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兩角差的餘弦公式」之推導

2021-02-19 師承國學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助於我們理性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我們在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在推導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蘊涵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轉換思想,是數學家創造發明的法寶,也是我們進行再發現、再創造活動的探索方式。本文針對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推導」章節進行學習,分析並推導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實踐檢驗。

筆者在近年來的各省數學高考試卷中發現,經常會出現考查數學教材中相關公式或定理的證明試題,比如證明兩角和的餘弦公式及餘弦定理等等。因而在學習「兩角差的餘弦公式」這一章節時,較為注重對餘弦公式生成及證明過程的學習。「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屬於《三角恆等變換》中出現的第一個公式,因而是推證其它公式的基礎,教材首先給出幾何法的推導證明,然後採用向量法對公式進行推導及證明。現對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推導方式進行如下分析。

1 公式推導

1.1動手實踐推導

在數學學習中強調動手與動腦並重的觀點,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推導兩銳角差的餘弦公式。如圖 1所示:

圖1

 

用圖1 中兩塊三角板拼出不同角度,是否利用兩塊三角板拼出如圖2、圖3的圖形,並求出cos15°的值。並思考將上面45°及30°角改成銳角α與β,能否求出cos(α-β)值。

圖2                               圖3

1.2 三角起源弦圖

《數學彙編》中曾給出如下命題,如圖4所示。將設H是以AB為直徑半圓上的一點,CE則是半圓在點H處的一條切線,其中CH=HE。EF與CD是AB的垂線,其中D、F為垂足,則表明AB·DF=(CD+EF)·CE,從中我們可以出的兩銳角差的餘弦公式。

圖4

因而可以設∠HOF=α,∠COH=β,對∠EOF採用α及β來表示。進而可以將OE=OC=1,然後表示sinα、cosα、sinβ、cosβ以及cos(α-β),根據此可以探究出cos(α-β)與sinα、cosα、sinβ、cosβ之間的關係。

通過推導,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數學也是一種文化,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了解數學史知識,從中領悟到數學的美學價值,最終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由於三角學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主要起源於力法推算以及天文觀測,屬於幾何問題代數化的典型案例。因此,在學習三角函數的過程中融入三角學歷史知識,能夠使我們在探究活動中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更好地掌握學習知識。

1.3 面積中隱含的變換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推導過程中通過各種奇妙的變換,可以在普通的圖形中找到其推導公式,如圖5所示。

圖5

 

2 角度範圍推廣

2.1 誘導公式化角變換

在三角學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重點關注到「誘導公式」強大功能,在解題的過程中僅僅只記住了「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定義,僅僅要求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熟練運用誘導公式。但蘊含於誘導公式中的數學本質是「化角變換」,通過誘導公式可以將任意角轉化為0 ~ 2π之間的角, 並且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將π/2~ 2π之間的角轉化為0 ~π/2之間的角。因此,通過誘導公式可以將「兩任意角差的餘弦」轉化為 「兩銳角差的餘弦」。

2.2 向量中變換

眾所周知,向量是聯繫幾何、代數以及 三角之間的橋梁,屬於現代數學中重要的工具,通過向量可以簡單化一些複雜的問題。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將《三角恆等變換》置於《平面向量》之後,並對「兩任意角差的餘弦公式」採用向量數量積運算進行簡潔證明。此證明過程是以運動、變化觀點來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因而不僅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們對數學認知結構的發展,也能幫助我們逐步地學會採用辯證法的觀點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及解決。

3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推導重要性

3.1 將課標課程與大綱教材進行比較可以得出,在對三角恆等變換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其內容及理念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學習完三角函數後,便開始學習三角恆等變換,而在課標課程中三角恆等變換章節後插入了平面向量的學習,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利用向量對兩角差的餘弦公式進行證明。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領會編寫的意圖,並品出其中所包含的內含義,悟出其中精髓,才能從教材中汲取更多知識。大綱教材在推導公式的過程中所採用的是兩點間距離公式,在推導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數學的邏輯推理;而課標教材則對幾何法點到為止,在推導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對建立公式過程的探索及公式證明的簡潔,在其中體現出了向量作用。原因可能在於以下兩點:其一,更加注重前後章節內容的聯繫,從中揭示出數學的本質;第二,加強學生幾何直觀,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第三,加強公式的發現及探索過程。

3.2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其知識具有較為明顯的策略性,但在教材中一般並未明確指出。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助於我們理性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我們在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的能力。「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在推導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蘊涵著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轉換思想,是數學家創造發明的法寶,也是我們進行再發現、再創造活動的探索方式。並且在推導的過程中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及數形結合思想,通過詳細完整的分類,能夠提高我們的討論意識;而通過圖形呈現的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

 

4 結束語

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為「兩角差餘弦公式」推導過程並不重要,認為重要的是學會在解題的過程中更好地運用公式。但從各種變換的角度對兩角差的餘弦公式推導過程中發現,推導的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思想,若是在公式推導環節的學習中加以重視,想必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對餘弦公式的理解。通過推導,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數學也是一種文化,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了解數學史知識,從中領悟到數學的美學價值,最終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除此之外,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用公式,從中能夠發現問題的本質,最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相關焦點

  • 關於兩角和與差的正餘弦公式推導
    既然我們要推導兩角和與差的正餘弦公式,就要想想哪裡出現了正餘弦。經過思考,我們發現向量a·向量b=模長的積乘上夾角的餘弦向量數量積公式為了利用這個公式,我們需要先學會推導另一個公式,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 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公式的五種推導方法之對比(高中數學)
    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公式的五種推導方法之對比兩角和與差的餘弦公式是三角函數恆等變換的基礎,其他三角函數公式都是在此公式基礎上變形得到的
  • 3.1.1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本節首先引導學生對cos(α-β)的結果進行探究,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行猜想,給出所有可能的結果,然後再去驗證其真假.這也展示了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具體過程,最後提出了兩種推導證明「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方案.方案一,利用單位圓上的三角函數線進行探索、推導,讓學生動手畫圖,構造出α-β角,利用學過的三角函數知識探索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要作恰當的引導.方案二,利用向量知識探索兩角差的餘弦公式時
  •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的教學設計和點評
    >2018—2019學年高一數學導學案     編號:16-2   時間:16周二    2018-12-18編制人:夏豔  備課組長審核:夏豔    包科領導審批 :____________    3.1.1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 教學研討|5.5.1.1兩角差的餘弦公式(2019版新教材)
    第四步,代入化簡,得到兩角差的餘弦表達式。     代入化簡時需用到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在右邊邊空中已給出。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的推導.   當角a與β的終邊重合時,即α=2kπ+β,k∈Z,可得 cos2α+sin2α=1(或cos2β+sin2β=1),即兩角差的餘弦表達式仍然成立,從而得到任意兩角差的餘弦表達式—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 教學研討|3.1.1 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研討素材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通過向量知識探究發現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2)理解、記憶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強調公式中角的任意性,公式的結構特徵); ●過程與方法: 藉助已學知識探索出數學公式,使學生充分體會知識的發現過程,並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輕鬆記:正切餘切兩角和差公式的推導與記憶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下面我們先推導正切的兩角和差公式。分子分母各項同時除以cosαcosβ,得到:通過約分和正切等於正弦除以餘弦,我們得到右邊都是正切形式的公式形式:這樣根據正弦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我們就推導出了正切的兩角和差公式。
  • 「高中數學」必修四——3.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哈嘍大家好,我是隋老師,本期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中數學必修四——三角恆等變換的第一部分,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這部分公式比較複雜,變形的方式也有很多,通常考察的都是計算類的題目,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公式記得熟練希望同學們一點要熟練理解,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就請點讚關注哦!
  • 2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與正切公式
    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2、二倍角公式3、與半角有關的公式常用結論解題心得三角函數公式對使公式有意義的任意角都成立.使用中要注意觀察角之間的和、差、倍、互補、互餘等關係.公式的逆用及其變形思考三角函數公式除了直接應用外,還能怎樣應用?
  • 2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2、二倍角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考點一、公式的直接應用解題技巧考點二、三角函數公式考點三 、公式的靈活應用
  •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今天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你還記得嗎?
    二、兩角和、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記憶方式:異名同號正弦的展開肯定就是以正弦開頭,然後滿足異名,正弦配餘弦,
  • 高中數學,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怎麼學?答題技巧你會麼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是三角變換的基本依據,對公式的探究,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下面用兩點間距離、向量、三角函數線、面積等方法對兩角和與差的正、餘弦公式進行了推導。如何學好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呢?今天給大大家整理了,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高效解題方法。電子版領取方式:點進我頭像私信發送:「數學」即可領取Word版!資料完全免費,同學家長可以放心!
  • 高中數學基礎微練—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及正切公式綜合應用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及正切公式是三角函數變換的基礎,三角函數內容有「三部曲」,一是三角函數的話劇求值;二是圖像和性質;三是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數問題。以上三個問題都需要用到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及正切公式進行化簡、變換,下面就公式的一些基本運用加以辨析。
  • ...攻克2018年高考數學知識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今天,我們一起來講講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相關的知識內容。什麼是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對於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我們不能僅僅熟背公式這麼簡單,還要加強深入理解,如:1、正弦公式概括為「正餘,餘正符號同」.「符號同」指的是前面是兩角和,則後面中間為「+」號;前面是兩角差,則後面中間為「-」號。2、餘弦公式概括為「餘餘,正正符號異」。
  • 三角函數內容,兩角和差餘弦公式,輕鬆笑傲考場
    在三角函數的知識點中,兩角和差的餘弦公式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塊內容按照兩條線進行,第一條明線是建立公式,學習變換一條暗線需要發展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並且發展能力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學習變化之中,也體現在建立公式的過程之中。
  • 2020考研數學:公式總結之兩角和差篇
    對於2020考研數學備考的學生來說,公式部分的內容我們要著重掌握,因為大多數題型都會涉及到。為此,小編整理了「2020考研數學:公式總結之兩角和差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兩角和差公式:1、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
  • 三角函數:兩角和、兩角差公式推導證明過程,正弦餘弦和與差公式
    為了增強粉絲的粘性,我將把所講過的公式、定理、題型編輯成word可列印的文檔,方便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只要掃一掃就可以看視頻講解。任何人,只要關注我,都可以向我索取。索取方式:目前只能通過加我個人微信。但凡是我講過的課題、或發布過的資料,都將無償分享。我的個人微信號:jishishuxue.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公式輕鬆記:正弦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口訣」記
    三角函數兩角和差公式涉及到正弦、餘弦、正切、餘切等,由於在高中階段使用最多的是正弦和餘弦,並且正弦和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在整個三角函數公式體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接下來我們就重點介紹正弦和餘弦的兩角和差公式的記憶。
  • 教學研討|5.5.1.3兩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2019版新教材)
    推導其他5個公式。     (1)探究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     此處設置了一個「探究」,一個「歸的。「探究」給出問題推導過程留給學生。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的探究思路,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擇學生的主動性。推導得到二倍角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