重要性。 

2019級軟體工程專業1班的韓瑞澤說:「對老師這個知識點的講解記憶猶新。通過這個典故的引入,我們銘記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要從身邊事做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我們必須做到考試不作弊、論文不抄襲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馬昕覺得,在中小學階段,孩子們接受到的教育是以知識傳授、分析講解、例題解析傳統的「三部曲」模式展開的。但在大學,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論和運算方法,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每一位高校老師必須做的。「我們不能只把思想政治教育交給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必須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中,這樣才能更好地育人。」 

「馬昕是我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結合的優秀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書記李祥說,推進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實現路徑,學校的老師們都在全力以赴。「立德樹人,不僅要求每一位老師心裡時刻要裝著國家和民族,大是大非面前時刻保持著政治清醒,更需要老師結合新時代青年的身心特點,不斷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讓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真正上到學生的心坎裡。」 

相關焦點

  • 印度學霸睡覺夢到3900個公式,寄給劍橋教授後,成全球頂級數學家
    然而100多年前的印度,還真就出了這麼個「幸運兒」,他從未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竟然靠做夢夢到3900個公式,成為全球頂尖的數學家,他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拉馬努金的所有公式都沒有推導過程,全部只有結果。對於數學不好的人來說,它們就是天書,即使是有數學基礎的人,也無法參透這些公式,甚至是拉馬努金自己,都無法理解,畢竟這些公式都是自己「夢」到的(至今無法解釋)。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淺談「兩角差的餘弦公式」之推導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在推導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蘊涵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轉換思想,是數學家創造發明的法寶,也是我們進行再發現、再創造活動的探索方式。本文針對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推導」章節進行學習,分析並推導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實踐檢驗。筆者在近年來的各省數學高考試卷中發現,經常會出現考查數學教材中相關公式或定理的證明試題,比如證明兩角和的餘弦公式及餘弦定理等等。
  • 九旬老農花40年推導數學公式,這要是在古代,他就是「祖衝之」
    因此,科學的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這些科學家的辛勤努力和敢于堅持真理的精神。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些實踐科學家要面對無數次的失敗,那些理論科學家也要面對。每個最終能成功地得出正確理論的科學家,都經歷過無數次演算。不僅僅是世界上有科學家公證,甚至民間的一些科學愛好者,如果想要有所成就,更離不開這種精神。
  • 九旬老農花40年推導數學公式,專家:要是在古代,他就是祖衝之
    比如90歲的農民黃錦雲,他也有這樣的精神,耗費了四十年的光陰才推出了兩套屬於自己的公式。很多慕名而來的專家都對他進行了好評,認為他這樣的人放在古代,就是祖衝之級別的數學家。理論科學同樣重要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形成了一個實踐科學比理論科學更為重要的錯誤認知。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在任何一個規則球面地圖上,用 R記區域個 數 ,V記頂點個數 ,E記邊界個數,則 R+ V- E= 2,這就是歐拉定理,它於1640年由Descartes首先給出證明 ,後來 Euler(歐拉)於1752年又獨立地給出證明,我們稱其為歐拉定理,在國外也有人稱其為Descartes定理。
  • 90歲老農用40年推導數學公式,數學專家卻說:類似祖衝之,已過時
    今天咱們要講的這位老爺子雖然也是為民間科學家,但卻是踏踏實實的那種,就以研究數學為樂,本著幫助村民的初心而推導出了兩套數學公式。本來他因此收穫了外界一致好評,但拿去給數學專家看,卻獲得了:"類似祖衝之,已經過時了"的評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萬有引力公式的推導(一):比耐方程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是怎麼來的,那就讓我帶你領略一下數學物理之美吧。這期視頻主要是推導物體在受中心力場作用下的軌道方程、橢圓極坐標方程、比耐方程,為下期視頻作充分的知識內容鋪墊。伽利略在1632年實際上已經提出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布裡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關係的思想。
  • 浙江9旬農民用40年推導數學公式,專家卻說:類似祖衝之,已過時
    這個人是衢州龍遊縣上新村的一位90歲的"數學家",而「數學家」這個外號是上新村民們給黃錦雲起的外號。因為黃錦雲將近40年的時間,都在和兩套數學公式打著交道,而他的學歷,僅有高中。不要小看了高中,黃錦雲是1949年的高中畢業生。那時候,他的學歷在當年,可是周圍人中間最高的。
  • 90歲農民花40年推導數學公式,專家:模仿祖衝之,早已過時
    這個詞本來不具備貶義,但是在前幾年時,許多沒有學術精神和專業知識,妄用猜測和生活經驗搞「科研」的「假科學家」,經常也以「民科」自居,傳播一些奇奇怪怪、經不起推敲的科學理論。憑藉老黃的研究,公社減少了很多浪費,老黃也多次被公社授予了大紅花的獎勵,從此村民開始稱呼他為「大數學家」。推導兩套公式老黃所在的村子有豐富的木材資源,村民們有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木工手藝,很多人依靠做木工賺錢。
  • 「拉瑪努金」,一個寫下黑洞公式的神級印度數學家
    經過兩年的研究,在13歲的時候,拉瑪努金不僅全部掌握,而且還發現了更複雜的定理,在他16歲的時候,他得到了一本純數學概論,裡面包含了5000多個數學公式,拉瑪努金如獲至寶,這本書仿佛打開了他的任督二脈,他不斷演化,證明這些書中的公式,短短的一年時間,竟然把這5000多的公式都用自己的方式全部證明了一遍。
  • 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暫且我把這篇短文叫作教育故事吧--小學階段推導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用到的是實驗法。
  • 如何推導複合運動的加速度公式
    從理論力學強調公理化體系的角度,我們自然想有一種封閉的方式導出加速度複合公式,而不是在推導中間塞入一個未經推導的公式。這種推導即便不給學生講解,但老師心裡有數才會上課不慌,被問不慌(儘管學生問的概率很低了)。四、不知道是什麼原因,KFC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加速度複合公式的封閉式推導(教材不用說,教學論文討論到位的也沒見到)。如果您有信息,請告知。
  • 數學公式背後的有趣的故事
    它是人類早期發現並證明的重要數學定理之一(公元前約三千年的古巴比倫書版中就有記載),也是用代數思想解決幾何問題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約有400種證明方法,是數學定理中證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公式背後的故事
  • 一文明白所有三角函數公式以及推導
    高中知識都不懂,真不敢講是大學畢業的。大家的知識巔峰怕是都在高三了,當大學或者大學畢業,再去看過去習以為常的東西,怎麼看怎麼熟悉,但就是不會。
  • 三角函數公式推導過程
    萬能公式推導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為cos^2(α)+sin^2(α)=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   然後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導餘弦的萬能公式。正切的萬能公式可通過正弦比餘弦得到。
  • 數學公式背後的有趣故事,看完你會愛上數學!
    今天,請你暫且放下心中對教育制度的憤恨,讓我們來一次偉大的數學公式巡禮。如果你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告訴了你數學公式背後有這麼多有趣的故事,你會愛上數學嗎?傳言說如果用某一種算數來說,每個人的生日包括其一生的故事都可以在圓周率中找到。雖是傳言,其實這也是事實,圓周率就是有這種神奇的魅力。
  • 高等數學入門——基本導數公式的推導
    例如用ε-δ語言證明函數極限這類高等數學課程不要求掌握的內容,我們不作過多介紹。本系列文章適合作為大一新生初學高等數學時的課堂同步輔導,也可作為高等數學期末複習以及考研第一輪複習時的參考資料。文章中的例題大多為紮實基礎的常規性題目和幫助加深理解的概念辨析題,並適當選取了一些考研數學試題。所選題目難度各異,對於一些難度較大或對理解所學知識有幫助的「經典好題」,我們會詳細講解。
  • 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大家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什麼?有的人可能一下子記不起來了,不記得了也沒關係,其實很多規則圖形面積公式都是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的,比如三角形面積公式就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因為AB平分長方形EBFA, 所以三角形ABF的面積=長方形EBFA /2AC平分長方形AFCD,所以三角形AFC的面積=長方形AFC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