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07:3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用數學家故事講求真精神 借公式推導講唯物辯證法
南審老師專業課融入思政吸粉無數
用數學家的故事講求真精神、用公式講唯物辯證法原理……南京審計大學有一位數學老師,在有聲有色的講課過程中循循善誘,把看似枯燥的思政內容和數學專業課教學進行了完美結合,不少學生都成了她的粉絲。
這位老師名叫馬昕,是南審統計與數學學院副教授,主要講授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近日,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課堂上,她從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發展史講起,重點介紹了我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研究領域的先驅——許寶騄教授。
「許寶騄教授在強大數定律、多元分析、參數估計理論、假設檢驗理論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留學英國後學有所成,回國效力,在北京大學舉辦了國內第一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講習班,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本科教學和科研人才……」
馬昕認為,通過這些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發展歷史與輝煌成就,從而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能讓學生自發學習許教授獻身祖國、獻身科學的精神。
在「中心極限定理」這個知識點的講解中,馬昕引申量變引起質變的基本原理,引領同學們生活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實現個人精神的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很多數學定理、公式都是以人名命名,在闡述概念的時候,融入數學家們孜孜不倦、不畏困難的歷程故事,分享他們的求真精神,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良好三觀培養和塑造有著很好的效果。」她說。
「馬老師的課案例豐富,公式的推導、定理的介紹都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她還跟我們講了很多現實、社會意義層面的知識,和我們的人生規劃、生活學習緊密聯繫,收穫很大。」2019級數據科學1班的盧敏同學說,讓她記憶最深刻的是馬老師在講到「假設檢驗」這一統計推斷方法時,她帶著學生一步步推導,「在這過程中,她強調看問題不能片面的唯物辯證法原理,還引導我們推斷的結論、檢驗可能會犯錯,告訴大家要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除了人名公式、唯物辯證法等原理,典故的運用也是馬昕課堂上的亮點,在「貝葉斯公式」的解析上,她運用了「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循循善誘地告訴同學們誠信的重要性。
2019級軟體工程專業1班的韓瑞澤說:「對老師這個知識點的講解記憶猶新。通過這個典故的引入,我們銘記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要從身邊事做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我們必須做到考試不作弊、論文不抄襲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馬昕覺得,在中小學階段,孩子們接受到的教育是以知識傳授、分析講解、例題解析傳統的「三部曲」模式展開的。但在大學,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論和運算方法,如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每一位高校老師必須做的。「我們不能只把思想政治教育交給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必須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中,這樣才能更好地育人。」
「馬昕是我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結合的優秀教師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書記李祥說,推進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實現路徑,學校的老師們都在全力以赴。「立德樹人,不僅要求每一位老師心裡時刻要裝著國家和民族,大是大非面前時刻保持著政治清醒,更需要老師結合新時代青年的身心特點,不斷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讓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真正上到學生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